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这个时候,异乡的游子就越想家……
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家乡集安的年味气息就弥漫开来
年味儿到底是什么?
是高高挂起的灯笼?是市政府亮起的街灯?是小铺卖的对联、窗花?
记得小时候过年,心底会喷发出好多快乐,贴年画、贴春联、穿新衣、收红包、送礼物,不一而足…… 只是长大后,越发觉得没了年味。
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有这么一段话:“年味越来越淡,只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失去了吸引力……母亲每到过年就抱怨:吃什么呢?你们想吃什么呢?儿女们都说随便,您随便做。只好年年依旧。”
随便的结果是,过年的仪式越来越精简,节日不再像节日,年味越来越淡。
不再其乐融融地操持家务,不再期待除夕时的年夜饭,不再等待春节联欢晚会,心如止水地低头摆弄手机时,年就那样过了。
年味儿,其实是通过各种习俗维持的一种仪式感。对老一辈人而言,习俗一变,年味自然淡了。
即便年味越来越淡,“置办年货”“杀年猪”这些仪式却从未间断,它可是寻常百姓家不可或缺的头等大事。
杀 年 猪
以前农村有这样一个童谣“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月就是年”。
以前平日里吃不到大鱼大肉,一到年根家家户户都会杀年猪。养了一年的二师兄肥了,该吃肉了,才是纯正的集安年味儿。
过年杀猪,不单是为置办年货,也是为祈求人民生活福泰安康,来年六畜兴旺。如今在集安部分农村还保留这一习惯,简单带你回忆一下—杀年猪。
在农村杀猪是件大事,一般人家每年才杀一回猪。
杀猪只有村里的熟手才能干,好手能把猪的肉、头、蹄儿、内脏等各部分收拾得井井有条,各尽其用,行话说就是“能多杀出五斤肉来”。
几个人先把猪抓住,用麻绳把猪的四肢捆绑起来,以防猪挣脱逃跑,然后抬到案板上,按住猪头,从猪的脖子处用力捅进去,一招毙命。
这样杀猪的刀口小、出血快,得到猪肉的也更新鲜。
年猪的其它部分也不能浪费,拿猪血灌血肠,不是一般地好吃。
这里得说说接猪血,首先在盆里放少许凉水、盐、屠刀抽出后让血稍流一会儿再接。这样接下的猪血干净,有的人家还会把血制成血肠,血豆腐,炒着吃,炖着吃,都是非常美味的。
灌血肠可是有技巧的,吹好早已洗干净的猪肠,先得试试漏不漏气,然后用绳子扎紧一头,就可以往里灌血了。
关于血肠的绝配酸菜,二小以前写过。点击蓝色字体查看:不想念酸菜的集安人,不是深刻的思乡者
大锅里的水烧得滚开,将热水从大锅舀出,浇到猪身上烫毛,刮猪毛,拔猪毛……
开膛破肚,肉皮划开后,猪肉膘就露了出来,然后先把内脏一样一样地从猪的胸腔、腹腔里拿出来,头蹄下水和白肉分家,接着就开始把肉卸成小块。
燎猪头,去毛,完事后,大锅煮猪头,猪头也有的农村是用来“上供”之用,祭祖,摆供桌。
虽然杀猪的过程很累,参与的人都很开心,在蒸腾的水汽后面,挡不住的是发自内心的笑容。
杀年猪是冬天农村最热闹的一件事,乡亲们坐在一起闲聊,村里的叔伯兄弟、出力杀猪的亲朋好友,大家开怀吃喝,增加邻里之间的感情,有事随喊随到。
这就是常说的杀猪宴了。
办年货, 赶年集
天再冷,还能挡得了办年货的热乎劲儿?
“外头贼冷,你搁哪嘚瑟呢?”
“我搁农村逛大集呢,寻思买点笨鸡啥的!”
集安最正经的最接地气的年味都在这里了,农村年货大集,sei逛sei知道!
买对联、办年货,是农村过年要办的头一件事。为了一次性把东西买全,很多人会赶年集把年货都置办齐全。
赶年集,是准备过年前最隆重的仪式。点击蓝色字体查看:在集安,有一种上街(gaī)叫赶年集...
一进大集,过年的气氛扑面而来,家家户户挂灯笼,过年就得喜庆着。
除了买对联,现在很多人还会选择买“挂钱儿”。
“挂钱儿”又叫“门签”、“吊钱儿”,一般是彩色剪纸贴在门檐上的,而现在的挂钱多做成金银财宝状,上面刻着吉祥的图案和文字,过年时挂在门边,借以邀引财源。
有的人家还会买门神,贴门神只留在了小时候的记忆里,说实话,小时候你怕门前凶悍的他们不?
因为天气冷,所以很多食材都是冻货。冻梨就是别的地方都没有的特产。
别看现在这冻梨、冻柿子是硬梆梆的,用水一泡,拿到屋里一解冻就会一咬一口汁,酸甜可口。
天然冻的冻豆腐才叫冻豆腐,咬一口喷涌而出有滋有味的汤水,没谁了!
赶集除了买些冻货,还必须要买和必胜客披萨一样地位的“黏火勺”!
过年必须要买个红色的东西,踩小人的袜子啊鞋垫啊,讨个吉利。
集安的年集一般都在小年以后,选一天用新扫帚扫尘,除陈除旧的意思,每家要以干净年敬神祭祖
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家乡集安的年味气息就弥漫开来
年味儿到底是什么?
是高高挂起的灯笼?是市政府亮起的街灯?是小铺卖的对联、窗花?
记得小时候过年,心底会喷发出好多快乐,贴年画、贴春联、穿新衣、收红包、送礼物,不一而足…… 只是长大后,越发觉得没了年味。
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有这么一段话:“年味越来越淡,只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失去了吸引力……母亲每到过年就抱怨:吃什么呢?你们想吃什么呢?儿女们都说随便,您随便做。只好年年依旧。”
随便的结果是,过年的仪式越来越精简,节日不再像节日,年味越来越淡。
不再其乐融融地操持家务,不再期待除夕时的年夜饭,不再等待春节联欢晚会,心如止水地低头摆弄手机时,年就那样过了。
年味儿,其实是通过各种习俗维持的一种仪式感。对老一辈人而言,习俗一变,年味自然淡了。
即便年味越来越淡,“置办年货”“杀年猪”这些仪式却从未间断,它可是寻常百姓家不可或缺的头等大事。
杀 年 猪
以前农村有这样一个童谣“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月就是年”。
以前平日里吃不到大鱼大肉,一到年根家家户户都会杀年猪。养了一年的二师兄肥了,该吃肉了,才是纯正的集安年味儿。
过年杀猪,不单是为置办年货,也是为祈求人民生活福泰安康,来年六畜兴旺。如今在集安部分农村还保留这一习惯,简单带你回忆一下—杀年猪。
在农村杀猪是件大事,一般人家每年才杀一回猪。
杀猪只有村里的熟手才能干,好手能把猪的肉、头、蹄儿、内脏等各部分收拾得井井有条,各尽其用,行话说就是“能多杀出五斤肉来”。
几个人先把猪抓住,用麻绳把猪的四肢捆绑起来,以防猪挣脱逃跑,然后抬到案板上,按住猪头,从猪的脖子处用力捅进去,一招毙命。
这样杀猪的刀口小、出血快,得到猪肉的也更新鲜。
年猪的其它部分也不能浪费,拿猪血灌血肠,不是一般地好吃。
这里得说说接猪血,首先在盆里放少许凉水、盐、屠刀抽出后让血稍流一会儿再接。这样接下的猪血干净,有的人家还会把血制成血肠,血豆腐,炒着吃,炖着吃,都是非常美味的。
灌血肠可是有技巧的,吹好早已洗干净的猪肠,先得试试漏不漏气,然后用绳子扎紧一头,就可以往里灌血了。
关于血肠的绝配酸菜,二小以前写过。点击蓝色字体查看:不想念酸菜的集安人,不是深刻的思乡者
大锅里的水烧得滚开,将热水从大锅舀出,浇到猪身上烫毛,刮猪毛,拔猪毛……
开膛破肚,肉皮划开后,猪肉膘就露了出来,然后先把内脏一样一样地从猪的胸腔、腹腔里拿出来,头蹄下水和白肉分家,接着就开始把肉卸成小块。
燎猪头,去毛,完事后,大锅煮猪头,猪头也有的农村是用来“上供”之用,祭祖,摆供桌。
虽然杀猪的过程很累,参与的人都很开心,在蒸腾的水汽后面,挡不住的是发自内心的笑容。
杀年猪是冬天农村最热闹的一件事,乡亲们坐在一起闲聊,村里的叔伯兄弟、出力杀猪的亲朋好友,大家开怀吃喝,增加邻里之间的感情,有事随喊随到。
这就是常说的杀猪宴了。
办年货, 赶年集
天再冷,还能挡得了办年货的热乎劲儿?
“外头贼冷,你搁哪嘚瑟呢?”
“我搁农村逛大集呢,寻思买点笨鸡啥的!”
集安最正经的最接地气的年味都在这里了,农村年货大集,sei逛sei知道!
买对联、办年货,是农村过年要办的头一件事。为了一次性把东西买全,很多人会赶年集把年货都置办齐全。
赶年集,是准备过年前最隆重的仪式。点击蓝色字体查看:在集安,有一种上街(gaī)叫赶年集...
一进大集,过年的气氛扑面而来,家家户户挂灯笼,过年就得喜庆着。
除了买对联,现在很多人还会选择买“挂钱儿”。
“挂钱儿”又叫“门签”、“吊钱儿”,一般是彩色剪纸贴在门檐上的,而现在的挂钱多做成金银财宝状,上面刻着吉祥的图案和文字,过年时挂在门边,借以邀引财源。
有的人家还会买门神,贴门神只留在了小时候的记忆里,说实话,小时候你怕门前凶悍的他们不?
因为天气冷,所以很多食材都是冻货。冻梨就是别的地方都没有的特产。
别看现在这冻梨、冻柿子是硬梆梆的,用水一泡,拿到屋里一解冻就会一咬一口汁,酸甜可口。
天然冻的冻豆腐才叫冻豆腐,咬一口喷涌而出有滋有味的汤水,没谁了!
赶集除了买些冻货,还必须要买和必胜客披萨一样地位的“黏火勺”!
过年必须要买个红色的东西,踩小人的袜子啊鞋垫啊,讨个吉利。
集安的年集一般都在小年以后,选一天用新扫帚扫尘,除陈除旧的意思,每家要以干净年敬神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