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谚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句谚语提醒大家: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秋冬季交替时节,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尽量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对于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寒露时节,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少食辛辣之品,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唠一唠,寒露节气,都有哪些事宜需要我们注意呢?
寒露到,不露腿,三保暖,顺天意
秋冬是各种疾病容易找上门来的时节,寒露之后不宜再“春捂秋冻”,需要添加衣物了!
尤其是颈、腰、脚这三个部位,都是寒气最易入侵的部位,寒露时节,尽量避免外露。比如说,现在有很多年轻人为了追求时尚而在寒风中选择露脚踝,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踝关节血液循环慢,脂肪组织薄,长时间外露很可能会导致关节炎!
七点后,不进食,喝足水,防脑梗
大多数人只知道一年有二十四节气,其实一天之中的24小时,也是24节气。而晚上的七点,正好对应着寒露节气。因此,大家要做到:七点之后不进食。有研究表明:
晚上7点后进食,或就寝之前两小时内进食这,夜间血压保持高位的可能性更高!
气温下降,脑血栓的患病率会增加,这个时候要尤其注意清晨和晚间适量饮水,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的形成。
寒露饮食推荐:
山药百合粥:适用于脾虚、体弱之人,比如经常腹泻、腹胀、腹部怕凉、咽干、咳嗽、有痰等。
莲藕木耳排骨汤:莲藕有滋肺润燥的作用。木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铁,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还可以补血养气。排骨更是一种补充人体日常所需的能量物质的好食材。三者搭配在一起可以补虚养身、增强人体抵抗力。
吃螃蟹:螃蟹的营养也十分丰富,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中医认为,河蟹性寒,味咸,具有清热散结、通脉滋阴、补益肝肾、生精益髓、和胃消食、散热通络、强壮筋骨等功效。

寒露时节,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少食辛辣之品,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唠一唠,寒露节气,都有哪些事宜需要我们注意呢?
寒露到,不露腿,三保暖,顺天意
秋冬是各种疾病容易找上门来的时节,寒露之后不宜再“春捂秋冻”,需要添加衣物了!
尤其是颈、腰、脚这三个部位,都是寒气最易入侵的部位,寒露时节,尽量避免外露。比如说,现在有很多年轻人为了追求时尚而在寒风中选择露脚踝,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踝关节血液循环慢,脂肪组织薄,长时间外露很可能会导致关节炎!
七点后,不进食,喝足水,防脑梗
大多数人只知道一年有二十四节气,其实一天之中的24小时,也是24节气。而晚上的七点,正好对应着寒露节气。因此,大家要做到:七点之后不进食。有研究表明:
晚上7点后进食,或就寝之前两小时内进食这,夜间血压保持高位的可能性更高!
气温下降,脑血栓的患病率会增加,这个时候要尤其注意清晨和晚间适量饮水,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的形成。
寒露饮食推荐:
山药百合粥:适用于脾虚、体弱之人,比如经常腹泻、腹胀、腹部怕凉、咽干、咳嗽、有痰等。
莲藕木耳排骨汤:莲藕有滋肺润燥的作用。木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铁,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还可以补血养气。排骨更是一种补充人体日常所需的能量物质的好食材。三者搭配在一起可以补虚养身、增强人体抵抗力。
吃螃蟹:螃蟹的营养也十分丰富,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中医认为,河蟹性寒,味咸,具有清热散结、通脉滋阴、补益肝肾、生精益髓、和胃消食、散热通络、强壮筋骨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