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吧 关注:3,600,820贴子:72,930,218
  • 0回复贴,共1

去西安碑林看看中国最早的“高考教材”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刚刚过去的高考和堆成山一样的各种复习资料,不仅是考生们这几个月最主要的话题,也是每一个参加过高考的人最难忘的记忆之一。可是,你知道中国最早的“高考教材”在哪里吗?
最近读了《中国历史密码》,对西安碑林的馆藏文物有了更多了解,发现碑林里陈列的《开成石经》,可以被称为中国最早的“高考教材”了。
《开成石经》因刻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而得名,是国宝级文物。《开成石经》共刻在114座碑石上。均两面刻字,总计228面。每石2米多高,面宽0.8米左右。1949年以前有碑额,后被去掉,成现存的形状。

《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及《孝经》《论语》《尔雅》等12部儒家经典,共计160卷,65万多字,被誉为最重、最大的一部图书,具有“石质图书馆”之称。它是中国古代保存最完好的儒家刻石经,堪称中华文化的原典。在清代又补刻《孟子》共17面3万余字,现也陈列于碑林博物馆,合称《十三经》。
上面提到的这些经书都是唐朝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必读之书,当时印刷术不发达,阅读经书主要靠传抄,流传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错讹,不利于科举考试。于是唐朝政府启动了这样一个浩大的“文化工程”,以保证经典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公元830年,唐文宗接受国子监郑覃的建议,由艾居晦、陈介等用楷书分写,花费大约七年时间,刊刻完成《开成石经》,立于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太学内。



在中国历史上,大规模刊刻儒家经典的举措共有7次,即东汉《熹平石经》、魏《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及后蜀《广政石经》、北宋《真平石经》、南宋《绍兴石经》和清《乾隆石经》。由于自然和战争的损坏,除了《乾隆石经》因刊刻较晚还完好地保存在北京国子监旧址外,早一些的唯有《开成石经》虽然经历过大地震,但修复后依然齐备地林立在西安碑林,可以说是一大幸事了。
结束高考的学子们,最近忙完了一件人生大事,放松的时候不如去西安碑林看看,带上一本《中国历史密码》,观摩一下唐代的“高考教材”吧!


IP属地:山东1楼2019-06-14 20:2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