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师尔语文吧 关注:2贴子:46
  • 2回复贴,共1

没吓你,孩子学不好语文,以后真的考不上好大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8年的高考已经结束,这次网络也炒得火热,不是数学难题和英语,而是语文作文,让大家纷纷感叹“还好我毕业的早”。今年的高考作文有多难?

全国Ⅱ卷
二战?英美军方?飞机?弹痕?统计学?这都是什么鬼?我该怎么表达?我在哪?我要怎么办?
今年的高考作文与以往热衷于提供各种雷人的心灵鸡汤作文素材大不相同,这道题的素材取自一段真实的历史,是一道逻辑学的问题。在此之前,“逻辑常识”已从中学语文教学中消失了整整三十年,也从未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出现过。
作为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首次在作文中出现的“逻辑常识”题,素材中的这个故事,在统计学上被称作“幸存者偏差”——军方关于弹痕的统计,只包括了平安返回的战机。那些给飞机造成了无法返回的致命伤的弹痕,并没有被统计到。所以,仅仅依靠这些幸存飞机身上的弹痕数量,来判断机身何处最应该被加强,是不科学的。

图:Abraham Wald教授
所谓“幸存者偏差”,实际上是一种逻辑陷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近数十年来,我们也曾频繁掉入此种陷阱。中国当下的成功学领域、医疗保健领域、历史学领域,都可以说是“幸存者偏差”这一逻辑陷阱的重灾区。
这样的逻辑问题,别说孩子就连家长又有多少人知道,如果家长自己来写,又该如何下手论证?家长自己应付都难,更别提孩子!孩子现在还不趁早多阅读,多学习语文,将来真的考不上好大学!
自高考改革以来,语文的难度加大,试卷的字数越来越多,在高考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语文涉及的内容完全超出课内书籍,考验孩子的阅读能力和日常的文学积累。
比如北京卷

北京卷
孩子没有仔细阅读这些书籍,在写作上就非常困难,不能生动描述,更没有感染力,提笔开头都要思索半天。
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心应手的应对高考语文,就要从小打好学习语文的基础,培养阅读学习的好习惯。6-12岁是孩子学习语文,培养学习习惯的黄金期。孩子正值小学阶段,刚刚接触语文,如果没有好的教育引导,孩子很容易觉得语文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兴趣,其结果必然是学习不好,更别说主动阅读的好习惯。
在语文学习上,要以趣味的内容引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课堂中阅读和写作应相互结合,以优美的文章指导孩子写作,孩子同时掌握阅读的技巧和写作的要领。课后让孩子主动阅读书籍,带领孩子按照学习的阅读方法具体执行,让孩子感知语文的魅力,发现语文之美,自然能爱上语文,学好语文。只要打好了语文学习的基础,孩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学习不费劲,家长也省心安心。
凯思尔学霸语文即将开课,现在就可以免费报名体验!!
阅读与写作同堂学习,趣味导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课后阅读作业,校内阅读室老师指导阅读,良好的氛围让孩子阅读更自觉,更快掌握阅读学习的方法。
孩子学好语文要趁早,阅读写作要多积累。


1楼2018-10-12 15:5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