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只针对dcs游戏来说:作为一名买不起,或者不舍得买vkb猪杆的飞友,从最初的赛钛客evo fly5,到后来的二手t16000m,x55摇杆等,用了这些主流的,或者有人推荐的中低端摇杆,只能说,想要用户体验,这些杆子还真欠点意思,如果实在没办法,大家折中选择优点吧。具体来说说t16000m和x55吧:
最开始用t16000m的杆子,因为相对便宜,另外也有节流阀套装,所以沉迷了一段时间,接着问题就来了,一万六的右手杆只有一个8向视觉按钮,那么要设置游标,dms tms等需要上下左右的按钮,就只有全部弄到左手杆去,好在twcs这个节流阀,非常良心的设计了4个4向按钮,外加一个双轴的模拟前置摇杆,此外还有模拟左右脚舵的轴,而且这些按钮的手感 都远远好于x55.x56(x55节流阀的4向键必须吐槽下,那个手感真是太烂了,有3层几率都按不到想要的方向),说了twcs节流阀的优点,那么缺点也来了,那就是不支持双引擎单独控制,另外滑轨的阻尼感非常差,和thx有一拼。于是后来,就想要换x55,一是觉得x55的节流阀很酷,键位多,还带灯,还支持双发引擎等等,二手右手杆多了几个4向键,可以设置雷达游标,tms等键位到右手杆上了。然后体验了一段时间x55,先说最最重要的一点,右手杆的xy轴问题,真是太垃圾了(可能常用赛钛客的朋友感触不大,反正它家的杆子,都是这样来回摩擦,习惯了),可是我用了那么久的一万六,换成一千多大洋的摇杆,居然是这种体验,当时是十分失望的,x55这回中盘的摩擦再加上短得可怜的拉杆键程,真是有时你都左右方向直接框量失控,想要在回中位置微调,那真是很不好的用户体验,后来换了最短的弹簧,摸了雪油润滑,情况有好转,但是肯定不是长久的办法,只能忍了,再想想它的好处,键位多,外形酷,**到位啊。最后说说x55的节流阀吧,前面已经提到了,节流阀上按钮的手感不如twcs,尤其是两个4向键,此外那个模拟的鼠标小摇杆,也是鸡叻一般的存在,但是优点又很突出:油门阻尼感很不错,有很多的自定义按键,材质各方面都还不错…………
说了这么多,想要找个左右手合适的搭配,在中低端价位,还真没有,退一步说,需要自己去取舍:可以选择t16000m的右手杆配合x55的节流阀,这样适合空优战机的方向操作,另外油门键位也支持更多,但是同样也会牺牲dms tms cms等键位的合理性和舒适型设置
最开始用t16000m的杆子,因为相对便宜,另外也有节流阀套装,所以沉迷了一段时间,接着问题就来了,一万六的右手杆只有一个8向视觉按钮,那么要设置游标,dms tms等需要上下左右的按钮,就只有全部弄到左手杆去,好在twcs这个节流阀,非常良心的设计了4个4向按钮,外加一个双轴的模拟前置摇杆,此外还有模拟左右脚舵的轴,而且这些按钮的手感 都远远好于x55.x56(x55节流阀的4向键必须吐槽下,那个手感真是太烂了,有3层几率都按不到想要的方向),说了twcs节流阀的优点,那么缺点也来了,那就是不支持双引擎单独控制,另外滑轨的阻尼感非常差,和thx有一拼。于是后来,就想要换x55,一是觉得x55的节流阀很酷,键位多,还带灯,还支持双发引擎等等,二手右手杆多了几个4向键,可以设置雷达游标,tms等键位到右手杆上了。然后体验了一段时间x55,先说最最重要的一点,右手杆的xy轴问题,真是太垃圾了(可能常用赛钛客的朋友感触不大,反正它家的杆子,都是这样来回摩擦,习惯了),可是我用了那么久的一万六,换成一千多大洋的摇杆,居然是这种体验,当时是十分失望的,x55这回中盘的摩擦再加上短得可怜的拉杆键程,真是有时你都左右方向直接框量失控,想要在回中位置微调,那真是很不好的用户体验,后来换了最短的弹簧,摸了雪油润滑,情况有好转,但是肯定不是长久的办法,只能忍了,再想想它的好处,键位多,外形酷,**到位啊。最后说说x55的节流阀吧,前面已经提到了,节流阀上按钮的手感不如twcs,尤其是两个4向键,此外那个模拟的鼠标小摇杆,也是鸡叻一般的存在,但是优点又很突出:油门阻尼感很不错,有很多的自定义按键,材质各方面都还不错…………
说了这么多,想要找个左右手合适的搭配,在中低端价位,还真没有,退一步说,需要自己去取舍:可以选择t16000m的右手杆配合x55的节流阀,这样适合空优战机的方向操作,另外油门键位也支持更多,但是同样也会牺牲dms tms cms等键位的合理性和舒适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