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猎蝽属Cimbus Hahn 1831
模式种:Cimbus productus Hahn 1831
属征:头较长,眼前区长于限后区;触角8节,第1节短于眼前区,无盾角片;喙第2节明显短于等3节,前胸背板的纵沟纵贯前胸背板前后叶,前端达前胸背板前缘; 小盾片端突2个;前翅革片M脉消失;前足股节腹面具2排齿突。
分布: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印度尼西亚。
讨论:本属特点是头部较长,眼前区明显加长,触角较短,第1节触角明显短于眼前区,前足及中足胫节端部无海绵窝结构。本属的己知种中极可能有同物异名的情况,另外估计本种在东南亚地区可能具有丰富的新种,目前已知15种,其中包括3新种,本文记录15种。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046040a06d162d985ee621421dea950/538c42170924ab185565abf939fae6cd79890bfc.jpg)
模式种:Cimbus productus Hahn 1831
属征:头较长,眼前区长于限后区;触角8节,第1节短于眼前区,无盾角片;喙第2节明显短于等3节,前胸背板的纵沟纵贯前胸背板前后叶,前端达前胸背板前缘; 小盾片端突2个;前翅革片M脉消失;前足股节腹面具2排齿突。
分布: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印度尼西亚。
讨论:本属特点是头部较长,眼前区明显加长,触角较短,第1节触角明显短于眼前区,前足及中足胫节端部无海绵窝结构。本属的己知种中极可能有同物异名的情况,另外估计本种在东南亚地区可能具有丰富的新种,目前已知15种,其中包括3新种,本文记录15种。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046040a06d162d985ee621421dea950/538c42170924ab185565abf939fae6cd79890bf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