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动仪吧 关注:308贴子:21,246

振声激扬这里面也有玄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开篇依旧
三篇文章如下:
【南朝】范晔(398年-445年) ,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 其中《后汉书·张衡列传》记载候风地动仪共196字: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晋】袁宏(328年-376年)的《后汉纪·顺帝纪》记载候风地动仪:
  “衡作地动仪,以铜为器,圆径八尺,形似酒樽,合盖充隆,饰以山龟鸟兽。樽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方兆龙,首衔铜丸,蟾蜍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樽中,张讫,覆之以盖,周密无际,若一体焉。地动摇樽,所从来龙机发则吐丸,蟾蜍张口受之。丸声震扬,伺音觉知,即有龙机,其余七首不发,则知地震所起从来也。合契若神,自此之后,地动史官注记,记所从方起。来观之者,莫不服其奇。”
  【西晋】司马彪(XX--306年)《续汉书》记载候风地动仪:
  “张衡性精微,有巧艺。作地动仪,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其盖穹隆,饰以篆文;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承之。其牙发机,皆隐在樽中,周密无际,如一体焉。地动机发,龙即吐丸,蟾蜍张口受丸,声乃振扬。司者觉知,即省龙机,其馀七首不发,则知地震所从起来也。合契若神,观之莫不服其奇丽。自古所来,未尝有也。”(取自【北宋】李昉《太平御览·工艺部》)
---------------------------------------------------------------
三篇文章中关于尺寸的量词就一个:圆径八尺。大部分人都赞同周长8尺,我也认同。
按照这个尺寸来考虑,
八个青铜蟾蜍,能有多大?长度不会超过8厘米,高度也不会超过8厘米。这样的青铜蟾蜍放在地上,铜丸落下
蟾蜍肯定会发出声响,响肯定会响,但是绝对不会振声激扬。
举个例子吧,你找个金属桶或者是金属盒子,反正是类似的东西,放地上扔一个钢珠试试,响当然会响,指定
不会振声激扬!
我的复原设计是蟾蜍蹲在一个类似锣的青铜金属上,东汉铸造这个不成问题,类似一面大锣,按8个方位分别
蹲着一个蟾蜍,一体铸造而成,中间是一个直径60厘米的圆,外径大约在80厘米左右。
这样,这个构件放下来,与地面就形成了一个空腔,当铜丸落到蟾蜍嘴里,这个空腔起到一个共鸣腔放大的
作用,这样才会振声激扬。
单个蟾蜍放在地上,响当然会响,但是不会振声激扬。




IP属地:山东1楼2019-01-04 16:22回复
    多此一举!根本没必要!蟾蜍要发出激扬的声音,太容易了!大嘴、小喉、腹空心、背与肚皮略薄,仅四脚着地,受到实心铜丸撞击,就可以发出响亮甚至是刺耳的声音!


    IP属地:福建2楼2019-01-04 16:41
    回复(4)
      铜丸可以设计为乒乓球大小(或略小),只需比蟾蜍的嘴小、比蟾蜍的喉咙大(以铜丸不落入蟾蜍腹中,且易于从蟾蜍嘴中出取出为宜)。蟾蜍的腹部是空心的,形成必要的拱振腔室,肚皮悬空,不挨着地面就行了。这样的结构的蟾蜍,受到上述实心铜丸从60厘米处的高度掉落而下的撞击,不发出激扬的响亮声音才怪!那才是见鬼了!


      IP属地:福建4楼2019-01-04 16:50
      回复
        上面最后一张图的蟾蜍,外观形状就基本合格(肚皮没有挨着地面),只需做成空心的,且喉咙部位稍小即可。(退一步说,就算喉咙比铜丸大,铜丸最终落入蟾蜍腹内,亦无不可,照样可以发出激扬的声响)


        IP属地:福建5楼2019-01-04 16:53
        回复(2)
          你都知道强调196字了,还要画蛇添足?你增加这么一个类似锣的结构,经过张衡同意吗?经过范晔同意吗?经过司马彪同意吗?经过袁宏同意吗?你认为东汉时期的铜不值钱吗?随意浪费、瞎折腾无所谓吗?反正是皇帝老儿出材料,随便你怎么挥霍不需要心疼吗?


          IP属地:福建7楼2019-01-04 17:05
          收起回复
            傍行八道


            IP属地:山东8楼2019-02-01 13:28
            回复
              振声激扬
              有腔才鸣


              IP属地:山东9楼2020-02-21 18:04
              回复
                又在玩你这个了,我实验已经发现,振声激扬是通过蟾蜍传递给樽体,樽体的整体空间产生了共鸣,至少我现在的复原就是这样的效果。而不是底座那么一点点空间产生共鸣。你画那个是共鸣不起来的。


                IP属地:重庆10楼2020-02-21 18:09
                回复
                  同时你的蟾蜍嘴朝内,屁股朝外也是错的,至于为什么错,当你去做实际复原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了。


                  IP属地:重庆11楼2020-02-21 18:10
                  收起回复
                    震声激扬也是很重要的线索,错误的结构一定是做不到震声激扬的。内部构造决定外形,外形反推内部构造。1龙发机7首不动可以验证内部结构的正确性,震声激扬可以验证张衡构思的巧妙性!


                    IP属地:黑龙江13楼2020-02-22 10:10
                    收起回复
                      乱弹琴称作 “琴声激扬” 不叫震声激扬!!
                      蟾蜍激的哪门子扬吗?这又谁共谁的振嘛!
                      拉贝克 —— 36 71 6 咪啦 啼嘟 啦!


                      IP属地:陕西14楼2020-02-22 21:36
                      回复
                        回复 :地动仪的本质是什么?
                        这真是个 “心知肚明” 无言一对的问题 —— 江湖言之、外交词令、操外语者,休战矣!
                        哈哈!地动仪有外形、内幕、结构、用途、功能,时代、发明........ 哪来的 本质 可言嘛?
                        呵呵!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有目共睹——这个构件放下来,与地面就形成了一个空腔,当铜丸落到蟾蜍嘴里,这个空腔起到一个共鸣腔放大的作用,这样才会振声激扬’。
                        ——这不是强加给张衡的 乱弹琴!是什么??


                        IP属地:陕西15楼2020-02-23 09:25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东16楼2020-02-24 20:18
                          回复


                            IP属地:山东17楼2020-03-02 16:10
                            收起回复
                              明者自明。


                              IP属地:山东18楼2021-02-05 17: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