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寺”的传说
在阜宁县城西南方20公里处,有一个村庄叫空寺村。别看村子小,可它有着千百年的历史,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美好传说。
相传,乾隆三十年(1765)二月,乾隆第四次下江南,渡河后进入淮安府,御舟驻跸平桥。一日,听说盐阜一带风调雨顺,物阜民丰;寺庙庄严,香火鼎盛。乾隆欲前往一探究竟。隔日,乾隆轻车简从,只带十来个亲随,朝寺庙而来。庙中老和尚一听,吓出一身冷汗,寺庙至今无名,皇帝一旦怪罪下来,如何是好?说时迟,那时快,乾隆车马已到寺庙前。老和尚急忙躲进寺庙内,随手掩上庙门。乾隆皇帝见到寺庙,心中大喜,没等随从开门,便推门而进,连声问道:“寺中有人吗,寺中有人吗?”乾隆见寺中无人应答,随口说道:“噢,空寺,空寺。”老和尚一听,喜出望外,赶紧迎接御驾。他跪在乾隆面前说道:“阿弥陀佛,寺庙从此有名了,感谢皇上赐名‘空寺’……”
须知,乾隆皇帝笃信佛教,拈香敬佛捻佛珠已溶入乾隆日常生活习惯中,成为他每天必修的功课。他不但重视形式上的礼佛,而且对佛学研究也有很深的造诣。因此,他随口一说的“空寺”,看似随意,其实是因缘和合所致。因“空”(梵语为sunya),大乘佛法最根本的原理即是空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虽是无形无相,却能包摄万物,故空寺之空,未必真空。可见,乾隆赐名“空寺”,空寺不空,实乃因缘和合,诸法即生。
乾隆皇帝赐名“空寺”后,使得空寺名声大振。寺庙重新修缮,香客绵绵不断。空寺胜境,梵音缭绕,膜拜祈祷,佛光普照。周围村庄亦以冠“空寺”之名为荣,遂迅速形成了空寺阴、空寺李、空寺蔡、空寺倪、空寺邸、空寺贺、空寺钟、空寺左、空寺邱、空寺张、空寺管、空寺高、空寺孙等空寺十三庄的盛况。延续至今,寺庙已无,乃存空寺村是也。
(阴岭山)

在阜宁县城西南方20公里处,有一个村庄叫空寺村。别看村子小,可它有着千百年的历史,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美好传说。
相传,乾隆三十年(1765)二月,乾隆第四次下江南,渡河后进入淮安府,御舟驻跸平桥。一日,听说盐阜一带风调雨顺,物阜民丰;寺庙庄严,香火鼎盛。乾隆欲前往一探究竟。隔日,乾隆轻车简从,只带十来个亲随,朝寺庙而来。庙中老和尚一听,吓出一身冷汗,寺庙至今无名,皇帝一旦怪罪下来,如何是好?说时迟,那时快,乾隆车马已到寺庙前。老和尚急忙躲进寺庙内,随手掩上庙门。乾隆皇帝见到寺庙,心中大喜,没等随从开门,便推门而进,连声问道:“寺中有人吗,寺中有人吗?”乾隆见寺中无人应答,随口说道:“噢,空寺,空寺。”老和尚一听,喜出望外,赶紧迎接御驾。他跪在乾隆面前说道:“阿弥陀佛,寺庙从此有名了,感谢皇上赐名‘空寺’……”
须知,乾隆皇帝笃信佛教,拈香敬佛捻佛珠已溶入乾隆日常生活习惯中,成为他每天必修的功课。他不但重视形式上的礼佛,而且对佛学研究也有很深的造诣。因此,他随口一说的“空寺”,看似随意,其实是因缘和合所致。因“空”(梵语为sunya),大乘佛法最根本的原理即是空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虽是无形无相,却能包摄万物,故空寺之空,未必真空。可见,乾隆赐名“空寺”,空寺不空,实乃因缘和合,诸法即生。
乾隆皇帝赐名“空寺”后,使得空寺名声大振。寺庙重新修缮,香客绵绵不断。空寺胜境,梵音缭绕,膜拜祈祷,佛光普照。周围村庄亦以冠“空寺”之名为荣,遂迅速形成了空寺阴、空寺李、空寺蔡、空寺倪、空寺邸、空寺贺、空寺钟、空寺左、空寺邱、空寺张、空寺管、空寺高、空寺孙等空寺十三庄的盛况。延续至今,寺庙已无,乃存空寺村是也。
(阴岭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