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战役两枚纪念章
1948年11月6日,国民党军队以精锐部队7个兵团34个师猬集于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铁路沿线,兵力共约70万人。1948年11月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60万兵力联合作战,求歼刘峙、杜聿明集团于长江以北。华东、中原野战军采取“中间突破”,“攻济打援”的战法,在东自海州、西至商邱、北起临城、南抵淮河的广大淮海区域内围歼国民党军队。
淮海战役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间突破,歼灭黄百韬兵团。华东野战军以七个纵队实施中间突破,以八个纵队打援,防止徐州之敌东援黄百韬兵团。最终将黄百韬第七兵团主力合围于碾庄地区,全歼黄百韬兵团,击毙黄百韬。
第二阶段:歼灭黄维兵团,合围西逃的杜聿明集团。前委决定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围歼黄维兵团。华东野战军以八个纵队在徐州以南打援,中原野战军主力将黄维兵团合围于双堆集地区,于12月15日全歼黄维十二兵团,生俘黄维。
第三阶段:实行战场休整,全歼杜聿明集团。在战场休整期间对国民党军队展开政治攻势,被困国民党军队向我军投诚达14000多人。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发起总攻,战至十日,除李弥等少数人潜逃外,全歼杜聿明集团,生俘杜聿明,击毙邱清泉,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此次战役历时65天,人民解放军以伤亡13万人的代价,歼敌55万余人。淮海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个战役。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战役,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分别制作纪念章颁发给参加这次战役的指导员。
中原野战军制作的纪念章是异形章,上端是一个红五角星,五角星下是十一支带刺刀步枪,分五支六支交叉。中间横条幅“淮海战役胜利纪念”,底下“中原人民解放军”。红五角星是代表党的领导,十一支步枪表示当时参战是十一个纵队(后为军的单位)。背面“1948.11.5—1949.1.10”,标明淮海战役从开始到结束时间,“中原军区颁发”。
华东野战军制作的纪念章是圆形的,正面上方一颗红五星并放射光芒,两支交叉步枪占整个画面。底下“淮海战役纪念”。红五角星代表党的领导下的淮海战役,两支步枪表示两个野战军参加淮海战役。背面:“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颁发,1949年1月10日”。这里时间是淮海战役结束时间。 r>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