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族吧 关注:44贴子:177
  • 3回复贴,共1

壮语与泰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视频来自:百度贴吧


1楼2018-11-18 21:46回复
    泰语(傣语)、布依语、壮语知识小科普
    先看看中国语言学界的相关确认先看看中国语言学界的确认



    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包含布依语、壮语、傣语)



    我们可以从中国学术界对这两种语言的界定,来看看这两种语言的关系远近吧:
    1. 傣语:属于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语
    2. 布依语:属于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布依语
    3. 侬语:属于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侬语
    4. 壮语:属于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壮语
    5. 岱语:属于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岱语
    6. 泰北石话:属于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石话
    7. 临高话(中国海南省汉族临高支系的语言):属于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临高话。临高话不属于汉语方言。


    2楼2018-11-19 12:36
    收起回复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出现的“壮族”,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在苏联语言专家的帮助下,创立了壮族文字。谁曾想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经过三十多年的整合发展,这个拼凑起来的“壮族”有了一定的民族认同,开始谋求摆脱汉族的影响,四处拉拢南方诸民族及周边国家的主体民族。面对无历史、无文化的窘迫现实,壮族只能将发生在广西境内的历史事件往自己头上套,并通过一些微小的文化相似性攀附周边民族,拉起泛民族主义同盟与政府搞对立。壮族通过极小的语言相似性,极力攀附泰人,甚至声称自己是“北泰人”,重提“泛泰主义”,藉此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实际上,中国的壮族与分布在东南亚、南亚各国的泰人并无关联,两个民族人种不同、文化不同,只有在语言上有极小的相似点,而这极小的相似点则来自中国古代的汉朝,汉朝曾统治过泰人先民(哀牢人)近百年之久,壮族先民(獠人)更是汉朝的直接属民,两个民族均在汉朝时期吸收了大量汉朝官话(古汉语)。汉朝以后的一千多年间,北方游牧民族多次入主中原,导致古汉语在融合了北方各种游牧民族的语言后发生根本性改变,最终形成当今汉语,而壮族和泰族则保留了众多古汉语词汇。壮族正是利用这些古老的古汉语词汇加于放大才攀附上泰族,并通过语言的这点相似性捏造出“壮泰同源”的谬论。
        1991年1月,270名广西壮族学者宣布“广西壮学会”成立。两年后,云南500多名壮族要求当局承认“云南壮学会”。2010年在印度阿萨姆邦举行的一个国际研讨会上,壮族学者毫无廉耻地声称自己是“北泰人”,并在会上的公开将广西的壮族改为“广西的泰民族”。2011年的布洛陀(2002年才被壮族学者们“发掘考证”成壮族始祖)祭祀上,主办方的壮族声称:“敢壮山是一亿多壮泰民族寻根问祖的圣山”,刻意将壮族和泰族进行捆绑。壮族的这些行为很明显是为攀附泰族,将自己整合进泰人群体。为掩盖壮族攀附泰族的目的,壮族学者们将壮族周边的几个小民族(布依、仫佬、毛南、黎、侗、水等族)也拉进来做垫背,将这些小民族也说成是泰民族的一员。而实际上,这些小民族和壮族一样,也仅仅是在语言上保留了古汉语词汇,保留的古汉语词汇又跟泰族保留的古汉语词汇发生部分重叠而已。
        一些壮族激进分子声称所有的泰民族(这里指所谓的“百越民族”)成员应从他们所代表的国家中退出并成立一个独立联盟。在中国政治体制下工作的壮族官员则绘制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相对独立的壮族自治区,企图先寄生在中国体制内,时机成熟在谋求壮族独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5-09 19: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