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吧 关注:62,667贴子:1,284,399

丞相与司隶校尉略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以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
刘备称帝后拜诸葛亮为丞相,假节,后又领司隶校尉。对于诸葛亮官职的任命蕴含了刘备的一番苦心,而要理解刘备对于诸葛亮的倚重,就有必要对诸葛亮的官职有一个详细的介绍。由于尚书的设置与沿革比较复杂,对三公权力的侵夺有所争议,领录尚书事的出现又使得尚书与其它官职又产生交织,这里仅仅简单写一下丞相与司隶校尉。
参考书目:《汉书》,《汉官仪》,《通典》,《秦汉官制史稿》,《汉魏制度丛考》


IP属地:江苏1楼2019-02-01 22:45回复
    丞相:
    众所周知,自西汉成帝时将丞相职权一分为三,而哀帝更是直接将丞相更名大司徒后,整个东汉,在曹操重新恢复丞相制,自领丞相前,都是没有丞相的。刘备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也是没按常理出牌,特别为诸葛亮恢复了丞相制度。那么丞相到底有何特殊性呢,刘备为什么非要特别恢复本已没有的丞相给诸葛亮呢,这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丞相的地位与职权。
    安作璋先生的《秦汉官制史稿》的论述非常详细,我会较多地直接引用,并做一些补充。


    IP属地:江苏2楼2019-02-01 22:56
    收起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02-01 23:43
      回复
        一,丞相的变革
        汉承秦制,汉代同样沿袭了秦代的丞相制度。
        《汉书·百官公卿表》:【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置一丞相。】
        丞相的人数,在秦代是设左右丞相,两人,如始皇时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而汉代从萧何算起,除惠帝吕后以及文帝初即位时,一般都是只有一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曹参【汉二年,拜为假左丞相,入屯兵关中】,系局势未稳定时因秦制采取的临时措施,而非《百官公卿表》中【高祖即位】后的事了。
        西汉短暂有左右丞相之分,按《玉海·官制·汉丞相》的说法,【秦以左为上,汉以右为尊】,秦代左丞相高于右丞相,而汉代是右丞相高于左丞相。
        《汉书·陈平传》:【文帝立,举以为相。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功多;平欲让勃位,乃谢病。文帝初立,怪平病,问之。平曰:“高帝时,勃功不如臣;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愿以相让勃。”于是乃以太尉勃为右丞相,位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第二。】
        可以清楚看出汉代右丞相尊于左丞相。在文帝对周勃与陈平的问对中,周勃对答逊于陈平,称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
        武帝曾一度欲置左右二丞相,然而右丞相却始终没有任命。
        《汉书·刘屈氂传》:征和二年春,制诏御史:“其以涿郡太守屈氂为左丞相,分丞相长史为两府,以待天下远方之选。“
        刘屈氂任左丞相不到一年就被腰斩,左右丞相的分置也不了了之,所以丞相依然只有一个人。
        成帝绥和元年,御史大夫何武上疏:【古者民谨事约,国之辅佐,必得贤圣,然犹则天三光,备三公官,三光,日、月、星。各有分职。今末俗之弊,政事烦多,宰相之才不能及古,而今丞相独兼三公之事,所以大化久未洽也。宜建三公官,定卿大夫之任,分职授政,以考功效。】于是上拜曲阳侯王根为大司马,而何武自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皆金印紫绶,比丞相,则三公俱为宰相,自此丞相职权一分为三。
        哀帝元寿二年,又将丞相改名为大司徒。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诏令去“大“,只称司徒,又改大司马为太尉。
        献帝即位,董卓由太尉进位相国,却保留司徒一职。
        献帝建安十三年,恢复丞相,曹操为丞相。
        以上是诸葛亮任丞相前,丞相一职的变革过程,看《通典》可以很清楚地了解。


        IP属地:江苏4楼2019-02-01 23:46
        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2-02 01:55
          回复
            坐等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2-02 10:11
            回复
              诸葛亮先祖诸葛丰也任过司隶校尉,以不徇私情不畏权贵出名,看来丞相后来执法必严,赏罚必信也是家风如此。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2-02 18:16
              回复
                西汉时司隶校尉权力还没有那么大,后来形成了三独坐的局面,位在九卿之上。所以不知道蜀汉官制如何,如何也是三独坐场面,那比较混乱啊,诸葛亮即是三公又是九卿,最高行政官员也是最高监察官……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2-02 18:23
                收起回复
                  二,丞相与三公
                  三公九卿制作为秦汉标志性的制度被写进课本。诚然,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并称三公确是事实,然而西汉前中期三者的地位却相差甚大。
                  首先是太尉。太尉地位低于丞相,可以从藉福劝说田蚡的话里可以看出。丞相卫绾病免,丞相空缺,窦婴与田蚡为丞相的候选人。藉福劝田蚡说:【魏其侯贵久矣,素天下士归之。今将军初兴,未如,即上以将军为相,必让魏其。魏其为相,将军必为太尉。太尉、相尊等耳,有让贤名。】其中太尉与丞相尊相等只是因为都是三公,金印紫绶,实际权力地位却相去很大,否则就不至于有田蚡让出丞相甘为太尉之事了。
                  并且太尉不常置,时废时设,不如丞相固定。高帝二年,卢绾为太尉,五年罢太尉官。十一年,周勃为太尉,攻代后又省。惠帝六年,置太尉官,以周勃为太尉。文帝三年,太尉灌婴为丞相,又罢太尉,将太尉的职务并于丞相。景帝三年,以周亚夫为太尉;七年罢太尉改任丞相。武帝建元元年,又置太尉官,以田蚡为太尉;建元二年复罢。
                  太尉并非一直设置,所以一般也没有什么非常重要的实权,更多是一种最高武官的荣誉职务。太尉作为名义上的最高武官,【掌武事】,本身却并没有发兵、领兵之权,军令行使完全通过皇帝。如无皇帝符节,太尉不得自行领兵、发兵。
                  《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太尉欲入北军,不得入。襄平侯通尚符节,乃令持节矫内太尉北军。】周勃虽为太尉,却并无权进入军中主军,还是靠骗取北军兵权,然后控制南军,才得以诛杀吕产吕禄,平定诸吕。
                  《汉书·黄霸传》:【太尉官罢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兴文也。如国家不虞,边境有事,左右之臣皆将率也。】可见太尉很长时间内都是不设置且为丞相兼其职的,其权力与地位自然与丞相不可同日而语。


                  IP属地:江苏10楼2019-02-03 14:18
                  收起回复
                    丞相府、御史大夫府并称“两府“,【御史之官,宰相之副,九卿之右】,御史大夫也是权重的要职,这里不作介绍,然而御史大夫的地位显然逊于丞相。丞相金印紫绶,秩万石,而御史大夫是银印青绶,中二千石,相差一等。《汉书·朱云传》:【御史之官,宰相之副,九卿之右】,对御史大夫的地位作了一个界定。位在九卿之上,为宰相副手,次于宰相。这里的宰相具体来说就是指丞相。
                    丞相封侯为惯例,而御史大夫也没有这样的待遇。《汉书·萧望之传》:【故事丞相病,明日御史大夫辄问病;朝奏事会庭中,差居丞相后,丞相谢,大夫少进,揖。】丞相生病,御史大夫需要去视病探望;朝会时,御史大夫也要站丞相之后。如果不遵守此规则,御史大夫胆敢不站在丞相后面,【与丞相钧礼】,便会遭到弹劾。可见地位的差距。
                    在权力上,既然御史大夫为宰相副,那么两府之中,自然是丞相权重。《唐六典》:【初,秦变周法,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秦代事决于相府,【汉初因之】。何武在上疏中说:【今末俗之弊,政事烦多,宰相之材不能及古,而丞相独兼三公之事,所以久废而不治也。】直接说丞相身兼太尉、御史大夫事,虽有夸张,却也能反应丞相独大的局面。
                    因此,汉代虽说是三公九卿制,但三公权力地位相差很大,并非鼎立分职。直到绥和改制,【皆增奉如丞相,以备三公官焉】,才真正实现了三公官的相对平等,各司其职。


                    IP属地:江苏11楼2019-02-05 23:14
                    回复
                      小姐姐快更新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2-25 20:10
                      收起回复
                        喵才大佬多来点干货嘿嘿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2-26 00:3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2-26 05:53
                          回复
                            诚心地给小姐姐顶帖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3-24 19: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