核航母吧 关注:155贴子:249
  • 1回复贴,共1

转载  希特勒的神奇武器、登月之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载  希特勒的神奇武器、登月之梦
1942年10月,一枚火箭首次上升到了可被算作太空领域的高度。发射地点是佩讷明德陆军和空军试验基地。如今,整个试验基地属于文物保护对象。但是,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政府为了给一座计划修建的风力发电场以及其他几处工业园区进行生态补偿,打算淹没部分基地遗址。
火箭首次抵达太空
从1929年起,德国帝国国防部开始考虑把液体火箭用于军事目的。这主要与一战后德国的导弹武器没被禁止有关,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这一点。首个导弹试验场于1932年在柏林附近建立。军事负责人是瓦尔特·多恩贝格尔,他任命当时才20岁的韦恩赫尔·冯·布劳恩为技术负责人。
1934年新研制的A2火箭首次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功。它的飞行高度达到2.2公里。而几年之前,美国火箭先驱罗伯特·戈达德的液体火箭只冲高到14米。由于军备限制存在漏洞,德国于是在火箭技术方面获得了领先地位。
下列任务必须被看作更重要的一步:研制一种能够携带750公斤炸药飞行约300公里后准确击中目标的火箭。A4火箭项目即发端于此,它清楚地表明下达任务的人认为导弹技术只有军事意义。他们没有梦想着到月亮上旅行。
1936年开始修建乌瑟多姆岛上的佩讷明德陆军和空军试验基地。短时间内1万多名建筑工人参与其中。多恩贝格尔和冯·布劳恩再次被委托担任领导。今天参观试验基地的人会惊叹于它的规模。基地甚至还修建了一条25公里长的铁轨,以便快速运送成千上万名工人。
冯·布劳恩知道如何把高素质的专家聚拢到自己周围。最著名的人物包括恩斯特·施图林格和库尔特·德布斯,他们至今仍广为人知。后来,他们与自己的上司一起为美国军方、然后为新成立的美国航天局工作。
1942年10月3日,项目获得突破。经历了一系列失败的试验后,一枚A4火箭实现完美发射,飞行高度达到84.5公里,飞行距离达到190公里。
A4火箭的速度最高达5倍音速,它还不能成为登月火箭,但是首次抵达太空已经是航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了。
奠定美俄航天基础
冯·布劳恩和他的科学家及工程师们无疑梦想着到月球旅行。A4火箭画上了1929年弗里茨·朗格执导的科幻片《月亮夫人》的宣传图案———一位坐在新月上的漂亮夫人。这并非偶然。冯·布劳恩在佩讷明德期间已经制定了载人航天飞行计划。
然而,其他人却做着另一个梦。从1943年开始,A4火箭变成了V2导弹。批量生产开始了。通过使用大量纳粹劳工,德国制造了数千枚导弹,并用它们轰炸了敌方目标,主要是英国目标。它们原本是为了用来瓦解敌人的士气,但效果恰恰相反。
生产导弹累死的纳粹劳工比轰炸敌国时炸死的人还多。有关最终秘密武器(核弹)的传言没有兑现。决胜的梦想很快就破灭了。
战争结束后,不论美国人还是苏联人都利用了佩讷明德的设计蓝图和德国火箭专家们的专利技术,借此奠定了发展各自航天事业的基础。
目前的计划是把乌瑟多姆岛北部的堤坝向后推移,这将导致它后面的土地———至少短时间内———被淹没。在这片土地上,除了两个实验站外,还有存储V2导弹的所谓“导弹掩体”。《波茨坦协定》签署后,这些掩体被炸毁,如今只剩下废墟遗迹。
佩讷明德试验基地是宇航实践开始的地方。它值得被整体保留。它是真正的世界遗产。(格尔德·屈费勒)
第一批登上太空的地球生物是果蝇,1947年2月20日,美国人用缴获的德国纳粹V-2火箭将果蝇运上太空。1948年6月—1949年9月,美国用“V-2”火箭,先后4次将猴子送到60多千米的高空。1952年5月,美国再次发射生物火箭,其中的两只猴子成功生还。
第一种进入太空的动物是果蝇。这些这些微小的“宇航员”和一些谷物的种子搭载美国的“V2火箭”于1946年7月进入太空,目的是研究高空辐射造成的影响。
果蝇是实验室的宠儿。果蝇的遗传密码与四分之三的已知人类疾病基因相匹配。它们也需要每夜入睡,对普通麻醉剂的反应与人类相似,而且最妙的是,它们繁殖得特别快,2周就能繁殖出新的一代。
太空定义为地表100千米高度以上的区域(即地球大气层以外的所有区域和宇宙)。继果蝇之后,接下来飞上太空的是苔藓,然后是猴子。
第一只到达太空的猴子是艾伯特II号,于1949年到达134千米的高空。它的前辈艾伯特I号,一年前在尚未到达100千米的高度处时就窒息而死。由于着陆时太空舱的降落伞失灵,艾伯特II号后来也不幸遇难。
直到1951年,才有一只猴子从太空中安全返回,这就是艾伯特VI号和它的11只老鼠同伴(尽管2小时后艾伯特VI号也死掉了)。
总体而言,这些前辈太空猴都不算长寿,只有一个值得称道的例外——贝克,它是一只松鼠猴,于1959年完成使命后又活了25年。
1957年,苏联一只名字叫莱卡的狗成为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活着的动物。莱卡最初是一只流浪狗,后来它从另外两只受训的狗中脱颖而出,被苏联宇航局选中。虽然它在发射几个小时后死亡,但是它的这一旅程证明人可以在发射进入轨道的过程中幸存下来,并能忍受失重状态。
1961年初,在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发射进入太空几个月前,美国宇航局正在利用黑猩猩帮助消除该局在“水星”计划中出现的肌肉抽筋问题。当时有大约20只黑猩猩在新墨西哥州霍洛曼空军基地接受训练,它们通过火箭滑车等仪器模拟太空飞行。
一只松鼠猴包裹在保护性硅胶垫中,它被用带子捆绑在一个太空舱内,进行太空飞行训练。1958年一只名叫格尔多的它的同类升至310英里高度。虽然人们认为格尔多在整个飞行过程中都没有死,但是它搭乘的太空舱的降落伞没有打开,最终它和它的太空舱都消失在茫茫大海中。
在太空之旅中首次幸存的2只猴子出现在1959年美国宇航局的记者会上。艾伯尔(左)是一只7磅重猕猴,贝克是体重为11盎司的松鼠猴。它们在飞行中承受了正常重力的38倍的拉力长达9分钟。艾伯尔重返地球4天后,在接受一项摘除感染电极的相对简单的手术中死亡。贝克活到1984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4-17 07:35回复
    转载  转载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4-17 07: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