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51,695贴子:16,716,434
  • 76回复贴,共1

【中哲】为何儒家喜欢西方的制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郭嵩焘在日记里,没有怎么提到船坚炮利,甚至也没有怎么提到英国人做生意,他讲的是英国处理纠纷,就是所谓的法治,那真的不错,能“公理日伸”;教会也不错,“劝人之善”;英国有很多乡绅,靠乡绅“公议政事”。
2.郭嵩焘很赞赏英国的议会制,说国家不是国王的私有财产,是老百姓的,谁当官谁不当官,朝廷喜欢谁不喜欢谁,是不起作用的,是靠老百姓选的,老百姓如果不喜欢你,这个位置你就不能坐。
3.郭嵩焘又注意到,英国有朝野两党,他说两党反复地辩论,那么每一方面的长处就可以得到发挥,所以他们的决策比我们要合理。
4.郭嵩焘评价英国真是个礼仪之邦啊,他们能够富强不是偶然的,甚至还说英国是“仁爱兼至”“环海归心”,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殖民地,就是受到仁义的感召。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09-02 13:45回复
    1.徐继畬写《瀛寰志略》是在1844年,也就是鸦片战争结束后三年。这本书在中国没引起什么反响,但是在日本流行是很广的,是明治时期日本人认识西方的一个很重要的著作。
    2.徐继畬在《瀛寰志略》里,对西方的介绍相当丰富,但是基本上没谈船坚炮利,反而大量讲的都是欧罗巴各国如何讲礼仪,如何实行“三代”的政治。
    3.徐继畬在《瀛寰志略》里说了英国不少好话,但被夸奖得最厉害的不是英国,而是美国。他说“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诸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4.徐继畬说“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说华盛顿是整个西方最伟大的人,因为他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但是他天下为公,不搞世袭制,不当国王,而创立了所谓的“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焉”。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8-09-02 13:45
    回复
      在儒家眼里西方是仁义之邦,而中国却是蛮夷了。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8-09-02 13:48
      回复
        您才知道啊。现在我们中国根本就没有礼仪可言。既没有礼,又没有乐。是蛮夷之邦。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9-02 14:15
        回复(42)
          一个人无法代表整个儒家吧!而且不同时代观点也不同。


          IP属地:加拿大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8-09-02 15:08
          收起回复
            知己不足,方有所悟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9-02 15:13
            收起回复
              独尊儒术的开始,中国的思想就开始固化了。而到后期的顽固不化,封建锁国。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9-02 15:30
              收起回复
                西方喜欢东方的静,东方喜欢西方的动,没撒好纠结,互补而已


                IP属地:湖北9楼2018-09-02 21:07
                回复
                  因为我们没有被西方的制度祸害到国破家亡 残垣断壁的时候 就不会题不会到现在的美好 比如 伊拉克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8-09-02 21:40
                  回复
                    一偏论文阐明,一个编辑登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9-03 16:51
                    回复
                      物质决定意识,因为那时候中国比英国穷,打不过英国,所以怎么看英国都觉得先进。
                      同理,现在非洲国家看我们也觉得我们治安好、社会稳定、热情开放。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9-05 03:24
                      收起回复
                        儒家文化虽说中庸,但其实是以右为尊的,百度以右为尊,老鱼懒得解释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9-05 08:1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