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在这一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助推转型升级,进而加速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日前,我市出台了《海门市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阐明海门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空间布局和发展形态,明确总体目标、重大任务和发展路径。昨日,记者对该规划进行了专题了解。
到2020年
中心城区规划人口50万人
规划明确了我市今后的总体发展目标。
城镇化质量显著提升。到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人口50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59.9平方公里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50%;江苏省级重点中心镇建成区常住人口达10万,面积达12平方公里;南通市级中心镇建成区常住人口均超5万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和社会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海门市级中心镇建成区常住人口均超4万人;到2020年,在苏中率先融入苏南发展。
布局形态更加优化。以中心城区为龙头的城镇体系更加完善,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中心镇的服务带动功能显著增强,“一中心五片区”的产业格局形成规模。
个性特征加速彰显。城市学新加坡建设滨江花园城市,园区学苏州建设现代工业园区,乡镇学欧洲小镇建设环境优美特色乡镇,实现由小城市向中等城市、环保宜居城市向生态花园城市、卫生城市向文明城市、规划城市向设计城市、传统城市向智慧城市“五大跨越”等。
分步推进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我市将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放宽条件、改进措施,以合法稳定住所、合法稳定职业或可靠收入来源为基准条件,因地制宜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人口在城镇落户。稳步解决在本地务工经商人员的落户问题、有合法稳定职业并有合法稳定住所人员的落户问题、外来人口家属落户问题。放开各类人才落户限制,放宽投靠类人员落户条件。
分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依照先存量、后增量,先本地、后外地,先市内、后市外,先失地农业人口、后其他农业人口,先进城务工人员及子女、后投靠亲友的顺序,分门别类推进不同群体转为城镇居民。
实施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对所有外来人口以居住地登记为准实行居住证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以稳定就业或可靠收入来源、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条件的居住证发放制度。到2020年实行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标识、依法记录、查询和评估人口相关信息制度。
不断完善
“一中心五片区”产业格局
不断完善“一中心五片区”的产业格局。“一中心”即由海门街道、三厂街道、滨江街道组成的中心城区,全面发展以科教研发、软件及服务外包、商贸、智能产业等为支撑的城市经济和以船舶装备、电子信息、物流等为特色的临港产业;“西部片区”即海门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壮大现代家纺、创意设计和物流产业;“东南片区”即临江新区和海永乡,全力发展以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材料为主体的高新产业和休闲旅游、科技创意等服务业;“东北片区”即海门港新区,重点发展以航空装备、船舶与海工装备、物流商贸、精密机械与成套设备及海洋旅游为基础的特色型产业;“中部片区”即常乐镇、余东镇和悦来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休闲、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北部片区”即四甲镇、正余镇,全力壮大精密机械与成套设备、交通车辆零部件等特色产业。
建设园林城市。科学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合理确定城市的绿线、蓝线,推进城市绿核、謇公湖、江海文化公园、东洲河绿化景观带、民生公园、兴港公园等绿地建设,促进庭院绿化、小区绿化、河道绿化、通道绿化等协调并进,打造“公共绿地十分钟服务圈”,力争2016年建成“国家园林城市”。
建设智慧城市。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
建设创新城市。实施以“10个省级产业园区、10条主导产业链、10个省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10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0家上市企业”为主要内容的“510转型升级工程”。
建设人文城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海纳百川、强毅力行”的新时期海门精神,有效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加强城区新区建设
推进中心镇建设
中心城区坚持主要向南、适度向北发展。将海门街道、三厂街道、滨江街道纳入城市建设和管理,推动商业、办公、居住、生态空间和交通体系合理布局。以张謇大道、长江路、江海路、解放路、步行街等沿线为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楼宇经济、研发中心、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推进中新仁恒(海门)长江生态科技城建设。
持续优化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门工业园区、海门港新区、临江新区的规划,合理配置建设用地规模。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在集聚产业的同时集聚人口。
根据中心镇总体规划和中心镇人口规模,大力推进以“有一套特色鲜明的规划体系、有一个实力强劲的工业园区、有一个舒适宜居的住宅小区、有一个丰富整洁的农贸市场、有一条繁荣整洁的商业街道、有一所优质均衡的现代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有一所省级标准的卫生医院、有一个功能齐全的文化体育场馆、有一套覆盖全面的污水处理设施、有一个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中心”的“十个一工程”。
常乐镇围绕特色文化建设文化新市镇,悦来镇突出“绿色廊道、蓝色水网、橙色休闲、红色旅游、金色商贸”建设生态休闲新市镇,四甲镇依托高端输变电装备科技产业园打造台湾风情新市镇,余东镇围绕保护与开发并举建设历史文化名镇,正余镇放大高端汽配、机器人、智能机电等产业优势建设科技新市镇,海永镇立足生态资源,打造旅游度假区。
规划还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管理、加快构建便捷化的交通体系、增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创新城乡社会治理、推进城乡法治建设、优化城乡生态环境等方面都作了具体翔实的规划。
到2020年
中心城区规划人口50万人
规划明确了我市今后的总体发展目标。
城镇化质量显著提升。到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人口50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59.9平方公里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50%;江苏省级重点中心镇建成区常住人口达10万,面积达12平方公里;南通市级中心镇建成区常住人口均超5万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和社会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海门市级中心镇建成区常住人口均超4万人;到2020年,在苏中率先融入苏南发展。
布局形态更加优化。以中心城区为龙头的城镇体系更加完善,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中心镇的服务带动功能显著增强,“一中心五片区”的产业格局形成规模。
个性特征加速彰显。城市学新加坡建设滨江花园城市,园区学苏州建设现代工业园区,乡镇学欧洲小镇建设环境优美特色乡镇,实现由小城市向中等城市、环保宜居城市向生态花园城市、卫生城市向文明城市、规划城市向设计城市、传统城市向智慧城市“五大跨越”等。
分步推进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我市将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放宽条件、改进措施,以合法稳定住所、合法稳定职业或可靠收入来源为基准条件,因地制宜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人口在城镇落户。稳步解决在本地务工经商人员的落户问题、有合法稳定职业并有合法稳定住所人员的落户问题、外来人口家属落户问题。放开各类人才落户限制,放宽投靠类人员落户条件。
分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依照先存量、后增量,先本地、后外地,先市内、后市外,先失地农业人口、后其他农业人口,先进城务工人员及子女、后投靠亲友的顺序,分门别类推进不同群体转为城镇居民。
实施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对所有外来人口以居住地登记为准实行居住证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以稳定就业或可靠收入来源、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条件的居住证发放制度。到2020年实行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标识、依法记录、查询和评估人口相关信息制度。
不断完善
“一中心五片区”产业格局
不断完善“一中心五片区”的产业格局。“一中心”即由海门街道、三厂街道、滨江街道组成的中心城区,全面发展以科教研发、软件及服务外包、商贸、智能产业等为支撑的城市经济和以船舶装备、电子信息、物流等为特色的临港产业;“西部片区”即海门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壮大现代家纺、创意设计和物流产业;“东南片区”即临江新区和海永乡,全力发展以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材料为主体的高新产业和休闲旅游、科技创意等服务业;“东北片区”即海门港新区,重点发展以航空装备、船舶与海工装备、物流商贸、精密机械与成套设备及海洋旅游为基础的特色型产业;“中部片区”即常乐镇、余东镇和悦来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休闲、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北部片区”即四甲镇、正余镇,全力壮大精密机械与成套设备、交通车辆零部件等特色产业。
建设园林城市。科学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合理确定城市的绿线、蓝线,推进城市绿核、謇公湖、江海文化公园、东洲河绿化景观带、民生公园、兴港公园等绿地建设,促进庭院绿化、小区绿化、河道绿化、通道绿化等协调并进,打造“公共绿地十分钟服务圈”,力争2016年建成“国家园林城市”。
建设智慧城市。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
建设创新城市。实施以“10个省级产业园区、10条主导产业链、10个省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10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0家上市企业”为主要内容的“510转型升级工程”。
建设人文城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海纳百川、强毅力行”的新时期海门精神,有效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加强城区新区建设
推进中心镇建设
中心城区坚持主要向南、适度向北发展。将海门街道、三厂街道、滨江街道纳入城市建设和管理,推动商业、办公、居住、生态空间和交通体系合理布局。以张謇大道、长江路、江海路、解放路、步行街等沿线为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楼宇经济、研发中心、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推进中新仁恒(海门)长江生态科技城建设。
持续优化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门工业园区、海门港新区、临江新区的规划,合理配置建设用地规模。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在集聚产业的同时集聚人口。
根据中心镇总体规划和中心镇人口规模,大力推进以“有一套特色鲜明的规划体系、有一个实力强劲的工业园区、有一个舒适宜居的住宅小区、有一个丰富整洁的农贸市场、有一条繁荣整洁的商业街道、有一所优质均衡的现代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有一所省级标准的卫生医院、有一个功能齐全的文化体育场馆、有一套覆盖全面的污水处理设施、有一个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中心”的“十个一工程”。
常乐镇围绕特色文化建设文化新市镇,悦来镇突出“绿色廊道、蓝色水网、橙色休闲、红色旅游、金色商贸”建设生态休闲新市镇,四甲镇依托高端输变电装备科技产业园打造台湾风情新市镇,余东镇围绕保护与开发并举建设历史文化名镇,正余镇放大高端汽配、机器人、智能机电等产业优势建设科技新市镇,海永镇立足生态资源,打造旅游度假区。
规划还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管理、加快构建便捷化的交通体系、增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创新城乡社会治理、推进城乡法治建设、优化城乡生态环境等方面都作了具体翔实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