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第一遍《新喜剧之王》的时候,是笑着哭,哭着笑中不停擦眼泪看过来的。没想到第二次看,还是这样。
我理解的周星驰,是有天生的表演才华,洞察人性的敏感,和心怀爱意的综合体。他具有超脱世俗凡见的眼界,又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也不乏制作编导电影的才华。他的出现,不愧“百年周星驰”“星爷”的称号。(辛金日干,伤官、偏财、正官清纯,刚好结合了艺术、匠人、情怀三者于一体,之前公众号文章有专门分析他命格的文章。)
对于电影,从百年前无声电影到现在的3D技术,各种题材和表达方式,发展得很快。是一种将现实生活艺术化,搬到银幕上带给大家视听感官上来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可以带给人大量的知识量和娱乐性。
一部电影作品好坏的评价,本来很难有统一的标准,这就像谈的对象清瘦的样子习惯之后,总觉得正常身材有点偏胖了。等分手之后再和正常身材的对象相处久了,又发现之前对象的身材到底太瘦削。这个是就纯粹的主观心理作用。当然电影作品有艺术性和制作性的高低之分,大多数人能够得到优劣的共识,毕竟还有很多主观上的因素。
不同的人因为各自不同的心性、审美、价值观、经历、学识,总有自己喜好或能够共鸣的作品。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周星驰的电影,总是用夸张、比拟、讽刺、无厘头、超写实的色调,将生活艺术化加工,看似癫狂离谱的表达方式背后,整个电影情节和情感的变化,却深深反映了人性真实的一面。
下面说到《新喜剧之王》。
这是短期制作出来的一部影片,制作的周期不长,但我相信这是厚积薄发、对周星驰而言能轻车熟路将其做好的事。果然,电影里情节的主题鲜明,衔接紧密,一波三折,出其不意,意蕴深长,悲喜切换自如,明显延续周氏喜剧的风格。
但这里想说的,不仅仅是这部电影情节剧情本身,还有周星驰作为演员,他一生的演艺生涯,他对于演员和电影艺术的理解,与这部电影的戏里戏外。
电影把现实生活稍作处理展示出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启发、反思、收获。
但我们仍然认为,电影毕竟是演戏,演戏是演员的工作,电影人物角色是演员表演艺术的发挥,演员的演技与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性商业行为是两回事。化了妆,粉墨登场,卸了妆,言归正传。演员的敬业和专业,体现在塑造电影人物形象上,那是虚拟的工作场景和能力体现。优秀的演员是满足了角色和导演的要求。
但周星驰这样的人才,将表演的本质深刻反思,已经超出了这个理解层面。周星驰认为,虽然电影只是一种艺术表达行为,但作为演员和导演、制片人,这些从事于电影工作一线的人、投身于电影事业的人,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电影带给观众的是什么?电影的本质是什么?
无厘头是周星驰伤官心性的风格,精益求精的“片场暴君”是周星驰偏财心性匠人精神的能力体现,电影的内涵则是周星驰正官心性的一片深情。
无厘头的表达方式使得周星驰电影有超现实的写意色彩,这是艺术表现力的一方面。对于电影的内涵,周星驰的正官心性发挥了作用,他总是希望能给大家希望、快乐、启发和勉励。“草根人物,力争上游”,这从《喜剧之王》《功夫》《长江七号》《美人鱼》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出来。
如何达到这种效果呢?只有将这种态度和精神,贯穿于戏里戏外,让电影与现实之间没有太明确的界限,让每一个观众都能身临其境、都能产生内心的共鸣。
于是,就好理解《新喜剧之王》了。
周星驰自己从跑龙套出身,经历了多年孤独坚持梦想的历程。选择的电影主演王宝强、鄂靖文,也都是跑龙套出身,她们对电影角色的遭遇,有过切身的体会,更能自然不自然地贴近角色所需的气质。这个安排是都能够看出的。
不仅如此,对于电影演艺的理解,周星驰认为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演员,都有自己独特的光彩,不一定需要得到奖项的认可。为了表达“每个人都是演员,现实是一场大戏”,电影中许多的配角、路人甲,都采用了无名群众演员,使得这种表演既贴近于生活原本的色彩,同时又有艺术性加工的美感。这在周星驰的电影中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国产凌凌发》中佛印被无相大师打中之后,二人对视一笑说:“好难捉摸啊(世事难料啊)”、《西游降魔篇》中黄渤饰演的困在洞中的孙悟空,教舒淇饰演的驱魔人跳舞,都超出电影表演的标准性而回到现实状态的随意性,恰恰这种不经意的“不认真造作”状态,为周星驰所偏爱。
用国画大师齐白石的话说,艺术的可贵之处,在于“似与不似之间”。用毛笔画几只虾、画只蝉,画得太像太真实,就失去了艺术的韵味,但如果画得过于失真和丑陋,也失去了艺术的内涵。艺术作品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发现自然的美,通过艺人的艺术修养,提取其中的美感,反映现实而又超越现实。
消磨天下英雄气,馆阁书体八股文。
有了标准和框架,让人在其中完成,这只是掌握某个技术,完成一个工作,艺术就成了死水滩。
真正的艺术是活泼泼的,打动人心的,真情流露的,在创作中具有个人魅力与风格,但又没有离开过每个人,每个人都能从中感受到心灵的交流和震动,从中发现自己的影子,有参与其中的互动和回味。
演员的演技既要有艺术风格,也要尽可能贴近于生活现实。不仅如此,演员成功的表演,不需要任何多余的东西——不需要为了拿奖那一刻的名利,也不需要高超的聪明和本领,要的是:
你真实地体会过人生,你真情地对待过人生,你完全投入到内心的真实中。
是的,正如影片中那样,电影投拍前期海选时各种人才有很多,鄂靖文在海选时,是没有出众的才艺的。打动评委的,是她真实经历所沉淀的真实表现,这是原汁原味的表达,是表演最可贵的。
就像一个穷小子爱上了美女,他深深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和资格去追求美好的结果,但仍鼓足勇气,追上来,说:
“我养你啊!”
此情此景,不是专业演艺能培训出来的。每个经历过类似情形的人,当他们重温这一幕,当年独自留下的泪水,面对镜中容颜的窘迫,内心深处情感的闸门再一次打开,无法控制地一次次泪流满面,这是对人性真情与命运安排的无奈最真实的感受。
真实地体会过人生,真情地对待人生,投入到内心的真实,你就是主角,你就是这如戏人生最闪耀的主角。这场戏不需要谁来做评委,不需要谁来为你颁奖,你自己就是最好的主演和观众。
《新喜剧之王》中,每个群众演员都很用心,都闪耀着他们自己的真实之美。
曾经过气的演员马可被导演再次抛弃,后来歪打正着又走红了。他来到如梦家里,听到如梦已经放弃了做演员的梦想,他感到失落。看到如梦生活得很好,他很难过。是的,马可在名利场上起起落落,他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只是拼命工作而已,什么红火与落魄,都是工作上的穷通体现,他没有过属于自己的真实,为演戏而演戏,过得太累了。
《阿甘正传》这部电影,似乎也是围绕每个人应如何自处而展开。
周星驰早已不再亲自演戏了,在《食神》中有句台词:“每个人都是食神”——用心做出来的饭菜就是好饭菜,每个人都有真实投入的天性,内心的历练是最珍贵的沉淀。
不仅如此,基于自身成长的经历,一路风尘,周星驰早已把人心善恶、世态炎凉看透了,所谓的成功和幸福、失败与无能,不需要以世俗的成败基准去定义。做好自己,自己真实地活过,这就是成功。如实地展示自己的感受,这就是演技。
让热爱演艺的人能坚持梦想,让更多人坚持追求,电影如此演,也如此拍,在平常也如此做人。
因此,《新喜剧之王》讲述了一个群众演员认真对待、不懈坚持终于成功的故事。这其中发生的事情,既讽刺了种种虚华现象,也全然包容了困苦折磨——若没有经历被“合约男友”欺骗的痛,也不会得到这种珍贵的沉淀,也就没有评委的认可。星爷在戏里是导演,是海选角色的评委,在戏外,是点醒每个人,发现超越身份和际遇的那个平等的东西——真实体会生命种种之美。
故事的结尾是喜庆的,女主角终于成了明星。我相信这是周星驰的特别安排:对一般大众来说,总希望自己是会成功的,且是大众所公认的那种成功。电影给予观众以希望、鼓励总是好的,大过年的总要开心一些才好。能从电影中得到激励、得到动力,就很不错了。至于能不能领悟更多,能不能从引用新人、片尾小品等方面看出周星驰的特别用心,得者自得,非人能勉强得了了。
我理解的周星驰,是有天生的表演才华,洞察人性的敏感,和心怀爱意的综合体。他具有超脱世俗凡见的眼界,又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也不乏制作编导电影的才华。他的出现,不愧“百年周星驰”“星爷”的称号。(辛金日干,伤官、偏财、正官清纯,刚好结合了艺术、匠人、情怀三者于一体,之前公众号文章有专门分析他命格的文章。)
对于电影,从百年前无声电影到现在的3D技术,各种题材和表达方式,发展得很快。是一种将现实生活艺术化,搬到银幕上带给大家视听感官上来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可以带给人大量的知识量和娱乐性。
一部电影作品好坏的评价,本来很难有统一的标准,这就像谈的对象清瘦的样子习惯之后,总觉得正常身材有点偏胖了。等分手之后再和正常身材的对象相处久了,又发现之前对象的身材到底太瘦削。这个是就纯粹的主观心理作用。当然电影作品有艺术性和制作性的高低之分,大多数人能够得到优劣的共识,毕竟还有很多主观上的因素。
不同的人因为各自不同的心性、审美、价值观、经历、学识,总有自己喜好或能够共鸣的作品。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周星驰的电影,总是用夸张、比拟、讽刺、无厘头、超写实的色调,将生活艺术化加工,看似癫狂离谱的表达方式背后,整个电影情节和情感的变化,却深深反映了人性真实的一面。
下面说到《新喜剧之王》。
这是短期制作出来的一部影片,制作的周期不长,但我相信这是厚积薄发、对周星驰而言能轻车熟路将其做好的事。果然,电影里情节的主题鲜明,衔接紧密,一波三折,出其不意,意蕴深长,悲喜切换自如,明显延续周氏喜剧的风格。
但这里想说的,不仅仅是这部电影情节剧情本身,还有周星驰作为演员,他一生的演艺生涯,他对于演员和电影艺术的理解,与这部电影的戏里戏外。
电影把现实生活稍作处理展示出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启发、反思、收获。
但我们仍然认为,电影毕竟是演戏,演戏是演员的工作,电影人物角色是演员表演艺术的发挥,演员的演技与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性商业行为是两回事。化了妆,粉墨登场,卸了妆,言归正传。演员的敬业和专业,体现在塑造电影人物形象上,那是虚拟的工作场景和能力体现。优秀的演员是满足了角色和导演的要求。
但周星驰这样的人才,将表演的本质深刻反思,已经超出了这个理解层面。周星驰认为,虽然电影只是一种艺术表达行为,但作为演员和导演、制片人,这些从事于电影工作一线的人、投身于电影事业的人,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电影带给观众的是什么?电影的本质是什么?
无厘头是周星驰伤官心性的风格,精益求精的“片场暴君”是周星驰偏财心性匠人精神的能力体现,电影的内涵则是周星驰正官心性的一片深情。
无厘头的表达方式使得周星驰电影有超现实的写意色彩,这是艺术表现力的一方面。对于电影的内涵,周星驰的正官心性发挥了作用,他总是希望能给大家希望、快乐、启发和勉励。“草根人物,力争上游”,这从《喜剧之王》《功夫》《长江七号》《美人鱼》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出来。
如何达到这种效果呢?只有将这种态度和精神,贯穿于戏里戏外,让电影与现实之间没有太明确的界限,让每一个观众都能身临其境、都能产生内心的共鸣。
于是,就好理解《新喜剧之王》了。
周星驰自己从跑龙套出身,经历了多年孤独坚持梦想的历程。选择的电影主演王宝强、鄂靖文,也都是跑龙套出身,她们对电影角色的遭遇,有过切身的体会,更能自然不自然地贴近角色所需的气质。这个安排是都能够看出的。
不仅如此,对于电影演艺的理解,周星驰认为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演员,都有自己独特的光彩,不一定需要得到奖项的认可。为了表达“每个人都是演员,现实是一场大戏”,电影中许多的配角、路人甲,都采用了无名群众演员,使得这种表演既贴近于生活原本的色彩,同时又有艺术性加工的美感。这在周星驰的电影中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国产凌凌发》中佛印被无相大师打中之后,二人对视一笑说:“好难捉摸啊(世事难料啊)”、《西游降魔篇》中黄渤饰演的困在洞中的孙悟空,教舒淇饰演的驱魔人跳舞,都超出电影表演的标准性而回到现实状态的随意性,恰恰这种不经意的“不认真造作”状态,为周星驰所偏爱。
用国画大师齐白石的话说,艺术的可贵之处,在于“似与不似之间”。用毛笔画几只虾、画只蝉,画得太像太真实,就失去了艺术的韵味,但如果画得过于失真和丑陋,也失去了艺术的内涵。艺术作品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发现自然的美,通过艺人的艺术修养,提取其中的美感,反映现实而又超越现实。
消磨天下英雄气,馆阁书体八股文。
有了标准和框架,让人在其中完成,这只是掌握某个技术,完成一个工作,艺术就成了死水滩。
真正的艺术是活泼泼的,打动人心的,真情流露的,在创作中具有个人魅力与风格,但又没有离开过每个人,每个人都能从中感受到心灵的交流和震动,从中发现自己的影子,有参与其中的互动和回味。
演员的演技既要有艺术风格,也要尽可能贴近于生活现实。不仅如此,演员成功的表演,不需要任何多余的东西——不需要为了拿奖那一刻的名利,也不需要高超的聪明和本领,要的是:
你真实地体会过人生,你真情地对待过人生,你完全投入到内心的真实中。
是的,正如影片中那样,电影投拍前期海选时各种人才有很多,鄂靖文在海选时,是没有出众的才艺的。打动评委的,是她真实经历所沉淀的真实表现,这是原汁原味的表达,是表演最可贵的。
就像一个穷小子爱上了美女,他深深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和资格去追求美好的结果,但仍鼓足勇气,追上来,说:
“我养你啊!”
此情此景,不是专业演艺能培训出来的。每个经历过类似情形的人,当他们重温这一幕,当年独自留下的泪水,面对镜中容颜的窘迫,内心深处情感的闸门再一次打开,无法控制地一次次泪流满面,这是对人性真情与命运安排的无奈最真实的感受。
真实地体会过人生,真情地对待人生,投入到内心的真实,你就是主角,你就是这如戏人生最闪耀的主角。这场戏不需要谁来做评委,不需要谁来为你颁奖,你自己就是最好的主演和观众。
《新喜剧之王》中,每个群众演员都很用心,都闪耀着他们自己的真实之美。
曾经过气的演员马可被导演再次抛弃,后来歪打正着又走红了。他来到如梦家里,听到如梦已经放弃了做演员的梦想,他感到失落。看到如梦生活得很好,他很难过。是的,马可在名利场上起起落落,他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只是拼命工作而已,什么红火与落魄,都是工作上的穷通体现,他没有过属于自己的真实,为演戏而演戏,过得太累了。
《阿甘正传》这部电影,似乎也是围绕每个人应如何自处而展开。
周星驰早已不再亲自演戏了,在《食神》中有句台词:“每个人都是食神”——用心做出来的饭菜就是好饭菜,每个人都有真实投入的天性,内心的历练是最珍贵的沉淀。
不仅如此,基于自身成长的经历,一路风尘,周星驰早已把人心善恶、世态炎凉看透了,所谓的成功和幸福、失败与无能,不需要以世俗的成败基准去定义。做好自己,自己真实地活过,这就是成功。如实地展示自己的感受,这就是演技。
让热爱演艺的人能坚持梦想,让更多人坚持追求,电影如此演,也如此拍,在平常也如此做人。
因此,《新喜剧之王》讲述了一个群众演员认真对待、不懈坚持终于成功的故事。这其中发生的事情,既讽刺了种种虚华现象,也全然包容了困苦折磨——若没有经历被“合约男友”欺骗的痛,也不会得到这种珍贵的沉淀,也就没有评委的认可。星爷在戏里是导演,是海选角色的评委,在戏外,是点醒每个人,发现超越身份和际遇的那个平等的东西——真实体会生命种种之美。
故事的结尾是喜庆的,女主角终于成了明星。我相信这是周星驰的特别安排:对一般大众来说,总希望自己是会成功的,且是大众所公认的那种成功。电影给予观众以希望、鼓励总是好的,大过年的总要开心一些才好。能从电影中得到激励、得到动力,就很不错了。至于能不能领悟更多,能不能从引用新人、片尾小品等方面看出周星驰的特别用心,得者自得,非人能勉强得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