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进吧 关注:800贴子:10,180
  • 8回复贴,共1

【继续】孟达、李严、诸葛亮的爱恨情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孟达之死与李严贬废疑云录


IP属地:江苏1楼2018-09-21 00:06回复
    2、刘备临终前,他眼里的诸葛亮
    众所周知在刘备托孤时任命的辅政大臣有两个:诸葛亮和李严。诸葛亮为丞相录尚
    书事(录尚书事,是一种给权臣加官的行为),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永安,
    熟悉地理位置的都知道, 那是个四战之地, 东临孙吴, 北接曹魏, 刘蜀最东边的战略要地) 。
    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的遗言【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
    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如果刘禅可以辅佐就辅佐他,如果刘禅没那个
    才能,你诸葛亮就取代他称帝吧。)这个遗言很重要,乍一看是在赞扬诸葛亮的才能,看
    重诸葛亮必能定国安邦。但是要知道,汉末儒家思想盛行,甚至是整个社会主流思想,儒
    家讲究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与臣的等级区别非常严格,拿臣比君,不是脑子糊
    涂无知无畏,就是别有用心。何况,刘备后面还来了一句“君可自取”,贯穿整句,意思
    很明显:你诸葛亮才能比魏帝曹丕大十倍,可以成大事,至于刘禅,你能辅佐就辅佐,不
    能辅佐你就自己取代他称帝。
    一直以来刘备托孤诸葛亮的这段话,都被当做君臣互信的典范而歌颂,但这招早在
    东吴孙策临终时就已经用过。 孙策也曾经对托孤的张昭说 【"若仲谋不任事者, 君便自取之。
    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张昭传》引《吴历》,亦可见孙策对张昭的信任。
    两边托孤,相似的托孤之语,部分相似的局势,如《张昭传》引《吴书》所说【孙
    策莅事日浅,恩泽未洽】,从孙坚到孙策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去世,不过6年多时间,
    孙权继承孙策时也不过十九岁。在这种局势下,孙策不得不考虑如果孙权真不行的话,张
    昭上,取代孙权;如果张昭再不行就【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但孙策真希
    望张昭轻易取代孙权吗?当然不希望。别忘了,与张昭同为托孤之臣的还有孙策的“死党”
    【升堂拜母、总角之好】的周瑜,【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
    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三国志 吴书 周瑜传》,孙策葬礼,周瑜是领着兵去赴丧,史
    书短短几个字,暗喻了当时动荡不安的局势,随后更是领兵留在了吴。周瑜与张昭,对应
    了刘蜀的李严与诸葛亮;周瑜是孙策任命的中护军,有兵权;李严是刘备任命的中都护,
    也有兵权;而【君自取之】这话同样都留给了文臣的张昭和诸葛亮,这绝不是巧合。孙策
    是真心从立业角度出发,做了细致的事业安排,毕竟对于孙策来说江东基业到他临终前,
    根基确实太浅,很难保证孙权或张昭能真正根植于此,就目前的情况看来,临终时的他看
    不清日后的局势。
    刘备也有类似的情况。章武二年六月(222年六月)夷陵战败后,蜀国元气大伤,
    刘备败退回到白帝城(白帝城,也就是李严驻守的永安)。如《陆逊传》引《吴录》【恐
    军新破,创痍未复】,北有曹魏,东有孙吴。从建安十九年拿下益州建立蜀国政权,到刘
    备去世于永安,其在益州也不过七年时光。
    两者所不同的是,孙策将事业交给孙权时,东吴还只是一方诸侯、军阀割据势力而
    已,既没有刘氏的金字招牌“刘姓”,也没有“挟天子以令不臣”的天子在身边坐镇。当
    时的孙策根基尚浅,没有称王,更来不及称帝,对当时的东吴来说,其事业还称不上“国”。
    而章武三年 (223年) 的刘备则不同, 建安二十四 (219年) 年刘备称汉中王, 章武元年 (221
    年)四月称帝,且是以刘氏宗亲自居的。在刘备眼里曹丕是【篡弑,湮灭汉室,窃据神器】
    之人, 他拿曹丕与诸葛亮相对比, 虽然对比的是 【才】 , 但主体不对, 一个是“帝”一个是“臣”,
    加之后面还有【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绝不是病糊涂了,而是老谋深算话里有话。
    这不得不让人质疑此时的刘备是否已经对诸葛亮有了防备之心?刘备真希望诸葛亮
    取代吗?当然不希望。因为曾经诸葛亮在劝说刘备杀刘封的时候用的就是【易世之后终难
    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见《三国志 蜀书 刘封传》),意思就是你刘备死后,刘禅
    驾驭不了刘封。刘备是听到这句话之后,才决心杀了刘封【於是赐封死】,为自己的儿子
    刘禅铲除后患。所以,刘备本心上是不希望有人成为刘禅的忧患的,更不希望有人取代刘
    禅。
    难易驾驭的刘封虽然死了,但是诸葛亮还在,刘备也快死了,此时他再也没有借口
    和理由在临死之前铲除诸葛亮,何况,诸葛亮会不会真取而代之,刘备也不确定。既然不
    希望刘禅被权臣取代,就需要有相互制衡的力量。毕竟这时候的蜀国如北大历史系教授田
    余庆在《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 2004年2月版)里说的:“客观的看来,刘备托孤
    之时,蜀国真正的祸患不在颛臾,而在萧蔷之内,刘备不会不想到此点。”
    但个人与田老的观点又略有不同。如本节前言所说,田老一直强调蜀国内部新、旧
    势力的纠葛是蜀政中最大的隐患云云。但个人认为,这并不是唯一的隐患。好似在一个最
    大、最显而易见的矛盾中,一定有若干大小不同的矛盾。权利争夺就是隐藏在新、旧派势
    力之中一个最突出、最明显的矛盾。其所谓新、旧派的纠葛,说到底就是“权利”的争夺,
    以李严、诸葛亮为两派之首,各自为阵。亦或者说根本没有什么新、旧派之分,而仅仅是
    争夺权力产生了矛盾而已,继而秉承某种阶级斗争、势力斗争的思想非要在这些矛盾中找
    出个所谓的“派别”。(详见附图:新、旧派别在诸葛亮执政时期任用表)


    IP属地:江苏4楼2018-10-06 22:52
    回复
      刘备留李严镇永安也不是单纯的防范东吴、曹魏。对于刘禅来说,拥有兵权的李严
      正常情况下是对抗外敌的军事力量,但一旦发生内乱、政变,则又可能成为保皇的救兵。
      如曹魏的高平陵事件,魏臣桓范面对发动政变的司马懿,曾对被隔绝在外的曹爽和少帝建
      议【车驾幸许昌,招外兵】《曹爽传》,招外兵的目的是围剿京师洛阳的反臣司马懿,可
      惜曹爽是个庸才,如果换成曹宇、曹肇任何一个宗室辅佐少帝,可能结局都会不一样。刘
      备这么安排自然也有他的深意,刘禅能否驾驭诸葛亮等臣子,他心里或许根本没有底。很
      多人都注意到了刘备论其宗室力量几乎可以用零来形容,远不如曹魏宗室的庞大,而就是
      在这种情况下,算半个儿子的养子刘封还被自己不得已赐死了,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则是他
      为刘禅选择的辅政大臣之一——诸葛亮。
      因此临终前的刘备回顾曾经的种种(与其说刘备为刘禅铲除了刘封,不如说是为诸
      葛亮大权独揽扫除了障碍),最终做出了这样的安排,说出了这样的话,要说刘备对诸葛
      亮心中没有一丝芥蒂,那是不可能的。
      3、刘封事件
      说到刘封,又不得不提到本文开篇的主角孟达了。刘封、孟达一对难兄难弟,建安
      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派孟达、刘封攻申耽于上庸(前文说的与孟达有仇的申仪就是申耽
      的弟弟),巧合的是,参与该事件的按《先主传二》记载还有李平(李严),而攻上庸这
      件事在《李严传》却没有记载。上庸刚刚平定不久孟达、刘封就收到了来自荆州关羽的增
      援要求,然而结果众所周知,因为两人没有救援关羽,所以关羽被孙吴潘璋一路追杀直至
      败亡,身首异处。此后孟达不久便叛降于魏,其投降曹魏的理由有两个:一刘封侵凌孟达;
      二没救关羽畏罪(见【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孟达传》)。
      孟达到魏国之后不论是出于曾经“一起扛过枪”的同伍经历,还是纯粹出于曹丕的命令规劝
      刘封投降,总之孟达给刘封的信中言辞恳切,句句感情牌,更可观的是这封信透露了很多
      鲜为人知的蜀国信息(见《孟达传》达与封书),既刘封和刘禅的事情,也就是刘备的家
      事。既然是劝降的信,目的是为了感动刘封,况且刘封又是当事人,那么这封信里提到的
      显然不可能是假消息,说的真或假,刘封本人最清楚。然而可悲的是,刘封虽然知道孟达
      说的是那么回事,但并没有接受孟达的建议,最终走向了【赐封死,使自裁】的人生终点。
      是什么让刘备赐死刘封呢?
      赐死臣子无非几点:忤逆腹诽、通敌叛逆或有篡弑的企图。刘封“大约”就是第三
      个原因,但如《刘封传》说原本刘备并没有打算赐死刘封,或许因为毕竟是自己养大的,
      还有一丝养父子的感情留存,因此仅仅是【责封】,但是诸葛亮不同意了【诸葛亮虑封刚
      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诸葛亮的理由很简单“怕刘备你死后,刘禅驾
      驭不了”,这个感情牌一打,刘备果然动心了,【於是赐封死】刘封就不得不死了。临死前
      刘封感叹【"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子度,孟达的字),说明刘封最终承认了孟达说的
      都是真的、对的。【先主为之流涕】刘备也为此落泪,养只狗还有感情呢,何况是人,怎
      么说也是当儿子养的。
      刘封死于“诬陷、谮言”,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易世之后终难制御】是说刘备死后
      的事情,刘备现在还没死,是否难易驾驭只是猜想,刘封死于一个没有任何证据的“猜想”,
      名实不相副,而造成这个结局的最直接的人就是诸葛亮。但真正“易世之后”却是【政由
      葛氏,祭则寡人】的另一番光景了。


      IP属地:江苏5楼2018-10-06 22:56
      回复
        对于刘备来说,防患于未然没有错,一点蛛丝马迹都要扼杀在摇篮之中,虽然此后也没有再提过刘封的事情,但不代表刘备心里没有产生一些其他想法。知子莫如父,刘禅是个什么样的人,有没有能力治理蜀国,能不能驾驭的了臣下等等,刘备当比诸葛亮看的更清楚。知人识人这点马谡就是佐证,事实证明确实如刘备所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而诸葛亮对刘备这番见解的态度则是【亮犹谓不然】(《马谡传》)因此,通过这件事,不仅仅是刘封、刘禅,甚至对诸葛亮本人,刘备心里可能都有了不同的想法。
        回到上庸,若攻上庸确实有李严参与,那么当时的情况李严或许也很清楚,孟达是
        跑了,但李严还在,而刘备当初最开始的反应仅仅是斥责刘封,或许骂几句,关几天这事
        就结束了。也就是说刘封本没有必须死的罪名,即便诸葛亮最终劝杀刘封,其理由也并不
        是“侵陵孟达、不救关羽”,所以单纯从战役结果来看,刘封没有必死的理由。那么李严有
        没有在这一连串的事件上对刘备说过什么?为刘封澄清或辩解过什么?不得而知。但是可
        以知道的是,在刘备给刘禅选择辅政的大臣之中,就有当年参与袭上庸的李严,而命令其
        留守的地点则是与曾经的战友孟达相连的永安(永安东出就是东吴的秭归,往北则是孟达
        所在的曹魏新城郡)。辅政大臣不在刘禅身边,不在京师成都,而在永安。除了按当时局
        势考虑,一方面防卫东吴;另一方面参考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的话来看,更是为了防止日
        后,若诸葛亮真有不轨,李严这个钳制诸葛亮的机关就会启动。甚至是为了布局一旦有变
        刘氏亲族可以叛逃到孟达领地(魏国)或东吴也不是不可以。如后来曹魏的夏侯霸,在司
        马懿杀了曹爽之后,不得不投靠叛逃到曾经杀了他父亲夏侯渊的刘蜀,虽然那是不得已的
        下下策,虽然是杀父之仇,但在危机性命的时候,为了保命还是会做出这样无奈的选择的。
        刘封事件导致刘备对诸葛亮产生了防范心理,临阵托孤之语表面看似君臣之间坚固
        的信任,其实不过是试探和警告。刘备能为刘禅赐死易世后难御的刘封,就不会为未来可
        能出现的架空刘禅的“权臣”安排一个制衡他的“机关”吗?
        4、刘备眼里的李严
        刘备能为刘禅赐死【易世后难御】的刘封,也一定会为自己儿子预设一个可以制衡
        权臣的“机关”,这个“机关”就是李严。为什么李严会被刘备选为辅政大臣?
        刘备选择李严为托孤大臣,是有过深入考量的。按《李严传》说【少为郡职吏,以
        才幹称,荆州牧刘表使历诸郡县。曹公入荆州时,严宰秭归,遂西诣蜀】李严在曹操入荆
        州时没有降曹而是入了益州,【刘璋以为成都令,复有能名】李严是反曹派无疑,政治正
        确。刘备攻刘璋之后李严又和费观一起归降了刘备,因此【成都既定,为犍为太守、兴业
        将军】。李严在刘备的眼里是个既有能力又和自己目标一致的人。而李严也不负刘备所望,
        在犍为的政绩很不错,如《华阳国志三》【每秋夏水盛,断绝,岁岁修理,百姓苦之。建
        安二十一年,太守南阳李严乃凿天社山,寻江通车道,省桥,梁三津,吏民悦之。】又按
        【二十三年,盗贼马秦、高胜等起事於郪,合聚部伍数万人,到资中县。时先主在汉中,
        严不更发兵,但率将郡士五千人讨之,斩秦、胜等首。枝党星散,悉复民籍。】刘备眼里
        李严不仅能治理一方民政,还颇会打仗,有战功,因而就有了后来建安二十四年的【遣刘
        封、孟达、李平等攻申耽於上庸】并督军于永安等等军事任命。
        除以上能力和战功之外,为其锦上添花的是李严在犍为郡任职时,得到了一个刘备
        可以其称帝的符瑞。那时的人相信天人感应,相信福瑞的预示。称王、称帝总要搞个自然
        奇观,什么【黄龙数见,凤皇仍翔,麒麟皆臻,白虎效仁,前后献见于郊甸;甘露醴泉,
        奇兽神物,众瑞并出。斯皆帝王受命易姓之符也。】等等。



        图片为《隶续》收录的《黄龙甘露碑》。碑文记载与《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二》建安二十五年的【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乃去。孝经援神契曰'德至渊泉则黄龙见',龙者,君之象也。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大王当龙升,登帝位也。】类似。【龙者,君之象也】这也是刘备称帝最大的祥瑞。
        《三国志集解》注引《华阳国志》【云:建安二十四年,黄龙见舞阳赤水,仍立庙,今有石碑存。】这里所说的碑,就是上面的《黄龙甘露碑》。
        《华阳国志 卷三》 【二十四年, 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 蜀以刘氏瑞应。 】 又 【武阳县郡治】 ,
        武阳赤水在犍为,当时的郡太守是李严,这点符合碑侧所记载【碑文:时太守南阳李正方(正方,李严的字)……碑侧提太守李严】
        按《三国志 李严传》【成都既定,为犍为太守.....二十三年.....加辅汉将军,领郡如故。】
        李严直到章武二年才被刘备【先主徵严诣永安宫】。
        这个出现在武阳赤水的符瑞显然是李严表奏的,碑显然也是李严所立。因为这个符瑞对刘备的意义重大,是象征其称帝的,是所谓的“天意”,加之李严本身也有战功【严率众降先主】,又讨【盗贼马秦、高胜等.....斩秦、胜等首】,所以诸多战功加上符瑞事件又有【能名】,使得刘备对其非常信任,于是在章武二年在永安宫拜为尚书令,一跃成为能和诸葛亮平起平坐的人。


        IP属地:江苏6楼2018-10-18 22:18
        回复
          李严章武二年到永安拜尚书令的准确时间没有记载,按《三国志 先主传二》【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和《华阳国志 刘先主志》【二年春正月,先主军姊归,吴班、陈戒等水军屯夷陵】并云章武二年春就开始了夷陵之战,可推测李严去永安本以军事为先。刘备夷陵之败后,并没有回成都,而是驻在白帝(鱼复、永安),且永安原名鱼复,夷陵之战后刘备改成了“永安”【先主改鱼复曰永安】《华阳国志 刘先主志》。永安,按《华阳国志 卷一》【鱼复县郡治。公孙述更名白帝,章武二年改曰永安】属于巴东郡,地理位置特殊【南接武陵,北接房陵】,因此【以尚书令李严为都督,造设围戍】。属于蜀国与魏、吴接壤的边境地区,而让李严驻守,可见刘备对其能力的信任。
          这点刘备与曹魏没有什么不同,或者说是一种合乎情理的正常安排,用信任的、有能力、又忠心的人守重镇,如关羽屯荆州,如魏延守汉中【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魏延传》;又如曹仁【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屯宛、屯临颍、屯合肥;如张既出任雍州刺史等等,而对没什么实际才能的人则是不能重用,如马谡;又如赵云、黄忠,实际上并没有驻守过军事要地,并非不够信任、不够忠心,而是刘备认为他们的能力不足以镇守一方,尤其是这种与魏、吴交错的地方,更是重中之重,犹如曾经关羽所镇守的荆州,魏延镇守的汉中。刘备时代,他看重的大将一个是大家熟知的关羽,还有两个就是被黑了数百年的魏延和李严。若果魏延和李严没有能力,刘备绝不会让他们镇守那么重要的地方,除非刘备是**。如开篇的“227年-228年春,魏蜀吴交界边境形势图”,汉中是蜀的北界,永安是蜀国最东边,都是非之地。

          按《三国志 先主传二》【遣刘封、孟达、李平等攻申耽於上庸。】这里的李平是李严的可能性很大,这点赞同田余庆的观点。虽然李严改名是在建兴八年,但按其军事能力来看,不排除是李严的可能,而且可能性非常大。如陆逊诸多列传都称其为陆议,也有传成陆逊,并没有严格按照改名的时间先后来记叙。
          综上所述, 李严本就有统军打仗的能力, 李严和孟达又属于田余庆主张的所谓“旧人派”。或许正因为两人曾经同军共事,孟达与李严较之孟达与诸葛亮的关系,走的更近。孟达投魏后,曹丕【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以达领新城太守】,这样章武二年以后,孟达就与屯永安的李严首尾相接了。
          李严在永安从章武二年始(221)直到建兴四年(226 )。刘备原打算就将李严这个忠于自己的机关放置在这么一个是非之地,进可攻,退可守。一来可以防御外敌;二来内部若有兵变,可以快速逃离或向他国求救。李严和孟达曾是同僚,史载中没有任何矛盾,刘备将其安排在这里,用意之深,李严应该也清楚。因此,刘备去世后,他第一时间联络了新城的孟达。而孟达方面,回归受制于人了,自然不如在蜀边境更能发挥作用。因而看不出李严给孟达的信里有任何希望他回来的意思。仅仅是作为外联互动,指望有朝一日起到应援的效果即可。与其说李严在这个是非之地纵横,不如说这是刘备临终前煞费苦心设计了一场可纵可横的局面。可惜,他那番临终遗言深深刺痛了诸葛亮的神经,过早的撂出了底牌,露出了獠牙。


          IP属地:江苏7楼2018-10-18 22:20
          回复
            5、详解刘备托孤一番话的深意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传》,刘备托孤于诸葛亮的
            那番话绝不是什么善意的信任。表面局势看与孙策托孤相似,但其与孙策托孤背后的原因
            却是大相径庭,反倒是如后来的晋简文帝托孤于桓温。(桓温这个人也是很有意思的,因
            为他也和诸葛亮有关,被简文帝类比为诸葛亮)
            先来看简文帝和桓温的记载,【七月,帝疾甚,诏桓温曰:"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
            可,君自取之。"】《宋书 天文志三》。【是时,帝有桓温之逼,恒怀忧惨】这是在简文
            帝在明确意识到桓温有异心的情况下对桓温说的,与当年刘备的遗言可以说用词、行文几
            乎【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但是这个诏书被侍中王坦之销毁了,桓温
            得知此事大怒,杀了毁了诏书的王坦之等人【赖侍中王坦之之毁手诏,改使如王导辅政故
            事。温闻之大怒,将诛坦之等】。为什么王坦之要撕毁这个诏书?因为这个简文帝的诏书
            对于心怀异志的桓温有着非同一般的利用价值,一旦某日桓温势力做大,想受赐九锡甚至
            取而代之时,这个诏书就可以拿出来以示这就是先帝意思。然而王坦之撕毁了这一诏书,
            独改为“如王导辅政故事”,如《还冤记》所说【(桓)温大怨望,以为失权】,在失去了
            这一诏书之后,桓温则认为自己失权了。其实,晋简文帝本身被立继承大统就是桓温一手
            促成的,这点简文帝心知肚明,他对桓温有不臣之心也了然已久。桓温本想先立战功收集
            威望再图谋废立(这点也和诸葛亮相似,后面细说),但因为枋头之战战败而一时受挫,
            称帝暂时是无望了,因此才暗自谋算先废了海西公,扶植自己的势力上位,以成就权柄,
            如史载所说【桓温有不臣之心,欲先立功河朔,以收时望。及枋头之败,威名顿挫,逐潜
            谋废立,以长威权。】《晋书 帝纪八 海西公》。简文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他不
            过是个被桓温操控的傀儡。被桓温所立的简文帝显然清楚的知道桓温的心思,因而简文帝
            即立【以温依诸葛亮故事,甲仗入殿,进丞相】《魏书列传八十四》。
            晋时可看见的诸葛亮为人行事和我们现在看见的似乎不太一样。如《晋书》、《魏
            书》、《宋书》、《华阳国志》等记载来看确实和《三国志》不一样。如【以温依诸葛亮
            故事,甲仗入殿,进丞相】这个记载在陈寿的《三国志》里是没有的,简文帝时期能看见
            的史料不一定会流传到现在,但既然简文帝这么说过,也不会是空穴来风。以桓温效仿诸
            葛亮故事来看,俨然是个权臣,而且是极具野心的权臣形象,因为【甲仗入殿】正常情况
            下是不允许的,除非皇帝赐其【甲仗上殿】但《三国志》并没有记载诸葛亮已经到了【甲
            仗入殿】的地步,并且【剑履上殿】和【甲仗入殿】还是有些差别的,所谓【剑履】就是
            可以带剑和穿鞋子上殿;而甲仗,则是带甲兵和武器上殿了。【剑履上殿】的人汉有萧何、
            后有曹操,而简文帝没有将桓温类比为萧何、曹操,却将其类比诸葛亮而【甲仗入殿】,
            简单来看,可以认为诸葛亮当时在蜀中的行为、权利与萧何、曹操不一样。
            回到前面的话题,王坦之反对简文帝将天下以【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
            之】的说辞托付给如诸葛亮故事的桓温,因而直接撕毁诏书。诸葛亮劝刘备杀刘封之于,
            桓温废海西公,虽有不同,但大体相似,绝杀宗室和废立没什么太大区别,都是不臣,如
            董卓废了汉灵帝所立的刘辩为弘农王,之后又毒杀了弘农王,改立刘协为皇帝,因此董卓
            被视为反臣没有任何疑问。按古制【立嫡以长不以贤】,连贤能的都不考虑,何况刘备有
            刘禅这个亲儿子的情况下,刘封一个养子就没有任何争帝位的立场,难不成刘封还能以养
            子身份杀了刘禅,取代他?那蜀中一干文臣武将也不会同意,何况并没有记载说刘封“统
            蜀大军、都督内外军事”,就算刘封想起兵,也会迅速被剿灭。如果按诸葛亮的说法,那
            曹操那么多养子是否都要杀光,才能成全曹丕这个继承人?所以诸葛亮根本就是“多虑”
            了,真实目的是为自己日后掌控权柄架空刘禅,提前预设一个可能性,让刘封买单,为自
            己专权扫除拥有兵权的宗室障碍,因为刘封【刚猛】而刘禅懦弱更好控制。简文帝能从桓
            温废海西公看出异志,刘备同样也能从不得不赐死刘封这一事件中看出某些端倪。因此用
            李严和诸葛亮共同辅佐刘禅,又将李严留在永安,形成了东西而治的局面,其目的是为了
            以防万一。


            IP属地:江苏8楼2018-10-18 22:20
            回复
              2、诸葛亮与李严之争的冤大头:孟达
              诸葛亮与李严如前文所述,表面看来都是刘备任命的辅佐刘禅的托孤之臣。但自刘封事件之后,刘备对诸葛亮会没有一丝猜疑吗?不可能。否则就不会出现【君自取之】之语了,亦不会让另外一个托孤大臣领兵而屯于永安,当然防吴也是原因之一。只不过拥有兵权驻外藩的李严比【以丞相录尚书事】的诸葛亮职权上略低一些,但依然是两人共同辅佐,一如孙策当年给孙权安排的托孤文臣张昭和领兵的中护军周瑜。和平期间以权柄更高的诸葛亮制约李严,非常时期没有兵权的文臣又能如何呢?毕竟“枪杆子里出政权”,因此在刘备的刻意安排下诸葛亮和李严被推到了权利的风头浪尖上,谁也不甘心受制于对方。
              刘备死后立刻出现的暴乱激化了辅政大臣之间矛盾,端倪初现。看似平常的镇压暴乱,在诸葛亮眼里却意味深长。或许此时的诸葛亮认为李严的行为是在跟自己竞争声望,因为李严手里有兵权,又有遗诏共同辅政,虽然官位在自己之下,但以李严的履历和迅速被刘备看重的功绩来看,也是不得不防范的有力对手。因此在朱褒诬陷常房谋反时,诸葛亮不由分说的即刻诛杀了常房的儿子们。常房的兄弟是什么时候被徙的不知道,但诸葛亮“打狗没有看主人”这招在李严眼里又是不同滋味了。李严能做的就是找到以防万一的外援,因为从常房事件可以看出诸葛亮对自己的不满。李严眼里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从他劝刘备杀刘封,而刘封本没有必死的大错来看,诸葛亮是非常忌讳有兵权且刚猛难驾驭之人的,恰巧李严各方面都符合了,所以他不得不为自己找寻退路。如诸葛亮深知刘备托孤的话中话,那么李严这边也不可能不清楚刘备安排他在永安的用意,就算当初不清楚,这会儿也该感觉到危机了。前面说了,在刘备眼里李严是非常忠于自己的,相反托孤之词则透露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不完全信任,至少刘备并不希望诸葛亮独大。
              按汉末三国时期托孤、辅政常态,均为文臣加武将的配置。如曹丕给曹叡的辅政大臣有四个,有兵权且领兵的宗室二人曹真和曹休,文臣是司马懿和陈群;孙策给孙权的辅政大臣是领兵的中护军周瑜和文臣张昭;刘备给刘禅的辅政大臣亦如此,领兵的中都护李严和文臣诸葛亮。三方托孤辅政大臣的共同点都是武将和文臣搭配,且领兵的多为自己非常信任的臣子或至亲宗室人员。曹真、曹休都是曹丕的宗室;周瑜和孙策是有着“总角之好”的“死党”又是连襟的关系;那么李严相对比诸葛亮来说,虽非宗室亦非死党、姻亲,但由此推之,李严更深得刘备信任。
              建兴三年冬,在诸葛亮得知王冲与孟达一番对话之后,原本没有与孟达通信的诸葛亮第一次打算联系联系孟达了。因而有了【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这不过是诸葛亮给孟达信的节选,全部内容是什么?没记载。但仅仅从这十二个字来看,诸葛亮与孟达提到的依然是李严,一如李严与孟达书提到了诸葛亮一样。史载【其见贵重如此】,然而贵重是有原因的,蜀叛降魏的还有其他人,为什么唯独贵重孟达?为什么没人去联系乐陵太守王冲?为什么不联系跟诸葛亮关系不错的徐庶?因为孟达所在的地理位置,无论是对李严还是诸葛亮都有重要的意义。无论谁与孟达联合,都可能对魏、蜀、吴造成不小的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三国边界的军事行动。
              显然在外联孟达方面,李严以其中都护屯兵永安的身份和其地理优势就先诸葛亮一步。李严和孟达曾经同是刘璋属下,又曾共同攻上庸。永安东边的秭归正是当年孟达攻上庸的进军之路。孟达和李严联系多久?是否频繁?进度如何?内容是什么?这些诸葛亮都不知道的。占尽先机、地理优势和拥兵的李严此时是诸葛亮最大的竞争对手。如何能让李严不在永安继续纵横捭阖,成为诸葛亮立刻要解决的问题。孟达与李严的交情如何?能否脱离李严为诸葛亮所用?如果不能用,该如何处理?一系列的问题摆在诸葛亮眼前。相比对曹魏开战,李严才是诸葛亮首要解决的。


              IP属地:江苏10楼2018-11-20 00:05
              回复
                建兴五年春,诸葛亮打着以国家名义北伐魏国的旗号,李严不得不以大军北伐而出兵汉中。在取得控制李严的初步成果之后,诸葛亮需要消灭的另一个敌人就是在李严纵横计划中的孟达了。设计孟达应该是在建兴五年下半年或年底,第二年春孟达的脑袋就被司马懿送给了曹叡。前文提到,诸葛亮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让孟达回归,也没有救援孟达,他的目的就是单纯的为了借司马懿之手杀了孟达这个曾经和李严有过来往的隐患,毕竟一直以来【虑
                其为患】。诸葛亮与孟达的多次通信只是圈套,实则是让孟达坐实了与诸葛亮“交通欲叛”的证据,为司马懿灭孟达提供充分必要的理由;让孟达在上庸坐立不安。毫无疑问在诸葛亮的计划里孟达是必须死的,只不过死之前还有个作用,就是牵动魏、吴的部分军事力量。
                【吴蜀各遣其将向西城安桥、木阑塞以救达】《晋书 宣帝纪》。只是这里的【蜀】却与《费诗传》【不救助】矛盾。关于《宣帝纪》这段其为司马懿专美的意味更多。毕竟孟达事件,除了《晋书 宣帝纪》以外记载了吴、蜀有救援之外,其他如《蜀志》、《吴志》均未看见记载。因此,考虑到诸葛亮可能为了牵制魏、吴部分兵力,刻意制造救援假象,不排除有过极小部分出兵的情况,而实则可能连“短兵交接”都没有发生。如孙权救援公孙渊“浅规”,轻兵掩袭而已。
                如司马懿所说的【亮欲促其事】,其事有两件,一件是促成孟达必死,瓦解李严的纵横;其二就要回到蜀国国策隆中对了。当年诸葛亮曾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此时的天下有变从大了看是曹叡刚即位,如果曹叡即位就是“变”,那么大可出兵就行,何至于要让郭模诈降呢?如果郭模不诈降,孟达不能迅速发动,那么吴魏境内便不会有任何军事行动,司马懿也不会去上庸。所以且不说孟达事件是诸葛亮刻意制造的“变”,那可以为了拖住一小部分曹魏兵力,至少给魏国制造点麻烦、小骚动,为了给自己增加更多胜算。诸葛亮再自视甚高也不会把曹魏当做南中蛮夷看,何况北伐的本意未必是恢复汉室,而更可能的仅仅是积累战功和争夺军队控制权。
                结果如开篇提到的那样,孟达被完完全全的设计了,一方证据确凿八道攻之,一方直接撂挑子不理不睬不救,最终导致败亡。诸葛亮是设计者,司马懿是执行人,无论诸葛亮还是司马懿都对结局都看的清清楚楚,唯一心存幻想的只有孟达自己,还编织着不属于自己的纵横魏蜀吴之梦,而给孟达莫名拉上了仇恨的则是李严。随着孟达的败亡,李严以辅政大臣之姿纵横魏蜀的梦也将结束。
                其实到这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转回开篇孟达败亡就可以算结束了。本文只是想说孟达事件绝不仅仅是孟达一个人的问题。诸葛亮突然撩上孟达又不救,看似矛盾的背后却大有文章,最终的原因是其与李严之间的权利争夺。


                IP属地:江苏12楼2018-12-04 11:48
                回复
                  最终话:贬李严
                  诸葛亮数次军事行动都是以大权独揽为目的的,李严在前面两次北伐战役中的具体行动完全没记载。诸葛亮一伐之前先是以【出军汉中,严当知后事】屯江州,而到了建兴五年又以出兵北伐召李严到汉中。实际上李严从离开永安移屯江州之际就已经被弱化了。一方面诸葛亮在积极培育新人,培植一批完全属于自己的官僚党羽;一方面在弱化李严的同时寻找收集更多李严不轨的证据。强大自己,弱化敌对,这点李严当然看的见,但却无力反抗。
                  李严曾劝诸葛亮【宜受九锡】。这话绝不可能在两人共同辅政之初说,那时的李严还认为自己是和诸葛亮共同辅政、平起平坐,他还能以自己的意志晓喻雍闿。但慢慢他发现诸葛亮势力已如刘备临终托孤所言【君自取之】极其符合了,因而才有【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然而诸葛亮的回答也并没有避讳李严的建议,而是大方的接受了【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看似调侃,实际是这时的李严、原本拥有兵权的中都护已经再没有能力制约诸葛亮了,无论诸葛亮说不说实话,承认与否,李严都没有能力做出任何反抗。如《华阳国志 卷十》李邈说【亮身杖强兵】此与桓温【以温依诸葛亮故事,甲仗入殿】又有什么区别呢?
                  【九年,都护李平坐诬罔废;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吾以为鳞甲者但不当犯之耳,不图复有苏、张之事出於不意。可使孝起知之。"】《陈震传》
                  当李严被彻底贬废之后,诸葛亮说出了他对李严事件的真实看法【复有苏、张之事出於不意】,意思是诸葛亮当年在发现孟达这个棋子之后,立刻就明白了李严企图纵横,甚至明白刘备将李严安排在永安的用意即为纵横,以钳制自己。苏、张即苏秦、张仪,著名纵横家。
                  事已至此,这场权利的角逐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从李严移屯江州开始就只能被诸葛亮蚕食。蜀也不像某些史学家说的那样,矛盾是各种派别导致的,派别斗争不过是假象,或只是一小部分。诸葛亮和李严之间的矛盾单纯的就是权力争夺。被诸葛亮贬的有旧人也有新人,被重用的依然有新人也有旧人,有东州派也有荆州人,任用的益州本土人也不少。只不过诸葛亮为了树立纯粹属于自己的势力,自然会产生一批新生代,而这些新生代并不是田余庆所谓的跟着刘备入蜀的那批新人,仅仅就是纯粹的新生代,只属于诸葛氏的纯臣。
                  李严不过是刘备设置的一个机关,机关开启是需要契机的,契机是诸葛亮若真取而代之的时候,但如果这个契机一直不出现,那么李严这个机关便无法启动。刘备的“试探”太露骨,以至于早早的将机关曝露在外,给诸葛亮指明了攻击目标。相似的临终托孤,周瑜和张昭的结局与诸葛亮和李严完全不同。
                  贬李严表奏的错乱
                  建兴八年,李严突然成为了骠骑将军,而诸葛亮也一反常态的突然将李严的儿子李丰任命为江州都督督军,只不过这个昙花一现是因为曹真突然要伐蜀了。然而可惜的是,因为大雨,魏军又退军了。而李严则以中都护署府事入了诸葛亮的丞相府,彻底成为诸葛亮的附属,再也不是那个和诸葛亮并辅政的中都护了。此年李严改名李平。
                  建兴九年本以征战屡建战功的李严此时只能负责运输,想必心里一定愤恨。适逢秋夏之季,一直下雨,从蜀中运粮本身就困难,前几次诸葛亮出兵都以粮草不继而退军。而现在负责运输粮草的李严更是捡了根硬骨头,当然这个硬骨头是诸葛亮故意丢给他的。
                  【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
                  李严就算有不满也不至于脑子坏了,明明知道诸葛亮手里有自己写的信还装作不知情?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人都不可能在明知道对方手中有自己写的信的前提下还继续睁眼说瞎话的。何况,李严怎么说也是刘备托孤的辅政大臣,刘备绝对不会给刘禅选择一个比刘禅还**的人。相反,以马谡为例,刘备看人还是比较准的,能看出马谡【不可大用】却看不出一个正常人和**之分?
                  因此这里李严毫无疑问是被诬陷了。狐忠,马忠,从建兴元年开始就是诸葛亮丞相府的门下督。牂牁丞朱褒叛乱后【忠抚育恤理】,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任命马忠为牂牁太守;建兴八年又为诸葛亮丞相参军,副长史。从一开始马忠就是诸葛亮的党羽。李严派马忠去通知诸葛亮,那真是随便诸葛亮如何设计这出戏码李严都是必然有罪的了。倘若李严是派马忠告知诸葛亮军粮还需几日,但并没有叫诸葛亮退军呢?手书不是不可以伪造。亦或者李严根本没有派马忠去叫诸葛亮退兵……总之,李严的参军是诸葛亮的党羽,死不死都是诸葛亮一句话。一旦有人想诬陷另一个人,并且在其身边安插了眼线,就逃无可逃了,灭亡不过是时间问题。虽然不清楚建兴九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总之《李严传》这段记载违背正常逻辑和常识,不仅将李严看做一个**,并且把提拔看好他的刘备一统贬成**了。
                  【亮公文上尚书曰:"平为大臣,受恩过量,不思忠报,横造无端,危耻不办,迷罔上下,论狱弃科,导人为奸,【狭情】情狭志狂,若无天地。自度奸露,嫌心遂生,闻军临至,西向讬疾还沮、漳,军临至沮,复还江阳,平参军狐忠勤谏乃止。今篡贼未灭,社稷多难,国事惟和,可以克捷,不可苞含,以危大业。】至于诸葛亮上书贬李严的公文其错误也是极其诡异的。【西向讬疾还沮、漳,军临至沮,复还江阳】,沮水、漳水在荆州魏吴地界,与蜀国没有半点交集,李严怎么可能跑那去?虽说江阳可能是江州之误,但沮、漳绝不可能是沮水、漳水,而蜀国境内又没有可以称其为“沮、漳”的地方或水系,不得其解。总之,若这篇公文确实是诸葛亮所写,说明当时的诸葛亮所拥有的权利与地位是可以只手遮天的,即便睁眼瞎说都能搞死李严。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严被贬后,刘备制衡诸葛亮权臣之路的机关彻底失效。以至于后世称桓温甲仗入殿,是如诸葛亮故事,而为王坦之诟病。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8-12-04 11: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