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吧 关注:1,847贴子:177,259
  • 5回复贴,共1

以克拉苏视角看卡莱之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8-07-31 23:54回复
    ------------------------------------------------------------------------------

    ------------------------------------------------------------------------------
    一名装备了椭圆盾牌和轻标枪的士兵形象。较早的解释将其视为一名辅助部队的士兵,但这个来自公元1世纪美因茨军团总部的石刻,也可能描绘了一名轻装军团士兵的姿态,类似于这种被称为expediti的部队,在凯撒的军队中也曾经出现过。
    ------------------------------------------------------------------------------
    然而记载中也有一些奇怪的地方。尽管罗马人排成了盾墙以阻挡箭矢,但他们似乎并没有排成龟盾(testudo)阵形,因为有很多人就是被高角度落下的箭头所伤。克拉苏原本指望忍耐到帕提亚人箭矢耗尽,然后突然转入反攻,然而他低估了对方骆驼队的战场补给能力。(据记载,马克安东尼在公元前36年的远征中使用了空心方阵以及龟盾,并且在防守之后突然反攻打了帕提亚人一个措手不及—也许部队的经验在这样的交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克拉苏的部队里新兵居多。)
    看着在漫天箭雨下苦苦支撑的军团,克拉苏渐渐明白了自己所处的困境。此时,他命令自己的儿子帕布里乌斯带着方阵左翼的机动部队—包括骑兵和军团大队,冲击敌军争取时间。帕提亚的骑射手未及交战即开始后撤,扬起的漫天尘沙模糊了罗马士兵的眼睛,也使得他们无暇注意自己正冲向一个陷阱。
    帕布里乌斯的骑兵已经和步兵脱节,冲出尘土的幕布之后,看到的是帕提亚人迎面射来的箭镞,他们没有因此停下,而是继续追击,结果在正面遭遇了帕提亚铁甲骑兵的反冲击,几面受敌筋疲力尽的他们很快就被击溃。被逐退的骑兵,迎面遇到了同样疲惫追赶的步兵,会合后他们撤到了一座小山旁作最后的抵抗。下马骑兵与步兵在这里布置了一道盾墙防线,然而这条防线既不稳固,同时也没能防护自上方坠下的高角抛射箭雨,在帕提亚人持续不断的射击下逐渐分崩离析。帕布里乌斯此时已经有伤在身,绝望的他命令自己的持盾者杀了自己,以此避免被生俘的耻辱。(注:持盾者,服侍主人,为其携带武器、备用马等的侍从性质跟班)
    最终,帕提亚骑兵的铁蹄踏破了小山头的防线,帕布里乌斯的头颅被砍下,挑在一名铁甲骑兵的矛头,围绕着罗马方阵肆意展示,以此打击卡拉苏的心理防线。此时罗马人的骑兵主力已经被摧毁,剩余的骑兵和轻装部队在箭雨下也已经损失严重,无心出击只求自保,重步兵只能无助地在死亡之雨下等待夜幕降临。尽管备受打击而无力还手,罗马人的方阵仍然坚持到了夜间(也许最终罗马人使用了龟盾阵形)。在夜色的掩护下,克拉苏抛弃了合计4,000人之多的伤亡人员,尸体不及掩埋,伤员也留给了敌军,全力撤退。这样的行为对于罗马军人而言是极端羞耻的,而且弃袍泽于不顾的行事方式,则完全违反了罗马人的军团誓词—以上这一切都加速了士气的崩溃。
    侥幸生还的残兵败将逃到了不远处的卡莱城,但是因为缺乏补给,在第二天晚上他们又弃城而逃,向着亚美尼亚山地的方向行军。在这次夜间行军中,军团的秩序彻底崩溃了,帕提亚人像对付羊群一样分批解决分散的各个大队。克拉苏几乎被俘,只是因为一名叫屋大维的高级军官搭救才得以幸免,后者带着5,000军团士兵占据了一个山头上较为有利的防守位置,之后又从高地上冲下,掩护在平原上饱受打击的克拉苏部。据记载,屋大维赶走了帕提亚追兵,并且用龟盾阵保护住了主帅,大吼道:“没有箭矢可以攻击到我们的将军!”
    随着追击战渐渐接近亚美尼亚的山地,崎岖破碎的地形对于帕提亚人越来越不利,而他们对于打破罗马人防御的信心也渐渐动摇。而老谋深算的苏伦纳便顺势叫停了攻势。他撤掉了弓弦作为谈判的象征,要求和罗马人谈论一下撤军的问题。按照普鲁塔克的说法,卡拉苏并不相信对方的诚意,毕竟随着夜幕的降临,一旦罗马人进入山地,帕提亚人事实上也无法继续追击。
    但精疲力竭的士兵们并不这样思考,他们迫使主帅同意了谈判的要求。不得已之下,克拉苏小心翼翼地前往会谈地点,和他一起的还有屋大维以及其他一些高级军官。事实上,谈判只是个陷阱,普鲁塔克的记载中提到一名叫普洛马克撒斯列斯的帕提亚人杀死了克拉苏;而根据历史学家迪奥的引述,事实上克拉苏是被自己人杀死的,这是为了避免一名罗马的将军遭野蛮人生俘带来的耻辱。那些强迫克拉苏谈判的军队也没有什么好下场,他们要么直接投降,要么借着夜色的掩护四散奔逃。只有一小队士兵在卡西乌斯的率领下成功回到了罗马的土地上,骑兵所剩不过十数人而已。


    3楼2018-07-31 23:55
    回复
      一支原本超过30,000的野战军团,战死者据记载高达三分之二,剩余近万人被俘,沦为奴隶。
      (译注:对于以上作者的观点,译者有一些不同的看法。首先,安东尼的战役证明了,如果使用得当,空心方阵+龟盾阵形可以抵挡帕提亚人的弓骑兵作战模式,而凯撒在Ruspina战役初期的指挥也没能防止对方的包抄,同样可以反败为胜;其次,克拉苏的失败,与其领导能力和军队素质都有很大关系,须知凯撒的战场指挥在整个西方世界均属上乘,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模仿的,过于延长的单薄战线同样有被一点突破的风险,而罗马人在卡莱战役之前对于“东方人”普遍的轻敌心理,与其失败也不无关系;最后,从敌人的角度来看,苏伦纳指挥能力一流,善于攻心(杀了小克拉苏,挑着头给他老子看;骆驼补给队带来的弓箭故意让对方看到等等),凯撒、安东尼、克拉苏的主要思路都是防守反击,但是凯撒面对使用标枪的敌军相对弹药基数小,相比之下克拉苏面对弹药几乎无限的对手,仍然坚持到了入夜,只是因为士气崩溃、行军路线不当,才造成了覆军大败。)
      ------------------------------------------------------------------------------

      ------------------------------------------------------------------------------
      Q.卢修斯.法斯图斯的墓碑,他是一名上日耳曼驻军第十四军团的旗手。直到公元43年,此地都是第十四“胜利的战神双生子军团(注11)”的驻地。观察他的护甲可以发现在肩部双重的锁子甲保护,以及他头盔上的护面甲。他的肩上还有动物毛皮装饰,爪子就搭在他的肩头,他的盾牌属于一种小型椭圆盾。墓葬的碑文告诉我们,这名旗手死时年仅35岁,共服役17年。这座石碑是研究百人队旗帜的重要依据,有论述将旗帜上的盘子数量解释为百人队在大队中的编号,但其他考古材料并不能完全证明这一点。
      ------------------------------------------------------------------------------
      公元217年的Nisibis战役,是罗马与帕提亚人的最后一战—后者建在不久之后被崛起的萨珊波斯所取代。这一次,罗马军队严格按照卡西乌斯在卡莱的建议行动。整整三天之间,罗马人尽力延伸战线,同时始终在侧翼维持了足够强大的骑兵部队,成功地防止了对方进行包抄的战场机动。这场战斗的结果是两败俱伤的平局,双方的军队都精疲力竭,而战场上堆满了死去的人、马匹和骆驼,以致于在某些地方行动都因此变得艰难。
      -----------------------------------------------------------------------------


      4楼2018-07-31 23:55
      回复
        每次都抽我的都要申请恢复


        6楼2018-08-01 00:00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8-01 15: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