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哲学家是进行终极追问的,而一般人只需要知道知识,因此哲学家和一般人在历史某一个阶段前是共同前进的,就是思辨知识何以可能的知识学还没有牢固建立起来的时候,一旦知识学牢固建立后一般人更多思考的是如何获取更多有用的专门知识并获利,这是因为哲学家还会继续怀疑已有的哲学认知体系包括继续怀疑建立的知识的真伪。这个时候实践哲学必然兴起,纯粹哲学必然小众化,当然这固然是看起来有效的专门学科知识如何进一步实践的必然发展,但是统摄人类获得认识的知识学就不能够进一步反思了吗?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这就是很多人觉得现在的哲学家的理论体系太晦涩复杂往往不知所云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而以前的哲学家的理论更好理解的原因,比如培根的新工具,笛卡尔的谈谈方法,洛克的人类理智论肯定比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