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三人行吧 关注:3贴子:58
  • 2回复贴,共1

造成青少年抑郁的因素有哪些,应该如何预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事实上,青春期除了抑郁症的患病率大幅上升外,有抑郁情绪而未达到抑郁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数量也大幅增长。
有关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性别差异尚存在争议。国内的一些研究者发现,青少年抑郁无性别差异,但国外研究者认为,女孩比男孩更容易患抑郁症。具体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
首先是生物学因素。
研究发现,青少年的抑郁情绪受到遗传的影响。遗传是青春早期青少年抑郁情绪持续发生的主要原因,解释率为78%-96%,但是环境因素是青春中期青少年抑郁情绪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


1楼2019-05-05 10:27回复
    其次是家庭因素。
    1. 差劲的依恋关系会影响孩子发展内在与人际应对技能,易感抑郁。
    比较严重的例子,早期丧失父母会导致依恋关系的全面破坏,对将来发生抑郁是一个危险因素。
    2. 父母控制对于青少年抑郁有直接影响作用。
    父母行为控制是较为积极的教养方式。父母积极主动地关心孩子,注意孩子的言行举止,可以提早发现问题行为。相比于行为控制,父母心理控制的作用可能更消极。
    当父母企图通过侵扰孩子内心来控制他们,孩子就会处于躲避亲子紧张关系的状态,这会损耗青少年自主等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权力独断的父母过于严厉的管教会使子女丧失自由与自主权,同时产生惧怕、愤怒以及内疚的情绪,而这些情绪无处释放,很有可能积压在心里导致抑郁。


    2楼2019-05-05 10:28
    回复
      3. 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
      孩子的心理健康依赖于生活中主要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父母有心理障碍会产生代际遗传,除了前面提到的疾病本身的遗传,还有父母心理障碍导致的失功能的家庭环境,例如家庭不和谐或者家庭功能失调。父母患心理疾病会导致青少年处于应激环境中,同时影响父母养育技能。
      4. 家庭中的应激事件。
      例如父母的离异、父母一方的去世、家庭暴力,被抛弃或者早期创伤等等重大事件。
      5. 其他负性事件
      例如身体状况糟糕、吸烟、饮酒、体育活动少、体形欠佳(过瘦或者过胖)、较大的学习压力等等。
      关于预防问题,除了从小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保持家庭内部和谐愉快的氛围,避免不合理的教养方式,还需要注意的是关注青春期儿童的生理心理变化,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


      3楼2019-05-05 10: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