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说起“虚”、“寂”、“空”等等这类词汇,人们往往都会想到佛老之学。但其实在后世新儒家的思想中,也未尝没有虚寂的影子。
宋明的理学和心学诸儒一向批判佛老之学,反对人们究心虚寂,修的心如死灰、身如槁木,他们认为佛老之学属于逃避现实的胆怯行为。但在后世阳明学分支中,我们却似乎找到了心学乃至新儒家和佛老之学的关联。
众所周知,心学是讲“良知”的,而就是这个良知,让心学的学问和功夫变得非常简单朴素,却也成为一个最难理解更饱受争议的学派。尽管阳明先生生前曾做过大量的描述,以求儒者们充分理解并把握“致良知”的要旨,但人们的理解却依旧是五花八门。
“无善无恶心之体”,四句教第一句,想必人们早已读烂,但恰恰是因为这句话,使得后世儒者在理解和实践中产生出了很多的分歧。例如到底怎么样算是无善无恶呢?怎么实现无善无恶呢?
性的善恶之论早已老生常谈,再论恐怕亦无结果。所以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去重新理解阳明先生的“良知论”。
二、
阳明先生的弟子王龙溪曾经说过:“虚寂者心之本体,良知知是知非,原只无是无非。”他受学于阳明先生,并将阳明先生的学问进一步发挥和解释。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无善无恶的心体,王龙溪将它发挥为"虚寂者"。
这便于佛老之学看似有些沾边了,他认为“无,虚寂之谓也”,也就是说良知以“无”为功夫本体,良知的原本状态就是虚无的。
这种解释避开了阳明先生常用的“善恶”的概念,巧妙的避免了良知这个意识层面的概念被替换为道德层面概念的可能,进而防止了一些误解。
龙溪指出:“良知浑然虚明,无知而无不知。”为此他还特意举例说明:“譬之明镜鉴物,镜体本虚,物之妍媸,鉴而不纳,过而不留,乃其所照之影。”意思就是良知就如同镜子一样,不去照物的时候什么都不会显现,照到事物的时候会将事物原本的姿态全部展现,但物过便消失,不留残影。
这也就更加证实了“良知”不是大众普遍以为的道德范畴的良知,而专指意识。所谓良知能知一切善恶是非,不过是意识接触到事物后,产生的相对于自己的价值范畴的关于善恶是非的主观定论,而并非指绝对的善恶是非。(善恶之论之前有过论述,详见善恶论:君子之智,在于明是非,辨善恶)
三、
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每个人心体都是一般虚明,那为什么人还有所不同呢?
这就是心学存在的意义,无论阳明先生重提“良知”也好,佛老的虚寂空也好,都是因为他们发现人们在欲望和情绪的操纵下失了心体。
阳明先生称之为“私欲遮蔽了良知”。他还用太阳虽一直那般光明,但乌云亦会遮蔽来说明人们虽然都拥有一般光明的良知,但如果不去时刻管理私欲和情绪良知也不会显现。
简而言之,人们的行为被骄傲、虚荣、贪婪、懒惰等等执念干扰着,以至于动机不够纯粹,意念中掺杂了很多不合理的因素。
而重新提起“良知”,便是要点醒迷失的人们,重新激活人们心底自我完善的意识自觉,引导人这个社会内部个体主动、自发的对坑和削减日常行为层面的负面因素,从而达到提升社会的和谐性的目的。
正如龙溪所言:“口唯空,故能辨甘苦。目惟空,故能辨黑白……”嘴里含着一样食物肯定品不出另一样食物的原味;城市中五彩斑斓的夜晚,注定与满天星河无缘;良知亦是如此,骄傲、虚荣等劣根不除,注定无法明辨是非。
四、
于是,我们便明白了阳明先生总是强调“致良知”的意义了,那就是恢复心体本就虚寂的状态,让心中不掺杂一丝一毫多余的情绪、欲望。
时常存养和体会这种虚寂的感受,让这种感受变得自然而然,那么当自己再接触到事物的时候便可以“以寂为根据”,做到“感不可偏失”了。
而这种“寂然不动”之体和“感而遂通”之用的结合,也就是阳明先生所谓“天理”的真正意义了。
说起“虚”、“寂”、“空”等等这类词汇,人们往往都会想到佛老之学。但其实在后世新儒家的思想中,也未尝没有虚寂的影子。
宋明的理学和心学诸儒一向批判佛老之学,反对人们究心虚寂,修的心如死灰、身如槁木,他们认为佛老之学属于逃避现实的胆怯行为。但在后世阳明学分支中,我们却似乎找到了心学乃至新儒家和佛老之学的关联。
众所周知,心学是讲“良知”的,而就是这个良知,让心学的学问和功夫变得非常简单朴素,却也成为一个最难理解更饱受争议的学派。尽管阳明先生生前曾做过大量的描述,以求儒者们充分理解并把握“致良知”的要旨,但人们的理解却依旧是五花八门。
“无善无恶心之体”,四句教第一句,想必人们早已读烂,但恰恰是因为这句话,使得后世儒者在理解和实践中产生出了很多的分歧。例如到底怎么样算是无善无恶呢?怎么实现无善无恶呢?
性的善恶之论早已老生常谈,再论恐怕亦无结果。所以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去重新理解阳明先生的“良知论”。
二、
阳明先生的弟子王龙溪曾经说过:“虚寂者心之本体,良知知是知非,原只无是无非。”他受学于阳明先生,并将阳明先生的学问进一步发挥和解释。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无善无恶的心体,王龙溪将它发挥为"虚寂者"。
这便于佛老之学看似有些沾边了,他认为“无,虚寂之谓也”,也就是说良知以“无”为功夫本体,良知的原本状态就是虚无的。
这种解释避开了阳明先生常用的“善恶”的概念,巧妙的避免了良知这个意识层面的概念被替换为道德层面概念的可能,进而防止了一些误解。
龙溪指出:“良知浑然虚明,无知而无不知。”为此他还特意举例说明:“譬之明镜鉴物,镜体本虚,物之妍媸,鉴而不纳,过而不留,乃其所照之影。”意思就是良知就如同镜子一样,不去照物的时候什么都不会显现,照到事物的时候会将事物原本的姿态全部展现,但物过便消失,不留残影。
这也就更加证实了“良知”不是大众普遍以为的道德范畴的良知,而专指意识。所谓良知能知一切善恶是非,不过是意识接触到事物后,产生的相对于自己的价值范畴的关于善恶是非的主观定论,而并非指绝对的善恶是非。(善恶之论之前有过论述,详见善恶论:君子之智,在于明是非,辨善恶)
三、
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每个人心体都是一般虚明,那为什么人还有所不同呢?
这就是心学存在的意义,无论阳明先生重提“良知”也好,佛老的虚寂空也好,都是因为他们发现人们在欲望和情绪的操纵下失了心体。
阳明先生称之为“私欲遮蔽了良知”。他还用太阳虽一直那般光明,但乌云亦会遮蔽来说明人们虽然都拥有一般光明的良知,但如果不去时刻管理私欲和情绪良知也不会显现。
简而言之,人们的行为被骄傲、虚荣、贪婪、懒惰等等执念干扰着,以至于动机不够纯粹,意念中掺杂了很多不合理的因素。
而重新提起“良知”,便是要点醒迷失的人们,重新激活人们心底自我完善的意识自觉,引导人这个社会内部个体主动、自发的对坑和削减日常行为层面的负面因素,从而达到提升社会的和谐性的目的。
正如龙溪所言:“口唯空,故能辨甘苦。目惟空,故能辨黑白……”嘴里含着一样食物肯定品不出另一样食物的原味;城市中五彩斑斓的夜晚,注定与满天星河无缘;良知亦是如此,骄傲、虚荣等劣根不除,注定无法明辨是非。
四、
于是,我们便明白了阳明先生总是强调“致良知”的意义了,那就是恢复心体本就虚寂的状态,让心中不掺杂一丝一毫多余的情绪、欲望。
时常存养和体会这种虚寂的感受,让这种感受变得自然而然,那么当自己再接触到事物的时候便可以“以寂为根据”,做到“感不可偏失”了。
而这种“寂然不动”之体和“感而遂通”之用的结合,也就是阳明先生所谓“天理”的真正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