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心学吧 关注:216贴子:2,407
  • 3回复贴,共1

【原创】【连载】【疑难系列1】为什么学这么久却进步不大?应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创】【连载】【疑难点系列1】为什么学这么久却进步不大?我应该怎么学心学?
阳明心学做为中国传统儒学发展的又一高峰——宋明儒学中的一颗明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熟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书籍、电影、电视、网络等各种途径,在王阳明事功的感召下,对心学产生浓厚兴趣,逐渐开始学习或研究,希望能从中汲取力量,拓展自己的人生。

经过一段时间接触之后,不少爱好者普遍会有这样的感觉:
当与人谈起心学,表面上说的头头是道,但在自己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时,诸如人生理想的确立,诸如升学、求职、交友、上下级关系、家庭关系等等矛盾或压力时,却又不知如何运用所学到的心学知识去解决,从而情绪滞留,内心充满纠结和疑惑,无法体会到来自生命根本的原发力量。
虽然对心学大概知道个一二三,但却越接触越迷茫,越不知所措,原地打转,无法深入;
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个人就会因无法获得学而时习之的快乐,慢慢失去动力和方向。

那么,是心学本身的问题吗?
当然不是。历史和时间已经给出了充足证明,即便近代以来,孙中山、蒋介石、杨昌济、毛泽东等都十分强调阳明心学。
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就包含有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蒋介石特意把台北的草山改名为阳明山;
毛泽东青年时期的导师、后来的岳父杨昌济也是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忠实信徒, 在他的影响下, 毛泽东认真阅读了《王阳明全集》, 二十四岁时(1917年)还写了一篇题为《xinzhili》的文章, 大致就是按照阳明心学的路子阐述的。
而自从十八大以来,我们的习**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学习王阳明思想的重要性,强调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

那是个人先天本质不适合吗?
当然不是。认为“人皆可为尧舜”(孟子《告子下》)是儒家的基本观点,王阳明也说“人人皆可成圣”(《传习录》),儒家从根底上认为,人之性来自本源的天,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和圣人一样的本质,都是潜在的圣人,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去为学、去努力,就可超凡脱俗、跨入圣域,实现终极理想人格的塑造——成圣。
熟悉王阳明生平的都会知道,阳明少年时虽然聪慧,却和很多年轻朋友一样,不爱学习,考科举连考三次,直到二十八岁(弘治十二年己未1499年)才中进士,三十五岁(武宗正德元年丙寅1506年)时因得罪擅权的刘瑾,被贬贵州龙场驿,在生死悬于一线、前途无望的艰难困苦中,在不断对儒家思想苦苦思索中,才终得大悟,史称“龙场悟道”,自此命运发生转变,开始了一段彪悍的人生。值得注意的是,阳明的战功、心学的成就等等都是在龙场悟道之后。

既然不是心学本身的问题,也不是个人先天能力问题,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其实,是个人对心学的认知有问题。
首先,心学不是文学,其属于中国哲学范畴,是要从根本上揭示天地万物运作的所以然,给人一种正确看待宇宙人生的方法,让人能够回到意义的源发之地,在对究竟真实通透的觉解中,完成自我的超越,即从沉沦中觉醒,进入一种大我(天地万物一体)的本真状态。
因此,学习心学,不能以看故事的心态,不能对涉及的基本概念,诸如:心、意、知、物、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望文生义、想当然,而要依据典籍(《传习录》、《四书》等)逐一深入探究、反复推敲,直至达到学理在内心的通畅无碍,换句话说,自己按照心学的理路去思考时,不会出现障碍或者矛盾。这矛盾主要表现为两点:1、背离了经典陈述;2、概念之间无法贯通。

这个部分的重要性,举个例子容易明白,在我们的百度贴吧:”致良知心学吧”中,一位网友曾经在帖子中说:“静坐只是无事时致良知”。
乍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传习录中阳明在早期确实教学生静坐工夫,致良知更是阳明心学中的核心。但其实,如果对心学基本概念如“物”、“事”、“意”、“知”有把握的话,即可一眼看出这句话中的问题。
在心学中,物不是指与主体相对的客观实在物,物者事也,而物是意之所在,也就是说有是意即有是物,也就是有事。而意是心之动,心无不动之时,因此意从不会间断,意不间断,也就是说从来没有“无事时”。所以,说“静坐只是无事时致良知”,说明对事的认识不透彻,对心意知物的精微之处并未了解,而且只把致良知当成工夫,还不知其即体即用,体用不二,显微无间的真正内涵。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对心学的概念理解仅停留在这样的层次上,是很难有真正的收获的。

这里还要提醒一点,不要总认为自己比古人聪明,可以脱离典籍,自由发挥创新,其实创新是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继承,创新根本无从谈起,所以还是脚踏实地下功夫,这样对自己的学习才有进益。
其次,不同于经典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对象化、形式化的思维模式,在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框架下的心学,是一种体用思想,其视野源点,逻辑上处于主客二分之前,是一切意义的生发之地,因此心学不能采用对象化的概念方式来认识世界,而更强调感通体悟的方式来与世界沟通。
人处于世界之中,本身就是世界的一部分,和世界并不是二分、相对的关系。

因此,在对心学学理文字层面认知的同时,要注重实践体悟,尤其是涉及本体层面的天理、良知等,必须通过实践体悟,让自己能够把握文字描述所指的方向,从而对究竟本体达到一种心领神会,这个实践体悟的过程,用心学话说,就是在事上磨练的“致良知”过程。
补充一点,老子《道德经》中开篇讲“道可道,非常道”,很多人据此认为,对于本体本源的东西,对于“道”,不能言说,其实老子的意思不是不能言说,而是不能用对象化概念的方式言说,否则,他也不用写《道德经》了。
而孔子要培养的,是知天(本源)的君子,所以用“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授学生,精通者才可为贤人,并强调“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等,如果从这个层面理解,就容易明白了。

另外,一般的爱好者,往往不是哲学或者从事哲学研究的专业人士,学习心学的途径无非是阅读相关书籍,观看各路专家的讲座视频等。由于本身没有或很少哲学基础,没有或很少哲学思考方面的锻炼,在探究基础文义、具体实践时,会缺乏判断力,从而不断产生疑惑、多走弯路。
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进入一个心学修习的环境,从中找到一些志同道合、学有所得的人,把自己的学习感悟、困惑和他们沟通,获得指导,所谓疑义相与析,共同砥砺而行。
目前网络上这种沟通的形式很多,QQ群、微信群、贴吧、论坛等等,不同形式各有各的好处,一般来说,群属于即时模式,更适合授课,而贴吧、论坛由于文字可以留存,更适合学术交流、感悟分享、解决疑惑等。

综上,学习心学的正确方法,就是在对心学基础概念不离原典的深入探究的同时,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不断体悟,并在诚恳真实的基础上,和别的心学修习者共同分享学习中的感悟、困惑,积极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
只有如此,才能在修习进程中不断深入,不断感受到来自生命本源的能量,从而树立起人生理想、目标,对生活不再唉声叹气,而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勇于接受方方面面的挑战。
在不经意间,开始转变命运,开启自己非凡的人生!
(对阳明心学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百度贴吧:致良知心学吧)
拓展阅读:
关于王阳明其人:
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名守仁,自伯安,祖籍浙江余姚,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王阳明以文人身份涉兵事,取得巨大成就,多次剿灭为祸地方多年的山匪,造福百姓,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仅用35天就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
王阳明还是明代“心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经过长期的探索,最终建立了以良知和致良知说为主干的思想体系——王学(又称阳明心学),从而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其思想遍及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等,直到今天仍有深刻影响。
因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王阳明被后世尊为真三不朽的圣人。
关于心学:
心学是儒学一脉,学理上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为心之四端),至北宋时期,由大程子(程颢)发端,南宋陆九渊乘续并发展,与朱熹理学分庭抗礼。到了明朝,从陈献章涵养心性、静养端倪之说起,湛若水提出随处体认天理说,直至阳明“良知”说提出,心学才彻底脱开程朱理学窠臼,体系大成。
阳明以心立言,又以良知释心,心(良知)构成了心学思想的基石。其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概念,在随后的几百年间,响彻华夏大地,对日本、朝鲜半岛等东亚儒学圈影响深远。


IP属地:河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9-03-23 11:12回复
    良行合良知。知行合一。行动起来见功夫。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3-25 11:09
    回复
      说到我心里了,我就这样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3-25 14: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