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红叶吧 关注:216贴子:2,462
  • 0回复贴,共1

【秋日随笔】乡村三日偶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秋日出行
八月中旬,正是 瓜果飘香的季节,因去乡下有事,我们一行人驱车来到集贤县、丰茂镇的靠山村。这里和咱这儿农场连队不同,纯粹是正儿八经的农村。秋日天气凉爽宜人,车窗外庄稼浓绿茂密,快速闪闪而过。通往乡村的水泥路很窄,来往车辆只能小心翼翼地慢行错过。
说话间,只见一个头戴鸭舌帽的人,开着小四轮,拉着满满 一车香瓜,与我们车子擦肩而过。同行的人说,司机是个女的,老能干了,活象个女汉子。侧头只见她快速闪过的身影,袖管挽得高高地,很熟练地开着车,向镇里驶去。。。。
村子距离镇里大约四十多分钟路程,东面靠山,远看山上绿树苍莽,隐约可见黄色粘碱料沙坑痕迹。村里居民五百多户,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多数人家都翻盖了宽敞明亮的彩钢大瓦房,房前屋后大片菜园子及果树,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有的老屋还歪斜地站在那里,好像在见证着古老的过去,不舍得离开。
绿野蓝天,空气新鲜,进入村里,见有老年妇女,带着孙辈们,挎着竹筐与塑料桶,三三两两地,准备去山里采蘑菇。迎接我们的主人,已煮好青苞米及倭瓜、土豆等一锅出,又去后院摘了李子、杏,还有闻着很香的K九果。

彩钢瓦房
真正的乡下农村,要追溯到童年时的姥姥家,一晃已有五十多年了,记得那时姥姥所在的村子,有一口辘轳井,那井深不见底,好吓人,路也很是泥泞,而这里家家户户已通了自来水,门前是一条平整的水泥路,各家独立大院,门前种有串儿红、九月菊和土豆花等,秋季五颜六色正旺,环境还好。由于今天村里来了好多人和车,嘈杂打破以往的寂静,隐约传来狗、及鸭鹅的叫声。
晚上留宿东院的邻家,原来这家女主人就是上午在路上,碰到的那个“女汉子”,她看上去大约五十多岁,个子高高,圆脸、大大的眼睛,风吹日晒,皮肤黝黑,眼角可见细微的鱼尾纹,刚刚洗过的长发披在肩上,看起来不失年轻时的风韵,女人味蛮足。她说,丈夫前些年病逝,现在这个家,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人支撑,三个儿女都已成家立业,在外打工并都买了楼房。
现在她自己种了一晌多地香瓜,又养了几十只乌鸡和鹅鸭。丈夫在世时,盖的大砖房,足有一百多平方,与大儿子东西院,又在房东面修个养鱼池,现在池塘已无力打理而废弃了,只有鹅鸭在里面欢畅地游着。
院子后面的溜达鸡,此时都在树上侧耳听声或是看热闹呢,大家戏称:这是会上树的“战斗鸡”。院子里停放着好几台机械,由于靠东头再无人家了,周围园子可自由地开垦延伸,种满玉米、豆角和各种农作物及果蔬,感觉犹如过去小时候去过的苗圃和果园。

会上树的“战斗鸡”
不方便问其姓名,心里且称她为 “女汉子”吧,虽然起早贪黑地忙碌,但屋子收拾得很整洁,被褥拆洗得干干净净,卧室窗前有台缝纫机,忙里偷闲还做着针线。鞋架上的拖鞋都是她自己亲手做的,针脚很密实,样式也好。炕烧得好热,加上换地方住,女人到一起又聊不够,几乎半宿未眠。
天好像刚刚蒙蒙亮,“女汉子”就起床了,她说,今天特殊原因,破例不去卖瓜,几十年的老邻居了,耽误一天工,说啥也得送大哥(邻家大哥病逝)最后一程。她是个能干、心地又善良的人,喂完鸡鸭鹅狗,又去园子里摘了许多瓜果及豆角大葱等,给我们每人满满地一大兜子。
她说,不然每天早晨三、四点钟就开车走了,赶到街里早市卖菜卖瓜,午餐早餐合并吃,一顿四、五个馒头,就着咸菜、一把小葱鸡蛋酱,怕人看见笑话,都不好意思的很。她说话依然略带着关里味儿。
晚上收工都七、八点钟了,一个人开着四轮子,路过那片坟茔地(现在是树林),汗毛孔都吓得竖起来,赶上阴天下雨,只有加大油门、目视前方,突突地使劲跑。浑身直冒冷汗。回到家,累得不想做饭,对付一口就想睡觉。问及为何这么拼命干,她说:“不干咋弄,农村人都是这样,农忙时节,五、六十岁人都打零工,补贴家用。”“再说,孙子上学费用也不少。”
可也是哦,难怪家家都是老人孩子留守,大房子基本都闲置一半,年轻人都外出上学或打工,有的已在外面安家,特别是有儿子的家庭,大半辈子省吃俭用,好不容易盖个大房子,给他们娶媳妇成了家,但是年轻人不愿意按父辈人的老路走,都纷纷去外面寻找新的生活。无奈,孩子撇给老人,隔辈人只管吃饱不饿不挨冻,学习辅导、培养教育及成长都是问题。
靠山村靠山,春天进山采山菜,秋天雨后采蘑菇,人少、空气好,好似天然大氧吧,但要在那里生活,还真有些不太适应。后备箱装得满满的,田园生活,闲适放松,绿色果蔬,放心食用,应向往之才是。
但三天的乡村体验,不知怎的,心头有一丝莫名地沉重,五味杂陈的感觉难以说尽,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已习惯成自然,他们一生付出劳动和艰辛,汗滴禾下,不曾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一步,保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朴生活方式,真是太不容易,但他们依然苦中作乐、任干任命、无怨无悔。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由此念作乡村偶记。

谷子成熟
后记:那个“女汉子”在我们临行前说:等下雪时把鸭鹅都处理掉,暖气水一放,去南方女儿那里干家政,待开春儿回来侍弄地。唉!一年到头不得闲,活得好累。我们相互与她频频挥手告别,说着话,心里默默祝福她好人好梦!好人一生平安!

附注:文章是笔者亲身经历,村屯是化名。图片源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1楼2018-09-06 05:3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