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二少女吧 关注:6贴子:1,346
  • 14回复贴,共1

【分享】太乖的女孩没有好下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分享】太乖的女孩没有好下场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3-03 15:25回复
    乖女孩,吃尽当软柿子的苦头
    “你是女孩,要懂事一点。”
    大多数中国姑娘对这话都不陌生。
    你可以不够聪明、不够漂亮。但你不能不乖巧,因为只有懂事才会被喜欢。
    但现实呢?
    乖女孩的成长,常常是通过打碎了牙往肚里咽:
    好吃的零食、时髦的玩具,从不主动开口要;
    和朋友出去旅游,吃住都充分尊重朋友意见,生怕别人不开心;
    被欺负了,辩驳的话在嘴边打了个转,却只挤出一句“那好吧……”
    懂事和好惹划上了等号,乖女孩变成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3-03 15:27
    回复
      《人间失格》里,太宰治有句话十分精准:
      只要被人批评,我就觉得对方说得一点都没错,是我自己想法有误。
      习惯察言观色,习惯逆来顺受,习惯将自己的喜好藏起来,迎合别人的需求。
      于是,吃的亏也是各种各样。
      最常见的,是在钱上不好意思。
      豆瓣上有个姑娘分享了自己被朋友坑的经历:
      因为没法拒绝朋友借钱,她甚至把信用卡都套出来。
      于是朋友借了这次,又有下一次。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03-03 15:31
      回复
        虽然有点残忍,但情感这种事真的是相互的。
        男朋友找茬气你,忍。
        打游戏不理你,忍。
        发烧了把你丢下,忍。
        女孩将自己低进尘埃,却不能被理解。
        有人讨论,和成熟的女生谈恋爱是什么体验?
        她周到体贴,深受长辈喜欢;
        朋友羡慕,她总能给男朋友赚足面子;
        她独立坚强,遇到什么事都不会给亲近的人添麻烦……
        但我感觉不到她对我的喜欢和依赖。
        面面俱到,偏偏在感情里忽略了温度;
        习惯迁就,反被当成爱得还不够深。
        不能说懂事的女生做错了,但让人心疼的是,主动迁就的那一方,总会受伤。
        健康的亲密关系,需要两个人的用心经营,不是一个人的卑微忍让。
        事事妥协,在自己眼中是懂事,在对方眼中却成了敷衍。
        到头来不仅委屈了自己,也磨淡了感情。
        小时候因为懂事,常常得到长辈的夸奖,所以心满意足;
        长大了才发现,心里空了一块,没人能帮,没人在乎。
        为什么我们一直被教育要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姑娘?而不是一个被自己喜欢的人?
        一次次压抑自己、没原则的懂事,不过是在自我牺牲中,习惯了受虐式的教养。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03-03 15:33
        回复
          乖乖女,并不觉得自己没关系
          没有谁是天生懂事的。
          在《少年说》里,有个女孩让我心疼。
          她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努力把每件事做到最好,害怕父母失望。
          住校期间,怕父母担心,她很少主动给父母打电话。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03-03 15:35
          回复
            这次,女孩给两个月大的弟弟写了一封信:
            有一件事,是你我这辈子都不能忘却的:
            要爱我们刀子嘴豆腐心的爸爸,不要顶撞他,为了照顾你,他已经两个月没有睡过整觉了;
            要爱最伟大的妈妈,她为了你,从115斤胖到了160斤,经历了两次胎停……
            女孩默默把父母的操劳记在心里,将自己的情绪悉数收起,不声不响地背负起一个姐姐的责任。
            “希望你可以做一个单纯快乐的孩子。可以不那么懂事,不那么乖,勇于索取,能被拒绝。”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03-03 15:35
            回复
              这些,何尝不是女孩自己的心声。
              努力让所有人满意,拼命让每个人都开心,自己却忘了快乐是什么滋味。
              评论家梁宏达说,这种让所有人满意、觉得自己做了好事的,其实是当了坏好人。
              他们不是喜欢奉献,讨好别人,换来自己的快乐;
              而是,做到了让别人开心,自己却感觉痛苦委屈。
              这种人,其实在暗暗攒下负面情绪。
              看过一个名叫《态度娃娃》的日本短片,女主艾利被称为“微笑天使”。
              小时候,弟弟不小心把她的鱼缸打碎。
              艾利非常难过,但她回过头却说:“没关系的,真的没事。”
              长大后,无论遇到什么委屈,她都挤出微笑说:“没关系。”
              直到有天,她的脸突然变成了像玩具娃娃一样僵硬的面具脸,一敲就碎。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03-03 15:37
              回复
                一步步退让,懂事的外壳长进肉里,成了人一辈子都摘不下来的面具。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如果一个人不能象征性地、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攻击性,会出现心理问题。
                攻击性,往往和戾气、任性、不懂事划等号。
                于是,有人拼命掩饰欲望,有人陷入低价值感的自我诅咒中,不断自我怀疑和否定。
                这种心情在恋爱关系中体现得很明显。
                比如,听到约会对象张轩睿示好,Selina一脸诧异地说:
                “你可能脑子坏了,才有可能喜欢我。”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03-03 15:37
                回复
                  在外人看来, Selina已经足够优秀。
                  她却依然不敢相信自己有被爱的底气。
                  她的身上,有无数乖乖女的影子。
                  当她们说出“我不值得你爱”,内心不知已咆哮了多少句“我不配”。
                  害怕抱有期待、害怕突破常规,更害怕失去认可。
                  甚至,为自己的欲望感到羞愧。
                  于是,主动为自己框定了上限,囚禁了自身变得更好的可能。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9-03-03 15:38
                  回复
                    自私一点,是自在人生的开始
                    想起前段时间回家,见了一个小学同学。
                    记得她小时候画画很好看,不爱说话。
                    那时老师劝她竞选班长,她很坚定,说自己不适合,当个文艺委员就行。
                    她有点胖胖的,外表看上去很普通。
                    但很多同学都有点怕她。
                    班里女孩流行换着戴彼此的头饰,只有她不肯。
                    我也一度觉得她不好接近。
                    一次做小组作业后,成了朋友,才发现她相处起来很搞笑,也没那么傲气。
                    多年没见,在朋友圈看到她生活中遇到了些和我一样的困惑,约出来聊天。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03-03 15:38
                    回复
                      我们在一个路口碰面,打车去目的地。
                      目的地有点不好停车,司机转头商量,要把我们放在路另一边,说自己走过去更快。
                      我本想随口答应了,谁知她突然说:“您按导航把我们送到就好。”
                      司机也愣了一下,开始套近乎。
                      说马上要交班了,得快点赶回去,绕一下之后就不好走,回去晚了要扣很多钱。
                      她不肯。
                      司机没料到劝不动我们,说:“小姑娘你体谅一下嘛,怎么这么不好说话呢?”
                      她还是坚持:“我们上车没有迟到,确定了目的地没有更改,接下来自己的安排也定了时间,您把我们送到目的地就好。”
                      司机不情愿地调了头。
                      这时我才发现,从刚刚的位置到路对面,需要走很长一段距离才有人行天桥。
                      下车后,我还没从惊讶中缓过神。
                      “几年不见,你变得好刚呀”,我调侃。
                      她只是淡淡地说:“还好吧,只是我们没有迁就的必要。他欺负我们不熟悉路,没道理。”
                      那一刻,我在心里有点暗暗地羡慕。
                      她从来与别人不争不抢,可谁也别想绑架她退让自己的原则。
                      这种表面平平无奇、实际不太好说话的女生,其实活得很自在。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03-03 15:39
                      回复
                        活出攻击性,不是可耻的事
                        阳光虽然温暖,但照射的时间长了,也会被人谩骂。
                        人就是这样矛盾。
                        从那些不太好说话的女孩身上,我看到一个共性:希望怎样被对待,就要怎样对待别人。
                        被忽视、被胁迫的,是受害者。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她们也给了别人施虐的机会。
                        从不探寻、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从没反抗,外来的得寸进尺也都显得更合情合理。
                        没有锋芒的善良,也是一种恶。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9-03-03 15:39
                        回复
                          三毛在《西风不相识》里回忆自己出国留学的一段日子。
                          刚开始,为了和室友们打好人际关系,她主动承担了整理宿舍内务的工作。
                          但这种主动帮忙的情分,却被室友们当成了一种义务。
                          “三毛,天下雨了,快去收我的衣服。”
                          “三毛,我在外面吃晚饭,你醒着别睡,替我开门。”
                          “三毛,快下楼替我去烫一下那条红裤子,拜托你!”
                          有一次她没有做,得到的却是室友这样的回复:
                          “三毛,关窗,你要冻死我们吗?”
                          紧接着的,是更难听的诋毁和谩骂。
                          忍无可忍的三毛终于爆发,举起扫把,对着室友开始如雨点似的打下去。
                          打完架,既没有道歉,也没有忏悔。
                          自此,没有人再勒令她做这做那,对她的态度也变得客气尊敬起来。
                          余华说,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
                          所谓凶狠,并非是没礼貌的大呼小叫,低情商的吆五喝六,而是用行动证明:
                          我不生气,不代表我没脾气。
                          我不计较,不代表我脾气好。
                          如果你非要触摸我的底线,我也绝对不好惹——坚定拒绝、坚决反击。
                          除了不受人欺负,不好惹的女孩,有对自己人生更强的把控力。
                          她们可以毫不顾忌的说我想、我要,浑身散发着欲望的光芒。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03-03 15:41
                          回复
                            比如,《奇葩说》里的很多选手都让人印象深刻。
                            每个人在舞台上展示自我的同时,都非常直白的表达了自己的欲望。
                            “我就要赖在台上不走,如果有复活的机会,最好有一万次。”
                            “我就是冲着BBking(冠军)来的。”
                            说出来,即便没做到,也不会被人看扁。
                            身边的人,会更加期待你下一次的表现,也给你更多力量。
                            表达欲望,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9-03-03 15:43
                            回复
                              武志红说:“当你在某一个领域活出了攻击性,你在这一领域的效率,会非常惊人。”
                              这不是对抗世界的暴力,而是延展人生边界的动力。
                              很赞同南派三叔的一句话:
                              “如果你看到一个看起来很弱但又一点不怕你的人,最好小心一点,因为‘不怕’这件事情,是装不出来的,真正不怕一定是来源于内心无比强大的力量。”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9-03-03 15: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