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产于四川、浙江、江苏等地。秋、冬二季采挖。
处方用名:石菖蒲、菖蒲。
主要药性:辛、苦,温。归心、胃经。
基本功效: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
临床应用:
1.闭证神昏
本品辛香走窜,苦燥温通。“力能通心利窍,开郁豁痰”(《药性切用》)。“凡心窍之闭,非石菖蒲不能开”(《本草新编》)。其开窍醒神作用较为和缓,主要用于痰湿秽浊之邪蒙蔽心窍所致的神志昏乱、舌强不语等,常与半夏、天南星,橘红等同用,如涤痰汤(《济生方》)。若治湿热痰浊蒙蔽清窍,身热不甚、神昏谵语等,常与郁金、竹沥、栀子等配伍,如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治癫痫风痰闭阻,痰火扰心,神昏抽搐,口吐涎沫者,常与僵蚕、胆南星、全蝎等同用,如癫痫康胶囊(《中国药典》》。
2.湿阻中焦证
本品辛香苦燥,能化湿醒脾,开胃宽中。适用于湿浊中阻,运化失常所致的脘腹痞满,纳呆少食,苔腻者,常与藿香、厚朴、苍术等同用。若治湿热毒盛,下痢呕逆,食不得入之噤口痢,可与黄连、陈皮、石莲子等同用,如开噤散(《医学心悟》)。
3.健忘失眠,耳鸣耳聋
本品能宁神益智。治健忘,常与远志、人参、茯苓为伍,可增强记忆,令人不忘,如开心散(《千金要方》)。治心血不足、虚火内扰所致的心悸失眠、头晕耳鸣,常与丹参、五味子等同用,如安神补心丸(《中国药典》)。本品又能通窍聪耳。治耳鸣耳聋,可与巴豆捣筛为丸,绵裹塞于耳中,如菖蒲根丸(《肘后方》);或与附子共为末,猪肾、葱白、米共作羹食,如菖蒲羹((圣济总录》)。
临证备要:煎服,3- 10g。
处方用名:石菖蒲、菖蒲。
主要药性:辛、苦,温。归心、胃经。
基本功效: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
临床应用:
1.闭证神昏
本品辛香走窜,苦燥温通。“力能通心利窍,开郁豁痰”(《药性切用》)。“凡心窍之闭,非石菖蒲不能开”(《本草新编》)。其开窍醒神作用较为和缓,主要用于痰湿秽浊之邪蒙蔽心窍所致的神志昏乱、舌强不语等,常与半夏、天南星,橘红等同用,如涤痰汤(《济生方》)。若治湿热痰浊蒙蔽清窍,身热不甚、神昏谵语等,常与郁金、竹沥、栀子等配伍,如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治癫痫风痰闭阻,痰火扰心,神昏抽搐,口吐涎沫者,常与僵蚕、胆南星、全蝎等同用,如癫痫康胶囊(《中国药典》》。
2.湿阻中焦证
本品辛香苦燥,能化湿醒脾,开胃宽中。适用于湿浊中阻,运化失常所致的脘腹痞满,纳呆少食,苔腻者,常与藿香、厚朴、苍术等同用。若治湿热毒盛,下痢呕逆,食不得入之噤口痢,可与黄连、陈皮、石莲子等同用,如开噤散(《医学心悟》)。
3.健忘失眠,耳鸣耳聋
本品能宁神益智。治健忘,常与远志、人参、茯苓为伍,可增强记忆,令人不忘,如开心散(《千金要方》)。治心血不足、虚火内扰所致的心悸失眠、头晕耳鸣,常与丹参、五味子等同用,如安神补心丸(《中国药典》)。本品又能通窍聪耳。治耳鸣耳聋,可与巴豆捣筛为丸,绵裹塞于耳中,如菖蒲根丸(《肘后方》);或与附子共为末,猪肾、葱白、米共作羹食,如菖蒲羹((圣济总录》)。
临证备要:煎服,3- 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