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入星域的指挥官,你们好!欢迎来到本次《武器装配》课堂,我是本科教官——英仙座联盟第三舰队总指挥。下面,我将带领你们了解如何装配舰船,使其尽可能的发挥战斗力。
.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强调一个观点:对于武器装配的重视是十分必要的。一艘舰船的战斗力高低,除了其本身各项数据的强弱外,武器的搭配选择也至关重要,错误的武器选择会毁掉一艘船存在的价值,而正确的选择则能让战舰如虎添翼。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做出正确的武器搭配选择,对于武器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知道,要将敌人击沉或者摧毁,一般来说需要经历首先破盾,然后拆甲,再摧毁结构的过程。而星域中的武器伤害类型分动能、高爆、碎片、能量四大类,除此之外还有 EMP 伤害,在这里我们暂时不讨论。它们遵循以下规律:
.
. 动能:对护盾两倍伤害,装甲一半伤害,结构基础伤害
. 高爆:对装甲两倍伤害,护盾一半伤害,结构基础伤害
. 碎片:对护盾、装甲四分之一伤害,结构基础伤害
. 能量:对护盾、装甲和结构都是基础伤害
.
首先请谨记,槽位、武器攻击方式与伤害类型并没有绝对关系,一般来说,我们主要考虑伤害类型。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能量伤害类型对于三者都是基础伤害,看视是最妥当的选择,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由于能量伤害大部分是由光束武器打出,而光束武器普遍 DPS(每秒伤害) 较低,加之光束武器的穿甲强度减半,使得其攻击护盾效率不高,攻击装甲也较为疲软。并且,能量武器造成的是软赋能,对敌舰的压制能力一般。(雷神炮代表实弹系能量伤笑而不语,相位激光和重型冲击波等提出异议)
.
的确,也并不代表能量伤害就丢人,像雷神炮这种实弹系的武器,或者相位激光这种打爆发伤害的比较特殊。前者是 DPS 并不低,而且不受穿甲强度减半影响,而后者则是瞬时伤害高于显示 DPS 等因素。特殊情况当然要特殊对待,本课讨论的是武器搭配的通用选择思路,更多的内容可以课后自行讨论。
.
那么,现在我们的装配思路已经非常明确,针对护盾选用动能武器,针对装甲选择高爆武器,相互配合,击败敌舰。由于舰船都是优先使用护盾抵挡伤害(没护盾的、玩特技的就别瞎凑热闹了),所以我们可以优先选择对盾输出所用的动能伤害类型武器。而在原版中(以下一律默认讨论原版),中槽实弹武器对盾效果最好的是“高速打击者”与“重型针刺”,这两个武器在生涯的前期不太容易凑齐,可以用劲弩自动炮或重型自动炮代替。
.
之后再考虑对付装甲的问题,高爆伤害类型武器是对甲的专业户,两倍的对甲伤害使得它拆甲效率更高。中槽对甲推荐的选择是“重型撕裂者”,同样前期不易凑齐,但是幸运的是,由于大部分动能武器本身 DPH(单发伤害)不低,即使被削减伤害也能造成较大威胁,还可以通过导弹补充伤害,并且装甲无法恢复,只要将部分装甲破坏,大家都是 100% 的对结构伤害,这也便是上诉中所说的可以优先考虑对盾输出的原因。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但适用于大部分情况下。
.
在小槽实弹武器中,轨道炮和轻型针刺都是不错的动能伤害武器。更多的关于武器优劣相关的内容可以查看星域中的武器介绍教程,本课中不再赘述。
.
在明白武器的配合使用后,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个东西:武器的射程。对于动能武器和高爆武器,我们希望它们尽可能射程统一,如高速打击者和重型撕裂者的射程都是 1000,射程统一更方便对敌输出。极端一点的例子是,动能伤害的重机枪射程是 450,要是它再配合一个 1000 射程的重型撕裂者,明显就很不合适,对甲武器怎么反而更先对护盾开火呢?
.
现在,我们该谈一谈碎片武器了,碎片武器并不是 一无是处,它一般是点防御武器的伤害类型。它的四分之一对盾对甲伤害可以看做一种平衡手段,因为普遍碎片武器 DPS 颇高,设计用途便是反导弹和战机,这二者普遍没有护盾且装甲较薄,碎片胜任点防御不成问题,又不会被滥用于对舰火力。点防御非常重要,指挥官在装配舰船武器时请一定不要忘记妥善的对空能力。
.
最后我们再来谈导弹,导弹几乎可以胜任一切任务,无论是破盾、轰炸、支援、干扰都有对应的选择对象。导弹可以用于补充舰船的输出能力:比如舰船的拆甲洗结构能力较为薄弱,那么鱼叉、死雷和黄皮导弹用于斩杀,或者中槽歼灭者火箭弹持续输出火力压制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舰船对盾输出不足,那么赛博导弹能带来巨额的对盾输出,暴风导弹也能带来持续的对盾压力;更有反战机、EMP 伤害的导弹等等。导弹给舰船之间的战斗变得更加瞬息万变,合理的选择能带来巨大的优势。
.
本次课程到此就结束了,希望各位指挥官能活学活用,不要呆板的套用,而是在理解本教程所将的较为通用的装配选择思路上,结合特定舰船,与特定战术,灵活的选择武器搭配,发掘并发挥出舰船的更多可能。谢谢各位,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