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玄站在瀑布旁,盯着一片落叶在眼前慢慢掉落,镜头随着那片叶子转了半天,罗玄脸上是沉思、有所触发的神情,然后紧接着,罗玄有了回忆小小凤上哀牢山时,自己严厉警戒她“从此江湖与你两极而处,各不相干”的一幕。
他想的是,小凤,就像那片坠落的叶子,她的繁荣茂盛,她的枯败凋谢,都是秉承着大自然的天道。
编导悲悯。在这一幕后,紧接着描述了小凤吃饭的那一幕。小凤开心地吃了一碗又一碗,吃光后,爱抚地摸了摸肚子,亲昵爱抚地说,“你真能吃”。然后天相问,小凤你为什么比以前开心啊?小凤回答,为什么不开心啊?已经生米煮成熟饭了,就是迫于舆论压力,罗玄也一定要为我负责。然后,她和天相,满是孩子气地讨论着孩子在自己肚子里乱动的话题,全然阳光明媚,孕育着新生命,孕育着新希望,憧憬着美好新生活。
然后紧接着的一幕,是天相和罗玄关于“天地无情、天地至情”的那番话。
罗玄对自己的残忍无情心感不安,所以主动叫住天相,希望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希望在给天相的交代中,给自己心理以交代。
天相:我记得师父说过,天地间一草一木,甚至一块石头、一个骷髅,都有生命,师父对它们都能产生感情,是因为师父对万物都有感情,所以无厌恶、无爱恨、无是非,对任何事都一视同仁,可是为什么师父对……
罗玄:为何对小凤这么无情?(天相点头)你说得对,我对任何事物都一视同仁,万物之间没有什么分别,无论是一草一木或者小凤,都是一样。
天相:人非草木,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罗玄:为什么不行,既然一草一木都是生命,人又有什么分别?有情无情不在于个人,在于天地之间,我对小凤也是一样。
天相:天相天生愚笨,不明白师父所说的天地间至情的道理,所以一直误会师父,求师父原谅。
因为对万物都有感情,所以对一只飞蛾,都会充满人道之爱。把对人的爱,无分别地推广到飞蛾。同样,飞蛾遭受的痛苦,落叶遭受的凋零,所有万物,在自然界无法避免的苦痛,一切都有定数,人又怎能例外呢?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狮子扑兔,蜘蛛捕蝶”一切都是自然天道。
天道至情,所以,把爱洒落给每种生物。让种子得到阳光和露水,发芽茂盛,让鲜花璀璨绽放,让兔子在草地上自由采食,让虎狼在森林中自由逐猎。
天道无情,所以,任凭兔子斫食草木,鲜花凋残,让虎狼扑食兔子,鲜血满地。
但是,这种无情,这种弱肉强食、势利残酷,对双方都是公平的,这种公平就是更大程度上的“善”,就是“道”,天地不仁,天道无情,恰恰是最公道,最善的。
魔教、正道两相斗争。处于劣势的一方,成为了魔教,处于强势的一方,成为了正道。成王败寇。于是失败的一方,被残杀,其后裔遭到不公正待遇等等,这些都是天道,都是规律,如同自然界的弱肉强食,被食草动物吃掉的花草树木,被食肉动物吃掉的食草动物,一切一切,都自有定数。
“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命运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出于整体的幸福和秩序的需要,事件如此发生,是因为里面有我们向往通向幸福的重要因素。整体的幸福不仅应当作为我们的原则,而且应当是我们所追求的唯一目标。而我们个人的利益,仅仅是整体利益的一部分。”(《道德情操论》P202)
于是罗玄这么想:小凤自小被追杀,外公全家被杀,母亲被杀,小小年纪差点被杀,被禁锢不准习武,不准报仇,为了阻止报仇,被天蚕丝锁住,种种不幸,都是命运的安排,命运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出于整体的幸福和秩序的需要。
小凤如同花草树木一样,她的命运有定数。她的不幸是命运的安排,是出于整体秩序(道)的需要。天道无情,天道至情。花开花谢,方生方死,一切荣枯变化中,那些光华璀璨与鲜血凋残中,只有“日月经天,江河大地,万古不变”,只有天道永恒。
罗玄把自己行为,上升到一个宗教性道德的高度来诠释。
“‘宗教性道德’是自己选择的终极关怀和安身立命,它是个体追求的最高价值,常与信仰相关联,好像是执行“神”(其实是人类总体)的意志。‘社会性道德’则是某一时代社会中群体(民族、国家、集团、党派)的客观要求,而为个体所必须履行的责任、义务、常与法律、风习相关联。前者似绝对,却未必每一个人都能履行,它有关个人修养水平。后者似相对,却要求该群体的每个成员坚决履行,而无关个体状况。对个体可以有‘宗教性道德’的期待,却不可强求;对个体必须有‘社会性道德’的规约,而不能例外。一个最高纲领,一个最低要求。”(《人类学历史本体论》P14)
宗教性道德,是那个“无分别心”,是那个可东可西,可以人道充满爱,也可以“弱肉强食”残忍无情的宗教性道德。
社会性道德,既是,师徒结合不符合伦常,又是,发生关系必须负责。
怎么选,无论宗教性道德,还是社会性道德,都在十字路口。
罗玄的心情糟透了,状态差极了,情绪很不好,心中自责又怒火,无可发泄,无以排遣。
一个社会组织会因为处于劣势,道德堕落。成王败寇(成王败寇既是原因,又是结果)。一个人会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化,道德水平下降。一个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充满负面情绪的时候,他的善良就会折损。
所以,再加上情绪低落,使罗玄善良折损,罗玄做出了对小凤的种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