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雅克萨的硝烟落幕于尼布楚的和约纸张上,清王朝的北疆却又燃起了烽火。噶尔丹未必自比成吉思汗,但是他至少追求也先太师那样的成就。而俄罗斯人也希望通过支持这位蒙古枭雄,在远东攫取多一点的利益。
传统史观说噶尔丹是个野心勃勃的阴谋家和卖国贼,一反其父兄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主权的立场,而逐渐走上与沙俄相勾结的道路。这种看法是可笑的。
噶尔丹的父亲巴图尔珲台吉用来攻打哈萨克人的火器,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沙俄扶持巴图尔珲台吉削弱哈萨克人,又扶持噶尔丹试图削弱大清,这不过是正常的调略手段。
当噶尔丹东进击溃了喀尔喀首领土谢图汗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之后,却发现自己虽然获得了外蒙的大片土地,却根本没能得到多少牲畜人口。
土谢图汗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率领部众南逃,投奔大清,希望大清帮助他们收复失地。
对于蒙古人来说,牛羊和马匹背上才是真正的领土。没有人口,再大的土地也毫无用处。
况且,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在博尔塔拉之地自立,控制天山北路,使得噶尔丹失去了大部分西域城市的资源,不免于困窘。
1690年,在俄方的鼓励下,噶尔丹决定用武力来威慑清王朝,使大清交出喀尔喀的部众。
说实话,如果准部未曾分裂,噶尔丹还可能有一丝半点的胜算。以半个准部想要压迫大清服软,他也是太过托大了。
不过,刚经过平台之役和雅克萨之役,清王朝在京师正北方向的军事布置不足,加上情报工作做得极差,虽然康熙帝也决定收拾噶尔丹,但是调兵极其缓慢。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噶尔丹南下的路线,首先沿克鲁伦河往东,再沿呼伦贝尔草原南下,一路水草丰美,利于行军。
理藩院尚书阿尔尼率领清军前军,首先进入蒙古草原。其麾下有兵二万,以八旗兵为主,又有少量蒙古兵。
阿尔尼所部均为轻装部队,主任务是侦查噶尔丹动向。当阿尔尼发现噶尔丹踪迹并告知朝廷之后,康熙认为【阿尔尼兵弱,宜发科尔沁十旗预备之兵二千及禁军每佐领护军一名前往】
而这2000科尔沁兵,大抵是阿尔尼所部中最善战的部分了。由此亦可见,清王朝到此时大部分八旗兵的战斗力已经严重退化。
阿尔尼的任务,由此转变为和准军进行适度的作战,以拖住噶尔丹,等待后续部队对噶尔丹进行歼灭。

但让人觉得好笑的是,当阿尔尼部与准军已经开始接触的时候,其他部清军仍然在京师集结中。
而京师与乌尔会河相距多远呢?
传统史观说噶尔丹是个野心勃勃的阴谋家和卖国贼,一反其父兄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主权的立场,而逐渐走上与沙俄相勾结的道路。这种看法是可笑的。
噶尔丹的父亲巴图尔珲台吉用来攻打哈萨克人的火器,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沙俄扶持巴图尔珲台吉削弱哈萨克人,又扶持噶尔丹试图削弱大清,这不过是正常的调略手段。
当噶尔丹东进击溃了喀尔喀首领土谢图汗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之后,却发现自己虽然获得了外蒙的大片土地,却根本没能得到多少牲畜人口。
土谢图汗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率领部众南逃,投奔大清,希望大清帮助他们收复失地。
对于蒙古人来说,牛羊和马匹背上才是真正的领土。没有人口,再大的土地也毫无用处。
况且,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在博尔塔拉之地自立,控制天山北路,使得噶尔丹失去了大部分西域城市的资源,不免于困窘。
1690年,在俄方的鼓励下,噶尔丹决定用武力来威慑清王朝,使大清交出喀尔喀的部众。
说实话,如果准部未曾分裂,噶尔丹还可能有一丝半点的胜算。以半个准部想要压迫大清服软,他也是太过托大了。
不过,刚经过平台之役和雅克萨之役,清王朝在京师正北方向的军事布置不足,加上情报工作做得极差,虽然康熙帝也决定收拾噶尔丹,但是调兵极其缓慢。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噶尔丹南下的路线,首先沿克鲁伦河往东,再沿呼伦贝尔草原南下,一路水草丰美,利于行军。
理藩院尚书阿尔尼率领清军前军,首先进入蒙古草原。其麾下有兵二万,以八旗兵为主,又有少量蒙古兵。
阿尔尼所部均为轻装部队,主任务是侦查噶尔丹动向。当阿尔尼发现噶尔丹踪迹并告知朝廷之后,康熙认为【阿尔尼兵弱,宜发科尔沁十旗预备之兵二千及禁军每佐领护军一名前往】
而这2000科尔沁兵,大抵是阿尔尼所部中最善战的部分了。由此亦可见,清王朝到此时大部分八旗兵的战斗力已经严重退化。
阿尔尼的任务,由此转变为和准军进行适度的作战,以拖住噶尔丹,等待后续部队对噶尔丹进行歼灭。

但让人觉得好笑的是,当阿尔尼部与准军已经开始接触的时候,其他部清军仍然在京师集结中。
而京师与乌尔会河相距多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