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清楚,我喜欢的明明一直是策哥那样血气方刚桀骜不驯的形象,但是在公瑾这里,无论同人文里怎么把他说的清秀俊逸温润如玉,无论史册里记载他如何风流儒雅,我都一样喜欢,他是一个特例,其他有这种属性的人我都很无感。
多年后我就明白,一无所有的人白手起家不算艰难,但是身负桎枵的少年啊,他看着前面一路的顺遂和后面他人羡艳的仕途,愿意脱下自己的华服冠玉,坦坦荡荡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和无数人苟活与逃避的现实。当他踏出舒城跨上马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他有些我向往而难以得到的勇气,所谓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不过是他的加分项,而厉兵秣马扬鞭开章只是这份勇气的后续罢了。
如果我是他,我真的做不到。
但他不是我,他是周公瑾。
我们都爱看策瑜并肩驰骋,对着初升的血色的太阳,畅想明日的逐鹿中原。他们一定是有一点能撼动人的内核在的,也许是十七岁的孙策一种横扫江东去,也许是二十八岁的公瑾力排众议换来赤壁熊熊大火,也许是坚持,是叛逆,是不服从,是勇敢。比起其他的,我觉得这才是公瑾最戳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