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心学吧 关注:217贴子:2,407
  • 16回复贴,共1

【原创】解读“爱情”的源发秘密,了解良知的深层结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雁邱词》中的这两句词,道出千古多少痴情人的心声:情啊,你到底是何物,竟让这世世代代的生民为之痴狂,生死相许!
爱情真是奇妙!
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你给他(她)怎么解释,他(她)也不懂,而经历过的人,不需要解释,自然就明白。对于爱情,多少文学作品给予描述,但所有的语言都只能指向,不能定义,虽然不能定义,却也没有人能否认它的存在。
相爱的人,一定会(要)说“我爱你”,这普普通通的三个字,却有无上的魔力,能让堕入爱河的两个人心跳加速、体温升高,彼此眼睛里只有彼此,除了彼此,整个世界都似乎不再存在。
两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只因为“爱”,就可以成为一体,心意相通,以对方的快乐为快乐,以对方的痛苦为痛苦,情到深处,甚至会为对方付出所有,即便是生命,也在所不惜。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为什么偏偏是他(她)?
与别人相比,他(她)不富有,甚至也没有那么高、那么帅(那么美),似乎并不符合男(女)朋友的大众化标准,但为什么就是想见到他(她),渴望和他(她)在一起?为什么他(她)的笑容总是让自己心动不已?
原本因爱而结合的两个人,为什么在生活中却越走越远,往日种种的美好只剩回忆,彼此看对方都觉面目可憎,最终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
简单又复杂,清晰又模糊,甜蜜又痛苦,偶然又必然……这充满矛盾的爱情,为什么总是让人无法直接表达,只有借助诗歌、音乐等,才能把心中真实的感受抒发?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的爱情还有前世的因缘做为前提,而《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却只为这“情”之一字,生可以死,死可以生。
西方历史上有为海伦而起的“特洛伊战争”,东方也有为搏褒姒一笑,而倾了国的西周。更遑论那些手握权柄衣食无忧的当代高官,贪腐十有八九竟是为了情人。
即便普通人,谁又不渴望在有生之年,拥有你侬我侬、相知相惜、携手白头的爱情呢!

爱情的力量为何如此强大?
只因它来自生命的本源,来自于造化万物的“道”。
每个来到世界上的人,都并非立刻就具有以“我”为代表的主观意识,“我”需要一个构成的过程。“我”形成之前的这个无我的“存在”,并非没有感知,而是已经有了对世界的原初领会,这种领会因为没有“我”的私意阻隔,是与世界、与道合一的,具有最纯粹的普遍性,是人类能够沟通、知识文化得以存在的前提。老子“复归于婴儿”指的就是回归到这种与道合一的意义源发生状态。
这最初的领会,以生物本能为驱动,而本能中,除了生存,就是以繁衍为导向的两性吸引(这是爱情的物理基础),两者其实是一个整体的不同表现。
这种生物本能驱动的领会,必定发生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因此包含着感官对周遭世界冷热、色彩、声音、触感、气味等的辨识,进而有了最初的喜好、厌恶等情绪响应,这些感知最终以潜在的方式,隐藏在人类的意识深处,在主体“我”建立之后,成为意义生发的源泉。
主体“我”形成之后,“我”的意识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而这种指向的原发动力,就是最初的领会给予的。婴儿第一次进入一个房间,下意识会首先注意一些东西,会在一些东西上停留更长时间,婴儿的关注和停留都是原初领会驱动下的意识指向的结果。
也就是说,当我们和某人初次见面,对此人产生的好感,其实是在见到此人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甚至是在最原初的领会中已经形成的,只是潜藏在意识深处,直到遇见此人时才得到了触发。这种好感,在当下的意念中找不到确切的理由,因其只是一种莫名的心动感受。
正是这“我”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最初生命领会,驱动我们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并可能遇到那个让自己心动的人,即便他(她)或者并不符合大众化的选择标准(高富帅、白富美等)。
而与之伴生的内心奇妙感受,让我们意识到“爱情”的发生。

恋人之间时常会问这样的问题:“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的呢?”
回答往往是“第一次见面的时候”。
其实也可以这样说:喜欢你,从“我”来到这个世界就开始了。
宝玉和黛玉,杜丽娘和柳梦梅,都在这不知所起的“爱”中,一往而深。
“爱情”由生命本能驱动,所以表现为强烈的对潜在喜好的追逐,无论处于什么年龄阶段,都会对“爱情”充满憧憬与渴望,只是表现形式会有阶段性的不同,青年人由于感官敏锐,主要表现为强烈的性吸引,而中老年人,则更多的转化为精神需要。
尤其是在“生存”不再成为问题的时候,对“爱”和“被爱”的需要,将变得强烈。这就是为什么,人到中年,想法反而多了;贪腐的官员,十有八九都有情人等等。
为搏美人一笑,倾其国、倾其城算什么,只要你要,连我都可以拿去,天下那些外物又何足惜!
“爱情”的本源性,也决定了“爱情”不能通过其他外在对象化的方式获得,不爱就是不爱,没感觉就是没感觉,不会因为买了一个钻戒或一套房子,就变得爱了,就有了感觉。和婚姻不同,所谓“有情饮水饱”,纯粹的爱情往往不考虑“生存”的问题。

青年时期的初次恋爱,之所以令人难忘,正因其源于生命本初的吸引,还没有加入名利等附加条件,简单而纯洁。而一旦加入名利等附加条件,“爱”的声音就容易被外在物质的追求淹没,失去原本该有的心动感觉。
另一方面,由于“爱情”根源于最初的领会,爱的火焰深藏在自己意识的深处,只有在遇到“对的人”时才被触发,因此没有坠入爱河的人,往往无法体会“爱”的感觉。
也因为“爱情”的因缘构成性,让其显得无可捉摸,无法用对象化定义的方式表达。
爱情“妙,不可言”,最好的表达方式不是科学式的概念,而是与心灵最能够感通的诗歌、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
例如诗性的“我爱你”,不单是一种表达,更是一种“道”的言说,看似是废话,但其实类似于宗教的“布道”,有催眠和洗脑的效果。沉浸在爱中的两人,在“我爱你”的互诉中,得到心灵的感通,实现世界的交融,忘记时间,进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一道境。
爱情是诗歌、音乐等艺术形式的永恒主题。
民国时期的诗人徐志摩,所有诗歌的灵感只来自心中的爱人“林徽因”,没有爱就没有诗。
“爱”是一种回旋结构,总是要在付出中得到回报。因为原初的莫名的吸引,一方总是希望和另一方待在一起并结合,为了在一起,双方就会主动付出,为对方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如男人会为女人挡风遮雨、勇往直前;女人会对男人温柔呵护、体贴包容等等,在这种互相以对方为目的的回旋结构中,双方感受到深厚而真挚的爱。
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中,当看到“妻子德拉卖掉长发为丈夫吉姆购买珍贵的白金手链,而同时,丈夫吉姆却卖掉了祖传的金表为妻子德拉购买发梳”时,相信每位读者都会被他们的爱情,深深打动。

那么为什么原本相爱的两个人,却在生活中逐渐远离,甚至最后形同陌路呢?
正如以上所说,“爱”是一种回旋结构,是在付出中得到回报,即在去爱中享受被爱。如果不理解“爱”的内涵,只愿被爱,而不愿去爱,就会陷入一种背离“爱”的恶性循环,最终,“爱”的结构破裂,因爱不得而起的“恨”滋生,原本相爱的两个人,不但可能形同陌路,甚至可能反目成仇。
“恨”因爱而起,是爱到无能为力后的极端表现。
生命的原初领会,在心学中,指的就是本体良知,而“爱”,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正是“良知”的一种外现。
这造端乎夫妇的良知之“爱”,便是儒家“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源点,推扩出去,就是“仁者爱人”的普世大爱,人与我在“爱”的结构中回旋,使实现理想的和谐世界成为可能。


IP属地:河南1楼2019-04-12 22:37回复
    爱。受,友。
    爱伟大,敌不过人性。
    止于至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4-13 11:11
    收起回复
      爱,人之性,生而不可缺。
      幼时缺,一生逐之。如果又经历坎坷,便生痴恨怨。一生之缺憾亦是悲剧之源。
      爱,人之性,生而不可无。
      人若无爱,便如野兽。以生存为本,万事于私。与社会割裂,此便是一害。
      爱,被爱和爱人。如男女,如父母,如子女,如知音等等。均是两人之事,两人是仁。人与人之间,不可缺不可无之爱,便是仁爱吧。我与你,你与他,他与我,以此便构建了社会。无仁爱之社会便如黑暗之森林。孔子一生所推崇之道,可能就是此仁爱吧。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4-13 13:27
      收起回复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4-13 14:45
        收起回复
          男人有50%的阴性能量在沉睡,女人有50%的阳性能量在沉睡,为了寻找另一半能量所以产生了爱情,楼主你真是闲的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5-17 20: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