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吧 关注:2,576贴子:21,562

回复:秦始皇【维基百科词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征辟韩非
参见:韩非和韩非子
韩非出身韩国公族[古 70],有口吃的毛病[古 71],与李斯都是战国著名思想家荀子的学生,李斯自觉才学不如韩非[古 72],他们都信奉“性恶论”,认为人的思想容易受到环境左右[参 27]。
自商鞅变法后使秦国强大后,秦国的统治阶级便相当重视法家思想,并用之作为治国方针[参 27]。另一方面,韩非自荀子处学成归来后,多次上书韩王,但不为所用,于是写下《五蠹》、《孤愤》、《显学》、《难言》等著作。
韩非的著作流传到秦国后,秦王政相当欣赏其所阐述的治国思想,曾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古 73],当从李斯口中得知作者为韩非后,即以战争作要胁,逼韩王命韩非出使秦国[古 74]。
公元前233年(秦王政14年),韩非出使秦国[参 28],受到秦王政的欣赏,准备加以重用,李斯与姚贾[注 24]怕秦王政重用韩非,私下诬陷韩非,说韩非是韩国宗室公子,必定不会效忠秦国,既然不能为秦王政所用,那就是一个祸患,劝秦王政把韩非禁锢在云阳[古 75][注 25],秦王政深以为然[参 29]。不过李姚两人害怕秦王政反悔,为免夜长梦多,于是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他自杀[参 29]。韩非想向秦王政自陈心迹,却又不能进见[古 76]。
后来秦王政后悔,命人赦了韩非的罪名,但为时已晚,韩非已被毒杀[古 77]。
在众多韩非著作中,秦王政则比较欣赏韩非在《孤愤》、《五蠹》的理论阐述,例如韩非在《孤愤》中称有才有谋的人,一定有远见并且能明察秋毫,不能明察,就不能照亮私暗处的奸邪;能执法之人,一定性格坚毅并且为人刚劲正直,不刚劲正直,就不能矫正奸邪[古 78]。另一方面,韩非亦在《五蠹》论述,指作为明君,应不用有关学术的文献典籍(指诗经、书经),而该以法令为教本;禁绝先王的言论,而以吏为师;不提倡游侠刺客的凶悍,而只以杀敌立功为勇敢。这样,国内民众的一切言论都必须遵循法令,—切行动都必须归于为国立功,一切勇力都必须用到从军打仗上,才能奠定称王天下的资本[古 79]
韩非亦毫不客气称学者(儒生)、言议者(纵横家)、带剑者(墨家侠者与侠客)、患御者(怕被征调作战的人)、工商买卖者等,为扰乱君王法治的五种人(五蠹),指这些人无益于耕战,就像蛀虫那样有害于社会[古 80]。这些论调也间接影响秦王政日后作出“焚书”、“坑儒”的决定[参 29]。


16楼2018-12-11 04:19
回复
    歼灭六国
    主条目:秦灭六国之战
    自郑国渠建成后,关中变成了肥沃之地。至此,秦国的三大粮仓——巴蜀、汉中、关中就此全部建成,秦王政因而发动了历时十年的统一六国战争。
    总方针
    李斯早在担任吕不韦门客的时候,很快就得到面见秦王政的机会,他不动声色地向秦王政献上消灭六国之策,指现时正是吞并六国最好的时候,这个时机如果不抓住的话,一旦六国中兴,订立合纵的盟约对抗秦国的时候,秦国要席卷中原,吞并六国就要付上相当沉重的代价[古 81]。另一方面,魏国大梁人尉缭亦指六国与秦国相比,六国诸侯就像郡县的首脑,但六国合纵对付秦国却是一桩大麻烦,为免重蹈智伯、夫差、齐湣王因敌手联合攻击而亡的覆辙,希望秦王政不要吝惜财物,给各国权贵大臣送礼,利用受贿的大臣,打乱六国诸侯的合纵计划,这样虽然损失些许财物,但却可以消灭所有诸侯[古 82]。
    秦王政深以为然,听从了尉缭的计谋,为了显示恩宠,秦王政还让尉缭享受同自己一样的衣服饮食,每次见到他,总是表现得很谦卑[古 83],并任命李斯为长史,负责暗中派遣谋士带着金银珍宝去各国游说。对各国能收买的六国权贵大臣,就多送礼物加以收买;不能收买的,就把他们杀掉;成功离间六国君臣关系后,秦王政随即派良将随后攻打。由于秦军战胜所付出的代价甚少,故秦王政任命李斯为客卿[古 84]。
    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附表:六国灭亡顺序
    年份----秦王政纪元----被灭国家
    公元前230年—前229年----秦王政17年—18年----韩国
    公元前229年—前228年----秦王政18年—19年----赵国
    公元前226年—前225年----秦王政21年—22年----魏国
    公元前224年—前223年----秦王政23年—24年----楚国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25年----燕国、代政权[注 26]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26年----齐国


    17楼2018-12-11 04:37
    回复
      灭韩赵两国
      参见:秦灭韩之战和秦灭赵之战
      尽管李牧在肥之战挫败了秦军的兵锋,但赵国只能仅仅自保,消除了赵国援韩的可能,秦国可算是达到了目的。
      赵国国力被大幅削弱后,韩王安被逼在公元前233年(秦王政14年)向秦国称臣[古 92]。公元前232年(秦王政15年),秦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军至邺城,一军至太原,取狼孟[古 93],但其后在番吾再被李牧击败,史称“番吾之战”[古 94]。
      秦国虽然进攻赵国失败,但并不能挽回韩国危如累卵的形势。秦王政16年,韩国被迫割让南阳一带土地给秦国。当年九月,秦王政派内史腾去接受韩国所献之地,由他代理南阳守之位,并开始命令所有秦国国内男子登记年龄,以便征发兵卒、徭役[古 95],为大规模的灭国战争作好准备。
      公元前230年(秦王政17年),秦王政借着赵国发生大地震与饥荒,无力援助韩国的大好机会[古 96],命内史腾攻打韩国,并擒获韩王安,韩国灭亡,将其国之地设置颍川郡[古 97],建郡治于阳翟(今河南禹州)[注 28][参 29],但秦王政下令将“天下不轨之民”迁于南阳的举措[古 98],却造成韩国故地局势不稳,秦国一度陷入新郑骚乱及李信之败的窘境。
      秦王政自然不会因为灭韩而满足,赵国同时发生大地震与饥荒[古 96][参 31][参 32],可说是消灭赵国的大好机会,于是大举出兵,命王翦、杨端和为将,兵分两路,南北合击赵都邯郸[古 99]。赵国派李牧、司马尚率兵抵御,两军相持[古 100]。
      吸取了番吾之战失败的教训,秦国遂派间谍贿赂赵国权臣郭开[注 29],要郭开离间李牧和赵王。郭开其后向赵王迁进言,指李牧、司马尚欲谋反。赵王迁乃使赵葱及齐国出身的将领颜聚,取代李牧为将。李牧拒不受命,更使赵王迁倍加相信李牧试图谋反,因此使人暗中拘捕李牧并将他处决,并免除司马尚的将军之位[古 101][古 102]。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国王翦军破赵军,杀赵葱,俘颜聚,占邯郸,赵王迁被俘虏,赵国灭亡[古 103][参 29]。赵公子嘉在邯郸被攻占后,率领他的宗族几百人到代地(今河北蔚县东北)收拾残部,并自立为代王,向东与燕国的军队会合[古 104]。至于秦军则暂停军事行动,驻扎在中山,做好攻打燕国的准备[古 105]。
      王翦攻占邯郸后,秦王政亲自到邯郸,找到当初与他在赵国时,与母亲有仇的人,把他们全部活埋,其后经太原、上郡返回都城咸阳[古 106][参 29]。


      19楼2018-12-11 22:32
      回复
        新郑骚乱
        韩国遗民并未因为韩国沦亡而变得安于现状,反而该地正酝酿着反秦的余波。
        虽然韩王安自被虏后,秦王政并没有将他流放至蛮荒之地,目的是显示宽容态度,以此怀柔韩国遗民,对其他国家的君王示以姿态,有利于秦国各个击破[参 33],但自从荆轲刺秦事件后,秦王政对山东六国的态度大变,韩王安也被牵连,在秦王政二十年被迫离开韩国本土,以割断他和韩国遗民之间的联系[参 34]。同时由于韩国并没有对秦国作殊死的抵抗,秦王政只是将韩王安迁徙至附近的郢陈(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参 33][参 34],留下了温和的余地。
        然而事情的发展与秦王政的预料相反,就在韩王安被迁徙的次年(秦王政二十一年),韩国遗民愤于国破王迁,在新郑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秦骚乱[古 107][参 34]。虽然这次骚乱被镇压,但韩王安却因新郑骚乱受牵连而亡[古 108][参 33][参 34]。


        20楼2018-12-12 01:10
        回复
          灭魏国
          参见:秦灭魏之战
          早在秦王政16年韩国献南阳地的时候,迫于秦国强大的军力,魏国亦主动向秦国献地求和,秦国在该地设置丽邑[古 109]。此时秦王政正调集主力全力攻赵,不想分散兵力攻魏,就接受了献地,使魏国苟延残喘。
          公元前226年(秦王政21年),秦王政借口楚王背弃献出青阳(今湖南长沙)以西土地的承诺,并袭击秦国南郡为理由[古 110],派王贲率大军出函谷关[注 30],攻占了楚国北部的十几座城[古 111]。在保障了攻魏秦军侧翼安全后,王贲旋即回军北上突袭并围困住魏国国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大梁居于睢水、颍水、鸿沟的交汇之地,护城河十分辽阔,五座城门皆备吊桥,地形易守难攻。魏军依托大梁的城防工事死守,秦军强攻毫无奏效,王贲竟引黄河、鸿沟(汴渠)水灌入城内[古 112]。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22年),大梁城被水浸近三个月,城墙崩坏,魏王假投降,魏国灭亡[古 113][参 29]。秦王政在魏国地区设立砀郡,又建置泗水郡。


          21楼2018-12-12 01:20
          回复
            昌平君叛秦
            参见:秦灭楚之战和昌平君
            楚国是南方大国,疆域辽阔,山林茂密,物产丰富,号称拥有甲士百万。不过楚国的内政一直不振,总是贵族争权夺利,这种状况到战国末期尤为严重。尽管如此,三晋灭亡后,仅存的楚燕齐三国当中,以楚国最为强大。楚国亦随之成为继赵国后,统一战争中最大的绊脚石。
            秦灭楚国的战争,史记记载得十分简略,予人的印象是秋风扫落叶一般,但从《云梦秦简》(亦称睡虎地秦简)的《编年记》的记载来看,情况不完全是这样,至少秦灭楚之战是相当艰难的,而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昌平君。
            昌平君是楚考烈王熊元的庶子[注 31][参 35],名启[注 32][参 36],其父熊元返楚即位为楚王后,他与其生母滞留在秦国[参 36]。由于他与华阳夫人同属楚国王族,故此成为楚系外戚的主力,活跃于秦国政坛,更与秦王政联手平定嫪毐之乱[古 44][参 36]。吕不韦去相后,昌平君继任为丞相[注 33][参 36]。
            当秦王政决定消灭楚国后,随即召开廷议,参与者为秦国主要大臣,包括昌平君、李信及王翦,就攻楚方略提供意见[注 34](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不过对于灭楚所需兵力,李信与王翦却产生分歧。李信认为需二十万人灭楚,但王翦却称灭楚需要六十万人[古 114]。秦王政倾向采用李信的方略,这是因为王贲灭魏国前,曾试探式攻击楚国,轻易地取得楚国十余城[古 111],让秦王政得出灭楚不难的结论。王翦的话不被采用,就推托称病,回到频阳家乡养老[古 115]。另一方面,昌平君因对攻楚颇有微辞[注 35],故在秦王政21年被贬至郢陈[古 107]。
            郢陈原属陈国国都,被楚国所灭后称为陈县[参 33]。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29年),秦国名将白起攻陷楚国国都郢(今湖北省荆州市),在该地设置南郡。楚顷襄王被迫迁都于陈县[古 116],故此亦称为郢陈[参 36]。由于郢陈以西与韩国国境相连,故此郢陈一旦发生纠葛,往往牵动秦韩楚三国[参 33]。
            郢陈一地虽然最终被秦国所占,但其楚人势力并没有被消灭,反而一直成为楚人反秦的温床,从秦灭楚之战至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楚人反秦的重要事件几乎都与郢陈之地有关[参 33]。因此秦王政将昌平君贬至郢陈,是有深刻的政治用意。由于昌平君长年仕秦,并协助平定嫪毐之乱,加上他没有跟故国楚国联系,因而得到秦王政的信任[参 33]。昌平君徙至郢陈的表面理由是负责监管韩王安[古 108],但实际上,秦王政却希望利用昌平君楚国公子的身份,安抚郢陈地区的楚人[参 34],为灭楚作准备。


            22楼2018-12-12 01:30
            回复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22年),秦王政遣李信、蒙武[注 36]等将兵二十万讨伐楚国,朝东南方向深入楚国腹地,攻击平舆(今河南汝南县东南)和寝(今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大胜楚军,兵锋指向楚国首都寿春[古 117](今安徽寿县),但是昌平君却在这个时候据郢陈叛秦归楚,截断了南征秦军的后路,郢陈楚人纷纷响应,而颍川郡的韩国遗民亦闻风而叛,秦军形势危急[参 33]。
              李信的征楚大军随即引兵向西攻占鄢郢(即郢陈),然后接到颍川郡父城[注 37](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告急的消息[古 118],于是李信、蒙武相约会师父城,以平韩人之叛。昌平君叛军虽未能守住郢陈,但实力未损,他们紧紧追击秦军,连着三天三夜不休息,结果在父城附近与韩人叛军大败李信部队,攻入两个军营,杀死七个都尉,秦军大败而逃[古 119][参 33]。
              李信之败,主要是因为王贲灭魏前,对楚国进行的军事行动过于容易,让他产生误判,以为郢陈地区及附近郡县的反秦力量已被消灭,没有考虑到郢陈地区的楚人仍有相当可观的反抗力量,虽然寿春楚王负刍的楚军力量薄弱,容易攻取,但长年事秦的昌平君在关键时刻叛秦,却给予李信军致命一击,终至一败涂地[参 33]。


              23楼2018-12-12 22:36
              回复
                王翦灭楚
                楚国收复楚国故都郢陈为中心的失地,更趁势西进深入至原韩国境内[古 120][参 33],再加上李信惨败的消息,都令秦王政感到惊恐,更感大失面子,因为启用李信及贬斥昌平君出京都是由他作决定[参 34]。他不得不亲自前往频阳,登门造访被贬斥出京、还乡养老的王翦[古 121],强行征召王翦攻楚。王翦本来以自己年老多病拒绝攻楚,但见秦王政面色不豫,担心自己重蹈武安君白起的覆辙[注 38],不得已答应秦王政的请求,并称攻楚需六十万人,他要求全权指挥六十万兵力,秦王政一一答应,并亲自到到灞上为王翦的大军送行[古 122]。为了消除秦王政的疑心,王翦称自己征战多年仍未得以封侯,故希望秦王政赐予数量众多的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为子孙挣下一份家业[古 40],大军出征期间,又不厌其烦地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古 123]。
                公元前224年(秦王政23年),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沿着之前李信攻楚的行军路线,直扑郢陈[古 124],苦战久攻不下。秦王政23年4月,与昌平君一样同为楚国公子而仕于秦的昌文君战死[古 125]。同年另一路秦军南至平舆,攻陷寿春,俘楚王负刍。
                秦王政24年约3月,王翦军攻破郢陈[注 39][参 37][参 38],秦王政亲自出巡郢陈,以镇慑反秦势力[古 126],而昌平君在收到楚王负刍被俘的消息后,撤出郢陈,被楚军大将项燕拥立为楚王[古 127],在淮南地区继续进行反秦事业。王翦和蒙武统领秦军消灭楚军余孽,昌平君战死,项燕在淮北的蕲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蕲县镇)兵败自杀[古 128][古 129][参 34]。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25年),王翦大军平定了长江以南一带,降服了越族的首领,设置了会稽郡,楚国彻底灭亡。该年五月,秦国为庆祝灭掉楚国而下令特许天下聚饮[古 130]。


                24楼2018-12-12 22:46
                回复
                  荆轲刺秦与灭燕
                  参见:荆轲刺秦和秦灭燕之战
                  燕太子丹为燕王喜之子,过去曾在赵国作质子,由于秦王政幼时在赵国生活,故与太子丹相当要好。其后秦王政被立为秦王,太子丹又到秦国作质子,但秦王政苛待太子丹,太子丹心生怨恨,最终逃归燕国[古 131][参 29][参 26]。
                  太子丹逃返燕国后,打算报复秦王政对他的无礼,但燕国弱小,力不能及[古 132]。他的太傅鞠武指秦国国土辽阔,敢战之士众多,且有山川之固,劝诫太子丹不要因为自己被秦王政欺侮的怨恨,而去触动秦王政的逆鳞[古 133]。
                  正在此时,秦将樊於期(即桓??[注 40])得罪了秦王政,逃到燕国,被太子丹收留[古 134]。不过鞠武十分反对太子丹收留樊於期,他指秦王政肯定会借此事大造文章,迁怒于燕国,为了避免给秦王政借词攻燕,应该让樊於期流亡匈奴,他提倡六国合纵,与北面的匈奴和好,才有对付秦国的可能[古 135]。不过太子丹认为这个策略所需的时间太长,而且樊於期已走投无路,让他投奔匈奴即是让他送死,自己总不能够因为害怕秦国,而摒弃樊於期的投奔[古 136],因此不接纳鞠武的建议。
                  鞠武认为太子丹过于短视,为了结交樊於期而不顾国家大祸,心灰意冷下向太子丹推荐田光[古 137],而田光亦接受了鞠武的游说,亲自面见太子丹[古 138],再向太子丹推荐卫国人荆轲[注 41][古 139],最后田光自戕以激励荆轲为太子丹卖命[古 140]。


                  25楼2018-12-12 23:13
                  回复
                    知道田光自戕的太子丹表现得相当悲痛[古 141],当时秦军已经消灭赵国,驻兵中山,兵锋直指燕国,燕国君臣唯恐大祸临头,因而与逃至代地的赵公子嘉结盟,共同防御秦国。太子丹认为魏楚齐燕四国合纵已经没有太大意义,打算派勇士前往秦国,像曹沫劫持齐桓公般,逼秦王政归还侵占各国的土地,若不答应则将秦王政杀死,使秦国国内陷入混乱[古 142]。荆轲正是执行这件事的最佳人选,因此太子丹尊奉荆轲为上卿[古 143]。
                    荆轲帮助太子丹完善刺杀秦王政的计划,知道秦王政悬赏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来购买樊於期的脑袋[古 144],就劝樊於期自杀[古 145]。公元前227年(秦王政20年),燕国以荆轲为正使,秦舞阳为副使[古 146],带同樊於期的脑袋和燕国督亢的地图,出使秦国献给秦王政[古 147]。
                    荆轲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厚赠秦王政宠幸的臣子中庶子蒙嘉[古 148]。蒙嘉在秦王政面前说尽好话[古 149],令秦王政大为高兴,安排了外交上极为隆重的九宾仪式,亲自在咸阳宫接见荆轲与秦舞阳两人[古 150][参 29]。荆轲捧着樊于期的首级,秦舞阳捧着地图匣子,按照正、副使的次序前进[古 151]。走到殿前台阶下的秦舞阳脸色突变,害怕得发抖,大臣们都感到奇怪[古 152]。荆轲以“秦舞阳为蛮夷,因未见过天子威严而心生恐惧”作解释[古 153]。秦王政令荆轲递上秦舞阳的地图,荆轲展开地图尽头,一把淬毒的匕首[注 42]露出来[古 154]。
                    荆轲左手抓住秦王政袖子,右手用匕首刺向秦王政[古 155]。秦王政大惊,站了起来,挣断衣袖想要拔剑,却因为剑身太长,拔不出来[古 156]。荆轲追赶秦王政,秦王政绕柱奔跑[古 157]。由于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大臣们吓得發呆,大家都失去常态。而秦国的法律规定,殿上侍从大臣不允许携带任何兵器;武士都在殿下,没有诏谕不能上殿[古 158]。这时侍医夏无且把一个药囊向荆轲扔去,荆轲伸手挡了一下[古 159]。秦王政趁这时把剑转到背后拔出,回头砍断荆轲的左腿。荆轲倒地,将匕首扔向秦王政,惜撞在铜柱。秦王政向荆轲连砍八剑,武士冲上殿来,杀掉荆轲[古 160]。事后秦王政评论功过,赏赐群臣及处置罪官都各有差别,其中以夏无且拦截荆轲有功,赏赐黄金二百镒[古 161]。


                    26楼2018-12-15 16:48
                    回复
                      秦王政大发雷霆,于公元前227年(秦王政20年)命令王翦、辛胜的军队跨过易水,大败燕、代两军于易水之西[古 162]。其后一年,秦军攻陷燕国都城蓟。燕王喜、太子丹、代王嘉等人率领全部精锐部队向东退守辽东,王翦以称病为由归秦[古 163][古 164]。秦将李信紧紧追击燕王与太子丹[古 165],太子丹隐藏在衍水河中[古 166],代王嘉则建议燕王喜杀掉太子丹,以求秦王政的宽恕[古 167]。燕王喜接纳代王嘉的建议,派使者杀了太子丹,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政[古 168]。当时秦军主力几乎调往南线进攻楚国,燕王喜、代王嘉两人得以在辽东苟延残喘。
                      不过秦王政并未因而罢手,五年后(秦王政廿五年),王贲奉秦王政之命,扫除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俘虏了燕王喜及代王嘉[古 169][古 170][古 171],燕国彻底灭亡[参 29][参 26]。


                      27楼2018-12-15 16:56
                      回复
                        灭齐国
                        参见:秦灭齐之战
                        公元前264年,齐王田建即位,在位达44年,即位初期由母亲君王后辅佐。
                        齐国因处在东部海滨,秦国频频进攻三晋及楚国,这四国面对秦国的进攻只有分别谋求自救,因此齐王建在位时期,齐国境内并没有遭受太大战祸[古 172],但这种和平却是建基于其余四国的牺牲,因为有这四国为田齐阻挡强秦,田齐才可以享有和平。另一方面,君王后生前对秦国处处忍让,对四国不施以援手,甚至赵国在长平之战战败后,也没有劝诫齐王建及时援助赵国,结果随后秦军轻易地包围邯郸,赵国国力大削,为六国灭亡种下远因。
                        君王后逝世后,秦国重金收买了齐国丞相,出身自君王后家族的后胜,使齐国即不合纵抗秦,也不加强战备,齐王建甚至在公元前237年(秦王政十年)亲自到秦国朝拜,秦王政在咸阳设酒宴款待[古 173]。
                        秦国灭五国后,齐王建才顿感秦国的威胁,慌忙将军队集结到西部边境[古 174],并断绝和秦国的来往,但为时已晚。公元前221年(秦王政26年),秦王政以齐国拒绝秦使者访齐为由[古 175],命王贲在灭燕之后率军南下攻齐[古 176],而蒙恬由于出身将门,刚担任秦国的将军,亦有参与灭齐战事,作战胜利后被授予内史[古 177]。
                        秦军避开了齐军西部主力,由燕国南部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没有抵抗,大军直抵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北),齐军措手不及。齐王建听从后胜的建议,不战而降[古 178][参 29],后被迁到共城[古 179]。秦军攻入临淄后,百姓居然没人敢反抗[古 180]。不过事后齐国百姓反而埋怨齐王建不早与诸侯合纵攻秦,仅对秦国言听计从,以致亡国,讽刺道:“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古 181]
                        齐国的灭亡也标志着战国时代的落幕,结束500多年来诸侯长期割据纷争的局面,最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君主统治国家——秦帝国。这一年秦王秦王政为三十九岁[参 29]。


                        28楼2018-12-15 17:28
                        回复
                          卫君角解国
                          公元前242年(秦王政五年),秦军并吞魏地二十城,在该地设置东郡,第二年(秦王政6年),韩、魏、赵、卫、楚五国组成联军进攻秦国,攻占了寿陵邑。秦国派出军队,五国停止了进军。秦国继而攻下卫国,卫君角惟有率领他的宗族迁居到野王,而魏国的河内郡因山势险阻而得以保全,但朝歌却被秦国攻占,至于卫国原本的首都濮阳则合并至秦国的东郡[古 182][古 61][古 183]。
                          秦灭六国后,卫国仍然被秦王政保留。直至秦二世元年,才下令将其解国,废卫君角为庶人[古 184],卫国从而成为最后一个被秦国所灭的关东国家。因此有学者认为,这可能连系着秦始皇皇后身份的历史之谜,也就是说,秦王政的皇后(或王后)有可能出自姬姓卫国公族[参 39],而公子扶苏有可能为卫国来的皇后(或王后)姬氏所生[参 39](有另一说指扶苏生母为楚国公主[参 40]),这也解释了秦二世胡亥即位后立即废掉卫君角的原因,即秦二世矫诏杀死其兄扶苏后,剪除东方起义军利用扶苏和其外戚卫国的影响上的威胁[参 39]。


                          29楼2018-12-15 17:47
                          回复
                            分析
                            历代不少文人都曾经探讨过六国被秦国所灭的原因,其中以位列唐宋八大家的三苏父子(苏洵、苏轼、苏辙)的六国论较为著名。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弊在赂秦”[古 185]。苏轼则认为秦国因养士而轻易地灭六国,而统一后又因视养士无用而速亡[古 186],大概是出于宋朝士子张元、吴昊两人因累试不第而叛宋投夏的感慨。至于苏辙则以地理战略的角度着手,指山东六国必需保有韩魏两国作屏障,韩魏两国位处中原,当两国不保,其余四国只能被秦国各个击破[古 187]。
                            事实上,六国之亡是主要受到内因外因等多个因素影响,三苏的论点合起来,才比较接近秦能统一六国的真相,但仍然有不足之处。孔子曾说过“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古 188],秦人能做到足食、足兵、国人信服这三点,只要上台的不是昏君,自然能兼并六国。例如秦人有关中沃野之利[古 189],又有巴蜀的盐铁之利[古 190],不惧山东六国的盐铁封锁,北有郑国渠,南有都江堰,已做到“足食”一点;军功授爵,首级易功,士卒敢战,已做到“足兵”一点,而商鞅徙木示信,则做到“国人信服”一点,因此才对山东六国造成压倒性优势。
                            除此之外,秦国武器制造的流程与制度十分严谨,每一件兵器从生产工人、仓库保管、工场的责任人,一直到中央政府的总监制者,都要实名在产品上记录。这种制度称为“勒名工官”,既是产品质量监管制度,也是产品流通监管制度,可以从头到尾追踪每一件武器产品的行踪,因此秦国兵器精良无比[参 34],1982年发现的秦代铜戈“十七年丞相启状戈”正是具体例子(现收藏在天津市博物馆)。
                            此外,秦国地理位置优越,其西南北三个方向都没有强大,或者是势均力敌的敌人,故可专心一致向东方扩张。即使征东失败,有崤山、函谷关之固,亦可足以自守,休养生息,坐待山东六国互相攻伐。相比起三晋的地狭人众来说,秦国可说是地广人稀,故此秦国经常招徕三晋百姓到秦国种地,并赐田宅,免兵役,专事耕织,这样秦国本土百姓就可完全投入兵役,轮番作战[古 191][参 41]。
                            史书记载当时秦国百姓勇悍,却甚为单纯[古 192][参 41],以兵戎来说则秦最强悍,三晋次之,齐人最怯[参 42]。秦国为免民风变得柔弱,故采取措施以尽量减少秦国百姓与关东百姓的接触。如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遣张仪取魏国陕县后,即将当地人遣回魏国[古 193]。秦国即使招徕三晋百姓开垦,也只把他们安置在新辟地方,不与秦国百姓接触[参 41]。保持强悍民风,亦是秦国消灭六国的主要因素。
                            史家杜正胜在其著作指出,战国时代各国都透过税制及户籍制度对百姓直接支配,称为“编户齐民”(编入户籍的农民),承担国家赋税,作为国家的主要经济支柱。不过到了战国后期,六国农民朝不保夕,经济破产,无法支持战争的开支及征召,六国的赋税基础受到破坏,因而败亡[参 43][参 41]。
                            六国合纵本是秦王政在统一战争最大的绊脚石,但六国本身各怀鬼胎,且山东六国之间亦时常发生战事,例如赵燕两国已经因连年战争,而成为生死大敌,在公元前242年(秦王政五年),燕王喜因赵国长期遭受秦国攻击,主将廉颇又出奔魏国,燕王喜不但没有打算援赵抗秦,反而有意趁火打劫进攻赵国。出征前燕王喜曾询问剧辛关于庞煖的情况,剧辛说庞煖容易对付。燕王喜于是以剧辛为将攻打赵国,赵国派庞煖迎战。最终赵军大胜,俘虏燕国两万人,剧辛被擒杀[古 194]。从上述例子可见六国合纵关系十分脆弱,终被秦国逐一轻易击破。


                            30楼2018-12-18 14:50
                            回复
                              政治措施
                              秦王政用武力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措施,在政治、经济及文化方面,均对后世造成巨大的影响。
                              西周初年,只有周天子才可称为“王”,但自平王东迁后,周室衰落,楚吴越三国分别僭越称王,而到了战国时代,周天子权威更形低落,其间发生“五国相王事件”,各诸侯不但各自称王,还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的王位,一时间“王”的称号亦大幅贬值,因此“皇、帝”之名开始形成。当时各国诸侯为了合理化自己的政权及统一的依据,纷纷从上古史中找出根源,甚至为自己王族编造古代帝王谱系。如战国后期齐湣王及秦昭襄王互称东西两帝[参 41]。
                              秦王政统一六国后,下令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服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于是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及廷尉李斯等人商议说,五帝的土地虽然广阔,外面还划分有侯服、夷服等地区,诸侯是否觐见不由天子控制,不少诸侯更加是听宣不听调,秦王政的功业已经超越三皇五帝,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等称谓,以泰皇[注 43]最尊贵,因此向秦王政献上“泰皇”的尊号。颁布律令的称为“制书”,诏告天下事件的称为“诏书”[注 44],印章称“玺”[注 45],所说的话称“谕”,群臣称其为“陛下”。天子不再自称为“寡人”[注 46],改称为“朕”[注 47][古 195]。
                              秦王政接受王绾等人的大多数建议,但对于群臣向自己献上的尊号“泰皇”,则将其泰字去掉,采用上古“帝”一字,称为“皇帝”,并追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废除谥法[注 1][古 196]。自称“始皇帝”,后代则称二世、三世直到万世[古 5]。百姓则称为“黔首”[古 197][参 7]。
                              另一方面,秦王政又命李斯将和氏璧(一说是蓝田玉)磨成玉玺,亦即是后世相传的“传国玉玺”[注 48],玉玺大小为四寸方形,由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璧精研细磨[参 44],玉玺上方雕著五条龙,上写八个虫鸟篆字,根据记载和现存拓片有“昊天之命、皇帝寿昌[参 45]”、“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见《三国志·吴书》)”、“受命于天,既寿且康(见《应氏汉官》、《皇甫世纪》)”以及“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史家裴松之说法)”四种说法。


                              31楼2018-12-18 15: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