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经常会很郁闷,说:孩子总说不会画,要我画,我应该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艺秀老师的观点是:大人不要教孩子画形象。
什么是画形象呢?
举个例子:当孩子说,妈妈我不会画太阳,你给我画一个吧!妈妈就拿起笔,画一个圆圈,周围画上一些线条,涂上色,然后指着它跟孩子说,你看,这就是太阳。然后,孩子懵懵懂懂地照着画了一个太阳。
这种带着孩子画具体事物的教法,就是教小孩子画形象,这是我们不提倡的。
为什么不能教孩子画形象?
1. 教孩子画形象,可能会毁掉孩子的创造力。
上图的太阳,可能是大部分人眼中常规的画法,但是,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远远超过大人的。
我们要鼓励孩子画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太阳。


小朋友画出的各种创意太阳
看,在孩子眼中,太阳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我们给他画了一个范例,孩子以后画的太阳,可能就都长那个样子了。
连毕加索这样的大师都说,他一辈子都在追求像孩子那样画画。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又怎么能随意教孩子画画呢?
2. 教孩子画形象,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信,让孩子变得不敢画。
孩子的绘画能力,是跟随身体和大脑的发育,一点点发展的。
比如1岁的时候,涂鸦点和线,2岁的时候手腕能灵活运动了,可以画闭合的圆圈;3、4岁能够画简单的“头足人像”等等。

儿童画人物肖像的发展过程图(3~6岁)
6岁以下的孩子,几乎每长大一点,绘画能力就增加一点点,画面特点也会不一样。
当大人给他画了一个范例的时候,孩子无法画得跟大人一样“好”,就会认为自己“不会画”,从而失去对画画的信心。有的孩子因此变得依赖心很重,没有人示范就不敢下笔。
先观察,画出雏形
后想象,添加补充
孩子不会画,是因为绘画对象超越了他们的认知水平。一个平常只画小树、房屋等熟悉事物的孩子,被要求画没见过的火箭,就会“画不出”。

这时,老师不妨试着引导小朋友:孩子说不会画时,先带孩子观察实物,引导孩子画出大致轮廓,再鼓励孩子自主补充。
例如,孩子要画没见过的沙漠仙人掌,老师就会向孩子展示实物图,一边解释:看,这里的仙人掌又高又瘦,两边的枝干突起,就像给自己打气一样呢 !
如果你是老师,你接下来会怎么引导小朋友继续作画呢?
活用绘画工具
自由表达想法
很多孩子学画画,就是用铅笔描边,用蜡笔上色。即使他们有很多想法,也不懂怎么用这两种绘画工具表达出来。
所以,学会活用各种绘画工具非常重要。老师在教学时,会用到各种工具和材料,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现同一个主题。
例如,同样是画仙人掌,孩子在没有老师指导下,只会用铅笔画出轮廓,然后填上绿色:

这幅画看上去是仙人掌,但画面不够鲜活。老师建议孩子换用水溶性彩色铅笔和油画棒,让颜色更饱满,之后孩子画出来是这样的:

孩子学会用油画棒后,就可以挑战更复杂的工具了。下面这幅画,就加入了水粉颜料的元素,甚至还有手工制作的小人偶呢:

看,活用多种绘画工具后,孩子的画作是不是马上就不一样了:

用彩色卡纸、色粉笔、手工纸和彩色油性笔做成的水果拼画

用勾线笔、彩色铅笔和彩色油性笔画出的文具拟人画

用铅笔、直尺、彩色油画棒和彩色油性笔画出的视错觉小鱼
当孩子央求大人给他画的时候,
应该怎么引导呢?
首先不要直接拒绝孩子,拒绝会让孩子感觉到不满足,不开心。妈妈们可以用一些巧妙的方式,让孩子主动画起来。
我们可以拿起笔,在孩子旁边写写画画,随意地涂鸦,画一些跟孩子年龄段契合的画面,比如一些线条,一些圆圈。
孩子是很容易被带动起来的,他看到你画起来了,他也会忍不住画点什么。这个时候,无论他画什么,妈妈们都要找到一个点,多多夸奖他,鼓励他继续画下去。

多给孩子准备一些绘画材料,一边画一边启发他,用不同画笔画出来的线有什么不一样,落笔轻重出来的效果有何不同。孩子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他就会自己探索。
平时可以叫小朋友来家里玩,准备好画画的材料和空间,让孩子和小伙伴自由地画画和玩耍。妈妈们可以在一边做别的事情,把自己暂时地解放出来。
总之,我们有种种引导孩子画画的方法,但是本质上都是希望孩子可以主动的画起来孩子。
对于绘画的主动性,反映了他思考的主动性,如果能让孩子更加主动的画画,也就意味着孩子的思维更加主动,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了难题,也就会拥有更多主动的创造力。
所以,在面对孩子总说不会画的问题时,我们可以不把这个问题简单的视作艺术的难题,而是把这样的问题放进生活中,也就是“孩子不主动思考了怎么办?”
妈妈们一定知道,当然要去鼓励他,引导他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
对于这个问题,艺秀老师的观点是:大人不要教孩子画形象。
什么是画形象呢?
举个例子:当孩子说,妈妈我不会画太阳,你给我画一个吧!妈妈就拿起笔,画一个圆圈,周围画上一些线条,涂上色,然后指着它跟孩子说,你看,这就是太阳。然后,孩子懵懵懂懂地照着画了一个太阳。
这种带着孩子画具体事物的教法,就是教小孩子画形象,这是我们不提倡的。
为什么不能教孩子画形象?
1. 教孩子画形象,可能会毁掉孩子的创造力。
上图的太阳,可能是大部分人眼中常规的画法,但是,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远远超过大人的。
我们要鼓励孩子画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太阳。


小朋友画出的各种创意太阳
看,在孩子眼中,太阳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我们给他画了一个范例,孩子以后画的太阳,可能就都长那个样子了。
连毕加索这样的大师都说,他一辈子都在追求像孩子那样画画。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又怎么能随意教孩子画画呢?
2. 教孩子画形象,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信,让孩子变得不敢画。
孩子的绘画能力,是跟随身体和大脑的发育,一点点发展的。
比如1岁的时候,涂鸦点和线,2岁的时候手腕能灵活运动了,可以画闭合的圆圈;3、4岁能够画简单的“头足人像”等等。

儿童画人物肖像的发展过程图(3~6岁)
6岁以下的孩子,几乎每长大一点,绘画能力就增加一点点,画面特点也会不一样。
当大人给他画了一个范例的时候,孩子无法画得跟大人一样“好”,就会认为自己“不会画”,从而失去对画画的信心。有的孩子因此变得依赖心很重,没有人示范就不敢下笔。
先观察,画出雏形
后想象,添加补充
孩子不会画,是因为绘画对象超越了他们的认知水平。一个平常只画小树、房屋等熟悉事物的孩子,被要求画没见过的火箭,就会“画不出”。

这时,老师不妨试着引导小朋友:孩子说不会画时,先带孩子观察实物,引导孩子画出大致轮廓,再鼓励孩子自主补充。
例如,孩子要画没见过的沙漠仙人掌,老师就会向孩子展示实物图,一边解释:看,这里的仙人掌又高又瘦,两边的枝干突起,就像给自己打气一样呢 !
如果你是老师,你接下来会怎么引导小朋友继续作画呢?
活用绘画工具
自由表达想法
很多孩子学画画,就是用铅笔描边,用蜡笔上色。即使他们有很多想法,也不懂怎么用这两种绘画工具表达出来。
所以,学会活用各种绘画工具非常重要。老师在教学时,会用到各种工具和材料,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现同一个主题。
例如,同样是画仙人掌,孩子在没有老师指导下,只会用铅笔画出轮廓,然后填上绿色:

这幅画看上去是仙人掌,但画面不够鲜活。老师建议孩子换用水溶性彩色铅笔和油画棒,让颜色更饱满,之后孩子画出来是这样的:

孩子学会用油画棒后,就可以挑战更复杂的工具了。下面这幅画,就加入了水粉颜料的元素,甚至还有手工制作的小人偶呢:

看,活用多种绘画工具后,孩子的画作是不是马上就不一样了:

用彩色卡纸、色粉笔、手工纸和彩色油性笔做成的水果拼画

用勾线笔、彩色铅笔和彩色油性笔画出的文具拟人画

用铅笔、直尺、彩色油画棒和彩色油性笔画出的视错觉小鱼
当孩子央求大人给他画的时候,
应该怎么引导呢?
首先不要直接拒绝孩子,拒绝会让孩子感觉到不满足,不开心。妈妈们可以用一些巧妙的方式,让孩子主动画起来。
我们可以拿起笔,在孩子旁边写写画画,随意地涂鸦,画一些跟孩子年龄段契合的画面,比如一些线条,一些圆圈。
孩子是很容易被带动起来的,他看到你画起来了,他也会忍不住画点什么。这个时候,无论他画什么,妈妈们都要找到一个点,多多夸奖他,鼓励他继续画下去。

多给孩子准备一些绘画材料,一边画一边启发他,用不同画笔画出来的线有什么不一样,落笔轻重出来的效果有何不同。孩子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他就会自己探索。
平时可以叫小朋友来家里玩,准备好画画的材料和空间,让孩子和小伙伴自由地画画和玩耍。妈妈们可以在一边做别的事情,把自己暂时地解放出来。
总之,我们有种种引导孩子画画的方法,但是本质上都是希望孩子可以主动的画起来孩子。
对于绘画的主动性,反映了他思考的主动性,如果能让孩子更加主动的画画,也就意味着孩子的思维更加主动,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了难题,也就会拥有更多主动的创造力。
所以,在面对孩子总说不会画的问题时,我们可以不把这个问题简单的视作艺术的难题,而是把这样的问题放进生活中,也就是“孩子不主动思考了怎么办?”
妈妈们一定知道,当然要去鼓励他,引导他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