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两卖 法理不容
为了牟取非法利益,少数不法房产开发商竟将房屋“一房两卖”,导致买房人不能依法取得房子,甚至房款也不能收回。陕西省洛南县一房地产开发商就因一房两卖被判惩罚性赔偿,但仍不思悔改,出尔反尔上诉企图逃脱法律责任。
市民购房竟遇“强加房款”并“一房两卖”
2016年7月9日,高女士签订了开发商洛南县九天置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格式《商品房买卖合同》,购买“金江商业广场”第一幢1层1号商铺,且一次性付清全部房款339911元,开发商收款并开了收据。开发商收受了全部房款后,以种种理由推脱至今未在合同上签字盖章,并以其未签字盖章为借口不承认合同,明目张胆进行了一系列违约:
1、设计变更、面积变小:在建设过程中,开发商将部分门面改建电梯走廊,单方将合同约定的门面由4.2米缩小为2.95米,四扇门变为两扇门,面积减小,造成商业价值大为降低。
2、虚构面积、增加房款:房屋建成后,开发商以网签为由,要求高女士重新签订合同,还虚拟面积增加,要求高女士补交三万多元。按照约定面积差异计算,应该是开发商向高女士退钱。补交房款、另签不公平合同遭到高女士拒绝。
3、拒不交房,另售他人:随后,长达一年之久,高女士多次催交房屋,开发商拒绝交付。开发商还把该房屋公开标价出售,并明确告知高女士该房屋已以53万多元另售他人。(如果设计没有变更,门面仍是4.2米,可卖到70多万元。)
开发商自证“一房两卖”,法院判决“退一赔一”
无奈之下,高女士向洛南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开发商交房并承担违约责任。在庭审中,开发商辩称合同标的房屋已“成功卖出”,已经交付并租赁他人经营,“履行合同是不可能的”,“解除合同”是“唯一途径”。开发商当庭提交了其与第三人的房屋买卖合同、收交房款收据、其副总和销售总监的证言,清楚证实了其在与高女士达成商品房买卖合同后,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的事实,来证明其不能交付房屋的主张。鉴于开发商充分证实的房屋已经另售并交付他人的事实,无法取得房屋的高女士当庭变更了诉求,要求开发商依法承担一房两卖的法律责任。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司法解释第八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无法取得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一)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低押给第三人;(二)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洛南县人民法院适用该规定判决解除合同,判令开发商返还高女士已付购房款及利息,并由开发商承担赔偿高女士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开发商“出尔反尔”,以“并未另买”提起上诉
一审判决后,开发商“出尔反尔”,否认了其承认并证实的“一房两卖”的铁定事实,以其房屋“并未另买、至今空置”为由提起上诉。但无论开发商怎样狡辩,都无法否认其“一房两卖”的法定恶意违约事实,都不能把有目共睹的正在经营的房屋说成“空置”,都不能掩盖已出售交付他人的房屋还能随时交付的空谈,更不能逃避法定“一房两卖”的违约责任和惩罚性赔偿。庭审中,开发商仅空口否认“一房两卖”,甚至狡辩售与第三人的不是同一房,但开发商先后与高女士、第三人刘某签订的两份《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房屋代码完全一致。开发商在各种场合中不顾事实、无视法律,一再扬言他们有的是钱,有的是人,高女士打不起官司。二审法官对本案是否属于“一房二卖”,是否适用最高法解释第八条惩罚性赔偿,认识有重大分歧,有可能导致终审判决错误。此案由于开发商“一房两卖”、“出尔反尔”备受社会公众关注,期待中院依法作出公正判决。
附:这就是开发商所谓的“空置”——标的房屋交付他人并已出租正在经营


一房两卖法理不容
洛南县天九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出尔反尔”提起上诉,没有丝毫站得住的理由。很多法官和资深律师,都一致认为最高法解释第八条第二款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就成立,一是有双方签定了商品房买卖合同,二是出卖人又将房屋出卖给第三人。只有这两个条件,除此再无任何附加条件。法律条文是公开透明的,非常严谨的,任何人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对法律条文做出有偏差的解释。本案在没有解除合同的情况下,开发商单方把卖给高女士的房又卖给第三方刘某,是典型的“一房两卖”,绝对适用最高法解释第八条,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正确无误。
从2016年7月高女士与开发商签订合同后,社会房价不断猛涨,开发商为了谋取暴利,千方百计毁约加价不成,便高价一房两卖。开发商一审承认并证实一房两卖,自认为违约成本低、投机收益大,只不过退还房款,承担一点违约金而已,其依然有几十万可赚。对于“一房两卖”这样恶意的违约行为,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用司法解释的形式确立了惩罚性赔偿的制度。这种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制裁和遏制恶意毁约等摒弃诚实信用原则、严重损害市场交易安全的行为,促进社会诚信制度的确立。一审适用最高法解释第八条做出判决,开发商受到了应得的法律严惩,以后才不敢胡作非为,这也是最高法的立法宗旨。一审判决后,开发商为了逃脱违约应当付出的代价,一改以前一切说法,竟敢把卖了的房说成没卖,二审岂能让这样的奸商得逞?一房两卖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法律不许,天理不容!
为了牟取非法利益,少数不法房产开发商竟将房屋“一房两卖”,导致买房人不能依法取得房子,甚至房款也不能收回。陕西省洛南县一房地产开发商就因一房两卖被判惩罚性赔偿,但仍不思悔改,出尔反尔上诉企图逃脱法律责任。
市民购房竟遇“强加房款”并“一房两卖”
2016年7月9日,高女士签订了开发商洛南县九天置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格式《商品房买卖合同》,购买“金江商业广场”第一幢1层1号商铺,且一次性付清全部房款339911元,开发商收款并开了收据。开发商收受了全部房款后,以种种理由推脱至今未在合同上签字盖章,并以其未签字盖章为借口不承认合同,明目张胆进行了一系列违约:
1、设计变更、面积变小:在建设过程中,开发商将部分门面改建电梯走廊,单方将合同约定的门面由4.2米缩小为2.95米,四扇门变为两扇门,面积减小,造成商业价值大为降低。
2、虚构面积、增加房款:房屋建成后,开发商以网签为由,要求高女士重新签订合同,还虚拟面积增加,要求高女士补交三万多元。按照约定面积差异计算,应该是开发商向高女士退钱。补交房款、另签不公平合同遭到高女士拒绝。
3、拒不交房,另售他人:随后,长达一年之久,高女士多次催交房屋,开发商拒绝交付。开发商还把该房屋公开标价出售,并明确告知高女士该房屋已以53万多元另售他人。(如果设计没有变更,门面仍是4.2米,可卖到70多万元。)
开发商自证“一房两卖”,法院判决“退一赔一”
无奈之下,高女士向洛南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开发商交房并承担违约责任。在庭审中,开发商辩称合同标的房屋已“成功卖出”,已经交付并租赁他人经营,“履行合同是不可能的”,“解除合同”是“唯一途径”。开发商当庭提交了其与第三人的房屋买卖合同、收交房款收据、其副总和销售总监的证言,清楚证实了其在与高女士达成商品房买卖合同后,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的事实,来证明其不能交付房屋的主张。鉴于开发商充分证实的房屋已经另售并交付他人的事实,无法取得房屋的高女士当庭变更了诉求,要求开发商依法承担一房两卖的法律责任。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司法解释第八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无法取得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一)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低押给第三人;(二)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洛南县人民法院适用该规定判决解除合同,判令开发商返还高女士已付购房款及利息,并由开发商承担赔偿高女士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开发商“出尔反尔”,以“并未另买”提起上诉
一审判决后,开发商“出尔反尔”,否认了其承认并证实的“一房两卖”的铁定事实,以其房屋“并未另买、至今空置”为由提起上诉。但无论开发商怎样狡辩,都无法否认其“一房两卖”的法定恶意违约事实,都不能把有目共睹的正在经营的房屋说成“空置”,都不能掩盖已出售交付他人的房屋还能随时交付的空谈,更不能逃避法定“一房两卖”的违约责任和惩罚性赔偿。庭审中,开发商仅空口否认“一房两卖”,甚至狡辩售与第三人的不是同一房,但开发商先后与高女士、第三人刘某签订的两份《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房屋代码完全一致。开发商在各种场合中不顾事实、无视法律,一再扬言他们有的是钱,有的是人,高女士打不起官司。二审法官对本案是否属于“一房二卖”,是否适用最高法解释第八条惩罚性赔偿,认识有重大分歧,有可能导致终审判决错误。此案由于开发商“一房两卖”、“出尔反尔”备受社会公众关注,期待中院依法作出公正判决。
附:这就是开发商所谓的“空置”——标的房屋交付他人并已出租正在经营


一房两卖法理不容
洛南县天九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出尔反尔”提起上诉,没有丝毫站得住的理由。很多法官和资深律师,都一致认为最高法解释第八条第二款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就成立,一是有双方签定了商品房买卖合同,二是出卖人又将房屋出卖给第三人。只有这两个条件,除此再无任何附加条件。法律条文是公开透明的,非常严谨的,任何人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对法律条文做出有偏差的解释。本案在没有解除合同的情况下,开发商单方把卖给高女士的房又卖给第三方刘某,是典型的“一房两卖”,绝对适用最高法解释第八条,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正确无误。
从2016年7月高女士与开发商签订合同后,社会房价不断猛涨,开发商为了谋取暴利,千方百计毁约加价不成,便高价一房两卖。开发商一审承认并证实一房两卖,自认为违约成本低、投机收益大,只不过退还房款,承担一点违约金而已,其依然有几十万可赚。对于“一房两卖”这样恶意的违约行为,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用司法解释的形式确立了惩罚性赔偿的制度。这种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制裁和遏制恶意毁约等摒弃诚实信用原则、严重损害市场交易安全的行为,促进社会诚信制度的确立。一审适用最高法解释第八条做出判决,开发商受到了应得的法律严惩,以后才不敢胡作非为,这也是最高法的立法宗旨。一审判决后,开发商为了逃脱违约应当付出的代价,一改以前一切说法,竟敢把卖了的房说成没卖,二审岂能让这样的奸商得逞?一房两卖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法律不许,天理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