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吧 关注:5,525贴子:100,499
  • 10回复贴,共1

【女主称制】吕雉之叹,「诛吕安刘」真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百度


IP属地:湖南1楼2019-02-15 14:59回复
    夺权
    惠帝身后只留下了八个年幼的儿子,“(惠)帝毋(无)壮子”的局面,意味着汉帝国要面对更大的“内忧外患”。
    所谓“内忧”,无疑就是一直盘踞在中央朝廷的功臣集团。
    这些如狼似虎的“老革命”们,对“与高皇帝共定天下”的吕后可以俯首帖耳;对高帝和吕后的嫡长子惠帝,也可以“口服心不服”;但面对这几个三四岁的小娃娃,恐怕就要“视若无物”了。一旦吕后去世,主弱臣强的局面必成“心腹大患”!
    而所谓“外患”就是坐镇地方的诸侯王。
    当初刘邦消灭了异姓诸侯王之后(地处偏远,战略位置不重要的吴氏长沙国除外),本着“自家人靠得住”的理念,重新册立了自己的兄弟子侄担任诸侯王,希望他们能够拱卫中央。
    然而,对“外贼”日防夜防的刘邦,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最难防的却是“家贼”—— 这些同姓诸侯王们“虽名为臣,实皆有布衣昆弟之心,虑亡(同“无”)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尤其是在中央实力衰弱之际(比如幼帝临朝),他们“天子自为”的想法只会更加强烈,所谓“拱卫中央”只是刘邦的一厢情愿而已。
    此时的吕后已经53岁高龄,不可能辅佐着幼帝直到成年亲政。而她一旦去世,那句“大臣内叛,诸侯外反”的警告,就很可能成真!
    所以,吕后现在必须重新划分权力格局,以应对她身后可能出现的“政治风暴”。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吕后动用了手中最后的王牌——吕氏外戚。
    于是,惠帝刚刚驾崩,吕后就在中央“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入宫,居中用事”,夺了功臣们的权。
    接下来,她的目标是诸侯王。
    其实,早在惠帝年间,吕后就已经开始对诸侯王动手了。不过,那时她是以“报私仇”为主,所以只是杀了恩怨甚深的赵王刘如意,教训了对惠帝不敬的齐王刘肥。
    但这次不同,她的目标是解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所以手段比之前要狠辣许多。
    吕后在刘吕之间强制推行“刘吕联姻”, 将吕氏女子全都嫁给皇族。随后又派“诸吕”前往诸侯国担任国相,对诸侯王进行全方位“监控”。
    接着是打击不听话的诸侯王。淮阳王刘友、梁王刘恢(此二人先后徙封赵王)因不满“刘吕联姻”被逼身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对诸侯国体系进行“重组”,重组的方式就是重封新王。
    这就提到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封诸吕”。
    但所谓的“大封”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直到吕后临死前,吕氏王也就三位——赵王吕禄、梁王吕产、燕王吕通。
    这对于几乎占据了汉朝半壁江山的刘姓诸侯国来说,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根本构不成什么威胁。
    当然,有人会拿“非刘不王”的白马之盟说事。
    然而“白马之盟”很可疑。
    按说,这份盟约应该是大汉朝的一级“红头文件”,怎么也得“藏于高庙”;即便不“藏于高庙”,也要存档备份,载入国史。但奇怪的是,这份“红头文件”的内容,在史书中仅零散见于几个章节之中,而盟誓的时间、地点、条款、参与者竟然完全“失载”!更奇怪的是,不符合“白马之盟”的吴氏长沙国,不仅没被“天下共击之”,反而还平安地延续了五代,直到文帝前元七年才因为“无嗣”而“国除”。
    所以,我们基本可以断定,这份“四无盟约”根本就是出于伪造,目的无非就是为了证明“吕氏王”的“非理非法”!
    但实际上,“吕氏王”不仅“合理”,而且“合法”。
    吕后所封的这吕氏三王,都是由列侯提拔上来的,从资格上来说,完全合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受封之前,都经过了“民主评议”,不仅朝中大臣认为“无所不可”;各地诸侯王也“皆以为宜”,所以册封诸吕为王在程序上也没有任何问题——至于后来齐哀王举兵讨吕,声称要“率兵入诛不当王者”,分明就是在自扇耳光。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十分重要,却常常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视,就是吕后在“大封诸吕”的同时,也册封了刘氏诸侯王,而且数量不少,前前后后一共八个,远多于吕氏三王。
    虽然在此之后,八王中有三位夭折,一位入继为帝,但剩下的四王,在数量上依然超过吕氏。
    值得注意的是,这四个刘氏诸侯王中,常山王刘朝、淮阳王刘武、济川王刘太都是惠帝的儿子(三位早夭的小王和入继为帝的也是),也就是吕后的亲孙子;余下的琅琊王刘泽,则是吕后的外甥女婿。
    如果再把吕后新封的诸侯国放在汉初版图上来看的话,不难发现她“重组”诸侯国的真正用意:
    吕氏的燕、赵两国横在了齐、代之间,不仅将后两者隔绝开来,还能对它们进行监控;原来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齐国,则被分割成了四块,其中分济南郡为济川国、琅琊郡为琅琊国,城阳郡为鲁国(吕后外孙,鲁元公主之子张偃被封为鲁王,其父张敖追封鲁元王,“鲁元太后”之称应源于此。刘肥奉妹为“太后”之事甚为荒诞,恐出于后人编排,并不足信);再往南,这三国与梁、淮阳、淮南三国(淮南王刘长为吕后养子,与吕后感情甚深)连成一片,将齐、楚、吴三国与中央直辖区完全隔离开来,由北到南形成了一个以少帝亲兄弟为腹心,以吕氏外戚为羽翼的战略屏障!
    而建立这个战略屏障的目的,正是为了防范那些贼心不死的诸侯王!
    至此,吕后多年来扶持外戚的意图也真相大白:
    在大臣不服,诸侯异心的情况下,小皇帝唯一的依靠只有外戚,所以,吕后才会把大权交到外戚手里,甚至封他们为王。这并不是因为她“权欲熏心”,更不是企图“谋朝篡位”,而是为了保证小皇帝今后的统治不受威胁!
    吕后苦心经营了这么多,能够保证万无一失吗?
    不能。
    因为吕后去世仅仅过了两个月,吕氏家族就在功臣集团的屠刀下彻底覆灭,而吕后自己也身败名裂。


    IP属地:湖南3楼2019-02-15 15:01
    回复
      反叛
      最先发难的是齐哀王刘襄。
      作为吕后称制时代被折腾得最惨的一个诸侯王,刘襄对吕氏恨之入骨。吕后崩逝的次月,他就从封国起兵了。
      只是,他起兵的目的并不单纯,除了干掉吕氏“清君侧”之外,还准备过把皇帝瘾。
      类似的戏码,在华夏大地上演了很多次。汉有“七国之乱”;明有“靖难之役”。总而言之,都是如法炮制。
      不过,话说回来,仅仅是一个齐国起兵的话,对中央也构不成什么威胁。实际上刘襄从起兵到罢兵,只骗到手一个琅琊郡,打下了一个济南郡——也就是说,他连那个“防御圈”都没突破。
      真正可怕的在于,楚国也起兵了。
      楚元王刘交,汉高祖刘邦的异母弟。如果从辈分上论的话,刘襄还得喊他一声“叔爷爷”。
      作为刘氏诸侯王里辈分最高的一位,刘交的政治影响力不言而喻。
      如果其他刘氏诸侯王响应这位“叔爷爷”一同举兵的话,那对于在中央执政的吕氏来说,就真的是“天下共击之”了。
      相国吕产、上将军吕禄得到消息后,大惊失色。
      他们立刻派开国名将灌婴前去平叛。
      然而灌婴刚到到荥阳就反水了,不仅停止进军,甚至还派使者前往齐国和刘襄谈判,商议如何“灭吕”。
      刺不刺激?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一点都不意外。
      多年前,功臣集团也曾“挺吕”。只是,这种“挺”是有条件的——要保证他们的利益。
      可随着权力被吕氏家族夺走,他们的立场逐渐变成了“倒吕”。
      而吕后的死,使功臣集团失去了最后的制约,打倒吕氏,重新夺权,成了他们的首要目标。
      目标上的“不谋而合”,让功臣与诸侯王最终站到了一起。
      当出使齐国归来的贾寿把灌婴反水的事汇报给吕产、吕禄的时候,这兄弟二人顿时吓得魂不附体。
      留在长安的“老一辈革命家”们准备再加一把火。
      他们派吕家的好友郦寄(郦商之子)去忽悠上将军吕禄交出长安北军的兵权。
      郦寄跟吕禄说:“只要你交出兵权,就能平安地回到赵国,继续当你的诸侯王,这些大臣绝不会拿你怎么样。”
      吕禄在短暂的犹豫之后,同意了,还兴冲冲地邀请郦寄去打猎。
      据说,吕禄的姑姑吕嬃(樊哙之妻,有一子樊伉。汉臣在诛杀诸吕行动中,也将樊伉诛杀了)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气得破口大骂,还把家里的金银珠宝扔了一地,并说了句很有名的话:
      “勿为他人守也!”
      有的时候,头发长的,不一定见识短;头发短的,不一定见识长。
      功臣集团成功地解决了吕禄,下一个就轮到了吕产。
      按照史书上的说法,吕产在听了贾寿的一番话之后,要进宫“挟持皇帝”。
      然而这位执掌长安南军的相国吕产,在进宫“谋乱”的时候,却连个兵都没带!
      而不带兵的后果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吕相国,竟被未央宫看门的卫士挡在了宫外!
      吕产在宫门口急得团团转,却又无可奈何。
      而此时,太尉周勃已经成功接管了北军;潜伏在吕氏家族身边的卧底,御使大夫曹窋(曹参之子)也飞马赶到军营,汇报吕产的动向。
      虽然当时的形势是明显的“敌寡我众”,但各位“老革命”却没有一个愿意以身犯险的。思来想去,陈平和周勃派出了一个愣头青——朱虚侯刘章(这位朱虚侯是齐哀王刘襄之弟,策划刘襄举兵的主谋之一,也是齐国潜伏在长安的内应。他被吕思勉先生称为“年少椎埋者”,也就是“小土匪”的意思)带兵一千攻杀吕产。
      当吕产看到一大群全副武装的士兵凶神恶煞般冲过来的时候,终于如梦方醒,做出了一个十分正确的决定——跑。
      然而公子哥出身的吕产,哪里跑得过长期受训的军人?最终,他被追上来的士兵杀死在一间厕所里。
      吕产的死惊动了皇帝。
      这位少帝虽然年纪小,却还有些政治头脑,他立即派人持皇帝符节去“慰劳”刘章。
      所谓“慰劳”,其实是为了制止刘章滥杀无辜,更是为了和吕氏做“切割”。
      然而刘章对“慰劳”不感兴趣,却对符节很感兴趣。
      他随即劫持着这位“持节”的使者,率兵直驱长乐宫,斩杀了长乐宫卫尉吕更始——至此,“擅杀大臣”变成了“奉诏讨贼”。
      “年少椎埋”果然名不虚传。
      吕产被杀的次日,那位一度怀揣着“不失为富家翁”梦想的吕禄,也被抓住砍头;而吕氏家族则无分长幼,惨遭屠灭。
      这出“喋血京师”的大案就是赫赫有名的“诛吕安刘”——汉室功臣不忘旧恩,与刘氏诸侯王一道,联手摧毁了企图“谋反自立”“危害国家”的吕氏团伙,维护了皇室和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为帝国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真是一派胡言!
      吕禄“欲发乱关中”,却稀里糊涂地交出了兵权;吕产要进宫“谋乱”,却连兵也不带——请问,古今中外,有哪个“反贼”是这么“谋反”的?
      实际上,吕氏的迅速败亡,正是由于他们根本没有取代刘氏的计划。吕思勉先生就曾一针见血的指出:
      “吕氏之败,正由其本无翦除宗室、功臣之计,临事徒思据军以为固;既无心腹爪牙之任;齐兵卒(猝)起又无腹心可使,而仍任灌婴;遂至内外交困,不得已,欲听郦寄之计。使其早有危刘氏之计,何至是乎?”
      所以,“诛吕”并不是什么“平叛”,而是一场夺权政变。
      那么“安刘”呢?
      “安刘”则是个弥天大谎。


      IP属地:湖南4楼2019-02-15 15:04
      回复
        分赃
        随着吕氏外戚的迅速覆灭,死亡的厄运也降临到了少帝刘弘和他的几个亲兄弟的头上。
        没过多久,“政变集团”宣称刘弘兄弟是吕后“诈立”的“他人子”,而非“刘氏子”,然后杀害。
        虽然这罪名安得“言之凿凿”,但却是在打他们自己的脸。
        因为就在政变成功后的第七天,重新掌权的陈平、周勃等人,还把这四位“难兄难弟”中的济川王刘太徙封为梁王。
        所谓的“非刘氏子”根本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那么政变集团为什么要谋杀少帝呢?
        原因很简单,少帝不仅为吕后所立,更是吕后的孙子,他一旦长大亲政,这些发动政变的人恐怕一个都活不了,所以他们必须要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
        而随着少帝刘弘、梁王刘太、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的同时被杀,惠帝一脉彻底断绝。
        少帝被废,再立新帝成了当务之急。
        在当时情势下,可以“参选”皇帝的,一共有三人——高帝四子代王刘恒、七子淮南王刘长、长孙齐王刘襄(楚王刘交、吴王刘濞、琅琊王刘泽因系“旁支”,不具备参选资格)。
        这其中,齐王刘襄无疑最可能胜出。他本人既是“反吕首义”;其弟刘章又率兵攻杀吕产;另一弟刘兴居则亲自驱逐少帝出宫——可以说,他们兄弟三人在政变中出力最多。
        然而第一个出局的就是他。
        因为,这涉及到“分赃”。
        齐国作为原先诸侯国里实力最强的一个,其国王的家族势力也相当强大。不仅刘襄本人兄弟众多,他们的“外戚”也很强势——甚至被形容为“虎而冠之”(也就是“老虎戴冠”的意思,相当于“衣冠**”),齐国举兵之时,外戚驷钧就出了很大的力。倘若刘襄即位为帝,受重用的肯定是他的自家兄弟和外戚,策划政变的功臣集团岂不是要“靠边站”了?
        况且这些功臣普遍都有“挺吕”前科,一旦野心勃勃的刘襄坐稳皇位,旧事重提,功臣们难保不会倒霉。
        所以,刘襄只能出局。
        剩下的两名“候选人”中,刘长是吕后的养子,更不能立;而刘恒不仅看上去忠厚老实,“外戚”也很“谨良”,于是成为了功臣集团眼中最合适的皇帝人选。
        当年闰九月,代王刘恒被迎进长安即位,是为汉文帝。


        IP属地:湖南5楼2019-02-15 15:04
        回复
          真够残酷的


          8楼2019-03-02 18:51
          回复
            不错


            9楼2019-03-03 13:21
            收起回复
              有意思!是楼主自己写的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8-03 20:15
              收起回复
                收藏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8-03 20: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