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哀帝在未央宫麒麟殿大宴群臣,董氏一门皆在席中。此时的哀帝惬意地沐浴在他与董贤共同创造的“爱河”之中,再加上宴饮微醉,看着眼前“风情万种”的“爱人”,他不禁面露笑意,从容地对在座的大臣们说:“我有意效法尧禅位给舜的典故,你们认为如何啊?”臣僚们都明白,天子的话里流露着将来某一天禅位给董贤的意思,但由于这是酒后之言,并没有实际的举动,所以大家都明哲保身,默不作声。这时,素来深受哀帝信任的中常侍(皇宫中的职官,侍从天子左右)王闳进言道:“天下是高皇帝(刘邦)的天下,并非陛下私有,陛下即位,理应传承基业于子孙后代。刘氏的皇族血统和基业是最重要的,陛下应当清楚:君无戏言!”听过这番话后,哀帝脸上的笑意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沉默不语,流露出不快的神情,弄得席上之人个个心中惶恐。不过,龙颜并没有震怒,只是宴席不欢而散,那个敢于进言的王闳从此不再被允许侍奉宴饮罢了。
历史发展中存在着许多必然的规律,不过,某些偶然因素也会对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改变它的走向。就在董贤的地位“与天平齐”甚至有可能“受禅登极”的时刻,命运给了他和他的“天子情人”重重一击。
董贤的豪华府邸终于建成了,对于他和哀帝来说,这本是一件高兴的事。但是,偏巧在这个喜庆时刻,原本坚固无比的府邸大门却无缘无故地出现了严重的破损,董贤对此十分懊恼,一种不祥的预感突然从心头闪过。这件丧气事或许是一种征兆,几个月以后,那个深爱着他的、曾给他带来无穷荣华富贵甚至要以江山相赠的依赖和靠山——汉哀帝刘欣,突然间驾崩了。对于这位帝王的真实死因,史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后人可以去尽情地猜测;不过,失去“情人”、失去靠山的董贤的命运,史书倒是有明确的交待。
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哀帝即位、董贤显贵之前,朝廷中呼风唤雨的人物是依靠裙带关系一路攀升上来的外戚王莽,王莽的姑母王政君是汉成帝的母亲,当时的皇太后。不过,成帝没有子嗣,只能册立一个与自己没有直系血缘关系的皇族成员为太子,这个人就是日后的哀帝刘欣。所以,当成帝驾崩、刘欣即位之后,以王莽为首的王氏外戚自然就成了“外人”,面临着失势的局面。王政君、王莽姑侄都是聪明人,他们知道自己难以凌驾于新君之上,便采取了低调、退避的方法:王政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不理世事的太皇太后;王莽则辞去了大司马的职位,闭门谢客,“修养身心”。实际上,王氏家族是在以退为进,等待时机,以图东山再起。
与成帝一样,哀帝也没有子嗣,所以,他的突然死亡为王氏家族提供了重掌朝政的好机会,而这第一步就是除掉手握军政大权的大司马、卫将军董贤。王政君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在第一时间召董贤进宫,“讨论”天子的丧事调度问题。但是,董贤哪里知道这些礼仪细则、宏观调度?他早已将自己的心思和精力完全投入到向哀帝献媚、讨哀帝欢心上面去了。“情人”的死,对他造成了莫大的打击,使他魂不守舍,加之他基本没有什么政治素养,所以,面对太皇太后的“询问”,他内心忧惧、无言以对,只能免冠致歉、听凭摆布了。于是,这位经验丰富的太皇太后对他说:“成帝驾崩的时候,新都侯王莽曾经以大司马的身份主持丧事,知晓调度、安排,我就让他来辅佐你办理天子的葬礼吧。”董贤实在是令人可怜,他竟然以为太皇太后是在帮助自己,因此他不住地道谢。很快,王莽奉诏进宫,按照事先商量好的计划,他命人弹劾董贤,罪名是天子病重的时候董贤没有亲自侍奉医药,结果董贤被驱逐出宫,并且从此以后禁止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