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吧 关注:4,962贴子:54,975
  • 7回复贴,共1

黄彦延:论曹植诗歌的植物意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摘要:曹植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其诗在思想内容及艺术上独具风采,其中在意象的经营上取得极高成就。曹植诗歌中的植物意象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其前后期生活境遇与心态情感有很大变化,因此其诗歌意象也发生变异。对曹植诗中的植物意象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探析曹植思想情感和诗风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曹植 诗歌 植物 意象 感知 变异


IP属地:江苏1楼2018-11-09 20:33回复
    1引言
    曹植的人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生活相对自由,后期处于被禁锢乃至朝不保夕的状况,两个时期生活的巨大反差也通过其诗歌的意象表现出来。笔者通读了曹植诗歌并统计出曹植诗歌中出现的全部植物,试图对前后两个时期的植物意象进行文学意义上的考察,探讨其审美特点和诗人使用这些植物意象的个性特色。


    IP属地:江苏2楼2018-11-09 20:33
    回复
      3物由心发,与心徘徊———曹植后期诗歌的植物意象
      3.1曹植后期诗歌的植物意象概述
      曹植前期的生活相对富足、自由,曹丕即位之后,曹植被迫离开,处于被禁锢、封闭的状态,从兄长到流靡一气的大臣都对他充满敌意。被迫离开、漂泊无依的孤独生活给他的生命情感打开一个巨大的缺口。童庆炳在《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中提出:“穷”作为诗人的缺失性的情感体验,深刻地塑造了诗人的个性,从而造成诗人独特的感受方式、思维方式,帮助他从平凡的对象中发现新的诗意和属于他的意象。
      曹植后期诗歌的植物意象种类在前期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如蓬、草、根、茎、干、浮萍的出现。黄初阶段使用最多的依旧为树,其次是芝、桂、兰、蓬、草等。太和阶段使用最多的是灵芝、树,其次是芝、桂、蓬、根等。
      曹植前期诗歌中的植物意象都是生活中常见之景,后期已不仅停留在生活中的实物,尤其是游仙诗大量出现,勾画了诗人心中的植物图景。例如,物由心发,出现了扶桑、玉树、桂树等想象中的“树”。曾经的生活如“秋兰”“朱华”般生气勃勃,如今对现实的厌倦和美好仙界的向往只能在诗中幻想,如《仙人篇》《苦思行》中的“玉树”“绿萝”是仙界平和的景象,“玉”点明了树木的脱俗,其中又有俗世中富于生活气息的情调。这样可亲可近的植物并不是诗人的凭空胡想,而是在现实中经历痛苦后转向对心灵的追寻。同样,《游仙》中“东观扶桑曜,西临弱水流”的“扶桑”虽非生活实景,却是经过生活的痛苦,超越现实,在心中沉淀的仙界美景。他渴望像赤松子、王子乔般打破时空的界限,东观扶桑,西临弱水,代替痛苦的生活现实。
      曹植此时所作游仙诗中的植物是诗人对安适、平和、愉悦生活图景的幻化展现,越是美丽,越洋溢着内心对自由的期盼,让诗人的心灵暂时忘却忧愁、获得短暂的慰藉。
      然而,曹植在黄初阶段创作的游仙诗中的植物意象,并不全为躲避现实、追求平和。他在《升天行》其二道:“扶桑之所出,乃在朝阳溪。中心陵巷昊,布叶盖天涯。日出登东干,既夕没西枝。愿得纤阳辔,回日使东驰。”诗中扶桑神木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曹植虽身处一生最低沉的时期,但建功立业之心并未泯灭。诗中屹立朝阳溪,布叶盖天涯的扶桑,正是诗人自我形象的映射。白日西颓乃是诗人对国势衰败的担忧。诗人希望权力在手,挽救国家的危亡。因此,此首诗中“扶桑”意象寄托的是诗人强烈的人生理想和功业意识,但诗人并不敢直言,只能在游仙诗中吐露一二。
      太和阶段,曹植游仙诗中的“树”意象总体上延续了黄初阶段的特点,通过幻想摆脱现实的痛苦。如《桂之树行》叙写桂树的风姿开篇。桂树枝叶茂盛,芳香四溢,布施天涯,这是诗人与得道真人交谈时逍遥自得的自然境界。桂树不为无人赏识而不芳,正如真人所言之淡泊、无为、自然。诗人与真人的对话,实是诗人与自我的对话。真人提出超越尘世,追求自然,正是诗人自我希望不为外界的荣辱、功过、是非、成败所羁绊,从而羽化登仙,忘却尘世痛苦。
      除了游仙诗中的植物意象,生活后期的曹植无法适应封地变迁,诗中开始流露出漂泊之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意象便是“转蓬”“草”“浮萍”这类漂泊性意象的出现。《杂诗》其二中有:“转蓬离本根,飘叙随长风。”李善注引《说苑》中:“鲁哀公曰:秋蓬恶其本根,美其枝叶,秋风一起,根本拔矣。”蓬草与根相离,被喻为游子从军远方,到处漂泊。这是诗人自况之词,感叹身世飘转。同时期《朔风诗》中“风飘蓬飞”也有类似的情感。太和时期,诗人在《吁磋篇》中再度写到“转蓬”表达其漂泊无依、如同流徒的处境与心情。《浮萍篇》虽写浮萍,实以浮萍自喻,描写了女子无辜被丈夫抛弃以及希望恢复旧爱的心情。
      浮萍是无法独立生存的植物,只能寄托于清水,随风东西流。“浮萍”意象正是诗人自身,诗人离开前期的安定生活,又无法失去君王的庇佑,只能依附君王。但君王的猜忌令自己漂泊东西。全诗是曹植自己对往日骨肉至亲感情的怀念和今日君臣疏远的悲愤。
      3.2曹植后期诗歌植物意象体现的自我意识
      曹植的缺失性体验并不仅来源于生活磨难,其特殊处还在于离开群体的漂泊孤独感。曹植前期的创作多在邺下文人的群体创作氛围中展开,受到邺下文人整体风格的影响,自由宽松的群体环境使其在创作中多用积极昂扬的植物意象,造就慷慨激昂,积极乐观的诗风。曹丕称帝之后,曹植被迫离开,遭受接连的打击。诗人在群体中实现价值的愿望落空,甚至个体的生命难以自保,心灵和情感更是遭受强烈的打击。诗人被迫离开依赖的群体,转向追寻个体的个性价值,关注自身的命运变化。
      因此,离开群体的缺失性体验是决定曹植后期诗歌创作心理的重要因素。他的《释愁文》写道:“予以愁惨,行吟路边。形容枯悴,忧心如醉。”他的痛苦、忧伤、焦虑都离不开他的“寂”,从群体中脱离的孤独感是如此刻骨铭心,以至于无论看到什么图景、感知什么对象,都不能不受这一情感的影响或支配。当曹植触物之际,物就不会客观地呈现,一切必然从他的泪眼朦胧中看出,乃至物由心发、物生于情。
      其中最明显的便是植物意象由实到虚的变化。正如前文提到,后期游仙诗的大量出现,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映,勾画了诗人心中的理想图景。不论是《仙人篇》中“绿萝缘玉树”的美丽景致、《升天行》中以“扶桑”寄托对理想的徒然渴望、《桂之树行》中“桂树”超然淡泊的境界,抑或《平陵东》中采“灵芝”对长生的向往,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谱写,是历经现实折磨后从外向走向内心的回响。
      曹植前期的人生理想是“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黄初阶段被迫离开群体,兄长和大臣的猜忌让他疲于奔命,恐惧和孤独在大部分时候代替了理想。而太和阶段曹睿继位后待他略为宽松。经历过可怖的孤独与痛苦,深藏许久的人生理想再度回放。孤寂、理想、落寞、期待交织成诗人此时复杂的内心世界,植物意象的寄托更为复杂得多。诗人在《吁磋篇》中宁可化身为“中林草”,历经再多艰险也“愿与株荄连”。这是诗人身处逆境依旧不忘理想、追求价值的体现,是对人生理想的回归,曹植诗歌创作在后期向内的总体方向中又有了向外的趋势。这同样体现在《美女篇》中,用“落叶”“柔条”“兰”等植物修饰女子之美,是对自身怀有倾世之才的影射,但其最终理想是“愿得明君以事之”。
      曹植后期生活的客观条件决定了他的“孤独”,呈现出意象向内心的总体方向。从黄初阶段起,他在诗歌中就不断追寻自我内心深处的情感,植物意象也多发于心,体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而太和阶段相对宽松的环境又使其重拾对未来的希冀。此时经过痛苦沉淀的内心世界又试图回归现实理想,诗中的植物意象又开始增多了现实功业的喻义。但曹睿虽对其放宽了限制,仍然没有予以重用,这一努力又依旧被压制,也就带有更为浓厚的悲剧色彩,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有着某种典型意义,值得人们重视和研究。


      IP属地:江苏4楼2018-11-09 20:34
      回复
        4结语
        经过上述工作,笔者发现诗人在不同时期对植物的关注程度是不同的。建安时期,曹植诗歌中的植物意象带有群体性的特征,:一是植物类意象的诗歌内容的群体性。诗歌创作主要是与邺下文人集团交友往来中完成的。植物意象出现在赠答诗、弃妇诗、宴游诗中。二是曹植的植物类意象的艺术特点受到同期诗人整体风格的影响。自由、竞逞才藻的创作环境滋生其“骨气奇高,辞采华茂”的意象语言。然而后期曹植诗歌中的植物意象更为复杂,已不仅停留在生活中的实物,最突出的特点是游仙诗的大量出现,勾画了诗人心中的植物图景,并且有转蓬、浮萍等漂泊植物的出现。此外,曹植从黄初时期起就不断追寻自我内心深处的情感,植物意象也多发于心,体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


        IP属地:江苏5楼2018-11-09 20:34
        回复
          参考文献
          [1]赵幼文.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穆克宏.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张可礼.建安文学论稿[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IP属地:江苏6楼2018-11-09 20:34
          回复
            欧欧姐,我告诉你,我当初以为曹操给小植取这名字就是因为他喜欢植物轻喷......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11-09 21: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