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都教育吧 关注:24贴子:720
  • 0回复贴,共1

UCA课外实践:带你见识“活”的敦煌艺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敦煌」这个词,今儿最常出现的地方大概是,网上的旅游攻略。除了从事艺术或专门研究的人,大多数不过是走马观花,所以它才熟悉又陌生。于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到艺术文化的起源,UCA上海中心决定带着预科班学生来一次深入、惊险(并不)、刺激(并不)对敦煌艺术的探索之旅。
  别想多了,不是真的去了敦煌。
  我们到访的地方是上海颢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业内非常知名数字技术公司,并由他们的创意总监胡琢民老师,带领我们见识这个不一样的世界。

  上海颢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之前完成了对莫高窟332/328/57/45特窟的彩色塑像数字建模工作,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莫高窟巨大的体量和不可移动性,导致测量工作难以进行,毕竟没有人可以拿把尺子在上面量长宽高,加上对它不能造成磨损,更别提保证精准度,但他们的团队借助独立研发的系统,把这个工作完成了。
  他们还得到了相关机构和专家的肯定,与敦煌研究院达成了长期合作。
  胡老师首先为我们普及了文物数字化的概念:利用最新的三维建模技术或3D自动成像系统对文物进行数字存档。

  Part 1
  那么文物数字化本身到底有什么用?
  前不久巴黎圣母院被大火烧毁,大家以为没有了就是没有了。直到有报道刊登,法国某大学教授做过一个对法国哥特式建筑系统性的数字化保存的项目,有了这些数据,可以重现巴黎圣母院的原貌。
  同理,敦煌的莫高窟等其他文物也是一样,终有一天会消失,数字化的成果会派上用处。
  那在这些文物“死掉”之前,这个技术难道就派不上用场了吗?
  当然不是。
  胡老师说了,有了这项技术,你可以把文物掉了的部分在电脑里掰扯成啥样都行,比如它们的手、胳膊、腿等。
  我们可以通过推理,把文物缺损的部分,在电脑里进行还原,再用3D呈现,它就不再是一个缺胳膊瘸腿的家伙了。
  再一个就是,你们去过数字博物馆吗?
  比如故宫就有一个。
  通过数字化技术,你再也不用跟别人挤来挤去,累死累活地逛那么大一地儿,通过VR技术就能让你身临其境。
  随后,胡老师用投影给我们展示了他们团队的工作成果——莫高窟文物模型的3D全息影像,他耐心地给我们解释了这些作品的来历。

  胡老师还提到,他的愿景是把敦煌的数据呈现成动画的形式,让它们“活”起来。
  以这样的形式去给大家普及敦煌艺术的诞生、演变,更生动也更轻松,还容易让人记住,而不是大家都扎堆来到一个景点,对着一个物体,盯半天,啥也看不懂。
  Part 2
  那么,数字化技术跟我们的专业学习有什么关系?
  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文物只是它涵盖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它还能应用于影视动画、美容、服装、航天、军工等等…
  对于学生来说,设计是需要技术手段作为基础支撑的,尤其是工业设计、动画设计、服装设计、电影制作等对器械有要求的专业。

  不少设计稿因没有技术手段的支撑而活活夭折,相比之下,真的是多个手段多条出路啊朋友!在逐渐深入敦煌艺术的过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有一群有志之士,在为国家珍贵的文化遗产做努力。

  我们的同学也有类似的愿景,那么实际上,胡老师的团队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敦煌艺术的意义
  敦煌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自我内心认知的提升,尽管这是个数字化时代,但文化给人的冲击是数字化技术难以企及的。
  对我们的预科班学生而言,他们专业选择的多样性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广泛地积累知识。
  这次的活动,一是增加了他们对于数字化技术的认知,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提供多一条思路;二是重建他们对于人文、生活、价值、信仰的概念,这往往是设计的核心,是灵感来源。
  提到敦煌的意义的时候,胡老师说道:「敦煌提供给当下的,是更灵活的东西。」
  「打个比方,用故宫的元素去创作,呈现出的作品一定是极具故宫特点的,你难以跳出它固有的框架。
  而敦煌壁画被使用最多的元素是“飞天仙女”,为什么不是中间的菩萨呢?
  因为菩萨就是菩萨,它的框架太明显了,你怎么做它都是菩萨。
  “飞天仙女”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且它的形态太多了,是取之不尽的,说明设计对元素的灵活度有要求,框架太完满的东西不利于它的重塑。
  敦煌虽然坐落在中国,它的元素却各种流域的大杂烩,像这样文化激烈碰撞的地方,总是能有更突出的艺术成就,这点跟当下的上海非常相似。」

  胡老师采访
  Q:胡老师,您一路走来在事业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我未曾想过我会变成现在的样子,敦煌这个项目对我来说是很大的一个转变,之前我是商业摄影师,而这份职业的局限性也很显而易见。
  当你接触到了一个新层次的东西,它带给你的远远不止它本身。我因此接触到了不同领域的牛人,他们像一个个点一样,让我重塑了一个新的,对世界的感受。而敦煌艺术作品本身,带给我的也是别人可能一辈子都收获不到的感动,我觉得我是很幸运的,我内心因这样的转变变得很充盈,世界在我眼前也不一样了。
  学生感受
  Grace:这一趟给我的感受就是,敦煌艺术有着复杂的创作背景,它融合了许多流域的元素,事实上,这些元素对我来说是值得去细细品味的,对新事物的发掘会让我感到非常振奋。对数字化技术的理解也提供了一条新的创作思路,没准以后就用得上呢。
  而且,给我们讲解的胡老师,目前也活得太Skr了吧!
  Jabin:收获了很多。主要是好羡慕胡老师,能够做着让实现自身价值感的事情,也没有舍弃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特别是他有自己的小天地这件事,哇,简直是理想生活,觉得自己需要更加努力,可以像达到像老师一样的状态。

  申明:本文由UCA的阿创撰写,系上海美都汇编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1楼2019-06-05 15:4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