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关注刁案也有几个月了,贴吧大神们的贴子大部分都看了,有一些不同于大神们的想法。既然案子未破,一切都有可能,我把我的观点也贴出来,与大家讨论。
以下两条横线中间内容转自“西邻蝈乐”网友:
————————————————————
大部分网友得到的关于尸块发现顺序的信息是这样的:
1996年1月19日发现情况
1、大锏银巷13号 黑色垃圾袋 肉块+3根手指 0.7公斤
2、华侨路工地 黑色垃圾袋 肉块 0.8公斤
3、小粉桥附近垃圾堆 黑色垃圾袋×2 肉块 1.2公斤
桂林山水包 肉块+内脏 6.5公斤
上海旅游包 肉块+内脏 5.0公斤
1996年1月19日或20日发现情况
4、南大汉口路医院 黑色垃圾袋 肉块 0.8公斤
5、南大天津路校门口 双肩牛仔包 骨头 7.5公斤
6、南大体育场 黑色垃圾袋 肉块+内脏 0.6公斤
1996年1月21日---31日发现情况
7、水佐岗附近小区垃圾堆床单1有血印)头颅+尸块 3.0 床单2 有血衣裤 1.5公斤
8、水佐岗附近下水道 红色外套 肉块 3.0公斤
很多人就简单地认为这就是抛尸顺序,其实大错特错!
由上面信息可见,发现尸块的顺序是按区域分的,大锏银巷+华侨路 >>>南大及周边>>>水佐岗,即是从第一次发现尸块的地方(大锏银巷)开始,由近而远被发现的。从这一点可以判断,尸块不是由普通市民偶然发现(除第一袋外),而是由警方组织人员由里而外一圈一圈搜索才发现的。也就是说,后来发现的尸块很可能其实早就在那里了,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
————————————————————
从以上“西邻蝈乐”网友的分析,我得出:
*结论1:凶手抛尸顺序不一定发现碎尸的顺序,也许后发现的尸块反而是先抛的,也许同一个地方的尸块不是一次抛的,也许不同地方的尸块反而是一次抛的。
*结论2:凶手抛尸的包装从大的分类来讲可以分两种,一种是黑色塑料袋,每一袋重量几乎相同,都是0.7公斤左右;另一种是其他包装,包括旅行包、双肩背包、床单(如果算包装的话),重量在7公斤左右。“类别”之间差异很大,但“类别”之内差异很小。
以下两条横线中间内容转自“西邻蝈乐”网友:
————————————————————
大部分网友得到的关于尸块发现顺序的信息是这样的:
1996年1月19日发现情况
1、大锏银巷13号 黑色垃圾袋 肉块+3根手指 0.7公斤
2、华侨路工地 黑色垃圾袋 肉块 0.8公斤
3、小粉桥附近垃圾堆 黑色垃圾袋×2 肉块 1.2公斤
桂林山水包 肉块+内脏 6.5公斤
上海旅游包 肉块+内脏 5.0公斤
1996年1月19日或20日发现情况
4、南大汉口路医院 黑色垃圾袋 肉块 0.8公斤
5、南大天津路校门口 双肩牛仔包 骨头 7.5公斤
6、南大体育场 黑色垃圾袋 肉块+内脏 0.6公斤
1996年1月21日---31日发现情况
7、水佐岗附近小区垃圾堆床单1有血印)头颅+尸块 3.0 床单2 有血衣裤 1.5公斤
8、水佐岗附近下水道 红色外套 肉块 3.0公斤
很多人就简单地认为这就是抛尸顺序,其实大错特错!
由上面信息可见,发现尸块的顺序是按区域分的,大锏银巷+华侨路 >>>南大及周边>>>水佐岗,即是从第一次发现尸块的地方(大锏银巷)开始,由近而远被发现的。从这一点可以判断,尸块不是由普通市民偶然发现(除第一袋外),而是由警方组织人员由里而外一圈一圈搜索才发现的。也就是说,后来发现的尸块很可能其实早就在那里了,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
————————————————————
从以上“西邻蝈乐”网友的分析,我得出:
*结论1:凶手抛尸顺序不一定发现碎尸的顺序,也许后发现的尸块反而是先抛的,也许同一个地方的尸块不是一次抛的,也许不同地方的尸块反而是一次抛的。
*结论2:凶手抛尸的包装从大的分类来讲可以分两种,一种是黑色塑料袋,每一袋重量几乎相同,都是0.7公斤左右;另一种是其他包装,包括旅行包、双肩背包、床单(如果算包装的话),重量在7公斤左右。“类别”之间差异很大,但“类别”之内差异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