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名装备了椭圆盾牌和轻标枪的士兵形象。较早的解释将其视为一名辅助部队的士兵,但这个来自公元1世纪美因茨军团总部的石刻,也可能描绘了一名轻装军团士兵的姿态,类似于这种被称为expediti的部队,在凯撒的军队中也曾经出现过。
------------------------------------------------------------------------------
然而记载中也有一些奇怪的地方。尽管罗马人排成了盾墙以阻挡箭矢,但他们似乎并没有排成龟盾(testudo)阵形,因为有很多人就是被高角度落下的箭头所伤。克拉苏原本指望忍耐到帕提亚人箭矢耗尽,然后突然转入反攻,然而他低估了对方骆驼队的战场补给能力。(据记载,马克安东尼在公元前36年的远征中使用了空心方阵以及龟盾,并且在防守之后突然反攻打了帕提亚人一个措手不及—也许部队的经验在这样的交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克拉苏的部队里新兵居多。)
看着在漫天箭雨下苦苦支撑的军团,克拉苏渐渐明白了自己所处的困境。此时,他命令自己的儿子帕布里乌斯带着方阵左翼的机动部队—包括骑兵和军团大队,冲击敌军争取时间。帕提亚的骑射手未及交战即开始后撤,扬起的漫天尘沙模糊了罗马士兵的眼睛,也使得他们无暇注意自己正冲向一个陷阱。
帕布里乌斯的骑兵已经和步兵脱节,冲出尘土的幕布之后,看到的是帕提亚人迎面射来的箭镞,他们没有因此停下,而是继续追击,结果在正面遭遇了帕提亚铁甲骑兵的反冲击,几面受敌筋疲力尽的他们很快就被击溃。被逐退的骑兵,迎面遇到了同样疲惫追赶的步兵,会合后他们撤到了一座小山旁作最后的抵抗。下马骑兵与步兵在这里布置了一道盾墙防线,然而这条防线既不稳固,同时也没能防护自上方坠下的高角抛射箭雨,在帕提亚人持续不断的射击下逐渐分崩离析。帕布里乌斯此时已经有伤在身,绝望的他命令自己的持盾者杀了自己,以此避免被生俘的耻辱。(注:持盾者,服侍主人,为其携带武器、备用马等的侍从性质跟班)
最终,帕提亚骑兵的铁蹄踏破了小山头的防线,帕布里乌斯的头颅被砍下,挑在一名铁甲骑兵的矛头,围绕着罗马方阵肆意展示,以此打击卡拉苏的心理防线。此时罗马人的骑兵主力已经被摧毁,剩余的骑兵和轻装部队在箭雨下也已经损失严重,无心出击只求自保,重步兵只能无助地在死亡之雨下等待夜幕降临。尽管备受打击而无力还手,罗马人的方阵仍然坚持到了夜间(也许最终罗马人使用了龟盾阵形)。在夜色的掩护下,克拉苏抛弃了合计4,000人之多的伤亡人员,尸体不及掩埋,伤员也留给了敌军,全力撤退。这样的行为对于罗马军人而言是极端羞耻的,而且弃袍泽于不顾的行事方式,则完全违反了罗马人的军团誓词—以上这一切都加速了士气的崩溃。
侥幸生还的残兵败将逃到了不远处的卡莱城,但是因为缺乏补给,在第二天晚上他们又弃城而逃,向着亚美尼亚山地的方向行军。在这次夜间行军中,军团的秩序彻底崩溃了,帕提亚人像对付羊群一样分批解决分散的各个大队。克拉苏几乎被俘,只是因为一名叫屋大维的高级军官搭救才得以幸免,后者带着5,000军团士兵占据了一个山头上较为有利的防守位置,之后又从高地上冲下,掩护在平原上饱受打击的克拉苏部。据记载,屋大维赶走了帕提亚追兵,并且用龟盾阵保护住了主帅,大吼道:“没有箭矢可以攻击到我们的将军!”
随着追击战渐渐接近亚美尼亚的山地,崎岖破碎的地形对于帕提亚人越来越不利,而他们对于打破罗马人防御的信心也渐渐动摇。而老谋深算的苏伦纳便顺势叫停了攻势。他撤掉了弓弦作为谈判的象征,要求和罗马人谈论一下撤军的问题。按照普鲁塔克的说法,卡拉苏并不相信对方的诚意,毕竟随着夜幕的降临,一旦罗马人进入山地,帕提亚人事实上也无法继续追击。
但精疲力竭的士兵们并不这样思考,他们迫使主帅同意了谈判的要求。不得已之下,克拉苏小心翼翼地前往会谈地点,和他一起的还有屋大维以及其他一些高级军官。事实上,谈判只是个陷阱,普鲁塔克的记载中提到一名叫普洛马克撒斯列斯的帕提亚人杀死了克拉苏;而根据历史学家迪奥的引述,事实上克拉苏是被自己人杀死的,这是为了避免一名罗马的将军遭野蛮人生俘带来的耻辱。那些强迫克拉苏谈判的军队也没有什么好下场,他们要么直接投降,要么借着夜色的掩护四散奔逃。只有一小队士兵在卡西乌斯的率领下成功回到了罗马的土地上,骑兵所剩不过十数人而已。

------------------------------------------------------------------------------
一名装备了椭圆盾牌和轻标枪的士兵形象。较早的解释将其视为一名辅助部队的士兵,但这个来自公元1世纪美因茨军团总部的石刻,也可能描绘了一名轻装军团士兵的姿态,类似于这种被称为expediti的部队,在凯撒的军队中也曾经出现过。
------------------------------------------------------------------------------
然而记载中也有一些奇怪的地方。尽管罗马人排成了盾墙以阻挡箭矢,但他们似乎并没有排成龟盾(testudo)阵形,因为有很多人就是被高角度落下的箭头所伤。克拉苏原本指望忍耐到帕提亚人箭矢耗尽,然后突然转入反攻,然而他低估了对方骆驼队的战场补给能力。(据记载,马克安东尼在公元前36年的远征中使用了空心方阵以及龟盾,并且在防守之后突然反攻打了帕提亚人一个措手不及—也许部队的经验在这样的交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克拉苏的部队里新兵居多。)
看着在漫天箭雨下苦苦支撑的军团,克拉苏渐渐明白了自己所处的困境。此时,他命令自己的儿子帕布里乌斯带着方阵左翼的机动部队—包括骑兵和军团大队,冲击敌军争取时间。帕提亚的骑射手未及交战即开始后撤,扬起的漫天尘沙模糊了罗马士兵的眼睛,也使得他们无暇注意自己正冲向一个陷阱。
帕布里乌斯的骑兵已经和步兵脱节,冲出尘土的幕布之后,看到的是帕提亚人迎面射来的箭镞,他们没有因此停下,而是继续追击,结果在正面遭遇了帕提亚铁甲骑兵的反冲击,几面受敌筋疲力尽的他们很快就被击溃。被逐退的骑兵,迎面遇到了同样疲惫追赶的步兵,会合后他们撤到了一座小山旁作最后的抵抗。下马骑兵与步兵在这里布置了一道盾墙防线,然而这条防线既不稳固,同时也没能防护自上方坠下的高角抛射箭雨,在帕提亚人持续不断的射击下逐渐分崩离析。帕布里乌斯此时已经有伤在身,绝望的他命令自己的持盾者杀了自己,以此避免被生俘的耻辱。(注:持盾者,服侍主人,为其携带武器、备用马等的侍从性质跟班)
最终,帕提亚骑兵的铁蹄踏破了小山头的防线,帕布里乌斯的头颅被砍下,挑在一名铁甲骑兵的矛头,围绕着罗马方阵肆意展示,以此打击卡拉苏的心理防线。此时罗马人的骑兵主力已经被摧毁,剩余的骑兵和轻装部队在箭雨下也已经损失严重,无心出击只求自保,重步兵只能无助地在死亡之雨下等待夜幕降临。尽管备受打击而无力还手,罗马人的方阵仍然坚持到了夜间(也许最终罗马人使用了龟盾阵形)。在夜色的掩护下,克拉苏抛弃了合计4,000人之多的伤亡人员,尸体不及掩埋,伤员也留给了敌军,全力撤退。这样的行为对于罗马军人而言是极端羞耻的,而且弃袍泽于不顾的行事方式,则完全违反了罗马人的军团誓词—以上这一切都加速了士气的崩溃。
侥幸生还的残兵败将逃到了不远处的卡莱城,但是因为缺乏补给,在第二天晚上他们又弃城而逃,向着亚美尼亚山地的方向行军。在这次夜间行军中,军团的秩序彻底崩溃了,帕提亚人像对付羊群一样分批解决分散的各个大队。克拉苏几乎被俘,只是因为一名叫屋大维的高级军官搭救才得以幸免,后者带着5,000军团士兵占据了一个山头上较为有利的防守位置,之后又从高地上冲下,掩护在平原上饱受打击的克拉苏部。据记载,屋大维赶走了帕提亚追兵,并且用龟盾阵保护住了主帅,大吼道:“没有箭矢可以攻击到我们的将军!”
随着追击战渐渐接近亚美尼亚的山地,崎岖破碎的地形对于帕提亚人越来越不利,而他们对于打破罗马人防御的信心也渐渐动摇。而老谋深算的苏伦纳便顺势叫停了攻势。他撤掉了弓弦作为谈判的象征,要求和罗马人谈论一下撤军的问题。按照普鲁塔克的说法,卡拉苏并不相信对方的诚意,毕竟随着夜幕的降临,一旦罗马人进入山地,帕提亚人事实上也无法继续追击。
但精疲力竭的士兵们并不这样思考,他们迫使主帅同意了谈判的要求。不得已之下,克拉苏小心翼翼地前往会谈地点,和他一起的还有屋大维以及其他一些高级军官。事实上,谈判只是个陷阱,普鲁塔克的记载中提到一名叫普洛马克撒斯列斯的帕提亚人杀死了克拉苏;而根据历史学家迪奥的引述,事实上克拉苏是被自己人杀死的,这是为了避免一名罗马的将军遭野蛮人生俘带来的耻辱。那些强迫克拉苏谈判的军队也没有什么好下场,他们要么直接投降,要么借着夜色的掩护四散奔逃。只有一小队士兵在卡西乌斯的率领下成功回到了罗马的土地上,骑兵所剩不过十数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