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征服者罗马吧 关注:23,898贴子:509,605
  • 10回复贴,共1

每日一诗词10.12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10-12 17:20回复
    二楼自古以来就是楼主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领土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10-12 17:21
    回复
      贺明朝
      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人前不解,巧传心事,别来依旧,辜负春昼。
      碧罗衣上蹙金绣,睹对对鸳鸯,空裛泪痕透。想韶颜非久,终是为伊,只恁偷瘦。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10-12 17:26
      回复
          这首词是写女子思念男子。
          上片“忆昔”直贯到“巧传心事”,追忆花间定情。“别来”二句是对现实即分别后的感叹:两情虽然深厚,可惜不能共处而辜负了春光。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10-12 17:26
        回复
            下片也分两层,第一层是睹罗衣上的对对鸳鸯而怀念情人,泪湿衣襟;第二层从反面表达女主人公对男子的忠贞爱情,虽青春不常,但为他憔悴,也不后悔。语言坚决,情感真挚。
            欧阳炯两首《贺明朝》都极为浓艳,上接温庭筠,下开柳屯田。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10-12 17:27
          回复
            欧阳炯(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人。据《宣和画谱》载,他事孟昶时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10-12 17:27
            回复
              科普:花间派
              花间词派产生于于晚唐五代时期的前蜀,是中国古代诗词学流派之一,其名得自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词集《花间集》。《花间集》收辑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人的词作,共计500首词。其作者大多是蜀人,词风近似,词作内容多为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因此被称为"花间词派"。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10-12 17:30
              回复
                花间词人的作品就是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和文艺风尚里产生的。陆游《花间集跋》说:"斯时天下岌岌,士大夫乃流宕至此。"是对他们的反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一针见血的批评。他们奉温庭筠为鼻祖,绝大多数作品都只能堆砌华艳的辞藻来形容妇女的服饰和体态,题材比温词更狭窄,内容也更空虚。在艺术上他们片面发展了温词雕琢字句的一面,而缺乏意境的创造。花间词人这种作风在词的发展史上形成一股浊流,一直影响到清代的常州词派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10-12 17:31
                回复
                  哥舒歌
                  唐代: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10-12 21:08
                  回复
                    哥舒歌
                    唐代: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10-12 21:08
                    回复
                      公元109年修建的图拉真水道的最高处距地面达33m。砖砌或石砌渠道一般宽0.3-1.5m,高0.6-3.0m,渠顶有盖板,以防渠水受到污染。每隔75m左右设有通风口和检查孔。此外,有些输水道还采用了铅管、陶管或石管等。当时有一套具体的分水配水方法,并要根据用水情况缴纳水费。古罗马帝国境内有许多输水道,有些至今还可找到遗迹,如法国境内的蓬迪加尔输水道和西班牙境内的塞哥维亚输水道,是两层或三层的石拱结构支撑着的水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10-15 05: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