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理论吧 关注:94贴子:11,899

转载、用弦理论认识世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邓炎佳臣
世界大致可以由三个认知维度来解构:弦(能量规律)、维度(时空规律)、ID(扮演规律),三个维度认知的是一个本体,是一个本体性在三个认知维度映射显现的三类性质。
综合通过这三个认知维度的解构,大致上可以回答这样一些基本问题:
一、世界是什么模样?
二、时间旅行如何实现?
三、物质与精神如何统一?
四、神话和四大宗教科学吗?
一、世界的模样
弦理论假设:弦是世界的基本构成单位。弦是这个理论定义的名词,大家先别排斥,弦与本体、法身等等一样都是理论的名相。存在必须与观察对应,观察是基于存在的自我观察,因此观察是弦对弦的观察,观察者是弦,其所观察到的一切也是弦。
先从弦的空间形态的角度,来宏观审视我们这个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的世界,这个世界大体来说即是银河系:


IP属地:广东1楼2018-06-20 16:20回复
    直径10万光年的盘状星云,中心是一个黑洞,这是以三维空间的认知方式所看到的世界。如果时空一直都是平坦的,那么这么认知也没什么问题,问题是爱因斯坦已经证明了时空不是平坦的,而是随引力场扭曲的,那么想要认知三维空间扭曲的结构,就必须要超越三维从四维空间的角度来读解,这样才能理解三维空间是如何扭曲的。
    与三维思维的人谈四维构造的理论,就必需要在认知上降维,因为三维人看不到第四维,所以先把三维的银河系空间降为二维的一个有弹性的膜,这时就可以把《相对论》中引力所产生的时空扭曲看作是膜在第三个维度上的凹陷或者突出,以上这是《相对论》的内容。
    由于世界是相对封闭的,所以这个膜也应该是闭合的,那么根据这些认知就可以把世界在四维空间的认知上理解为这样一个形态:

    总的来说是一个苹果形的弹性的膜,所有世界中的物质、能量、虚空都在膜上,这就是从四维空间的角度来理解我们这个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的世界的弦。
    弦可以理解为不断弹动的波,就好象琴上的弦一般。只是需要转换一下思想:在空间形态上,琴上的弦大体上是一维的线弦,而银河系的弦是三维的体弦,在认知上把三维的体弦降维,就成了二维的膜弦。
    在这个膜弦上,大体上来说纬度是空间维度:

    经度是时间维度:

    这个膜弦并非是平滑的,因为膜上的物质能量会产生引力,引力会令膜向内凹陷,因此凡有星体能量的位置都较凹陷一些,而虚空的位置就较平一些。银河系中心的黑洞由于其引力太强,以至于把膜凹陷透了;另一方面,银河系从中心到边缘物质能量越来越稀薄,凹陷也会越来越平缓。因此大体上来说银河系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的世界,在四维空间中的结构是一个类似苹果形的膜弦,而黑洞则是苹果形膜弦的最大扭曲点,黑洞的三维空间尺度看起来似乎为无穷小:

    银河系在空间上不断的围绕着自己的轴旋转,在四维空间上看来应该是这样:

    在时间上则是如下图这样流动,这是在三维空间上所谓的时间维度,但在四维空间上,三维的时间维度被整合到第四个维度的空间结构中来了,也就是说在高维空间看来,低维空间的时间维度只是高维空间中,多出来的那个维度上的一个空间结构:


    IP属地:广东2楼2018-06-20 16:22
    回复
      2025-08-01 14:49: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即是上图中四维空间里这个箭头方向的空间结构。在三维空间里,时间维度可感知但不可见。而在四维空间里,三维空间的时间维度是可见的,而且是苹果形态。
      在高维空间范围内,低维空间的时间维度可以被解释为,低维空间在高维空间中多出来的那个维度上的扭曲结构,即低维时间轴被高维空间结构给整合了,这可以作为高维理论是否对低维合理解释的依据。按照这个逻辑来推理,四维人一瞬间就能看到三维空间的整个时间维度方面上的轮回历史,他们不需要经历这个轮回的漫长时间,或者说四维人超越了三维世界的时间。五维人更夸张,一瞬间就能看到三维空间的所有轮回历史,即三维空间的多重平行宇宙,或者说五维人超越了三维世界的轮回。
      四维人一瞬间就能看到三维空间的整个轮回历史,这个类似于三维人能够一瞬间快进观看二维的电影胶片。五维人看平行宇宙,类似于我们在电视台同时看多个监视器观看多个电视频道。如果说三维人所处的是演员空间,那么四维人所处的是导演空间,五维人所处的是频道转播空间。
      银河系的膜弦就好象一个不停围绕着空间轴旋转,同时又不停在时间轴上流动的泡:

      当这个膜弦展开时,时间与空间是分离的两个维度,所以我们以为时间与空间是两回事,但在黑洞位置,即三维空间扭曲点位置时,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看平来似乎合二为一了,所以一切把时间与空间两个分量分离运算的物理学公式似乎都失效了,这里似乎形成了一个三维空间的奇点,即时间与空间的融合点。在三维空间看来,四维空间的第四个维度似乎卷曲成了一个点,这是因为我们三维人被三维空间观禁锢了,无法观察到第四个维的结果。
      如果我们能够打破三维思维的禁锢,形成四维空间思维,那么就会发现在黑洞里实际上是更为广阔的四维空间,而我们整个三维空间只是其中薄薄的一层膜。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如何打破三维空间观的禁锢,从而达到四维空间思维,类似从四维到五维……乃至更高维都是用类似的方法。
      在这个苹果形膜上,我们看中轴处似乎显得很细,而外面的膜似乎很大,我们以为银河系星晨的空间很大,而黑洞的空间很小,这是因为我们站在三维空间的思维逻辑得到的观念。
      当我们在平面上看到三维方,即正六面体的投影时,应该是这个样子:

      在平面上看六面体的背面时,会感觉背面比对着我们的正面要显得小一些,但实际上这两个面的大小是一样的,背面之所以看起来比较小,是因为背面在第三个维度上离我们较远,所以显得较小,这只是空间的透视效果。
      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四维方,大概是这个样子:

      各维度方的衍生是这样的逻辑:

      银河系膜弦这个苹果一般的模样是一个四维空间的圆,如果一维的圆是一个环,记作C1;二维的圆是一个饼,记作C2;三维的圆是一个球,记作C3;那么四维的圆则是一个“苹果形”,记作C4:

      类似的,中轴部分看起来较小,是因为这个部分是在第四个维度上的延伸,离我们的观察位置比较远,所以看起来比较小。从四维空间的角度看来,外面膜空间的大小与中轴处空间的大小是一样大的,这个苹果形的膜实际上是一个四维球体在三维面上的投影。在扭曲点上这里的三维空间看起来似乎是无穷小,这实际上意味着这个三维空间在时间轴上距离我们无穷远。
      人也是由物质和能量构成的,所以人也应该在这张膜上,我们所认为的每一个人是整个膜上的一个小片断。我们不能直接看到人与人,人与世界是一张膜,是因为我们总是用三维空间的观念来思维,而不能站在更高的维度思维,所以那个连接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在第四个维上扭曲部分的膜被我们忽略了。
      当我们向世界和他人投射能量时,这些能量会在这整个苹果形膜弦上传播,甚至会在四维空间中直接传播,或快或慢都必然会回馈到我们自己所在的膜弦,产生回馈性波动,塑造出弦新的形态。因此可以这样说:他人都是自心内在的投射,世界都是自心内在的投射。


      IP属地:广东3楼2018-06-20 16:23
      回复
        二、时间旅行
        在时间轴上,黑洞距离我们观察位置有无穷远的距离,实际上就是从银河系的现在到下一轮银河系的时间,即从现在开始,到银河系消亡,再到下一次银河系大爆炸的时间长度。当我们沿着时间轴旅行时,即以超光速向着黑洞的方向不断前进时,会看到银河系未来的历史画面,我们会看到世界逐渐变坏并消亡到空。相反如果我们以超光速向着银河系的边沿不断向外走,并不会到达其它星系,而是会看到银河系的从前,原始的银河系,上一代的太阳,看到银河系的大爆炸,即那个世界开始的奇点。
        然而事实上奇点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与现在的银河系一样大的三维空间,之所以我们认为它很小,只是因为它在时间维度上离我们太远了,看起来显得小。
        相对论认为当人进入到黑洞时,时间会越来越慢,最后会停止,这是因为在三维空间看起来,第四个维度的投影在三维空间上被挤压拉长了,看似空间变小了,时间变长了。但真正进入黑洞的人不会感觉自己的时空被挤压,因为在四维空间看起来,黑洞处的时空与外面膜的时空是等效的,进入黑洞的人还是一样会经历同样大小的银河系,经历很长的时间,直到银河系消亡。三维人不能够穿过黑洞,只能按照时间的顺序在黑洞中体验银河系的消亡过程。
        但四维人能够穿过黑洞,因为他掌握了在时间轴上穿行的能力,即他以四维思维训练自己,具备了超越光速的能力。当四维人沿着银河系膜弦穿过黑洞后,会来到黑洞的另一边,即白洞,而且会看到银河系大爆炸,银河系大爆炸大约是白洞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但会看到银河系的整个发展演化史,而且还会发现银河系的轮回规律,他会在四维空间上发现三维银河系的函数公式,即银河系不断生死轮回中的规律变化形态。
        因此,只有超越光速的人才能够进行自由的时间旅行。
        这个银河系多次轮回的维度就是四维空间中的时间维度,如果有五维空间的人进入到我们银河系中,他会有能力穿过所有轮回的四维空间中的时间维度,此时他就能看到银河系轮回的所有解,即他能看到平行世界。
        以上这是在四维空间和五维空间上,关于对三维空间平行世界,多重可能和时空轮回的理解。
        黑洞实际上不是一个三维空间位置,而是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的边界,有点类似于纸张在三维空间中的边沿,黑洞是四维空间的第四个维度的延展方向在三维空间上的投影,是三维空间中一个通向第四维的通道。也就是说黑洞之所以看起来又黑又小,是因为三维思维逻辑令我们观察不到空间的第四个维度,这个小而黑的现象实际上是我们用三维思维所观察到的“观察不到”。
        以上是在认知上理证四维空间,如果要在现象上实证四维空间,我们还需要以更高维度的思维不断提高自己的能量和振频,直至完全掌握超越光速(光速是突破三维空间的第四宇宙速度),突破三维空间的方法。到那时,我们不但能够自己穿过黑洞,去亲眼自由的观看银河系历史轮回的电影,而且还能够完全脱离三维空间膜弦,那么就将真正进入到世界的广大四维空间中来,去亲眼看看宗教中所讲的须弥山,亲眼看看天堂仙界。如果更能够突破四维空间的第五宇宙速度,我们还能够亲眼看看多重平行世界,一瞬间了解银河系数百亿年的历史变化,一念观透银河系不同形态的所有因果可能……。


        IP属地:广东4楼2018-06-20 16:23
        回复
          三、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前面主要是从空间的角度来谈弦的形态,从而理解世界的宏观形态和性质,这一次我们从解析的角度来谈弦的性质,从而理解物质能量和信息意识的微观形态和性质。当然宏观和微观在弦这个概念里是统一的,弦本身无所谓大小宏微,弦在一切尺度上都是等效的。
          下面是三个从低维度到高维度空间上振动的弦:

          这个图例是各维次完美弦的振动图。一维弦就是纵波,转化成空间是点在线上的振动;二维弦是横波,转化成空间是圆环在面上的振动;三维弦我个人称之为螺旋波,转化成空间是圆饼在体上的振动。四维及以上的高维弦由于超出了三维思维范围,所以我都称之为超弦。
          在这里需要转变的思想是,并非存在了不同维度的空间才产生了不同维度的弦,实际上空间是弦振动幻显的相,或者说空间是弦振动的残留余迹,是弦的不同振动方式令观察者在感观上产生了空间的幻影。
          那么弦是如何幻化出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呢?主要通过两种方式:1、分形;2、映射。分形和映射不但能产生物质能量的现象,而且能够产生意识思维的现象。前面主要是从物质能量形态的角度来讲弦,这里就换一个角度,从意识思维形态的角度来讲。
          1、分形:

          可以这样来理解分形的过程:左图是一个频率较低的母弦,由于频率较低所以我们能够观察到它的形态。但是当这个母弦变得如中图频率过高时,我们粗糙的观察力就难以分辨振动过程中的形态,那么我们会关注什么形态呢?会自然关注振动极点的形态,即母弦上下两个边沿的形态,此时我们就以为这两个边沿是两个一级子弦,久而久之习惯了这种观察方式之后,我们就忽略了母弦的存在,以为只存在两根一正一负的一级子弦,这个过程就是分形。由于每一次分形总是呈对的衍生,所以我们感知的一切现象都是辩证的,有正必有负,有阳必有阴。
          分形的机制可以无限叠代,一级子弦还能分形为二级子弦,直到N级子弦,只需要一个母弦就能够分形出2的N次方个子弦,而且N可以趋于无穷,所以在一个维度中即使只有一个弦,其分形衍现象也能够达到无穷丰富,在现象界无穷是分形所导致的一个性质。
          另一个性质是全相似。比如说人体的血管结构与叶上的脉纹相似,与树木的根茎相似,与道路相似,与河流相似,与星系结构相似,与程序的逻辑结构相似,与神经元结构相似,与意识思维结构相似,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相似,与因果网络相似……等等,这个全相似的现象就叫做分形。因为我们这个三维世界的一切结构都自相似,所以可以推测这个三维世界的一切现象可能都是由一个母弦分形产生的N级子弦。
          在分形中,母弦所包含的信息量要比子弦更全面,因为子弦不包含母振动形态的信息,只有振动极点的信息,而母弦全都有有,所以母弦是子弦的全息弦。
          分形能够在同一级维度空间中的不同维度上无限衍生,产生形成极为丰富,却又无处不自相似、自统一的现象:

          2、映射
          映射就是投影,就好比我们在太阳下身体投影在地面上的影子,或者三维零件投影在正面、侧面和顶面的三个平面影像,镜之的反射影像、电影的投影影像等等,映射实际上也是不存在的幻有。下面左图二维的正弦波映射到一维的线上就显示成了一维的纵波,右图三维的全对称双螺旋波映射到二维的平面上就显示成了二维的正、余弦波:

          常见的映射通常是由高维空间的弦向低维空间映射,从而幻现低维空间的弦。在映射中,高维弦包含的信息量要比低维弦更全面,所以高维弦是低维弦的全息弦。映射也能够无穷叠代,犹如两面镜子之间无穷反射形成无穷的幻影一般,所以即使一个高维弦也能够通过映射来幻化出无穷的低维弦,产生无限丰富的低维现象。
          3、下面来谈一下意识思维、信息能量与弦的关系
          为什么天人和有神通的人能够知道我们的心念,而我们不能知道他们的呢?这是因为天人和有神通的人所感知到的,是分形中的母弦或映射中的高维弦,而我们由于观察能力太粗糙只能感知子弦或低维弦,所以我们的一切心念天人和有神通的人都知道,因为他们看到了我们的弦的全息影像,而我们只能或看到他们的某个子弦或投影,能力强一些的能够多维度辩证看问题的人,或能够看到他们的多个子弦或多个投影,但都不如他们看我们这么透彻。
          由于母弦总是比子弦的振频高,高维弦总是比低维弦振动的路径更丰富,所以能量也会更高,能力也就随之越强大,意识和思维也就越全面、越智慧。四大宗教的最高成就者所看到的是一切维度中一切平行宇宙中一切时间轮回里的一切全息弦,所以看得最透彻,能力最强,有智慧指导一切人和一切天神,所以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终级导师。
          那么我们如何来提高自己的信息感知能力,提高能量呢?大致上来说,至少有两种方式:1、提高意识振频;2、超越意识维度。
          先说提高意识振频:
          提高意识振频就是与善知识在一起多交流,通过亲近的意识网络,善知识的高振频会加持自己,使自己的振频随之提高,随着振频的提高,我们对母弦各个波动的信息就能够越来越精细的感知,我们的意识思维也会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全面,以前的潜意识会逐渐显现在我们的意识之中,被我们所读取:

          在上面两图中,由于只是在一个逻辑方向上提升,所以是片面的提升,就好比我们听了善知识的一个结论就认为这是唯一的真理,那么就会形成偏执于这个高维结论的提升。在中间两图中,是在一个维度上辩证的两个方向上提升,是比较全面的提升,就好象我们听了善知识的一个结论,并不偏执于这个结论,而是自己反复思维在正反两面推衍开来灵活运用,那么就会形成比较全面的提升。在下面两图中,是直接脱离自己以前的意识现象,跳出意识框架,直接观察到从前潜意识的母弦,这是利用分形的大提升,大致相当于觉悟,因此觉悟需要跳出问题看问题,跳出现象看现象,跳出思维观思维。
          然后再聊一下超越意识维度:

          映射提升大体来讲主要有这样一个方法:离相,即脱离自己以前的现象界,通过观察现象的规律去抽象思维,直接把自己的思维提升到更高的意识维度,这个过程是一个不可说的直觉过程,非思辨能够直接实现,但可以通过思辨来积累能量,以期待某一天能够突破思维维度,达到大的开悟。
          在这里需要牢记的是,一切分形的子弦或映射的低维弦虽然能够感知,但实际上它们根本都不存在,它们都是因为我们观察力太粗糙而导致的感观幻觉。
          那么母弦存在吗?如果一切维度上一切子弦都有一个共同的母弦,至少这个终级的母弦必然存在,而且一定存在于最高维度。但是很遗憾,由于终级母弦是唯一的单弦,没有相对,没有彼此,没有参照,没有对比,所以无法直接感知,即终级母弦是唯一真正无相的弦,是唯一谁也看不到的弦,也是唯一真实存在的弦。


          IP属地:广东5楼2018-06-20 16:26
          回复
            补充两点:1、由于分形的母弦与子弦之间的振频存在级别性差异,所以分形的母弦和子弦必然位于不同的振频级别,如果说不同的振频级别对应不同的维度现象,那么分形就应该是跨越维度现象,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新的低维度。
            2、由于映射的母弦与子弦之间的振频没有级别差异,所以映射不能产生不同的振频级别,只能在同一个振频级别中产生映射现象,映射是同维度现象,并不会产生新的低维度。


            IP属地:广东6楼2018-06-20 16:26
            回复
              四、宗教科学吗?
              提到宗教就不能不说神话故事,故事中常常会听到三头六臂、分身无数、千手千眼、上天遁地、快速瞬移、物变大小、宝物出海、火烧大海、水淹世界……等等,奇异的现象似乎令人难以置信。这里要问的是:在科学的范围能够合理的解释这些现象吗?
              1、分身
              先看一个比较初级的现象:哪吒分身三头六臂。我小时候听到这个说法时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不是二头或是四头,为什么不是十二臂或一百臂,为什么偏偏是三头六臂?在了解了四维空间之后我似乎有点开窍了。四维的立方体在三维空间中是这样映射的:

              那么四维人在三维空间中大概这样映射:

              其中四个分形体的中间部位是向第四维透视消失于一点,三维人从水平方向看起来,四维人没有背面,或者说四维人的背面消失了,这个状态让三维人几乎找不到四维人的背后易攻击面,所以令三维人印象深刻。但是由于三维人在水平方向上最多只能看到四维人四个透视方向上的三个体:正面体、左面体和右面体,后面体被正面体遮挡而无法同时看到,所以三维人就记住出了三头六臂的经典形象。后来四维人可能都回到了四维空间,不再随意显现自己的四维影像,三头六臂的经典形象只能够经口口相传,到现象已经几乎没什么人相信了,因此似乎就变成了神话传说。然而从四维空间的结构来说,这完全符合科学。
              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多面菩萨,多手多眼菩萨,比如说十一面观音或千手千眼观音,这实际上是因为观音菩萨能够在更高维度空间向三维空间映射,此时菩萨的影像就不仅仅是四维体,而可能是N维体,在三维空间看起来大概是这个样子:

              这图有点搞笑,而且各三面体的透视角度也不尽合理,但图歪理不歪,能够大致表达一下这个道理。由此可以推测,天人应该是四维空间的生命,所以能够显现三头六臂,而菩萨应该是更高维空间的生命,能够显现千臂千眼。顺理推测,圣经中的天使,道教中的真人,也应该是更高维空间的生命。
              以上说的分身是一个高维空间的本体在同一时刻分身的多个三维分体,虽有多个身体做各不同的事,模样却依然是一致的。然而在宗教故事中还有更高级的分身:一个菩萨分身为百千万亿个不同的形象,在不同的三维空间中做各不相同的事,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在电影中实现这样的特技,导演应该如何操作:首先导演会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拍摄多个不同角色的电影片段,时间长度都相互配合好,然后把这些片段的背景去除,合到一个统一的大场景中来,然后把这些不同的时间段的视频在同一个时间段内统一播放,最后把这一系列时间与空间的片段合成为一个整体连续的视频。在这个过程中,导演相对于观众来说,不但超越了空间,而且超越了时间,所以就能够在观众面前显现出多重分身的电影。
              类似的,如果有生活在五维空间的人,他能够自由穿越三维空间的时间维度,那么他就可以在五维空间中,先在一百个三维时间段做一百个不同角色的不同工作,然后再统一映射到三维空间中来,那么在三维人看来,就以为他分身为一百人,但在五维人看来,这只是一个人。
              2、神足通
              然后来谈谈神仙的飞行。在神话故事里最奇怪的是,神仙的飞行不需要翅膀,天使和菩萨也不需要,也不需要喷气发动机或螺旋浆发动机,更不需要钢丝绳吊着,要解释这个现象就需要超越三维空间,在四维空间上来找答案。
              我们先想象一下三维人如何在二维世界里“飞行”:当电影投影在平面的银幕上时,银幕中的角色都必须按照电影画面中的场景来移动,不可能无端的在电影中的天上自由飞行。此时电影院这个三维空间里如果有一个人,他走到投影机的前面,把自己的影子投在银幕上,那么电影中就会出现一个人的黑影,而且可以无端的在电影中的天上自由飞行。
              如果这个电影院里的人不是拿身体挡在投影机前,而是做了一个画面更为丰富的半透明小人在投影机前移动,那么投影在银幕中天上飞行的人就不再是黑影,而是一个有模有样的人在飞。更进一步,这个电影院里的人不断变换半透明小人的姿势,那么电影中的人不但会飞,而且自己的肢体还会相对运动。
              类似的逻辑,四维人能够在三维空间中自由的飞,就如同我们三维人能够在二维电影上自由的飞,这就是为什么神话和宗教中说,天界的人都是用神足通在三维空间中飞行。打一个比喻,在四维空间里各层三维空间就象是一个又一个的楼层,我们三维人能在楼层平面中自由的行走,就等同于四维人能够在某一层三维空间中自由的飞行一样。
              然而,当四维人要在第四个维度移动时,依然要遵循第四个维度空间结构的规律去移动,即需要从第四维通道去穿越各个三维空间。这就好象我们三维人要从楼层的三层平面走到四层平面去,就需要遵遁三层与四层之间第三维空间的楼层规律,从第三个维度的楼梯通道到达第四层,乃至从楼梯穿越各个平面楼层。
              当天人从四维通道穿越各个三维空间时,我们是看不到的,会以为天人突然消失了。这就好比当我们从楼梯爬到四层时,三层的人就认为我们消失了一样。类似的,我们现在看不见天人,不是因为天人离我们很遥远,而是天人在我们楼上,天人一上楼我们就看不见,一下楼我们就看见了。天人天天在楼上看着我们,而我们却不知道,还以为天人都是神话故事里的虚构人物,这个荒唐的想法才真正可笑呢!
              3、法宝
              神话故事里常常有很多法宝,孙悟空的金箍棒、哪吒的风火轮、托塔天王的宝塔、观音菩萨的宝瓶等等。先来说一下观音菩萨的宝瓶,据说这个瓶子能倒出如大海一样多的水,甚至无有穷尽,这是怎么回事呢?
              还是拿平面空间的水来说事。比如在一个很高的平面楼层上原来没有水,有一个人从很低的大海里用一个水泵抽水,并用一根很长的水管接到楼层上,这时一开水,楼层上的水管口在理论上就能够涌出和大海一样多的水。类似的逻辑,观音菩萨的宝瓶可能只是个高维空间输送通道的出口,只是这个通道在高维空间中我们看到不,还以为只是一个小小的瓶子。
              再说说孙悟空的金箍棒、托塔天王的宝塔这样的宝物,它们最特别的地方在于能变大变小,变长变短,这是为什么呢?还是用电影来说,如果在投影机前立一根棒子,那么银幕上投影的棒子是比较高的。当棒子不断旋转,让棒子的方向与投影的方向越来越一致时,银幕上投影的就会越来越矮,甚至缩到一个圆点之中。
              四维空间的宝物能伸缩、变化大小也是这个道理。由于四维空间的第四个维度我们三维人看不见,所以当四维人把物体的某一个较大维度慢慢放到第四个维度中去时,我们就会以为物体的尺寸在慢慢变小,反之物体就会变大。如果四维人把物体从我们这个三维空间层,通过第四个维度转移到其它的三维空间层时,我们就会以为物体突然消失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有修证的人能够凭空取物,有高僧能够在岩石中取经,有天人能够随身带着宫殿,甚至转轮王能随身带着百万雄兵,就是因为他们是从高维空间中取其它三维空间的物体,或者设计了一个高维空间的通道,让其它三维空间中的人或物能够来到我们这个三维空间。
              那么为什么哪吒风火轮的火即使在水里也不会灭呢?还是来看电影的投影原理,如果在电影院的三维空间中有一团火映射到银幕上,那么银幕上二维的水能够浇灭三维空间中的火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三维空间的事物必须能够通过映射影响到二维空间,但反过来却不可以,类似的高维空间的火能够燃烧低维空间,但反过来却不可以。
              最后说一下圣经中的诺亚方舟的故事:上帝为惩罚人类降下了远远多于大海的水,把地球上大多数陆地都淹没了,这些水从哪来的呢?而且后来水面落下又露出了大地,这些水又跑哪去了?很多人应该都想到了,是从高维空间中来的,后来又回到高维空间中去了。这就好比我们通过水管先在浴缸放满了水,洗完澡后又通过下水道把水排了出去,先前水都来自浴缸之外的空间,之后也排到了浴缸之外的空间,上帝惩罚人类只不过是对地球这个“浴缸”做了类似的事情而已。所以圣经中说:在人是不可能的事,在上帝却很容易!
              终级母弦是唯一的存在,终级母弦的本体则是唯一的实相界,所以万法归一,万宗归一,万教归一,是这个道理。古兰经说:“一切非主,唯有真主”;佛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道德经说:“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圣经说:“不可以拜一切偶像”;四大宗教原始的教法都是高维空间的科学,没有迷信。


              IP属地:广东7楼2018-06-20 16:28
              回复
                五、多维平行宇宙
                1、量子如何纠缠?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直角的墙角处用一根细线从天花板上悬挂一个很薄的矩形铁片在空中,让它可以旋转,用一红色、一蓝色两盏射灯分别从垂直正墙面、和侧墙面的方向照射铁片,两个墙面上分别有红、蓝色的两个铁片投影。
                现在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设有一种生活在墙面上的二维科学家A,只能看到二维墙面上的现象,A一直在潜心研究墙上影子的规律,当铁片旋转时A可能会看到什么现象,由此A可能会发现两个影子之间有什么规律?
                如果从三维的角度来看,当矩形铁片旋转的角度与直角墙角的正面墙平行时,其在正面墙上的红色光投影是一个最大的矩形,相应的其在侧墙面上的蓝色光投影则是一个最小的线形。而当矩形铁片旋转的角度与侧面墙平行时,最大矩形与最小线形的投影现象就会反过来。
                由于我们是三维生物,看得到铁片和射灯,理解这个现象会轻而易举,但对于二维科学家A来说却远没有这么容易。A即看不到影子的来源体铁片也看不见影子的表现体射灯,A甚至连墙的正面和侧面都分不清,在A看来正、侧墙面不是两个面,而应该是一个面。这样的A可能会在这一系列现象中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当红色的影子呈最大的矩形时,蓝色的影子就一定是最小的线形,反之亦然。也就是说当一个影子变化时,别一个一定变化,而且它们的变化状态总是相反,于是A根据这个规律得到这样一个结论:这两个影子之间发生了量子纠缠现象。
                如果把这个场景放大,比如把墙角放大到每个面有5亿多公里宽,铁片距离每个墙面均有5亿公里远,我们不难发现:无论两个投影相距多远,它们的反向变化之间没有时间差,它们总是同时变化。在二维的A看来,红色投影似乎总是和蓝色投影“约定”好了一定要同时反向变化,而且“约定”信息在他们之间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了极限速度——光速。当然,在我们三维人看来,这个“约定”信息的传输根本就不需要时间,因为同一个本体投射出来的两个影子之间根本就不存在信息传输这回事,信息传输纯粹是A自己想象出来的。
                在了解了二维意识的A的观察与思考后不难推测:如果三维世界的一切现象只是四维空间现象的一个投影,那么我们发现的多个发生量子纠缠的粒子,可能只是四维空间中同一个本体的多个不同投影,当本体发生变化时,多个投影同时变化,且变化之间没有时间差,这本来就是很自然的现象。
                到此基本回答了“我们为什么会观察到量子纠缠现象”,但还没有回答“我们为什么能够控制量子纠缠现象”,比如说:我国科学家潘建伟为什么能够制备“十光子纠缠”最大纠缠态,为什么中国的科学家能够在“墨子号”量子卫星首次实现上千公里量子纠缠。
                在上面的“直角墙场景”中不难想象,要把二维墙面上两个没有纠缠的红、蓝影子变为相互纠缠,就需要影响和控制产生影子的三维空间的投射体和射灯。如果射灯很多、方向很乱,或者投射体很多、很杂都会影响二维墙面上影子的呈现。只有把矩形铁片与其它三维物体隔离开来,并在隔离区域内统一调整射灯的方向、颜色,才能让墙面上的影子较好的呈现出相互纠缠的状态。
                那么生活在三维世界的科学家是通过什么手段来影响和控制四维空间的投射体和射灯的呢?下面以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实验为例来分析。有报导称:2015年10月25日《荷兰科学家证实量子纠缠:物质远隔万里却相互作用》报道: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把两颗钻石分别放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校园内的两侧,距离1.3公里。每块儿钻石含有一个可以俘获单个电子的微小空间,此空间具有一种称为“自旋”的磁性,然后用微波和激光能的脉冲来纠缠,并测量电子的“自旋”。在这个报导中我们不难猜测,科学家们以钻石的微小空间来隔离四维空间中的投射体,并通过微波和激光能的脉冲来统一调整四维空间隔离区域内的射灯。
                那么问题来了:生活在三维世界的科学家是如何影响四维空间的呢?到底存在一种什么事物能够在三维和四维空间之间穿越?微波和激光能的脉冲肯定都是光,钻石由于其分子具有特殊的类四面体对称结构(任意分子键之间的夹角都相等),使得其能够通过分子间统一的折射角度来统一光的方向和频率,由此我们可以试着假设一下:光能够在三维和四维空间之间穿越,科学家是通过影响和控制光来影响和控制四维空间中的投射体和射灯。
                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光在不同维度之间的穿越方式”呢?这里我们又可以回到弦理论,因为弦的分形属性(详见上文“三、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中的“1、分形”)能够很好的解释不同维度空间之间的关系。
                如果把光看作弦,把三维空间中一切事物现象看作是四维空间投射体的影子,那么三维空间的一切事物现象应该都是子弦,而子弦对应在四维空间的投射体就是其母弦。母弦是其子弦的全息弦,所以母弦上拥有其所有子弦的全部信息。四维空间中的母弦分形为三维空间中的两个子弦,就好比在直角墙角中从垂直于正面和侧面的两个角度对铁片进行投影,看似有两个二维影子在相互纠缠,而实际上只有一个三维的铁片在旋转。类似的,看似有多个三维的“粒子”子弦在纠缠,而实际上只有一个四维的“某某”母弦在振荡。由于弦就是光,那么三维的“粒子”子弦是光,四维的“某某”母弦也应该是光,不同的是我们的三维思维限制了我们只能看到三维的子弦光,而只有具备四维思维的人才能够看到四维的母弦光,因此我们看不到母弦光。
                在上文中说过(详见上文“三、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中的“1、分形”),四维母弦之所以能够分形出三维子弦,并不是真有一个三维子弦存在,而是由于我们偏执于三维意识导致观察力很粗糙,观察不到高振频的四维母弦形态,退而只能观察到四维母弦振荡的边缘位置,从而在自己的意识中想象出三维现象。四维空间和三维世界本来就是一回事,只是三维意识限制我们看不到四维的真相,而只能看到三维的假相。这就好象电影院的三维空间与电影影像的二维平面本来就是一回事,只是在放映过程中观众只关注于电影影像而忽略了电影院里的胶片、放映机、银幕等真相,而只能看到真相投射出来的假相——电影影像。因此我们虽然能够看到三维子弦,三维子弦却根本不存在,更不存在任何一个三维子弦让我们去控制和影响;我们虽然看不到四维母弦,四维母弦却真实存在,真实存在着四维母弦让我们去控制和影响。科学家看到的“粒子的量子纠缠现象”虽然只是四维事实在三维空间的投影假象,但他们通过“微波和激光能的脉冲来纠缠”的实验却是实实在在的四维事实。
                即然光能够穿越维度,可以把光看作是弦,可以用弦来理解一切事物现象,那么我们也许可以这样来理解世界:世界上只有光,一切事物现象的本质都是光,不同的时空维度只是不同频率级别的光,低维度时空对应低级别振频光,高维度时空对应高级别振频光。由于我们只能观察较低频的光所以我们只能看到三维空间现象,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意识振频,能够建立高维的思维,自然就能看到四维空间的现象,甚至更高维度空间的现象。下面要谈的“心灵感应”很可能就是我们在意识中发生的另一种“量子纠缠”现象。
                这样看来,所谓不同空间维度并不是指在客观上存在多个不同维度的空间,或空间里有多个不同的维度,实际上事实只有一个,是具有不同观察精度的观察者把同一个事实看成了不同维度的样子;或者说所有观察者都在同一个事实里,只因其各自不同的观察方式在各自的主观意识里构建了不同的空间维度,这些空间维度无论有多少种,其本体都是一个事实;或者说事实就是所有维度空间的全体。
                2、心灵如何感应?
                “心灵感应”的现象普遍的发生在母子、伴侣等关系亲近的人之间,比如母亲咬指唤曾子,这个故事说明感受信息似乎能够超越空间在人与人之间传递。不但如此,很多人还能够通过梦境看到未来发生的事情,这个现象说明感受信息似乎还能够超越时间传递。心灵感应看似难以理解、超越自然,但是如果我们把世界理解为光的构成,把三维现象理解为子弦光,把四维现象理解为母弦光,把三维现象理解为四维现象的投影,心灵感应就很容易理解、非常自然。
                我们每一个人看似个个独立,但实际上都是一个个虚幻的子弦,都是由一个母弦分形显示而来,母弦拥有所有子弦的所有信息。当我们发生心灵感应时,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比如长久、深刻的想念某人,令我们暂时性的穿透了三维空间意识的障碍,并通过直觉涌现式读取了四维母弦的信息,自然能够感受到别人的感受。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比如睡眠下的安静思虑,令我们暂时性穿透了第四维时间意识的障碍,并通过直觉涌现式读取了更高维度母弦的信息,自然能够感受到未来的感受。
                3、不可思议的平行宇宙
                弦每分形一级子弦其数量就增加为原来的2倍,而佛经中说过: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约有10亿(数量级)个世界。照此计算,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三维世界所在的子弦约为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根本母弦的第46级子弦,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三维事物现象是其本体的第46次辗转投射的影像,从世界的最高振频降到我们能观察到的振频需要降频46级,我们的成长空间确实的很大。在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中象我们这样感受到的三维世界共有约1.718e10个。因为光光互照却能互不干扰,所以这些不同维度的空间也是共存一界却能互不相碍。
                所谓“多维平行宇宙”中的“多维”应该是指多个不同观察者各自不同的观察维度,而“平行”应该是指所有的空间维度所反映的那个事实都完全一致。在这里,维度也许是我们意识禁锢的屏障,通过弦理论来打破维度,也许是我们意识解脱的道路。事实的真相也许象“道”一样无可言说,而弦理论——一种认识事实的方法也许象“德”一样能够指引着我们不断向前。


                IP属地:广东8楼2018-06-20 16:31
                回复
                  2025-08-01 14:43: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六、宇宙的膨胀与收缩
                  1、谁在膨胀?谁在坍缩?
                  当我们开车沿着笔直的道路向前行驶时,会看到这样一个一点透视的道路景象:

                  这对于生活在三维空间的三维人来说再正常不过。但是如果把这样一个三维景象录制成一个二维影像,并把这个二维影像投射到整个二维人的世界——一个二维银幕,让一个生活在二维世界的二维科学家a来观察,a就会对此感到不可思议。
                  首先a可能会认为道路及其一切是从一个无穷小的点,即透视点,里“生”出来的,或者说“爆炸”出来的,而在“爆炸”之前道路根本就不存在,所以道路的产生应该有一个“道路奇点”。a运用“科学方法”来观察这个二维录像,他“丈量”道路在不同时间点的尺寸,“计算”“录像单位时间”内道路的“变大比例”,得到道路的“变大”的“透视角度”,并以此构建“宇宙膨胀规律”的“边界常数”和“膨胀函数公式”,然后在之后的录像中验证了这个“膨胀函数公式”的“正确无误”,并发表到了二维世界里的《科学》期刊,其他二维人发现,他们通过这个“函数公式”的确能够“精准预测”道路“膨胀”的演化,“宇宙膨胀”和“宇宙尺度”终于被验证并了解,于是二维世界的“理论物理学”取得了巨大进步。
                  但是a看不到“道路奇点”里面的道路是什么样子,所以他可能会认为自己找到的“道路演化”规律在这个点里失效了。
                  当这个开车录像并不是行驶在直道上,而是行驶在向左的弯道上时,a又根据录像的变化,在自己的“函数公式”中加入“偏左”常数,让“函数公式”继续能够“预测”道路的演化。而录像右转时,a又加入“偏右”常数,而录像下坡时,a又加入“下坡”常数……。最后a对这个满是“常数补丁”的“函数公式”终于失望透顶,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一个大统一理论,构建能够“预测”所有“录像”可能的“万能公式”,但终其一生也未能找到,a带着遗憾离世。
                  如果三维人不是向车的前方录像而是向后方录像,然后依然把这个后视二维影像投射到整个二维世界中,让二维科学家h来观察。h可能又会认为道路会无限缩小到一个无穷小的点,即“黑洞”里,“消失”掉,这个过程看起来就好象这个无穷小的“黑洞”具有超级大的“引力”,这个超级强大的“力量”足以把道路及其一切“压缩”到无穷小,并最终“坍缩”到“黑洞”里。与a类似,h“丈量”了录像中道路“坍缩”的时间、尺寸,以此计算“坍缩”速度,并以因构建“道路逐渐坍缩规律”的“边界常数”和“黑洞函数公式”,然后在之后的录像中验证了这个“黑洞函数公式”的“正确无误”……。其他二维人发现,他们通过这个“函数公式”的确能够“精准预测”道路“坍缩”的演化。“宇宙坍缩”和“黑洞”终于被验证并了解,二维世界的“理论物理学”又一次取得了巨大进步。
                  如果三维人在行驶的汽车上不是用一部摄像机录像,而是同时用多部摄像机从不同角度录像,并把这些同时却不同角度的多重二维影像投射到整个二维世界中,让二维人科学家z来观察。z又通过“科学观察”对比不同角度录像,z“丈量”了不同录像中道路“演化”图形的不同透视点,即奇点与黑洞,及其与道路图形的角度关系,找到这些不同角度之间关系的“多重边界常数”和“多重函数矩阵公式”,其中“多重函数矩阵公式”是一切“道路演化函数”可能的集合,然后在之后的多重录像中验证了这个“多重函数矩阵公式”的“正确无误”……。“多重平行宇宙”及其运行规律终于被验证并了解,于是二维世界的“理论物理学”又再一次取得了巨大进步。
                  当三维人观察二维科学家对一系列道路录像的“科学研究”过程后会发现,二维科学家眼中所谓的“道路大爆炸”、“道路奇点”和“道路大坍塌”、“道路黑洞”根本不存,二维科学家所猜想的“道路从奇点中诞生,至黑洞里消亡”的“道路生死轮回”,乃至“多重平行道路”同时共存的概念都根本不存在,这只是二维科学家即无法理解三维空间运动现象,又想要以二维思维来解释三维空间运动现象的努力,从而纯粹自我臆想出来的二维理论概念。然而无论二维科学家臆想出了什么二维理论概念,道路从来就没有“出生”过,也从来就没有“消亡”过,道路也从来没有因“膨胀”而变大或因“坍缩”而变小,道路甚至都没有“来”过或“去”过。[b]三维的事实只有一个,而且从来不是二维科学家们用二维思维所想象的这个二维样子。


                  IP属地:广东9楼2018-06-20 16:31
                  回复
                    2、螺旋轨道背后的秘密
                    在上面的例子中,二维空间世界完全可能是由三维空间投射而来的二维影像,同样的道理,我们的三维空间世界也完全有可能是由四维空间投射而来的立体影像。如果是这样,那么三维科学家也可能会像上面的例子中一样,用三维思维来勉强的解释四维空间现象在三维空间投射的立体影像现象,从而臆想出所谓的“宇宙大爆炸”、“宇宙奇点”、“宇宙大坍塌”、“宇宙黑洞”和“多重平行宇宙”等等与四维空间事实完全无关的三维理论概念。
                    那么有没有什么充分的证据来证明我们这个三维世界是由四维空间投射而来的立体影像呢?有,这个证据就是三维世界普遍存在的螺旋运行轨道。
                    为了找到三维世界比较大的螺旋运行轨道,我们需要把观察的镜头对准银河系:

                    这是一个主要由约1000~4000亿颗恒星组成,大体集中在铁饼状平面上,中心厚度1.2万光年,直径16万光年,整个星系围绕着垂直于盘面且穿过中心“黑洞”的轴顺时针旋转的星系。
                    太阳以螺旋的路径围绕着银河系中心旋转,与此同时太阳也带领着围绕自己旋转的行星,这也包括地球。如果说太阳绕银河系中心的路径是螺旋,那么地球绕银河系中心的路径是螺旋上的螺旋,即二重迭代的螺旋,同时银河系也在以螺旋路径围绕着本星系团旋转。因此,可以说整个银河系的所有星体都在按螺旋形轨道运行,它们之间轨道形态的差别主要是螺旋的迭代重数不同,越大级别星系的运行轨道其螺旋迭代重数越小,路径越短、越简单、越平滑,越小级别行星、卫星的运行轨道其螺旋形迭代重数越大,路径则越长、越复杂、越不平滑。

                    螺旋运行轨道并非星体所独有,一切构成星体的各级粒子的运行轨道无不如此,从生命的DNA螺旋结构,到牵牛花的攀爬模式,再到我们人生体验的时空残留记忆无不是螺旋轨道。我们这个世界一切运行现象的统一关键词就是“螺旋”,这说明,在三维世界的背后应该有一个普遍的基本结构导致了这样一种普遍的运行规律。在这里我们需要问的是:为什么三维世界一切万物的运行轨道都是螺旋轨道呢?(天下为什么怎么这么巧?)
                    三维球体平衡的运行轨道有三个维度:直线维度,即沿着x轴直线轨道运行;圆形维度,即沿着xy轴平面上圆环或椭圆环轨道运行;自转维度,即xy轴平面围绕穿过球心的z轴自转。从三维空间的结构来说,球体结构不应该只按照螺旋轨道运行,也应该有直线轨道、圆环或椭圆环轨道或自转轨道。如果我们的世界真的就象我们看到的那样是三维的,世界由三维球形的星体构成,或者象我们猜想的那样由奇点爆炸产生三维球形的宇宙,那么这个世界的万物就不应该完全统一按照螺旋轨道运行,应该是有的按直线轨道、有的按圆环或椭圆环轨道、有的按自转轨道、有的按螺旋轨道运行才合理,如果说“一切皆螺旋”只是一种巧合,那么这个巧合的概率显然太过牵强。
                    四维圆的平衡运行轨道有四个维度,x轴直线轨道,即球体按直线形轨道运行:
                    点击观看gif动态图

                    xy轴平面圆环或椭圆环轨道,即球体按圆环或椭圆环形轨道绕行:
                    点击观看gif动态图

                    以上两种轨道与三维球相同。但四维圆的自转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xy轴平面围绕z轴自转:
                    点击观看gif动态图

                    另一个维度是xyz轴体围绕t轴自转:
                    点击观看gif动态图

                    当四维圆自转时,任何四维圆上的点都必然会按螺旋轨道运行(至少,四维空间投射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影像是按螺旋轨道运行),不应该有例外:
                    点击观看gif动态图


                    如果银河系是一个自转四维圆,那么银河系上的所有星体,包括太阳系,都必然按螺旋轨道运行;如果同时太阳系也是一个自转四维圆,那么太阳系上的所有星体,包括地球-月球系,都必然按螺旋轨道运行;由于太阳系的自转四维圆是构建在银河系自转四维圆的之上,所以地球的螺旋轨道就会受到银河系自转四维圆和太阳系自转四维圆的双重迭代,从而按双重迭代的螺旋轨道绕银河系运行。
                    从银河系自转四维圆到地球自转四维圆,再到粒子自转四维圆、光子自转四维圆,随着自转四维圆从宏观到微观不同维度的降维,物质运行的螺旋轨道也会不断的迭代,螺旋轨道会越来越复杂,路径也会越来越长,运行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运行的频率也会越来越高,直至光速。银河系是自转四维圆的结构,也必然会导致宏观速度越来越慢,微观速度越来越快的宇宙规律。
                    如果宇宙是一个自转的四维圆,不但吻合万物按螺旋轨道运行的规律,吻合宏观低速、低频,微观高速、高频的规律,而且还能够充分的解释宇宙为什么有这些规律,因此我们的三维世界应该是由四维空间投射而来的立体影像


                    IP属地:广东10楼2018-06-20 16:34
                    回复
                      3、银河系看起来为什么是这样?
                      银河系的样子太奇怪了!原子是圆的(比如:氢原子电子云分布是三维圆形)、水珠是圆的、气泡是圆的、月球是圆的、地球是圆的、行星是圆的、恒星是圆的,凭什么这一切组合在一起就成了铁饼形呢?而且中心还无端端多出一个洞——黑洞!带洞的铁饼,这到底是哪门子的规律?银河系的样子完全违背组成银河系本身的一切元素形状的规律,真是太太……太奇怪了!
                      等等,咱们先冷静想想,会不会存在这样一种可能:银河系的本来面目的确是圆的,但是我们把它的样子给看岔了,没看清它的真实面目?回想咱们看世界样子的历史,从天圆地方到地心说,再到日心说,咱们看岔世界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多看岔一回还真不是没有可能。
                      现在我们先假设:银河系的真实面目是圆的,同时我们又把这个圆形给看岔。在这个假设的前提下,我们来预设银河系的圆是个什么圆,会不会是三维圆球体?可能性不大,因为我们看三维球体的经验太足了,满银河系内都是球体,如果说单单把银河系这球给看岔了,几乎不可能。能够让我们看岔的圆,一定比三维圆球体更复杂,观察的难度更高。
                      比三维圆更复杂,观察的难度更高的圆是四维圆,下面我们就来考察一下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把四维圆看成是一个带洞的铁饼,如果这个情况存在,而且就是我们观察银河系的普遍情况,那么基本上就能确定银河系的真实面目到底是不是四维圆“苹果”形。
                      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做三件事:考察四维圆的基本几何性质;考察眼睛观察空间的基本性质;考察眼睛如何观察银河系这个四维圆。
                      首先我们需要考察四维圆的基本几何性质。与三维球体不同,四维圆有四个维,除了有我们熟悉的长、宽、厚三个维度对应的x、y、z三个轴以外,还有第四个维度对应的t轴。由于我们三维人是三维思维,所以不能直接看见第四个维度t轴,但是我们能够以时间流逝的间接方式来观察到,因为在我们三维视角的时间维度,就是四维空间的第四个维度t轴。
                      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一个20岁的年轻人,他现在的三维样子就是他的四维样子的一个横切体。类似的我们可以在一年前看到他19岁时的横切体……一直到20年前我们可以看到他0岁时的横切体。把这些20年来的所有横切体“穿”在一根时间轴上,一系列三维形体在时间轴上的集合的整体形状,就是他从0岁到20岁的四维形状。如果我们不但看到他的从前也能看到他的以后,那么再把看到的他的老时的横切体、死时的横切体集合起来,就是他一生的四维形状,也就是说这全部的集合就是四维人,现在这个20岁的年轻人,只是这个四维人在现在这个时刻,投射到三维空间的一个横切体影像。



                      四维圆沿前三个维度对应的运动与球体一样,观察难度不高,如上文“2、螺旋轨道背后的秘密”中“四维圆的平衡运行轨道有四个维度”所示。
                      但是四维圆围绕着t轴作自转的运动形式却很特别:

                      图中所示的每一条椭圆环纬线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圆形平面,而是一个三维球体,四维圆在任何方向上的三维空间中投影都是一个三维球体,这与三维球在任何方向上的二维平面中的投影都是一个二维圆形平面是一样的。四维空间中每一条椭圆环纬线所对应的三维球体,实际上对应着三维空间中的一个时间点上的横切体。

                      如果我们在图中所示的粗黑纬线的时间点上观察四维圆(实际上我们在四维圆上的任何位置观察四维圆都是等效的,这与我们在球体表面的任何位置观察球体都是一个样子一样,因为圆形是各向同性的空间结构),那么宽、高、厚三个维的xyz轴应该是这样的形态:

                      而t轴则是这样的形态:


                      IP属地:广东11楼2018-06-20 16:43
                      回复
                        t轴总是同时与xyz轴保持垂直的空间关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时间轴总是同时与三维空间的三个轴保持垂直的空间关系。
                        接下来需要考查我们眼睛观察空间形态的性质。首先眼睛直接观察到的空间并不是三维的,眼睛的“视界”大致是一个圆形平面。所以当我们用一只眼睛无论向任何方向看时,只能分辨左右和上下两个维度。因此眼睛看到的实际上并不是三维空间的本来面目,而是三维空间在眼睛里(通过光或暗)投射的二维影像

                        那么我们是如何看到三维空间的呢?实际上我们的眼睛从来没有看到过三维空间,三维空间实际上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想象的过程与看立体电影完全一样:

                        实际上立体电影正是根据这个“两只二维眼睛到大脑三维想象”原理设计出来的。如果我们从眼睛所在位置向三维空间的任何方向观察,把这些观察结果在大脑中集合起来,那么我们的大脑则能够想象出一个三维球体的“视界”,我们的“视界”基本上是各向同性的球形,这就是我们的“显示器”,一切眼睛接收的视觉现象都在这个球形“显示器”中显示,而我们作为观察视角,总是处于球形“显示器”的球心:

                        最后一件事,考察眼睛如何观察银河系这个四维圆。因为银河系这个四维圆在三维空间任何方向的投影都是三维球,所以如果我们在同一个时间位置观察整个银河系四维圆时,就应该看到一个“球形”的银河系。但是事不凑巧,我们恰恰不可能“在同一个时间位置来观察整个银河系四维圆”,原因就是银河系的空间尺度太大了,银河系的直径有10万光年,光穿过这么大的空间尺度到达我们的眼里需要漫长的时间。当我们观察太阳的时候,看到的是8分20秒以前的太阳,而观察与太阳相对在银河系对面的恒星时,看到的是n万年前的恒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际上看到的是,银河系四维圆在n万年时间轴上的这一段第四维结构,在我们这个三维球形“显示器”中的投影,而银河系中发光的一颗颗恒星恰似“显示器”中的一个个像素。因此,由于光在大尺度上传播的时间差,我们实际上无法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看到现在银河系四维圆在三维空间上投影的三维球形,而只能看到由近及远对应的由近期到远期的恒星分布图,而且这样由恒星分布图所显示出来的银河系并不是一个球形,而是银河系第四维结构的部分形态。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银河系实际上是银河系四维圆中部分的第四维结构的三维立体投影。
                        应该说我们实在是太幸运了,居然用“二维眼睛+三维想象”这么low的“观察设备”碰巧的看到了四维的结构!


                        IP属地:广东12楼2018-06-20 16:44
                        回复
                          那么这部分从现在到n万年前的第四维结构是哪一部分呢?就是这个部分:

                          实际上由于四维圆是各向同性的,所以无论我们在四维圆上的任何一个位置,从现在向过去看n万年,都是这个样子。我们只能看到第四维度的过去方向,即t轴的负向,这是因为我们看不到未来,即t轴的正向。我们能够看到“黑洞”的边缘一定范围以外的星体,而无法看到这个范围以内的星体,是因为我们的观察的“时间权限”只有n万年,n万年以前的银河系形态我们还没有“时间权限”访问。这也是我们看到的“黑洞”总是有一个“固定的边界尺寸”的原因。
                          我们所看到的这一段第四维度投影,就好象我们在公路上行驶时向后观察看到的,公路在我们眼睛里投影的一点透视的景象。我们看到银河系“边缘”处恒星分布较为稀疏,而中心黑洞附近的恒星分布较为密集的现象,与我们在公路上看到的远处透视点附近的路灯分布较密集,而远离透视点的近处分布较稀疏是同一个道理。
                          “黑洞”“强力吸入”边缘的恒星并“消失”其中的现象,与我们向后看公路时发现透视点“强力吸入”边缘的公路及其一切并“消失”其中的现象是同一个道理。
                          在三维事实里道路从来就没有“出生”过,也从来就没有“消亡”过,道路也从来没有因“膨胀”而变大或因“坍缩”而变小,道路甚至都没有“来”过或“去”过。同样的道理,在四维事实里银河系及其恒星从来就没有“出生”过,也从来就没有“消亡”过,银河系也从来没有因“膨胀”而变大或因“坍缩”而变小,银河系甚至都没有“来”过或“去”过。银河系这个带“洞”的铁饼,只是我们通过三维视界所看到的四维结构围绕t轴自旋的第四维度上的部分模样。
                          那我们看到的河外星系是怎么来的呢?这是因为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所组成的星系团也是一个四维圆,银河系与河外星的四维圆都是这个更大维度的四维圆上的四维圆。这就好象一个球形的泡泡上可能是一层膜,也可能是一层更小的泡泡。我们的银河系及河外星系就是星系团四维圆上的泡泡,而虚空就是星系团四维圆上的一层膜。
                          最后让我们放开思维来想象一下银河系第四维的未来方向,即t轴的正向。如果t轴的负向是黑暗的吸收状,那么正向应该是光明的放射状,对,这就是所谓的“白洞”,我们能想象它却不能看到它。综上所述,银河系四维圆的完整形态应该是这个样子:

                          是不是很象这张图:

                          我们现在是不是更能够理解这张图背后的第四维内涵了呢?
                          银河系是一幅由星星绘制的四维画。


                          IP属地:广东13楼2018-06-20 16:46
                          回复
                            无畏艰难,努力飞翔。


                            IP属地:中国澳门14楼2018-12-09 13:38
                            回复
                              2025-08-01 14:37: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没有转“量子魔术的秘密”这一章,有这两章,所表述的理论思想会比较完整一些,宏观和微观就统一了。


                              IP属地:江苏15楼2019-10-19 11:3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