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工件的表明性能,堆焊层一般都含有较高的合金,另一方面,为了节省合金,工件的基本一般都采用碳钢或低合金钢。这样便存在两种金属的配合问题。因此,堆焊层金属与基体金属需要有接近的膨胀系数和相变温度,以免在堆焊或热处理过程中因产生过大的热应力及组织应力而遭到破坏。
由于堆焊层金属中含有较多的合金元素,塑性较差,在堆焊热应力的作用下,在焊件的冷却过程中容易产生堆焊裂纹,严重时整个堆焊层会从焊件的基体上剥落下来,称为剥离现象。
为防止堆焊裂纹及剥离,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①对焊件进行整体预热或合理的局部预热,这是避免产生堆焊裂纹及剥离的主要措施。例如锻模和大阀门推焊时,经常采用整体预热。
②避免连续多层堆焊,控制层间温度,防止堆焊堆焊部位局部过热。
③当堆焊层硬度高而母材预热有困难时,或堆焊层与母材线膨胀系数相差较大时,可在母材表面预先堆焊一层塑性较好的过渡层。
④当母材时含碳量较高的中、高碳钢或有淬硬倾向的低合金钢时,往往会在堆焊工件的热影响区产生焊接裂纹,因此一般焊前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10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