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文吧 关注:86贴子:3,858
  • 3回复贴,共1

五千言为什么说: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北京1楼2018-08-28 08:47回复
    第四十一章(75)
      人之饥也,以亓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
      百姓之不治也,以亓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
      民之巠死,以亓求生之厚也,是以巠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关于*无以生为者*,这是作者所肯定的人物:是贤贵生!且是唯一: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估计历史上就是难以理解,被篡改成了王弼本的:是贤于贵生!而傅奕本则进一步“完善为”:夫唯无以生为贵者,是贤于贵生——只有不是生来就是贵族者,比生为贵族者贤能。字面上说的通,但与原文内容还相干吗?
      本章作者首先举例三件事:
    1、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人们忍饥挨饿,是因为他们的食物大多都变成为苛捐杂税了,因而才会忍饥挨饿。*
    2、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百姓难以管理,是因为统治者总是争权夺利、好大喜功、自以为是,因而社会才会难以治理;*
    3、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民众不怕死,是因为他们求生的愿望太强烈了,因而才会冒死犯险。*
      这三件事都是作者用于教导他的学生:真知源于现实生活,凡事一定要了解掌握事实真相,如此才能对症下药,把国家管好,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
      而作者举证这三件事实,则是为了证明:只有“无以生为者”,才是不会脱离社会实际的贤能,才会重视国家与人民的生存:是贤贵生。而生为帝王者,又会怎么样脱离实际呢?面对民众忍饥挨饿,晋惠帝司马衷竟然会问出“何不食肉糜?”这样的昏聩无知的问题,就是典型!所以,无以生为,就是指没有生为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者的机会,从而始终了解与把握现实生活真相的人。也唯有这样的人,才是能够拿出对症良策以治世保民者,也才是真正的贤能与重视国家人民生存的人。
      傅奕本则是把这一结论更具体化了,直接变成了贵族:无以生为贵者。虽然更简洁易懂,却偏离原文文意甚远了,不足以取。


    IP属地:北京2楼2018-08-28 08:5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