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篇“走蛟"的故事,给人许多遐想。伟大中国人杰地灵,从古代到近代,在奇山大江和深潭中,常有许多蛟龙和神奇动物的传说。当时的生态环境,有此之奇并不完全是神话!如今生态环境被破坏,“神话”恐怕再也没有了,我们见到的恐怕只有泥石流和陡涨的洪水真让人扼腕叹息。
我的老家位于长江北岸 ,一条清澈蜿蜒的小河将小镇切成两半 ,一座用六根巨石条搭就的双孔石桥叫做“化龙桥”。听老人们讲这条河道常年夏季要发洪水,原因是上游蛇虫一类的野物 ,一旦长到时候,就喜欢乘驾浪头直下长江,到大海里去成神.有人就特地在河上修筑了这座“化龙桥“来挡住其去路,不让它一路残害生灵。
1979年9月27日, 那天大雨飘泊似地,从傍晚一直不断线地下,狭窄的河道满是色泽浑浊的洪水,一个劲地往上涨 。那时笔者才7岁,就住在临河的街边,夜里刚 10点,街上传来惊叫声 ,“快跑哦,洪水漫街了。” 整个天地顿时陷入了一片黑暗。幸亏母亲准备了一只手电 , 吩咐我在前扶着墙根走 ,她一手挟木箱 ,里面装着家里值钱的东西 ,一手牵着妹妹。在街头才走1 0来步,始初流过脚背的洪水不知咋的,至多几分钟就迅速地涨到腰胯下,水流带着强大的推力,将我一个劲地朝街外河中冲去。四周都是轰轰地浪头声,以及不远下房屋被洪水冲塌时的巨响 。
“ 莫着慌 。” 有人听到哭喊声 ,边叫边顺着街头的墙壁摸过来 ,先接过母亲手中的木箱,然后拽着我的左手,步子艰难地拖着我爬上更高处.母亲一步不拉地紧跟后面好险 ! 转眼间才走过的地方已成了一片汪洋 。后来才知道这是居住在小镇西北头的青年农民,人们大都称他:羊脑壳。随同跑出来的约有1 0余人,大伙望着身前明晃晃 的水面,走得急的,家里的鸡, 猪,连同其他东西肯定冲走了. 有的抑制不住心头的酸痛 ,放声大哭 。
“ 你们快看哪 ,那是啥子玩意。”我身前的一位老太婆指着南角惊叫一声 。 大伙朝着她的指向望去,真可怕呀 ! 约有百来米宽的河上面齐齐地矗立着一面约二 、 三十米高的浪头 ,活似一堵水墙从上游缓缓移动而来 , 在不断闪烁的闪电照耀下,水墙上 隐隐约约的好像伏着一个大圆盘 , 中间高四周稍低,从圆盘伸出的头部上有两 只铝锅大小的圆洞,洞里不时闪灼着亮晶晶的光芒 。一时间,大伙惊呆了,都宁神静息,谁也不敢发出声响,连刚才哭得十分伤心的人也立刻止住了声。
”莫不是在走蛟哦 !”有位六十多岁的老头发出一声大喊 ,就是在这时,天空骤然间炸出一道电光将刚才尖叫的老头击倒在地 ,半天爬不起来。事后经过医院检查 ,除了头部的头发微微有些似被火灸烧过一样外,幸好没有其他伤痕 。见老头如此遭遇 ,吓得我们一个个呆如木桩 。我们眼望着那堵有圆盘的水墙在一阵阵隆隆的雷声和一道道闪电的催促下,陡然升高,从挡在前面的一栋砖楼上一越而过 ,快速地往东边的长江口去了。洪水退后 ,人们来到砖楼前 ,只见这幢牢固的砖楼似乎被什么强大的力量贴地扫过一样 ,坚硬的砖墙被夷为平地 ,比常见的推土机推过还要平整,一辆停在砖楼后的东方红拖拉机 ,连载着货物的拖斗也给冲出20O余米远 ,陷入泥沙之 中。洪水给小镇造成了想象不到的损失,过了一个多月 ,听说小河上游四公里处还遗留着 “走蛟 ”后的痕迹,大人们打算前去瞧稀奇。我死缠活磨地央求父母带我一块前去。
一路上,洪水洗刷后的肆虐痕迹随处可见 ,斗大的石头冲得东歪西倒 ,河边大树有的连根拔起 ,横七竖八地卧在河滩上。路上的石块被洪水淹没过 ,淤积石面的浆泥尚未干涸,踩上去稀溜溜的,我连摔了几个跟头,弄得身上满是泥污 ,父母见了我那副丑态 ,真是后悔极了,却又欲罢不能 ,只好搀扶着我慢慢来到积龟潭 。积龟潭约一亩大小 ,南边是一片河滩 ,大大小小林立的石头上生满了翠茸茸的青苔。紧挨西边的10余米高的崖上 ,一条约有七 、八米宽的河水汹涌跌下,溅起数米高的浪花 ,发出震耳欲聋的轰响 。站在河滩上 ,可以看见崖下有一个相当大的窟窿一半在水中。这潭水和窟窿可怪了,大白天也黑幽幽地深不可测 ,一股股熙暖的微风从里面涌出,严冬时节人们也能感受身如夏天的情景 。潭水浅处清澈可见水底的奇形怪状的鹅卵石 ,还有一簇簇随波逐荡的水菜 、杂草,那潭水深处色如靛蓝 ,时间看长了 ,就会头 昏眼花地隐隐生痛。
邻居二牛对我讲,前年他曾经跃入水中探深浅,愈往下摸 ,那潭水寒冷似冰 ,好象在沿着一定方 向的旋转 ,将人直直吸向深处 。二牛吓坏了,赶紧浮上岸来 ,躺在沙滩上歇了好大一阵,才喘过气来 。那窟窿和潭水里外有别,人朝里面游去,水却温如软玉 ,越往里越宽敞,连水温也逐渐上升 ,好不惬意 !外面潭水中极难发现游鱼,而窟窿中不时有大鱼拱人的身体 ,有时摸到鱼背 ,鱼鳞竞有酒盘大小 ,形状不大,难知其数,人们捉来煮吃,仅加盐粒 ,味道也挺鲜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