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传统节日》
1.【春节】(正月初一)
活动:扫尘、守岁、拜年、贴春联、爆竹、发压岁钱等
正月初一(开门炮仗、拜年、占岁、饮屠苏酒、聚财),正月初二(回娘家,祭财神-北方),
正月初三(烧门神纸),正月初四(迎神接神,接五路,吃折罗,扔穷),
正月初五(祭财神-南方、送穷、开市),正月初六(送穷,启市),正月十一(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
饮食:腊八粥、年糕、饺子、春卷、元宵(汤圆)
2.【立春节】(立春)
饮食:春饼、春盘、春卷、咬春 农事活动:及时灌溉追肥,促进生长
民间习俗:
官方活动(一县里派报春送春牛帖子和立春帖子,二迎句芒神并撒豆消灾,三赶春牛)
民间活动(一游春,二民间互相馈送,三糊春牛,四贴春字画,五搭燕子窝,六种迎春花,
七春胜贴门窗)
应景佩饰(一春幡-1立春幡 2戴春胜剪春胜,二佩燕子,三戴春鸡,四穿新衣)
3.【人日】(正月初七)
习俗:戴人胜,赠花胜,吃七宝羹,出游登高,称体重,捞鱼生,游杜甫草堂,人日菜和七样羹
4.【谷日节】(正月初八) 习俗:占谷,顺星,放生祈福 活动:观谷,食谷,养谷
5.【天日节】(正月初九) 主要习俗:祭玉皇、道观斋天等
6.【地日节】(正月初十) 别名:石头节 风俗:石不动
7.【元宵节】(正月十五)
民俗: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耍龙灯,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祭门、祭户,逐鼠,
送孩儿灯,迎紫姑,走百病
8.【天穿节】(正月二十)
意义:纪念女娲补天拯救人类的纪念日
习俗:煎饼“补天穿”、天穿射、甜粄扎针、煎饼与馎饦
9.【填仓节】(正月廿五)
意义:象征新年五谷丰登
活动:蒸制食品、搬运填仓、地画仓囤、打扫院落、禁止外借、点灯祀神、祭奠仓官
10.【正月晦】(晦日) 习俗:也与“送穷”民间风俗密切相关
11.【中和节】(二月初一)
意义:增加宴乐的机会,重农、劝农
活动:互送祝福,引龙避虫,迎神赛社,祭祀龙神,祭土地神等
饮食: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
12.【春龙节】(二月初二)
意义:象征着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活动:烧纸,放炮,拜龙王,剪头发 饮食:料豆、面条、烙饼、鸡蛋
13.【花朝节】(2月13-17日、二月初二)
节日风俗:祝神庙会,游春扑蝶,种花挑菜,晒种祈丰,制作花糕
传统风俗:踏青,郊外赏花和花市,祭花神,赏红,种花,插花,扑蝶会,挑菜,
应景佩饰(一簪花、二花胜并相赠),饮食(一花糕、二吃花、三春菜粥)
14.【春分节】(春分)
风俗活动:春祭 风俗食物:春菜 农事活动:作物及时灌溉与播种
趣味民俗:竖蛋,吃春菜,送春牛,粘雀子嘴,放风筝,春祭,拜神,祭日
15.【上巳节】(三月初三)
别称:中国情人节、女儿节
主要活动:祓禊、畔浴、修禊,祈求生育,互赠香草,郊外游春,泡温泉,曲水流觞,
临水饮宴,赏桃花,射雁司蚕
16.【寒食节】(冬至日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
意义:为纪念介子推
节日习俗:禁火,拜祖,饮食(只吃冷食),插柳,踏青,荡秋千,蹴球,咏诗,净肠
17.【清明节】(清明)
意义: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
活动:禁火,扫墓,荡秋千,蹴鞠,踏青,植树,放风筝,插柳,射柳,斗鸡,蚕花会
18.【碧霞元君节】(四月十八)
19.【端午节】(五月初五)
纪念人物:屈原、伍子胥、曹娥
民间习俗:划龙舟,挂艾草与菖蒲,端午食粽,沐兰汤,放风筝,佩豆娘,拴五色丝线,
采茶、制凉茶,画额,躲端午,佩长命缕,戴香包,避五毒,采药,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端午雨,跳钟馗,斗草,其它习俗(打马球,游天坛)
20.【雨节】(五月十三) 别称:竹醉日
21.【分龙节】(五月二十) 起源:远古祈雨
22.【夏至节】(夏至)
风俗活动:祭神祀祖、消夏避伏 风俗食物:麦粽、夏至饼 农事活动:蓄伏前雨水
23.【天贶节】(六月初六) 习俗:回娘家,晒书,求平安,大别山天贶文化节,请姑姑
24.【观莲节】(六月廿四) 观莲花,放荷灯
25.【七夕】(七月初七)
意义:中国古代的妇女节
风俗习惯: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兰夜斗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
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七姐诞,染指甲,妇女洗发,结扎巧姑,拜七娘妈,吃巧果
26.【秋日拔禊】(七月十四)
27.【中元节】(七月十五) 习俗:放河灯、祭祖、祀亡魂、焚纸锭等
28.【天灸日】(八月初一) 天医节 形式:祭黄帝、岐伯
29.【中秋节】(八月十五)
传统活动:祭月、赏月、拜月,观潮,燃灯,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玩花灯,烧塔
30.【重阳节】(九月初九) 活动:插茱萸、赏秋、赏菊、登高、踏秋等 饮食:重阳糕、菊花酒
31.【寒衣节】(十月初一) 活动:祭奠先人
32.【下元节】(十月十五) 民俗活动:修斋设醮,享祭祖先,祈愿神灵,莆仙民间
33.【冬至节】(冬至) 风俗活动:享祀先祖,官放关扑 风俗食物:吃水饺、吃汤圆、喝羊肉汤
34.【驱傩日】(腊月初七) 民间在腊八节前一天或当天,举行的一种驱傩除疫的风俗。
35.【腊八节】(腊月初八)
饮食:腊八粥、煮“五豆”、腊八醋、腊八蒜、吃冰、腊八豆腐、腊八面、麦仁饭
36.【尾牙节】(腊月十六) 活动:东南沿海一些地区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
37.【祭灶日】(腊月廿三) 风俗习惯:祭灶、蒸花馍、写春联、吃灶糖、扫尘
38.【除夕】(除夕)
风俗习惯:吃年夜饭、饺子,贴春联,贴窗花,贴福字,贴年画,燃爆竹,祭祖,挂灯笼,
压岁钱,置天地桌、接神、踩祟、接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