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干倘卖无》是一首80年代从台湾传遍华夏大地的歌曲,在全国各地区广为传唱。“酒干倘卖无”的意思是闽南语“有空酒瓶卖吗?”…… 这首歌来自于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跛脚的老人靠收集空酒瓶养活自己,老人是个聋哑,不会说话,孤单的一个人,过着孤苦的生活。 有一天他在街上捡到一个小女孩,他欣喜异常,认为这是上天赐给他唯一的礼物。 老人将孩子带回家,用辛苦收来的空酒瓶,换钱买来廉价的奶粉,让那个小女孩活了下来。在女孩6岁的时候,他们又捡了一条小狗,取名旺才。 聋哑老人,小女孩和小狗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小女孩的童年就在那一堆堆,堆积如山的空酒瓶屋中成长。 天生的好嗓子让小女孩成为聋哑人的传话机,在每一个清晨,女孩牵着老人,老人拄着拐杖,狗狗跟在他们后面。女孩大声的喊着:‘’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 再后来,小女孩长大了,恋爱了,她爱上了一个作词家。 年青的作词家一穷二白,但很爱她,带她走进了艺术天地,使她成为了一个歌手,他为她写了很多歌,对老人也非常好,每次来都会帮老人运酒瓶,和老人比划着说话,逗旺才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