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文献综述1.2.1相关文献概述
1.2.1.1绿色财务管理相关文献概述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保护成为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环保部门对企业相关环境指标的评价要求逐渐提升,资本市场对考虑了环境因素的业绩评价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国内外对绿色财务管理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
关于绿色财务管理研究,国外学者大多从其为企业带来的价值增值方面来论证意义。Porter和Vander Linde(1995)验证了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能使其创新能力得到激发和鼓舞,并由此引导企业产品生产和技术改造方面的创新愿望和能力,进而吸引更多的投资。Molina(2009)在文中验证了企业在运用绿色财务管理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时,绿色财务管理对企业塑造核心竞争力时起到的协助作用,该方法能够通过提高行业竞争对手的进入壁垒而不断发展。AD Smith(2010)认为企业若要保证其可持续成长,需要有绿色财务作为一项企业的商业战略参与其中。Sara Shipton(2010)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企业财务部门参与的情况下,将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在可持续上没有财务部门的参与,则在某些关键因素的决策上,例如碳交易或某些新出台的环境准则的遵从效果等方面,都将导致企业的财务成本上升、机会成本降低以及企业竞争力的下降。Clarkson(2011)在其研究中探析了企业实施的相关环境战略与其财务绩效间的因果关系,最终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企业积极的环保表现与该企业的财务绩效之间具有稳健的关联关系。
国内学者对绿色财务管理的研究主要从绿色财务管理的概念、意义及绿色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应用探讨几方面进行研究,现对国内财务管理文献进行总结如下:
对绿色财务管理的概念和意义方面,刘淑华(2007)在文章中对绿色财务管理的概念进行界定,认为绿色财务管理是以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础,合理的组织协调企业与环境资源相关的资金运动。郭海芳(2011)指出绿色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分别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通过合理协调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有效配置企业财务资源为切入点,实现企业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沈宏益(2012)认为绿色财务管理是将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因素考虑进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以实现企业的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将企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良好统一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同时指出绿色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目标是将企业绿色经济增加值最大化,使企业更多的考虑社会责任,将社会形象与自身的长远发展挂钩,追求生态资源的有效配置。赵存丽(2013)对传统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困境和新环境下传统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得出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必将成为其未来财务管理的战略选择。
在对绿色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方面,沈小拾、贺武(2005)在对绿色财务评价体系的研究中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绿色财务评价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在构建绿色财务评价体系时首次引入了绿色EVA概念,通过在绿色财务评价体系中构建定量的指标和对其进行定性评估来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水平。吴金波等(2008)在文章中提出了绿色财务管理体系的评价方法:运用综合评分法来确定企业当期绩效和企业财务活动两个层次的权重数,并基于权重数对财务过程和结果两个层次的指标进行打分评价。彭琳(2011)对绿色财务管理的构建内容时提出,为推进企业财务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增加企业绿色利润的分配方案,在利润分配时设立绿色公积金并增加其提取比例,加大对绿色投资者的分配水平。
在对绿色财务管理的应用探讨方面,李盛林(2012)在文章中对我国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现状进行了探讨和描述,认为当前的绿色财务管理理论尚不成熟、企业自身重视程度仍待提升、市场对生态环境保护失灵、社会的支持力度仍旧较小是影响绿色财务管理应用的主要因素。赵蕊芬(2013)在对煤炭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探讨过程中,以生态文明理念为研究基础,从财务制度、监管力度、和自身实力三个方面分析了钢铁行业绿色财务管理推进中存在的难点,并从培植绿色文化、实行绿色会计、加大奖罚力度等六个方面构建了改善该现状的对策体系。韩燕(2014)在研究中探讨了当前绿色财务管理应用存在的问题,并从企业需要主动转变经营理念和政府应当营造政策环境与条件两方面提出了完善对策。张丽霞(2016)认为绿色财务管理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财务管理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能,应当加快对环境、资源等产权认定的研究步伐,强化各国政府间的沟通协作并建立责任共担和共同发展的理念,健全绿色财务管理的评价体系,通过政府引导的手段加强对绿色财务管理的执行和监督。
1.2.1.2 EVA相关文献概述
现阶段,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经济增加值的研究十分广泛,EVA业绩评价方法作为本文研究的重要基础,对其文献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国外对EV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对于EVA的研究意义,国外学者从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上进行研究,Viera Berzakova(2015)提出EVA业绩评价的意义是将企业的价值变化展现给管理者,是一种以价值为导向的评价方法。Ravi B Kashinath,B. M. Kanahalli(2015)对EVA实践意义进行研究说明,认为EVA指标能够评价企业当期的投资效果,为股东提供参考依据。Nufazil Altaf(2016)在研究中得到EVA对企业的市场价值具有更好地解释作用,对企业市场价值的解释提供理论依据,协助企业管理层更精准的评估企业市场价值。
对于EVA业绩评价的应用及有效性方面,彼得·德鲁克(1999)运用规范研究方法分析研究了EVA的优越性及局限性,并得出EVA在对业绩衡量时比传统业绩指标更准确但也存在一定局限。Franco Fiordelisi(2010)通过对71家欧洲的银行进行研究,得到EVA对股东价值的解释作用很强。Alam,Nizamuddin(2012)通过理论分析得到相比于传统业绩指标,EVA反映的企业价值更有效。Kvach N M(2013)通过对样本企业回归分析验证EVA在评价企业当期财务水平时的效果和作用,得出EVA可以有效衡量当期经营绩效并且提升企业资本运营水平。Hamutyinei Harvey Pamburai,Eddie Chamisa(2015)在其研究中选择158家上市公司数据分析验证了EVA 与企业规模和企业经营业绩的相关性,并得出正相关的结论。A. Bluszcz,A. Kijewska(2015)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得出传统业绩评价指标对企业所有者的增长价值不能全面衡量,而EVA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发现经营问题,并提供相关决策依据,且该指标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
国内随着2010年国务院国资委对100多家央企试行EVA的业绩考核,规范央企投资行为,EVA被首次引入中国,考核制度也与国际考核制度相匹配。2012年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正式施行EVA业绩考核办法,将其作为央企绩效评价的重要考核办法,并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中说明了EVA的具体计算方法和调整项目。2016年《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明确提出,要加强EVA业绩评价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地位,建立以EVA为核心的指标评价体系,进而加强中央企业的价值管理。
在国家将EVA设定为央企的业绩考核方法后,相应的研究迅速增多,主要集中在EVA的应用和有效性方面的研究。赵岩(2012)在研究中通过三个角度对其计量模型进行设计,分别是EVA指标的绝对有效性、EVA指标的相对有效性以及EVA指标的一致性,研究结果显示EVA在企业的业绩评价中是有效的。句芳,李利平和王珍瑞(2014)通过对内蒙华电的案例研究证明了EVA 在电力企业业绩评价时,对企业的股利分配起到较强的规范作用,同时控制企业外部投资带来的风险,合理规划资金使用去向,进而对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提供帮助。谈多娇(2014)从企业价值的角度来分析EVA的作用效果,认为运用EVA对企业进行管理可以促进企业价值提升,缩减内部矛盾,加强代理人积极性,对企业的发展和文化促进有正面意义。曾繁荣,李晋杰(2016)在其研究中证明了EVA可以对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进行有效评价,预防相应的经营风险,增加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绩效管理的认可程度,从而加快企业的进步发展。李磊(2016)从投资角度对EVA的效用进行分析,认为EVA通过控制企业的过度、无效投资行为来平衡企业各方的利益,通过对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规范进而加大企业价值创造。王裕(2016)通过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与EVA的联系展开其研究并得到结论:使用了EVA的上市公司在现金持有水平方面胜于未使用EVA的上市公司。谢喻江(2017)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的价值进行评估,发现EVA指标对企业价值变动的解释力度较强。
1.2.1.3绿色EVA相关文献概述
目前有关绿色EVA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内对于绿色EVA的研究大多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在对绿色EVA概念方面的研究,沈小拾(2005)在其文章中首次提出绿色EVA概念,并对其定义为:绿色EVA是在传统EVA的基础上融入环境收益与环境成本的作用,加上环境保护带来的收益,扣除环境保护消耗的成本,将企业短期的财务收益转变为经济收益。研究通过综合的对比和总结指出,绿色EVA指标与传统EVA相比,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衡量更加全面,使企业不仅关注创造的经济价值,还关注企业创造的环境价值。进而在微观企业和宏观经济两个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证明绿色EVA可以作为企业绿色财务管理体系的核心指标。郭红彩(2013)在其文中提出显性环境成本和隐性环境成本的概念,并提出绿色EVA是企业税后营业利润扣除企业资本成本和环境成本后的净利润,反映了企业的总体业绩。该文章在计量绿色EVA时认为,由于显性的环境成本已被目前的会计系统确认并包含在EVA中,所以只需从EVA中扣除隐性的环境成本来计量绿色EVA,该指标能有效地实现了环境成本内部化,并提议政府通过对企业绿色EVA是否大于零来考核其业绩,督促企业自觉主动的实施对环境友好的行为。
在对绿色EVA构建与计量方面的研究,郑立群(2009)在研究中指出,环境业绩的评价不应该脱离企业的综合业绩评价,而应该服务和融入其中。并建议采用简化的绿色EVA,只考虑可测量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从而解决绿色EVA难以精确计量的现状。对某钢铁公司的环境绩效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并在平衡记分卡的评价体系中将其纳入进来,综合反映企业业绩。杨婷蓉(2013)在文中指出,企业的EVA是根据实际生态效率来计算的,并未考虑企业当期价值创造中实际生态效率与标准生态效率的差异所带来的内在影响。研究通过差额调整法构建了绿色EVA业绩评价体系,探析绿色EVA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要素,体现了由于生态效率差异所产生的环保成本差异,并得出了绿色 EVA比传统 EVA 更具生态性、正当性和竞争性,所衡量的企业价值更具可持续性。杨婷蓉、丁慧平(2017)提出绿色EVA是满足企业生态资源所有者的预期生态效率的必然要求。并从预期生态效率的角度构建了绿色EVA指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阐述了绿色EVA可以修正传统EVA受到企业环保投入差异的影响,并验证了绿色EVA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张永红、程丽媛、李仪(2018)从碳排放视角对煤层气企业构建了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碳排放价值链引入了绿色EVA指标并对绿色EVA指标进行调整,填补了煤层气企业在环境绩效方面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