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是有层次的。我们接触这个世间,你不经想法,然后起的心念的第一念——比如说:你看到一个老太太跌倒,你马上过去扶她,或者在旁见到不但不帮忙,还直接取笑老人家——这个是还未经想法就起的反应,这个就是我们在遇境时的初发心。也就是说,这个人的善根所连结的一个种性,是善根善种,还是恶根恶种,是他直接的反应,是没有经过想法的。
这个意思在讲什么呢?也就是说你要去看你对境时的最初反应,这是未经想法直接反射出来的,你去看自己有没有处处是利他而起反应?如果没有,那么最初反应的言行则是为己的私心,什么种性、什么根器,都是由此延伸出你的业力,也是你不易察觉的根本障!所以从这里面去细微地观察到:咦!我刚刚那个反应,怎么会是在想要为自己得财、得名等等!你马上反射出来的都是种性带来的根本业障!
我们都是为了想要的东西,所以才会跑到人间。那么当我们一直修到那个初发心,自然生命反应就是不为己,无所求,都为利众;这样的种性,处处都在利他并且培福培德,修行到这样的心性,才真正称为初发心,也就是不为己的清净觉性。你要把它变成你的种性,在生活中所有的反应都在利他,就等于发菩提心了。但对于凡夫而言,叫你发菩提心,你发不出来的,为什么?你要有先前的这个觉照,然后改革自己的起心动念。你要逃离六道,不是吗?可是你看你反射出来的,先保护自己,先自私自利!若你处处为他人而无所求,你的福德才开始累积,你的业障才逐渐消除,你的根本障碍(种性)才会改变!
所以去观,观这个未经想法就起来的反射言行;从这样的一个起心动念里面,若是处处都是私心自我,这样的微细觉照到自心过错,渐渐明白自我的偏差而改变自己,直到没有经过意识想法,对境皆以利他心的直接反应,内心没有世间眷恋,没有世间的财色名食……这些东西,你就不住在红尘,你就不受虚境障碍了!然后这个初发心,才称之为脱离世间虚妄的清净;也可以说是菩提心。
若能修练改变自己到纯净纯善的种性,是返璞归真;那你要保任在这个状态,不然的话,这个初发心随时都会因我大而退失掉的!大多数人修行,只是在头脑想法上去想,我要发菩提心,可是你做不出来无私利他的自然清净!所以要先认识觉照到自我有什么执着与私心,它是由粗到细,由浅入深地认识自己,直到放下自我这些错误,到达你完全直接反射出来的都是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此时心性自然契入清净之所。所以你们时时都要以不为己来对境磨练,直到你的心性处处都为众;未来的果报——不是你去求成佛,不是用想的成就圆满;那个是很微细的——心若无求,自然相应来的,都是圆满。你只要朝着生命正道,老实去改变自我偏差,就可超越虚妄。
但是你在世间,往往只为自己,遇到名利喜爱,难舍贪爱取缠,你经过你的反射若是仍然抓取自身利益,我告诉你:你一辈子就是起不来的!这样理解吗?所以要修行,先要发现自己有哪些错误障碍了清净心,你要是能发现就一定要断除,除掉为己所求的执着,那么福德自然愈来愈厚,你越无所求就越有德行,你越求世间名利或求成就圆满,反而会越遥远,为什么?都被自己私心欲求障碍了清净利他的善根种性,怎能有成就?!这就是我常跟大家讲的,你福德要怎么起,就是遇到事不要直接反射先保护自我,先抓取自我想要的,这样你修行,你懂再多的道理,心不在无我清净、无私利他上,这样的修行只是在修个表面善的假相,自欺也欺人,这不叫修行!很多人不会承认,是因为不认识自己起心动念都在为自己的私心而生活!
真的明白,是从内心去把这些私心为己所产生的业力障碍,渐渐觉正改革。我们要去看到自己的问题;没有看到,老师告诉你,你就要去注意了:我常直接反射的那个第一个心念,好像都是在私心的贪爱取缠里面。如果不依教奉行改变自己,不从内心下手改革,仍然依自己主观认为,那你怎么修,都出离不了三界!
所以,我们要把这个根本障去化解,我们的种性要把它转变,不然你修行叫做“表里不能一致”。若不能回复初发心流露出至真至诚的本性修行,没掌握到这个关键,修行只是徒劳耗费光阴罢了,理解吗?很微细,你们要去提升,不要光看表相!有些人看来很福相,但他的初发心在衡量计较分别,他的种性在贪爱取缠,那里面的东西,都是在搞些名闻利养、自私自利,那你说他来世会到哪里投生?因为你心是怎样的状态,你来世自然会相应到哪种世界;你心若是没有这一些虚妄缠绕,它不是就很清净嘛!你的心没有这一些世俗的贪爱取缠,你没有抓取这一些私欲追求,你的心是脱离了世俗虚妄,那你的心不受虚妄障碍,你想想你会去哪里?你不用求啊!你自然相应到清净地!所以大菩萨是在生活中练,就练这个啊,你以为练什么?他就是练他的心性、业力种性啊!就是不断改革与提升,这是明白者,一定从内心下手修练,绝不是在头脑里学知识搞理论而执于己见。
(学生:就是老师您常讲的:一切在自然,自然就流露出来。)
这个意思在讲什么呢?也就是说你要去看你对境时的最初反应,这是未经想法直接反射出来的,你去看自己有没有处处是利他而起反应?如果没有,那么最初反应的言行则是为己的私心,什么种性、什么根器,都是由此延伸出你的业力,也是你不易察觉的根本障!所以从这里面去细微地观察到:咦!我刚刚那个反应,怎么会是在想要为自己得财、得名等等!你马上反射出来的都是种性带来的根本业障!
我们都是为了想要的东西,所以才会跑到人间。那么当我们一直修到那个初发心,自然生命反应就是不为己,无所求,都为利众;这样的种性,处处都在利他并且培福培德,修行到这样的心性,才真正称为初发心,也就是不为己的清净觉性。你要把它变成你的种性,在生活中所有的反应都在利他,就等于发菩提心了。但对于凡夫而言,叫你发菩提心,你发不出来的,为什么?你要有先前的这个觉照,然后改革自己的起心动念。你要逃离六道,不是吗?可是你看你反射出来的,先保护自己,先自私自利!若你处处为他人而无所求,你的福德才开始累积,你的业障才逐渐消除,你的根本障碍(种性)才会改变!
所以去观,观这个未经想法就起来的反射言行;从这样的一个起心动念里面,若是处处都是私心自我,这样的微细觉照到自心过错,渐渐明白自我的偏差而改变自己,直到没有经过意识想法,对境皆以利他心的直接反应,内心没有世间眷恋,没有世间的财色名食……这些东西,你就不住在红尘,你就不受虚境障碍了!然后这个初发心,才称之为脱离世间虚妄的清净;也可以说是菩提心。
若能修练改变自己到纯净纯善的种性,是返璞归真;那你要保任在这个状态,不然的话,这个初发心随时都会因我大而退失掉的!大多数人修行,只是在头脑想法上去想,我要发菩提心,可是你做不出来无私利他的自然清净!所以要先认识觉照到自我有什么执着与私心,它是由粗到细,由浅入深地认识自己,直到放下自我这些错误,到达你完全直接反射出来的都是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此时心性自然契入清净之所。所以你们时时都要以不为己来对境磨练,直到你的心性处处都为众;未来的果报——不是你去求成佛,不是用想的成就圆满;那个是很微细的——心若无求,自然相应来的,都是圆满。你只要朝着生命正道,老实去改变自我偏差,就可超越虚妄。
但是你在世间,往往只为自己,遇到名利喜爱,难舍贪爱取缠,你经过你的反射若是仍然抓取自身利益,我告诉你:你一辈子就是起不来的!这样理解吗?所以要修行,先要发现自己有哪些错误障碍了清净心,你要是能发现就一定要断除,除掉为己所求的执着,那么福德自然愈来愈厚,你越无所求就越有德行,你越求世间名利或求成就圆满,反而会越遥远,为什么?都被自己私心欲求障碍了清净利他的善根种性,怎能有成就?!这就是我常跟大家讲的,你福德要怎么起,就是遇到事不要直接反射先保护自我,先抓取自我想要的,这样你修行,你懂再多的道理,心不在无我清净、无私利他上,这样的修行只是在修个表面善的假相,自欺也欺人,这不叫修行!很多人不会承认,是因为不认识自己起心动念都在为自己的私心而生活!
真的明白,是从内心去把这些私心为己所产生的业力障碍,渐渐觉正改革。我们要去看到自己的问题;没有看到,老师告诉你,你就要去注意了:我常直接反射的那个第一个心念,好像都是在私心的贪爱取缠里面。如果不依教奉行改变自己,不从内心下手改革,仍然依自己主观认为,那你怎么修,都出离不了三界!
所以,我们要把这个根本障去化解,我们的种性要把它转变,不然你修行叫做“表里不能一致”。若不能回复初发心流露出至真至诚的本性修行,没掌握到这个关键,修行只是徒劳耗费光阴罢了,理解吗?很微细,你们要去提升,不要光看表相!有些人看来很福相,但他的初发心在衡量计较分别,他的种性在贪爱取缠,那里面的东西,都是在搞些名闻利养、自私自利,那你说他来世会到哪里投生?因为你心是怎样的状态,你来世自然会相应到哪种世界;你心若是没有这一些虚妄缠绕,它不是就很清净嘛!你的心没有这一些世俗的贪爱取缠,你没有抓取这一些私欲追求,你的心是脱离了世俗虚妄,那你的心不受虚妄障碍,你想想你会去哪里?你不用求啊!你自然相应到清净地!所以大菩萨是在生活中练,就练这个啊,你以为练什么?他就是练他的心性、业力种性啊!就是不断改革与提升,这是明白者,一定从内心下手修练,绝不是在头脑里学知识搞理论而执于己见。
(学生:就是老师您常讲的:一切在自然,自然就流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