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吧 关注:573贴子:2,289
  • 3回复贴,共1

著名历史学家顾炎武认定曾子故里在平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著名历史学家顾炎武在《曾子南武城人》、《考武城》两篇文章认定曾子故里在平邑,指出嘉祥说全无所本。
曾子南武城人
[清]顾炎武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参南武城人,澹台灭明武城人。同一武城,而曾子独加“南”字。南武城故城在今费县西南八十里石门山下。《正义》曰:“《地理志》,定襄有武城,清河有武城,故此云南武城。”《春秋》:“襄公十九年,城武城。”杜氏注云(“杜”字原作“左”,显误,故改之。):“泰山南武城县。”然《汉书》泰山郡无南武城,而有南成县,属东海郡。《后汉书》作南城,属泰山郡,至晋始为南武城,此后人之所以疑也。宋程大昌《澹台祠友教堂记》曰:“武城有四:左冯翊、泰山、清河、定襄,皆以名县。”而清河特曰东武城者 (《史记·平原君传》:封于东武城。),以其与定襄皆隶赵,且定襄在西故也。若子游之所宰,其实鲁邑,而东武城者,鲁之北也,故汉儒又加“南”以别之。史迁之传曾参曰“南武城人”者,创加也。子羽传次曾子,省文但曰“武城”。而《水经注》引京相 曰:“今泰山南武城县有澹台子羽冢,县人也。”可以见武城之即为南武城也。《孟子》言:“曾子居武城,有越寇。或曰:‘寇至,盍去诸? ’曰:‘无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薪木。’……《新序》则云:“鲁人攻 (即费字。),曾子辞于 君曰:‘请出,寇罢而后复来,毋使狗豕入吾舍。’”(仁山金氏言《曾子书》有此事,作“鲁人攻费”。)《战国策》,甘茂亦言“曾子处费”。则曾子所居之武城,费邑也。哀公八年《传》:“吴伐我,子 率,故道险,从武城。”又曰:“吴师克东阳而进,舍于五梧。”《后汉志》云:“南城有东阳城。”引此为证(今费县西南七十里关阳镇),又可以见南城之即为武城也。南城之名见于《史记》:“齐威王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汉书》但作“南成”。孝武封城阳共王子贞为南城侯。而后汉王符《潜夫论》云:“  之山,南城之冢。”章怀太子注:“南城,曾子父所葬,在今沂州费县西南。”此又南成之即南城而在费之证也(《晋书》,南武城县属泰山郡,费县属琅琊郡)。成化中,或言嘉祥之南武山有曾子墓,有渔者陷入其穴,得石碣而封志之(疑周世未有石碣,科斗古文亦非今人所识)。嘉靖十二年,吏部侍郎顾鼎臣奏求曾氏后,得裔孙质粹于吉安之永丰,迁居嘉祥。十八年授翰林院五经博士,世袭。夫曹县之冉 ,为秦相穰侯魏冉之冢(《史记》“穰侯卒于陶,因葬焉。”《水经注》“济水又东,径秦相魏冉冢南。”) 而近人之撰志者以为仲弓,如此之类,盖难以尽信也。(《日知录》卷三十一)
考武城
[清]顾炎武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参,南武城人。”“澹台灭明,武城人。”后人遂疑鲁有两武城,而谓子羽为今费县之武城,曾子则别一武城,在今之嘉祥县。 其说全无所本。今考武城之见于《春秋》者,“襄公十九年,城武城”。注云: “泰山南武城县。”昭公二十三年,“邾人城翼,还,将自离姑。公孙 曰:‘鲁将御我。’欲自武城还,循山而南。徐 、丘弱、茅地曰:‘道下遇雨,将不出,是不归也。’遂自离姑。武城人塞其前,断其后之木而弗殊。邾师过之,乃推而蹶之,遂取邾师,获 、弱、地。”哀公八年,“吴伐我,子泄率,故道险,从武城。初,武城人或有因于吴境田焉,拘 人之沤菅者,曰:‘何故使吾水滋?’及吴师至,拘者道之,以伐武城,克之。王犯尝为之宰,澹台子羽之父好焉,国人惧。吴师克东阳而进,舍于五梧。”十一年,“齐伐我,及清……冉有以武城人三百为己卒徒。”《孟子》亦云:“曾子居武城,有越寇。”夫与邾、 为邻而当吴越之路,邑山险而人勇悍,此今费县之武城也。且澹台子羽之武城即南武城,安得又有一武城更在其南而为曾子之所居乎?《史记正义》曰:“《地理志》:‘定襄有武城,清河有武城,故此云南武城。’”此说近是。又如《平原君传》云“封于东武城”,亦其例也。《齐乘》:“古武城,费西滕东两县之间,子游弦歌旧邑。”历考古书,鲁无两武城,故知其即一地矣。
《史记》两弟子皆武城人,独于“曾子”加一“南”字,而《汉书》泰山郡无南武城,止有南成县,属东海郡。《后汉书》作南城,属泰山郡。至晋,始为南武城。以此,生后人之疑。 然《后汉志》云:“南城有东阳城。”引《左传·哀公八年》“吴师克东阳”,是为今费之武城甚明。或曰: “嘉祥之南武山有曾子墓,成化中有渔者陷入其穴,得石碣而封志之。”夫曹县之冉 为秦相穰侯魏冉之冢而今人以为仲弓,如此之类,盖难以尽信也。又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威王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此即泰山之南城也 。(《山东考古录》)
国家、省、市均认定曾子故里在平邑

2013年5月国务院认定平邑南武城故城遗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认定平邑南武城是曾子和澹台灭明的故里。文物编号7-0250-1-250,国务院发布(2013)13号。另外国家级的权威词典《辞海》《辞源》均注释曾子为平邑人。
平邑南武城是曾参和澹台灭明的故里。城遗址西北、南两面有苍山、南城山、开明山为屏障,东、北两面有用黄土夯筑的城墙,构成半圆形城郭。遗址东边有曾点墓和澹台灭明墓。《史记》、《左传》、《论语》等都有对南武城和在南武城发生的历史事件及与此有关的历史人物的记述。
1997年山东省政府指定平邑县人民政府承编《曾子志》,为什么没有指定嘉祥编写,这本身说明山东省政府认定曾子是平邑人。另外山东省政府主办的网站:山东省情网,查询曾子的注释就是山东平邑人。
济宁市政府主管,济宁市史志办主办的网站:济宁市情网,在济宁名人栏目中中已经删除了曾子。
这样,国家、省、市均认定曾子是平邑人,现在只有嘉祥人坚持说曾子是嘉祥人,并且个别嘉祥网友修改百度百科和搜狗百科的曾子词条,把曾子故里标注为山东嘉祥县,误导了世人。

平邑曾子山风光

曾子山风光


1楼2018-12-17 11:16回复
    国人喜欢研究历史,洋人喜欢研究未来,都怪袁隆平。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2-27 08:02
    回复
      由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探析曾子故里
      曾子故里辨析,平邑说多引用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引经据典,应该引用。平邑说杜预注解南武城就是平邑武城,很武断。确实,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有很多武城,仅《左传》就记载了楚国武城,晋国武城,更不要提战国时期赵国两个武城、还有后来的桂林(汉置)武城、苍梧(吴置)武城。然而,今天的平邑武城,在战国时期,就改为南城了,汉时为南成侯国,魏晋时期为南城县,均没再称武城。《晋书》介绍羊祜时说:“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可见杜预注解的南武城不是指的平邑武城。如果想要证明南武城就是平邑武城,何必多次一举,直接注为“南城”就是了。
      从注解的本意去谈,注解就是让人看的更明白。我们应该从当时的地理环境考虑,很多武城,必须标明哪一个武城。标注武城位置是让当时的人能够更好的理解,如果要给平邑武城标注,直接标“南城”不更简洁明了,何必复杂化呢?杜预注解,说明泰山之南,还有一个武城,那就是今天嘉祥的南武城!
      《晋书》“其后,诏以泰山之南武阳、牟、南城、梁父、平阳五县为南城郡,封祜为南城侯,置相,与郡公同。祜让曰:‘昔张良请受留万户,汉祖不夺其志。臣受钜平于先帝,敢辱重爵,以速官谤!’固执不拜,帝许之”。可见,南城在当代通用名,如果注解为“南城”,一目了然指向平邑的武城,如果注解为“泰山南武城”,那就是另有所指,指向嘉祥南武城。
      再说《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作者杜预,与羊祜是同时代的人,羊祜的接替者,更应该知道羊祜籍贯。今天看到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并非杜预原著,而是后人加工修饰过得,我们看到的注解中,出现了魏晋后的东西。举例说明一点可知,就南武城这一注解,修饰太多,出现太多增辑。要看到最原始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已经不可能了。准确的说,杜预与王肃(被三国演义诸葛亮骂死的王朗之子)是同时代的人,都对南武城做了注解,指向同一个地方,嘉祥南武城。
      对文献注解,要以当代人的思维去理解,比如把琅琊注解为临沂,很好理解;如果注解为沂州,很多现代人理解不了。从注解本意看,杜预注解的南武城不是当时的南城,而是嘉祥南武城(当时无嘉祥,有金乡)。曾子故里平邑说,引用《春秋左氏经传集解》,起到反证作用。


      4楼2021-09-03 22:50
      回复
        顾炎武犯得错误但多了,没有站着当时人的角度去考虑,纯粹意淫!知识局限性太下载,不知道有多少武城!更是无知,在曾子时代,季孙氏为鲁国上卿,居都城:只有大夫才管理地方,据地方!费君也不是季孙氏,他也不敢称君,否则必然遭到其他大国讨伐,不用说其他,韩赵魏称候,得到周天子审批,田氏代齐,需取得天子批准。


        5楼2021-09-03 23: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