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就是这个味!
上周末去植物园玩,在东门不远处意外发现一棵李子树,挂了满满一树果子,我激动的扔下自行车大喊:“啊,玉皇!”把周围的路人吓了一跳。
说玉皇,估计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知道的肯定就是老乡),在老家管李子叫玉皇。如获至宝的我,已经顾不上拍照了,摘下一颗,兴奋的有些哽咽,阔别8年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春天的家乡,一树一树的花开,桃花、杏花、梨花、苹果花,房前屋后,一片连着一片。唯独玉皇树,全村只有一棵,是与我家比邻而居的五爷家(五爷和爷爷是堂兄弟)的。在门墙内(老家的院子有两道院墙,最里面的一道墙有六七米高,叫大墙,围着墙盖着住人的屋子、厨房、放粮食的屋子;最外面的墙有一人多高,叫门墙,狗窝、牛棚、鸡舍、柴火房等围着门墙而盖),碗口粗的一棵树,自我有记忆起,它就在哪里,树桩不高,一米处分了三岔,一岔长出了墙外,大人在外面路边就能够着。
玉皇树开乳白色的花,比杏花稍小,散发着甜甜的味道,每当从玉皇树底下走过,都会抬头望望,回想果子的滋味,咽一下口水。不知是好吃还是村里唯一一棵的原因,从开花一刻起,全村的小孩都盯着果子的生长状况。
暑假到了,麦子熟了,玉皇也从叶子里钻出来,一袭薄纱轻笼,绿紫衣裳,似娇羞姑娘,泛起了半边红晕。
玉皇熟了的消息是我第一个传出去的。近水楼台,晚上乘大人们看电视,和弟打着手电筒爬上墙摘一颗,哄了弟让他先咬,因为不熟的玉皇,又涩又苦,吃了整个舌头都会木了似得,吃啥都没感觉。弟说:“还没熟”,又从树上摘一颗,我见弟没吐出来,一颗接一颗吃,就知道他骗我的。
第二天放学路上,我甩着书包吆喝一声:“玉皇能吃了”!一场全村小孩和五爷家的“游击战”即将拉开。
五奶总是趴在墙头驱赶垂涎三尺的猴孩子们:“还青哩,酸的很,吃不得!”大个子五爷的烦恼也来了。他们家院子里总会扔满土块、棍子、砖头,谁让他们一颗都不让别人摘,全部要留给自己家孙子外孙吃(五爷的大儿子早年就搬到银川市去了,堂妹堂弟也被接到城里读书,很少回来,二儿子全国各地游走,也是极少回家,三女儿嫁在同乡,玉皇熟了会带着孩子回来吃,三儿子在城里打工,吃不了这个)。
正值麦忙时,大人们白天上山收麦,五爷家也不例外。此时是最好的“作案”机会,弟和几个小一点的小伙伴在墙外放风,我领着几个大一点的男生翻过门墙爬上树摘玉皇(毕竟是本家,我还是会一边摘一边告诉大家,一定小小心树,因为玉皇树枝特别脆,一使劲就断了)。
刚开始熟的玉皇,只有向阳的一面熟的好,低处背阴的还有苦涩感,不好吃。我们只挑有红晕的摘,捧在手心里,就似一颗宝石,一面黄绿一面红紫,绿紫过度的地方似乎是蓝色,又似乎是青色,美丽极了。赏玩半天,在衣服上蹭蹭,凑近鼻子,淡淡的香味若隐若现,一口吞进嘴巴,牙齿刮破玉皇表皮的瞬间,汁水溢满口腔,酸味由舌尖迅速传递到腮,到舌根,不禁身体一颤,“咕咕”咽一下口水,迫不及待的“咯吱咯吱”咬碎。玉皇的果肉很厚,核小,脆生生的,酸中带着甜,甜中又有香味,能迅速调动食欲,感觉五脏六腑就缺它,越吃越想吃,酸水一直在分泌,顺着嘴角往下流,使劲“嗖嗖”吸几下才能含住。
裤兜,衣兜装的满满的,才肯下树,两只手抓着裤子,满足的离开。
外村的孩子也慕名而来,他们可不会疼惜树,熟的不熟的统统扫荡,树枝、树叶、棍子、土块弄的满院都是,五爷回来一看,顿时火冒三丈,一边收拾一边骂骂咧咧,然后就把狗拴在了树下。一只灰色的狗,正在腿毛,很瘦但腿特别长,拖沓着腰,我和小伙伴蹑手蹑脚爬上墙,探头一看,它正恶狠狠的盯着我们,“汪,汪汪,汪”边咬脖子上的链子边叫,五爷出来了,吓得我们一溜烟逃窜了。
在路边远远的望着玉皇越来越红,却吃不着,心里就像猫挠一样难受。大人们路过,也会用锄头勾下树枝摘几颗吃。小孩子够不着,只能等熟透了掉下树来,抢着捡起来蹭蹭就吃。熟透了的玉皇,红的发紫,紫的发黑,软软的似巨峰葡萄,味道很香,似小台芒,但又比小台芒清甜,皮极薄,里面一包水,没有一丝酸味,特别甜,嘬一口就剩皮,过瘾极了。我们天天祈祷能刮风下雨,多吹下来几颗。掉在墙外面的小孩子们吃了,掉在墙里面的狗吃了,后来狗吃够了,五奶奶把扫出来倒在田埂边,沾满了狗毛,我们看见气哄哄的骂:“哼,心坏掉了,宁可给狗吃,也不给我们吃。”
要是碰上下大雨的天气,五爷就把狗又栓回狗窝,我们不肯放过这个机会,冒着大雨,也要去摘,听着院子里有响动,心惊胆战,不管熟的不熟的,赶紧装满了口袋跑,下雨路滑,重重的摔了一跤,玉皇撒了一路,五爷站在门口大骂:“小兔崽子,再敢来小心我打断狗腿。”
一身泥回家,是要挨骂的,运气不好还会被打一顿,没办法,谁让自己嘴馋呢。挑出青色不熟的,找一块布包起来,放在柜子里,几天后,满屋子都是甜甜的果香,打开一看,红透了,不舍得吃再放几天,皮就皱了,有点酸,不像刚从树上摘下来的那种酸好吃,也就不吃了。
半个月过去了,满满一树的玉皇,只剩零星的几颗挂在树上,五奶奶坐在树底下叹息:“说好要来的,玉皇都没了,还不来......”快开学的时候,大儿子开车回来了,待了半天时间就急匆匆走了,没吃到新鲜的玉皇,只能捎去了玉皇干。
开学了,偷摘玉皇告一段落,又开始期待下一年玉皇成熟的时节。
吃玉皇只是整个暑假的一个小插曲,或许因为难得才变得如此美味让人惦念,至今难忘。后来买过很多品种的李子,也在公园摘过紫叶李,都没有五爷家门口的那棵树结的香。
大二就搬家到银川了,再也没有回去过,不知道那棵玉皇树还在不在,还有没有人那么热切的期盼着玉皇成熟的时节,有没有人会冒雨去摘。
上周末去植物园玩,在东门不远处意外发现一棵李子树,挂了满满一树果子,我激动的扔下自行车大喊:“啊,玉皇!”把周围的路人吓了一跳。
说玉皇,估计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知道的肯定就是老乡),在老家管李子叫玉皇。如获至宝的我,已经顾不上拍照了,摘下一颗,兴奋的有些哽咽,阔别8年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春天的家乡,一树一树的花开,桃花、杏花、梨花、苹果花,房前屋后,一片连着一片。唯独玉皇树,全村只有一棵,是与我家比邻而居的五爷家(五爷和爷爷是堂兄弟)的。在门墙内(老家的院子有两道院墙,最里面的一道墙有六七米高,叫大墙,围着墙盖着住人的屋子、厨房、放粮食的屋子;最外面的墙有一人多高,叫门墙,狗窝、牛棚、鸡舍、柴火房等围着门墙而盖),碗口粗的一棵树,自我有记忆起,它就在哪里,树桩不高,一米处分了三岔,一岔长出了墙外,大人在外面路边就能够着。
玉皇树开乳白色的花,比杏花稍小,散发着甜甜的味道,每当从玉皇树底下走过,都会抬头望望,回想果子的滋味,咽一下口水。不知是好吃还是村里唯一一棵的原因,从开花一刻起,全村的小孩都盯着果子的生长状况。
暑假到了,麦子熟了,玉皇也从叶子里钻出来,一袭薄纱轻笼,绿紫衣裳,似娇羞姑娘,泛起了半边红晕。
玉皇熟了的消息是我第一个传出去的。近水楼台,晚上乘大人们看电视,和弟打着手电筒爬上墙摘一颗,哄了弟让他先咬,因为不熟的玉皇,又涩又苦,吃了整个舌头都会木了似得,吃啥都没感觉。弟说:“还没熟”,又从树上摘一颗,我见弟没吐出来,一颗接一颗吃,就知道他骗我的。
第二天放学路上,我甩着书包吆喝一声:“玉皇能吃了”!一场全村小孩和五爷家的“游击战”即将拉开。
五奶总是趴在墙头驱赶垂涎三尺的猴孩子们:“还青哩,酸的很,吃不得!”大个子五爷的烦恼也来了。他们家院子里总会扔满土块、棍子、砖头,谁让他们一颗都不让别人摘,全部要留给自己家孙子外孙吃(五爷的大儿子早年就搬到银川市去了,堂妹堂弟也被接到城里读书,很少回来,二儿子全国各地游走,也是极少回家,三女儿嫁在同乡,玉皇熟了会带着孩子回来吃,三儿子在城里打工,吃不了这个)。
正值麦忙时,大人们白天上山收麦,五爷家也不例外。此时是最好的“作案”机会,弟和几个小一点的小伙伴在墙外放风,我领着几个大一点的男生翻过门墙爬上树摘玉皇(毕竟是本家,我还是会一边摘一边告诉大家,一定小小心树,因为玉皇树枝特别脆,一使劲就断了)。
刚开始熟的玉皇,只有向阳的一面熟的好,低处背阴的还有苦涩感,不好吃。我们只挑有红晕的摘,捧在手心里,就似一颗宝石,一面黄绿一面红紫,绿紫过度的地方似乎是蓝色,又似乎是青色,美丽极了。赏玩半天,在衣服上蹭蹭,凑近鼻子,淡淡的香味若隐若现,一口吞进嘴巴,牙齿刮破玉皇表皮的瞬间,汁水溢满口腔,酸味由舌尖迅速传递到腮,到舌根,不禁身体一颤,“咕咕”咽一下口水,迫不及待的“咯吱咯吱”咬碎。玉皇的果肉很厚,核小,脆生生的,酸中带着甜,甜中又有香味,能迅速调动食欲,感觉五脏六腑就缺它,越吃越想吃,酸水一直在分泌,顺着嘴角往下流,使劲“嗖嗖”吸几下才能含住。
裤兜,衣兜装的满满的,才肯下树,两只手抓着裤子,满足的离开。
外村的孩子也慕名而来,他们可不会疼惜树,熟的不熟的统统扫荡,树枝、树叶、棍子、土块弄的满院都是,五爷回来一看,顿时火冒三丈,一边收拾一边骂骂咧咧,然后就把狗拴在了树下。一只灰色的狗,正在腿毛,很瘦但腿特别长,拖沓着腰,我和小伙伴蹑手蹑脚爬上墙,探头一看,它正恶狠狠的盯着我们,“汪,汪汪,汪”边咬脖子上的链子边叫,五爷出来了,吓得我们一溜烟逃窜了。
在路边远远的望着玉皇越来越红,却吃不着,心里就像猫挠一样难受。大人们路过,也会用锄头勾下树枝摘几颗吃。小孩子够不着,只能等熟透了掉下树来,抢着捡起来蹭蹭就吃。熟透了的玉皇,红的发紫,紫的发黑,软软的似巨峰葡萄,味道很香,似小台芒,但又比小台芒清甜,皮极薄,里面一包水,没有一丝酸味,特别甜,嘬一口就剩皮,过瘾极了。我们天天祈祷能刮风下雨,多吹下来几颗。掉在墙外面的小孩子们吃了,掉在墙里面的狗吃了,后来狗吃够了,五奶奶把扫出来倒在田埂边,沾满了狗毛,我们看见气哄哄的骂:“哼,心坏掉了,宁可给狗吃,也不给我们吃。”
要是碰上下大雨的天气,五爷就把狗又栓回狗窝,我们不肯放过这个机会,冒着大雨,也要去摘,听着院子里有响动,心惊胆战,不管熟的不熟的,赶紧装满了口袋跑,下雨路滑,重重的摔了一跤,玉皇撒了一路,五爷站在门口大骂:“小兔崽子,再敢来小心我打断狗腿。”
一身泥回家,是要挨骂的,运气不好还会被打一顿,没办法,谁让自己嘴馋呢。挑出青色不熟的,找一块布包起来,放在柜子里,几天后,满屋子都是甜甜的果香,打开一看,红透了,不舍得吃再放几天,皮就皱了,有点酸,不像刚从树上摘下来的那种酸好吃,也就不吃了。
半个月过去了,满满一树的玉皇,只剩零星的几颗挂在树上,五奶奶坐在树底下叹息:“说好要来的,玉皇都没了,还不来......”快开学的时候,大儿子开车回来了,待了半天时间就急匆匆走了,没吃到新鲜的玉皇,只能捎去了玉皇干。
开学了,偷摘玉皇告一段落,又开始期待下一年玉皇成熟的时节。
吃玉皇只是整个暑假的一个小插曲,或许因为难得才变得如此美味让人惦念,至今难忘。后来买过很多品种的李子,也在公园摘过紫叶李,都没有五爷家门口的那棵树结的香。
大二就搬家到银川了,再也没有回去过,不知道那棵玉皇树还在不在,还有没有人那么热切的期盼着玉皇成熟的时节,有没有人会冒雨去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