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吧 关注:5,520贴子:15,571
  • 9回复贴,共1

从史记错误看马陵之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伟大的田肦
田颁、陈盼、陈朌、陈肦、陈颁,也称“朌子”、“盼子”、“肦子”、“颁子”,亦称齐盼子、齐朌子、齐肦子、齐颁子


1楼2019-06-20 21:37回复
    1.史记记载混乱,史记记载不可信。
    田齐世家》:二年(齐威王十六年),魏伐赵。赵与韩亲,共击魏。赵不利,战於南梁。”宣王召田忌复故位。韩氏请救於齐。宣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驺忌子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入於魏,不如蚤救之。”孙子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於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愬於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重利而得尊名也。”宣王曰:“善。”乃阴告韩之使者而遣之。韩因恃齐,五战不胜,而东委国於齐。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将,孙子为师,救韩、赵以击魏,大败之马陵,。杀其将庞涓,虏魏太子申。
    《魏世家》: 三十年,魏伐赵,赵告急齐。齐宣王用孙子计,救赵击魏。魏遂大兴师,使庞涓将,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过外黄,外黄徐子谓太子曰:“臣有百战百胜之术。”太子曰:“可得闻乎?”客曰:“固原效之。”曰:“太子自将攻齐,大胜并莒,则富不过有魏,贵不益为王。若战不胜齐,则万世无魏矣。此臣之百战百胜之术也。”太子曰:“诺,请必从公之言而还矣。”客曰:“太子虽欲还,不得矣。彼劝太子战攻,欲啜汁者众。太子虽欲还,恐不得矣。”太子因欲还,其御曰:“将出而还,与北同。”太子果与齐人战,败於马陵。
    以上两段记载说的是魏伐赵,齐救赵,田齐世家中更是提了一句【战于南梁】【南梁】是韩国地,在这里,明显可以看出,史记已混淆马陵之战交战的三方。
    《战国策·齐策一》:南梁之难,韩氏请救于齐。首先,战国策是一本专记策士游说书,其书中策士章节多为史记收录,因此关于此战策士活动不妨直接看战国策,战国策谓【魏】伐【韩】这是史记第一处不可信。至于魏国的史料《古本竹书纪年》也有记载:【二十八年穣苴帅师及韩孔夜战于梁赫,韩师败逋。】那么史记这里的错误很明显,救韩非救赵,这是第一。
    2.史记记载马陵之战细节,与竹书纪年,战国策不合,甚至有前儒笔记反驳其情节。
    史记记载之马陵之战,是【魏与赵攻韩,韩告急於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於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由此不难看出,史记之中记载,是田忌围魏救韩,又带着魏国【围韩之师】到处跑,孙子用了奇计。事实却不然。《竹书纪年》云:【二十七年十二月,齐田肦败梁于马陵。】注意,28年,南梁才被攻打,而且主将是【穣苴】不是【庞涓】这是战场细节之一处不合清理,也就是说按照【竹书纪年】田肦已经攻陷了马陵,那么如何又需要在马陵道伏兵呢?再看战国策【魏惠王起境内众,将太子申而攻齐。】起境内众,将而攻齐,什么意思?是说太子的兵,是后发的,是发去攻打齐国的,攻打那里呢?能看的只有前文所说的马陵。
    3.由上述可见,田肦先攻打马陵,切断魏国攻打韩国之师后路,魏王再起境内众,与田肦一战,竹书纪年有【二十九年五月齐田肦伐我东鄙】即是此意,然而从竹书纪年,不见田忌的影子,也没有围魏救韩的战例,是两军的一场遭遇战。至于史记的记载,且不说成书在此两书之后,单就这事而言,记载已经出现了多个版本,甚至混淆,根本不足信。故而马陵之战没有什么奇谋,也没有什么孙膑的经典战例


    2楼2019-06-20 21:37
    回复
      《容斋随笔》有辩:“孙膑胜庞涓之事兵家以为奇谋予独有疑焉云“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二万灶”方师行逐利每夕而兴此役不知以几何人给之又必人人各一灶乎。庞涓行三日而大喜曰“齐士卒亡者过半”则是所过之处必使人枚数之矣是岂救急赴敌之师乎。又云“度其暮当至马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遂伏万弩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钻火烛之。读未毕万弩俱发”夫军行迟速既非他人所料安能必其以暮至不差晷刻乎。古人坐于车中既云暮矣安知树间之有白书。且必举火读之乎。齐弩尚能俱发而涓读八字未毕。皆深不可信。殆好事者为之而不精考耳


      3楼2019-06-20 21:37
      回复
        不难看出,魏韩之地,犬牙交错,大梁到南梁魏国如果【不去别的韩国地界】的话,只能从之前攻陷的马陵走,田肦攻马陵,自然切断了南梁之师的退路,因此魏国再发兵【起境内众,太子为将】这么拼,也是很有依据的
        不是什么孙膑奇谋
        图中最左边红圈是南梁,其次是马陵,然后是大梁


        4楼2019-06-20 21:38
        回复
          史记中 桂陵 马陵错误问题在哪
          所有说马陵之战有田忌和庞涓参加的都是史记 我们先抛开战国策和竹书 只看下史记 那我们不妨看下孟尝君列传关于桂陵 马陵的记载
          田婴自威王时任职用事,与成侯邹忌及田忌将而救韩伐魏。成侯与田忌争宠,成侯卖田忌。田忌惧,袭齐之边邑,不胜,亡走。会威王卒,宣王立,知成侯卖田忌,乃复召田忌以为将。宣王二年,田忌与孙膑、田婴俱伐魏,败之马陵,虏魏太子申而杀魏将庞涓。
          短短几句 已经矛盾无数
          这段话怕是太史公自己也搞不清桂陵和马陵之战了 如果你觉得那个救韩伐魏只是很普通的讹字 那再接着看下面 下面都是史记田世家的记载
          桓公午五年,秦、魏攻韩,【韩求救于齐。齐桓公召大臣而谋曰:“蚤救之孰与晚救之?”驺忌曰:“不若勿救。”段干朋曰:“不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不若救之。”】田臣思曰:“过矣君之谋也!秦、魏攻韩、楚,赵必救之,是天以燕予齐也。”【桓公曰:“善”。乃阴告韩使者而遣之。韩自以为得齐之救,因与秦、魏战。】楚、赵闻之,果起兵而救之。
          二年,魏伐赵。赵与韩亲,共击魏。赵不利,战于南梁。宣王召田忌复故位。【韩氏请救于齐。宣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驺忌子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蚤救之。”】孙子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愬于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重利而得尊名也。”【宣王曰:“善。”乃阴告韩之使者而遣之。韩因恃齐,五战不胜,而东委国于齐。】
          先不论田世家世系问题和邹忌在马陵是否还活着 或者桓公午时期是否有邹忌等人的问题 两段话何其相似 迁公公只在中间略加修改 便做两事 这是何等碉堡的治事史态度
          再考战国策
          韩、齐为与国。张仪以秦、魏伐韩。齐王曰:「韩,吾与国也。秦伐之,吾将救之。」田臣思曰:「王之谋过矣,不如听之。子哙与子之国,百姓不戴,诸侯弗与。秦伐韩,楚、赵必救之,是天下以燕赐我也。」王曰:「善。」乃许韩使者而遣之。韩自以得交于齐,遂与秦战。楚、赵果遽起兵而救韩,齐因起兵攻燕,三十日而举燕国。
          迁公公抄书都成问题 策文本说的是章子灭燕时之事 结果一到史记 时间直接提前了80年 变成了桓公午时期
          再看史记抄战国策的桂陵之战时事
          二十六年,魏惠王围邯郸,【赵求救于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驺忌子曰:“不如勿救。”段干朋曰:“不救则不义,且不利。”】威王曰:“何也?”对曰:“夫魏氏并邯郸,其于齐何利哉?且夫救赵而军其郊,是赵不伐而魏全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郸拔而乘魏之弊。”威王从其计。
          和之前迁公公所抄 又何其相似 迁公公抄则抄矣 又何必在史记中整这三段一事几传的东西?治史态度由此可知
          再看史记马陵之战记载
          三十年,魏伐【赵】,【赵】告急齐。齐宣王用孙子计,救【赵】击魏。------魏世家
          二年,魏伐【赵】。赵与韩亲,共击魏。赵不利,战于南梁。宣王召田忌复故位。【韩】氏请救于齐。……乃阴告【韩】之使者而遣之。-------田世家
          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孙子吴起列传
          马陵之战 与赵何关?迁公公语无伦次到碉堡地步 自相矛盾到能让人崩溃 一会魏攻赵 赵向齐求教 一会魏攻赵 韩帮赵 韩向齐求教 一会又魏和赵一起攻韩 韩求教
          到底谁打谁 谁向齐求教 迁公公搞清楚了没有?
          再加上孟尝君列传的桂陵之战是【救韩伐魏】 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只能让人觉得迁公公根本就搞不清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关于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史记记载 又如何能使人相信?


          5楼2019-06-20 21:49
          回复
            @千世都🎀


            6楼2019-07-22 19:29
            回复
              申缚之所以被称为庸将,是因为他被楚威王所打败,而田朌之所以被称为能将,是因为他打败了楚威王,同样的还有田居思,他与申缚、田朌的能力高下之论都是实战检验出来的结果。
              要说张丑谓楚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那倒不是齐王启用了平庸的申缚,而是齐王有能将田朌而不用,众所周知齐威王是一个知人善任的君王,为世人所称道,而田朌作为一员干将,不仅得到齐臣张丑的称赞,也得到楚王的认同。很有意思的是,齐国在徐州之战前的齐魏马陵之战,和之后的齐赵平邑之战都启用过田朌,因此先后战胜魏赵两国的军队,而偏偏在中间的齐楚徐州之战对田朌弃置不用,这显然没有道理,如果齐国在徐州之战中启用过田朌,并且打败过楚国,那么张丑游说楚王的言辞就有另一番解释了,也更说的通@网民熊小心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10-08 01:04
              收起回复
                要说徐州之战的后续影响嘛
                齐国在同楚议和之后就启用田朌收拾了赵国,魏国也继续向齐臣服(跟齐国一道继续收拾赵国)
                楚国楚威王则败死于魏将犀首之手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10-08 01:10
                回复