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贾宝玉生日不是五月初三
贾敬死于宝玉生日第二天,这个无疑,当时正值宫中老太妃之丧,贾母等人已去送灵,“得一月光景”。所以先寄铁槛寺,等贾珍回来殡殓。而贾珍回来的时间按尤氏算“也得半月的工夫,贾珍方能来到”。贾珍到了才能请灵入城,入城的日期是“初四卯正”,也就是说五月初四之前贾敬的灵柩已经在外至少半个月了,怎么可能是五月初四死的,宝玉的生日也不可能是五月初三了,至少得前推十来天。
2、胤礽没有写作时间
胤礽是康熙五十一年第二次被废,至雍正二年死,十多年的时间一直被囚咸安宫。而脂批多处都有三十年前亲身经过语,如:“三十年前事见书于三十年后,令余悲痛血泪盈面",“复至情悟梨香院一回更将和盘托出,与余三十年前目睹身亲之人现形于纸上"等,可知三十年前作者与脂砚是一起经历繁华与衰败的。按甲戌至庚辰,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至二十四年(1760年),取小数1754年,前推三十年,是1725年雍正三年,此时胤礽已死,就算没死也是囚禁当中,怎么可能参与那么多书中之事?
所以单凭这两点基本可以否定太子说。
另外,据第十三回脂批:”读五件事未完,余不禁失声大哭,三十年前作书人在何处耶?“可知脂砚斋在做此条批语时作者已死,曹雪芹是作者的可能性也不大,曹頫是一人选。
贾敬死于宝玉生日第二天,这个无疑,当时正值宫中老太妃之丧,贾母等人已去送灵,“得一月光景”。所以先寄铁槛寺,等贾珍回来殡殓。而贾珍回来的时间按尤氏算“也得半月的工夫,贾珍方能来到”。贾珍到了才能请灵入城,入城的日期是“初四卯正”,也就是说五月初四之前贾敬的灵柩已经在外至少半个月了,怎么可能是五月初四死的,宝玉的生日也不可能是五月初三了,至少得前推十来天。
2、胤礽没有写作时间
胤礽是康熙五十一年第二次被废,至雍正二年死,十多年的时间一直被囚咸安宫。而脂批多处都有三十年前亲身经过语,如:“三十年前事见书于三十年后,令余悲痛血泪盈面",“复至情悟梨香院一回更将和盘托出,与余三十年前目睹身亲之人现形于纸上"等,可知三十年前作者与脂砚是一起经历繁华与衰败的。按甲戌至庚辰,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至二十四年(1760年),取小数1754年,前推三十年,是1725年雍正三年,此时胤礽已死,就算没死也是囚禁当中,怎么可能参与那么多书中之事?
所以单凭这两点基本可以否定太子说。
另外,据第十三回脂批:”读五件事未完,余不禁失声大哭,三十年前作书人在何处耶?“可知脂砚斋在做此条批语时作者已死,曹雪芹是作者的可能性也不大,曹頫是一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